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范文200字
与同学人物访谈作文200字
”一张[object Object]简单的小木桌,旁边一把早己磨得发亮的竹椅。小木桌上零散着一尊暗红色的紫砂壶,壶边几只小茶杯中茶己半温,却依然时不时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你一定想不到,那平凡的竹椅上坐着的,正是当今社会声蛮四海的大XXX家XXX老先生。
这样写开头有一个好处就是标新立异,进入主题比较容易,也比较快。
接下来,就可以很快进入主题的第二部分,也就是访谈过程。
比如:
”老先生一生高风亮节,无论是接见高官显爵还是年尚总角的我,都是一样儿的茶,都是一样儿的平淡中显现出来的真挚……(此处可做一些描写,但千万别多,一两句足亦,之后便开始谈话过程。至于细节自己设计)
谈话过程举例最好不要太多,两三件最好,要分出主次。按我的想法,可以先举两个积极向上的例子,这两个可以略写。最后可以详细谈一谈老先生早年发生过的一件比较可笑的小错误。以此来从侧面反应主题人物的胸襟坦荡。
结尾设计不要太多的讨论,只写你用了平生的力气,尽可能回忆老先生和你说过的每一句话以及表情,想把这些都记下来,因为你感觉这对你的一生一定会有很大的作用,虽然现在你还不完全懂。
写人物访谈最忌长篇大论地赞美,最忌过长的自我讨论,要以写实为主,以白描的手法写人物,再以白描的手法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效果更好
人物专访范文 3000字 谢谢
怎样写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记者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呢?
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例如,有一篇题为《漳州飞来的小鸟——记八次叩响获奖大门的胡晓梦》的专访,作者在采访之前,仔细了解了胡晓梦同学是如何攀登文学殿堂的(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八次叩响获奖大门),并且认真阅读了胡晓梦的作品,于是,作者满怀澡情地写道:
“果然不负众望。晓梦用她的一双纯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从江上那来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间拴着绳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独,以深切的同情写成了散文诗般的《白帆之歌》:从‘花市’的热闹景象中,发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优美的文笔写成了《买花》;从热闹的家宴中,发现冯科长的贪婪无耻,写了《客人》给以无情的鞭挞和揭露;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发现那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封建积习,至今还吞噬着可怜的农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写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小河,小河》,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段文字,不仅使这篇专访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而且也使读者对晓梦的作品有了概貌的了解。
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小小发明家”。《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追踪他的发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给两三个年级上课。一块黑板常常不够用,老师擦了写,写了擦,又累又不卫生),到他从书上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建楼房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增加居住面积,书上的话顾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前些时候,《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
“他四十多岁了,高了兴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稚的话,问出莫名其妙的问题来;在老学者们座上,他又俨然是个“小老夫子”,说话文诌诌;早饭吃什么,他记不住,常把帽子、车钥匙丢落,却能在诗歌讨论会上,不用讲稿侃侃而谈,大背《论语》、《人间词话》、佛经、苏珊·朗格和科林伍德的美学——甚至某页第几段都说出来,令听者目瞪口呆。”
文字不多,却活脱脱地勾画出当代文坛“怪人”——深通中国古典文、史、哲,能书、能画、能篆刻、能谱曲,熟悉戏曲的中年作家钱世明的形象。凡是熟悉这位“文坛怪人”的朋友门,读了这段文字,都说:“像极了!”
又如,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的李劲同学荣获我国青少年程序设计一等奖,将应美国的苹果电脑公司的邀请赴美参观访问,按常理,写人物专访应该着重写李劲同学在程序设计方面的成就,然而,《中学生报》的中学生记者却从少年科学家谈语文这个角度进行了专访,重点突出,构思独特,善于取舍。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专访,内容一定要真实,引述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必须是原意,作者不能随意改动或发挥,无根据的拔高和添枝加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专访时,要细心倾听,掌握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作品和数字等要当场问清楚并记下来,以免张冠李戴。文章写完以后,最好送采访对象过目,听取本人意见,以免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访谈优秀人物
人物访谈范文(一): 访谈时间:2011年10月18日 访谈方式:当面采访 访谈人:曾四芳 被访谈人:某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某 被访谈人简介:徐某,建筑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副教授,公司总经理。
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建筑学院,进行基层工作。经过几年的打拼后,徐某最后创办了自我的设计公司,实现了他职业发展的成功。
徐某对于成功的座右铭是:爱拼才会赢。正是他的这种拼搏精神使他取得个人职业发展的成功。
访谈资料: 问:您什么时候创办这家公司的?最初的创业动机是什么? 答:最初创办这家公司是在97年,那时不叫***公司(现有公司的名称),而叫***(以前公司名称),最开始想创办公司是找到了一种商业动机,那时建筑装饰行业刚兴起不久,人才需求量极大,而入门起点也比较低。……。
人物专访要怎么写?
