小学语文2年级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精彩教学案例
精彩的马戏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8个生字。
2、看图理解课文,懂得动物们表演的精彩是人训练的结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课文中的语句说出图画的意思。
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十分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问:从课题看,文章主要是写什么?(马戏)什么是马戏?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什么样的马戏?(精彩的)这场马戏到底如何精彩呢?你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划出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文章的自然段。
4、提问: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动物的表演?
三、理解课文:
1、略讲第一段:指名读,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读讲第二段:马戏到底精彩在哪里呢?先让我们来看看小猴子的表演。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
2)哪些句子描写了猴子的表演?精彩吗?你能说说精彩在哪里吗?
看图,加入自己的想象说说猴子的表演
3)猴子表演的特点是什么?观众们是什么反应?说明什么?
4)指导朗读。
3、读讲第三段。
1)轻声读文,思考:这段描写的是谁的表演?怎样表演的?
出示图画,边看图边说。
2)黑熊的表演有什么特点?观众有什么反应?
“哄笑”什么意思?人们为什么哄笑?
3)指导朗读
4、读讲第四段:
1)回忆上两段的学法。
2)按照上面的学法自学。
3)自学汇报:山羊的表演最精彩的地方是什么?出示图画。
4)什么是绝技?观众为什么喝彩?想象一下怎样喝彩。
5)指导朗读。
5、学习第五段:
1)齐读课文,想想这段写了什么?
2)看图,想象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的样子。
3)从这段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动物们表演的精彩是马戏团叔叔阿姨训练的结果。)
四、总结:1、通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共同总结写作方法:详写、略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精彩的马戏》,谁能说说都有哪些动物的表演?它们的精彩之处在哪里?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学习本课生字:
屏幕出示生字,学生自学,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为难学的生字和学生易错的字。
“重”的笔顺。
“球”字右半部的写法。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2题。
2、听写句子。
五、扩展:把你喜欢的马戏讲给大家听。
探究活动
课外搜集有关马戏的知识。
精彩的马戏相关文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色彩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
课题:《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
二年级的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关于数星星的方法的文字。
2 、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14 个生字,学会8 个生字。
3 、启发学生质疑,并联系自己的体验学习课文。
4 、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天文知识比较难懂,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与案例
我是什么公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浮”和“晒”两个生字。
2. 会通过观察偏旁理解“汽”、“飘浮”的用法。 3. 初步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4. 在朗读为主,课件观赏为辅的情况下,了解云、雨、雪、雹子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基本了解水循环的概念。
教学难点: 1 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 了解云、雨、雪、雹子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基本了解水循环的概念。 教学流程: 一、 猜谜导入 1、猜谜语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谜语,想请你们猜一猜,老师有两个要求,请仔细听:第一、请认真听清谜面;第二、知道答案以后要举手,可不要说出来,否则你的答案就被其他孩子偷走喽!那位孩子听清楚了?能来重复一下老师的要求? 那么我们就来仔细听第一个谜面: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生答,板书:云) 再听第二个谜面:千条线 万条线 落到水里看不见(生答,板书:雨) 接着听下一个: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生答,板书:雪) 还有最后一个,耳朵竖起来听仔细哦:大小冰球光又亮,噼里啪啦从天降。
小孩拾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生答,板书:雹子)(教学 “雹子”) 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四个谜语都猜对了。
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黑板,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四个答案,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水构成的,都跟水有关,是自然现象) 2、 读课题,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跟他们有关的课文。(30我是什么) (1) 一生读课题(注意其“什么”的发音,如有不准的,再请其他学生) (2) 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重点朗读第四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你把它圈出来,注上拼音。