下面是一篇范文哈! 我是那个“残次品” 若请来“童话大王”郑渊洁,就不用再写作业——19年前,12岁的郑正与校长打了这个赌,并获得兑现。
如今,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郑正成了一家著名游戏网站的高级顾问,并准备创业。回忆往事,这个曾经的问题男孩说,幸好,在工业化的教育流水线上—— 郑正31岁了,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接受采访。
第一次发生在去年6月,采访单位是《男人装》,他以苹果产品的狂热收藏者形象出现。文章附了一张由他创意的照片:8台他曾使用过的苹果电脑放在办公桌上,身后摞着高过头顶的产品包装盒,郑正坐在中间咧嘴笑,脑袋上还顶着一个苹果——是真的苹果,富士。
“就一个热爱生活的IT男呗。”他又咧着嘴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眼前的郑正,黑帽衫,蓝仔裤,白球鞋,操一口京腔,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北京青年形象。 翻看他的履历,一种不同才开始显现:小学,退学;初中,退学;高中,退学。
从小,没人夸过他是好孩子。 1岁时,他往煮粥的锅里偷偷撒尿;在幼儿园,他躲到门后面,把门“朝园长脸上推”;上了小学,他在老师的粉笔盒里放毛毛虫,拔同学的自行车气门芯,还用超大倍数的放大镜烧蚂蚁,引起一场火灾。
然而,最让大人们头疼的,是他敢公然拒绝写作业。他曾发明过一种由冰棒棍、橡皮筋组成的“作业器”,可以用来夹着6支笔在横格本上完成抄写,后来,“作业器”在班里普及了,他却不想再用了。
“第一,就是懒,第二,会的东西,为什么还要重复?”忆起往事,郑正一脸严肃。 “有你没我!”数学老师曾指着郑正的鼻子说。
他被禁止参加春游,因为会影响“集体纪律”。他被罚站,一开始只在他捣乱的时候,后来,老师直接修改了上课的开场白:“起立,郑正你出去,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
在转入五一小学之前,郑正曾在两所小学读书,都以被劝退告终。为了随时“和老师谈话”,他的母亲甚至从北京四中辞职,调到他上过的第二所小学做英语老师,但郑正还是失学了,因为,班主任的心脏病复发了。
真正扩大化的冲突发生在1991年,郑正刚转入五一小学,还不到两个月。 一天,校长在班会上演讲:“不写作业就不会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以后就没出息。”
“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没出息,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有出息。”郑正连手都没举。
“这话谁说的?”校长问。 “郑渊洁说的。”
郑正把手按在正在偷看的《童话大王》上。 “郑渊洁说的?那你把他请来啊。”
校长抬高声调,“你把他请来,他要是真这么说,我就免你作业!” 郑正没吱声,但刚一放学,他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 结果,这个母亲先去找了校长。
“若能找来郑渊洁,则执行一个约定。”她说,”郑正哪门考试能上90分,他就可以不写哪门作业。”
这听起来像个奇怪的约定,但在老师们看来,这话从郑正母亲嘴里说出来,“一点都不怪”。 她从不打骂儿子。
郑正不想上学的时候,她甚至不会发怒,而是带上小提琴,陪郑正到公园的大树下拉琴。然后用轮流撕花瓣的形式决定是否去上学,“谁撕到了最后一瓣听谁的”,“谁也不许耍赖”。
有一次,她带郑正去爬山,途中看到一棵从岩石缝中长出的小树。 “郑正,帮妈妈添个词,树什么岩,岩上葱葱。”
母亲问他。 “破?行吗?”郑正想了一会,战战兢兢地回答。
“树破岩,岩上葱葱。儿子你太棒了!”母亲抱起郑正,转了好几圈。
那时,郑正刚被老师勒令退了学。 为了帮儿子,这位母亲托朋友找到当时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的崔永元,又通过他间接联系上郑渊洁。
深秋的一天,郑正突然被老师叫到校门口,他一度有点害怕,“以前都是轰到班门口就完了”。 结果,他看见了郑渊洁。
“不行不行,有点断片儿,有点短路。”回忆起往事,郑正使劲捶着脑袋,死活想不出用什么词语形容当时的心情。
“同学们,我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但是……” 崔永元回忆,郑渊洁刚一张嘴,坐在他旁边的校长“就有点儿坐不住了”,“脸色越来越白”。 郑渊洁也还记得,进行到20分钟的时候,崔永元便拿着小纸条上台和他耳语,“校长说郑老师工作很辛苦,要不今天就到这儿吧。”
“为什么啊?” “他说辛辛苦苦教育了几十年,都让郑老师这20分钟给毁了。” 崔永元捂着嘴,又压低声音补了一句:“不过,你看底下的孩子们这么乐呵,你就撒开了来吧。”
崔永元记得,整场演讲中,孩子们不停地笑,不停地鼓掌。 从那以后,直到小学毕业,郑正果真再没有写过作业。
1993年,由于工作原因,母亲要移民到美国。在机场,她与刚上初中的郑正击掌立约:照顾好自己,6年后来美国读大学。
郑正彻底变成了“差学生”。 他从不作弊,遇到考试,只是规规矩矩地在试卷里填上郑正两个字,然后交卷,得一个6分的卷面分。
他不怕老师要求家长签字,甚至他的全班同学都不怕,因为郑正学会了模仿每一个家长的笔迹。 1995年,郑正上高一,他经常逃学,打工赚钱,然后花自己赚来的钱上网。