人坐正,捧起书本,等会儿我请读得最认真的孩子来读,开始吧。 2检查并正音 第 1小节:一生读 第2小节:一生读 第3小节:一生读 第4小节:课件出示第四小节,将生词放大并变色。
(1) 请学生自己读读放大的词语,再连起来读读第四小节。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先读读红色的词语,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2、再连起来读读第四小节 (2) 师出示词卡,我们先来开一列小火车,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着他来读一读吧。
眼睛看好,耳朵听牢了! (3) 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并随时正音。 (4) 同桌对读第四小节 。
把这一小节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同桌可要仔细听哦,你可以做一个手势,如果他有一个地方读错了,就请你用一表示,等他读完了,请你教教他,让他把读错的词语多读几遍吧! 齐读第五小节。问:你知道我是什么了吗?(水) 3、揭晓谜底并过渡 板贴:原来是可爱的水娃娃啊!今天老师就把其中一滴小水珠请到了课堂上,你们知道吗?他还是一位善于变化的魔术师呢!。
课堂教学案例怎么写(小学语文),请给个范文或格式,谢谢~
案例名称: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案例》 学年:2008 教学片段: (一) 教学线段: 1、过渡语:老师手中的毛线真顽皮,瞧,它们一跳就跳到了大屏幕上。
(师出示课件1,显示一条线段)请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 2、如果给你一把尺子,能量出这段线的长度吗? 3、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生说后,他要求同学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并让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线段具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 (二)教学直线 …… (三)教学射线 1、请大家再发挥想象,如果把一条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什么样的线?(射线,直的、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长度。)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射线?(课件出示手电筒和太阳的光线,) 学生联系生活回答。 3、生活中的射线可真不少,我发现这些射线大多都是光线,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
下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过一点画射线,边画边想,能画多少条?(出示课件) (学生汇报总结: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4、出示一组练习 5、请大家以组为单位,比较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异同,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出示课件) (1)自己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结果。 ……反思:关于获取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典的论述: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本节教学注重“以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沿着学生的学习思路与需要去实施教学,促使学生主动的观察、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与交流,促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时教师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具体表现为:1、充分运用直观的教具进行展示和演示,动手操作感知,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发展空间观念。用电脑演示将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变成直线,一端延长变成射线。
这样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三条线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比教师空洞,抽象的语言更有说服力。
2、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自主探究、感受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如: 在辨析直线、线段、射线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时,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3、 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过一点画直线,过两点画直线和过一点画射线能画多少条?的操作题。
使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的概念。 总之,这节课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供了适合学生构建知识的学习背景,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获得了深刻的:“做数学”的体验。
语文教学案例怎么写
语文教学案例仿照下面格式写:一、案例的撰写应遵循以下原则(1)指导性。
案例的撰写必须体现课改精神以及我省教育厅下发的教学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能有效指导教师教学。(2)有帮助。
案例的撰写必须从教师的实情出发,面对教师的实际困难,给教师提供切实的帮助。要把对教师的“你应该如何”的要求,转化为广大教师可操作或具有实际作用的教学设计。
所编撰的教学设计的撰写语言,提倡朴实。(3)体现教材本身的追求。
案例的撰写具有教材二度开发的含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教材。所撰写的教学案例,在理念、体系、课文处理方式等方面,必需与教材本身的追求保持一致。
案例的撰写主要工夫应该花在如何把教材的“几道题”转化为课堂教学的45分钟(或90分钟)。二、教学案例的格式:以下格式供参考(一)【标题】标题要具体、明确。
通用格式为“**版**年级**内容的教学设计”,一般不用副标题。可以设计一个课时,也可以设计几个课时或系列教学。
【署名】写明单位、姓名、邮编、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如果署名是教研组或多人合作,应说明谁是执笔人或第一作者。
【正文】一、设计思想简要说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设计特色。二、教材分析1.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三、学情分析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四、教学目标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五、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七、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2.教师的教学准备;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八、教学过程这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分几个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
一般应采用文字叙述加点评的格式,不要采用表格或流程图的形式。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十、作业设计【问题研讨】提出2-3个与本课设计相关的、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问题。
【参考资料】具体列出本课设计的主要参考资料,格式举例如下:著作类文章类网络文章类翻译著作类【字数要求】每课教学设计字数以2000—6000字为宜。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优秀教案及课件
1.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2.教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新教师和在职教师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优秀教案及课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及教学反思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
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五年级下册作文《童年趣事》教学案例
[五年级下册作文《童年趣事》教学案例]五年级下册作文《童年趣事》教学案例 ( .com) 钱塘大讲堂小学语文专场 新秀献技名师论教暨二层次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时间:2010.6.2. 地点:杭州市春芽小学 课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作文《童年趣事》 班级:春芽小学402班 执教者:采荷一小教育集团 方卫成 研讨主题:优化作文指导,提高教学实效 课前谈话:昨天是六仪儿童节,你过得开心吗?为什么?有没有拍下照片? 一、揭题激趣 1、出示照片,猜猜他是谁? 生:是老师,五年级下册作文《童年趣事》教学案例. 生:是老师的儿子. 生:是老师的亲戚. 师:他是一个名人. 生:是周杰伦.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点呆滞. 生:有点斗鸡眼. 师:他写了童年的歌《稻香》. 2、出示另一张照片,他是谁? 生:老师的儿子. 生:钱学森. 师:出示成龙照片,述说:时光真是厉害呀! 3、出示课题:童年趣事 师伴随《童年》动情讲述. 二、选择素材 出示某个学生的照片. 1、猜猜他是谁?(是班里的学生,都认识) 2、有什么想问的吗?(拿着奶瓶干什么,几岁) 3、出示另一个学生照片,想问什么? (拿着什么,几岁,在哪里,干什么,为什么会笑得那么开心) 4、出示第三张照片,是谁,想问什么? (为什么屋子会倒过来?) 请照片本人说说如何拍出这样的照片. 5、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又想起了哪些有趣的童年故事?使你现在还忍俊不禁? 6、学生反馈 第一个学生:去外婆家抓鱼,但抓到的鱼都被家鸭给吃了. 第二个学生:拿妈妈的香水给蝴蝶花喷上,花枯萎了,小学生作文《五年级下册作文《童年趣事》教学案例》. 第三个学生:跟爸爸去吃饭,把虾抓来玩,为防止虾被别人抢去,就活吞了那只虾. 第三个学生:拍了一张有头无尾的照片. 第四个学生:放了一个屁,回家后裤子上有大便. 7、说说老师自己的童年趣事,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年级时,我不满自己的发型,自作主张把头发剪成了丑八怪. 8、老师把它写下来了,出示范文,学生静静地读,你觉得那些地方特别有趣? 生点评部分语句,师板书:心理 9、出示另一篇姐妹俩剪头发的范文,生读一读. 生评议有趣的地方,师相机板书:语言、动作. 10、师小结:作者把童年趣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写出来. 三、指导写法: 如果让你来写童年趣事,你准备写哪一件? 1、五人小组讨论自己最想写最有趣的一件事. 2、布置习作:把自己最想写最有东西写的一件事的最难忘的瞬间写下来,开头结尾可以用省略号代替,如果能运用心理、语言、动作描写,就更好了. 四、学生独立写片断.(时间是十分钟) 1、出示作文题目:用笔记录下童年那一个精彩的瞬间吧…… 2、生自由习作,师巡回指导. 五、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片断. 1、哪些内容写得特别精彩特别有趣?你有什么建议? 出示一些同学童年的照片. 2、指名学生读自己的习作. 第一个学生:把活虾吞下肚,评议:你觉得哪些地方有趣?(大人和作者本人的动作很有趣;有些句子和词语很好,如……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你觉得可以怎么改?(爸爸带我去饭店一起和爸爸和爸爸的朋友的女儿一起吃饭)要更加简洁一些 第二个学生:认错人,就耍赖叫阿姨 评议:你觉得哪里特别有趣?(将错就错,“索”字写错了) 3、五人小组交流自己写的片断,看一看哪位同学写的最吸引你? 4、如果让你给自己的文章起一个题目,你取一个什么题目? 想好了,把它写在第一行的中间. 指名学生说自己的题目:猴子抢鸡蛋 牙齿飞掉了 将错就错 六、借助诗歌表达留恋之情《童年是什么》 1、师朗诵诗歌 2、师看板书总结:童年就是鸡蛋被猴子抢了,…… 3、回去以后,加上开头结尾,就是一篇好文章.让我们享受童年,留住童年. 〔五年级下册作文《童年趣事》教学案例〕随文赠言:【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