而那一年,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同年,他便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个人主页。
在第一拨儿上网的发烧友里,郑正曾遇见一个叫郑华的。
人物专访范文,对象是老师
上联:囊中羞涩无权无势人生坎坷心憔悴 下联:居无定所难以成炊衣带渐宽终有悔 外语 会说两国话 培养一代人 横批 里通外国 数学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语文 妙笔生辉作文本上洒心血 忠诚可鉴心灵深处勤耕耘 理化 量杯量桶怎能量老师情谊 卷尺直尺何可测先生胸怀 十字联 一只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 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
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 点点心血亲育英才泽神州 教之以才,导之以德,足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可作表焉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 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 献 给 老 师 的 诗 送您一束鲜花 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 送您一首动听的歌曲, 给您带来一丝甜蜜. 老师——您辛苦了, 是您带我们走过风雨, 是您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 却从来不求回报与索取. 是您给我们解答一道道难题, 是您告诉我们: 遇到困难时, 不要轻易说放弃. 从此我们的生命中, 随时充满了欢喜. 少了许多烦恼, 增添了一份坚毅. 又是一个收获的秋季, 您仍紧握手中彩色的画笔. 描绘着美好的蓝图, 滋润着祖国的桃李. 深夜里您还在认真地备课, 睡梦中您仍回味着我们成功的乐趣. 我们是春天里盛开的鲜花, 是您给我们奏出美妙的旋律. 您是辛勤的园丁, 我们会牢记您的谆谆话语. 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 友爱,健美,求实,进取! ======================================== 献给老师的诗——老师的眼睛 老师的眼睛,像夜晚的月亮, 我们是一颗颗星星, 在老师的微笑里, 闪烁闪烁。 老师的眼睛,像一望无际的海洋。
我们是一条条小鱼, 在老师的怀抱里, 快乐的游来游去。 老师的眼睛,像蓝色的天空。
我们是一朵一朵白云。 在她的注视下, 自由的飘来飘去, 老师的眼睛,像一面镜子。
能照亮我们的心灵。 ============================ 献给老师的诗 老师像园丁,桃李满天下; 老师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 老师像蜜蜂,勤劳又勇敢; 老师像妈妈,美丽而善良; 老师像一本书,交给我们很多知识。
祝亲爱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 http://img.jiaoyuz.com/upload/202103/30/13-55-58-4677-1.jpgjzx.com/news/Print.asp?ArticleID=408 =============================== 献给教师的诗 送您一束鲜花 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 送您一首动听的歌曲, 给您带来一丝甜蜜. 老师——您辛苦了, 是您带我们走过风雨, 是您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 却从来不求回报与索取. 是您给我们解答一道道难题, 是您告诉我们: 遇到困难时, 不要轻易说放弃. 从此我们的生命中, 随时充满了欢喜. 少了许多烦恼, 增添了一份坚毅. 又是一个收获的秋季, 您仍紧握手中彩色的画笔. 描绘着美好的蓝图, 滋润着祖国的桃李. 深夜里您还在认真地备课, 睡梦中您仍回味着我们成功的乐趣. 我们是春天里盛开的鲜花, 是您给我们奏出美妙的旋律. 您是辛勤的园丁, 我们会牢记您的谆谆话语. 走好生命中的每一步, 友爱,健美,求实,进取! ======================================= 九月——献给教师节的诗 九月果香,九月菊黄, 我却仍闻到,三月桃李的芬芳, 九月的秋凉,给我们秋的内敛、秋的端庄; 九月的硕果,给我们秋的成熟、秋的向往。
在这回望的金秋季节, 我们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快乐。 孩子,我愿你的双眸,闪亮着希望之光, 不会在人生的岔路口,深深地彷徨, 我愿以我的灵魂,为你们点燃心灵的灯塔, 在黑暗的大海上为你把握好正确的航向。
我愿,以我沉默的执著的心, 在三尺讲台上,为你们幻化出千万条可能的道路, 我愿,沾染你们青春热血的激昂 活到老,学到老,共同成长,得一生的风华正茂! 我知道,这个节日,凝聚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师道的尊崇与盼望, 粉笔,支支嘎嘎画出的,是人生的曲线; 作业,层层迭迭累积的,是热切的期许。 我,不再是烛光, 因为微弱的烛光不足以照亮你们前进的方向; 我,不会是春蚕, 因为作茧自缚不是一个自由灵魂的梦想。
我当作太阳,有燃烧有迸发,为你们带来热力四射的光亮; 我当作领头的大雁,在万里晴空与你们展翅共翱翔。 孩子,我要你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无边的世界, 孩子,我只是九月一道闪亮的阳光, 在你们成长的征途上, 我、我们,为了民族之未来,为了民族之希望 我们会燃烧得比白昼还要明亮, 也把你们这一堆热烈的火种点燃! 九月,我们是日中跋涉的行旅, 我们付出一切,也收获一切, 孩子,是你们的勤奋与爱,使我们的囊屟饱胀, 我们满怀激情,因为我们和你们一样, 都是自由自在的人生主人。
九月的风帆仍要起航, 孩子,我要你们大声地说一声: “好的,我就来,跟随你——我的船长——” ========================================= 献给教师节的诗 九月果香 九月菊黄 九月我们想起是谁还在播洒着希望 九月我们收集阳光 九月我们深情颂唱 九月是一个感动的季节被求知的眼睛一生珍藏 九月有祝福在秋叶间飞扬 九月诗人谱写着不朽的诗章 九月我们都没有忘记是谁在默默给我们。
校园人物专访范文
专访攀枝花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外联部部长何华
--------------------------------------------------------------------------------
2011年3月6日下午4点,攀枝花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志协”)外联部部长何华在志协办公室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她出于1989年10月23日,来自四川射洪,现就读于人文社科学院09级法学2班。2009年10月加入志协外联部,至今志愿服务时数已多达170个小时。她获得过“攀枝花学院四星级志愿者”“四川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在我们眼中,这个被我们称为“华姐”的女生是一个秀外慧中、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幽默自信、开朗乐观的人。
扮演好学生的角色
对大学的认识,华姐把大学当成进入社会的过渡。首先端正对学校的认识,再好的大学也有差生,再差的学校也有人才,关键是看你自己在大学的发展,你是否扮演好了一个学生的角色。她主张学习为主,上课为先,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不要因为太多的社团活动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本末倒置会得不偿失的。
选择了就要走下去
“我就是受不了看见别人需要帮助,而我们有能力帮却不帮。”华姐说:“助人为快乐之本,自小就喜欢帮助别人,来攀大看到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就积极向组织靠拢,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了。”选择了就要走下去,要对得起自己的头衔。事实上她也这样做了。初任部长之时,秘书长要求做策划时间紧,任务重,最困难的是以前重未做过策划,该怎么做一概不知。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与一盏台灯相伴,一手用手机翻查做策划的资料,一手握笔摘录,就这样学会了做策划,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她笑道:“真的,有时候人不逼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干,要相信自己。”
选择了,走下去,收获的是成长。华姐与志协一同成长,两年来她参加了协会的许多活动。她说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去看张杨(生于1992年,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手脚肌肉萎缩,医生断言他活不过18岁,却仍坚持作画),她感慨:“以前以为自己就算坚强的了,见到张扬才明白坚强的真正含义!”
还有一次就是四川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去机场服务。她坦言,自己是比较贪睡的,但那段时间她每天早晨都是5:30准时起床的。她说,“我们做的都是小事,也就给候机的乘客端杯开水,陪他们聊聊天,为初来攀枝花的朋友们介绍路线,事后我们学校的志愿者受到很多人的好评。”试想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机场,寒意沁骨,一杯冒着热气的开水和耐心的陪伴带给候机乘客的是怎样的温暖与感动。
在志协这条路上,她正越走越远……
平平淡淡才是真
对于爱情,她不向往琼瑶小说里的轰轰烈烈,反之,她喜欢细水长流的坚守。顺其自然,不为爱盲目是她的爱情观;如果他真的爱你,他会为你们的未来打算,对你们的未来负责。华姐对她现在的男朋友非常满意,她讲了一些他们之间的往事:换届的时候,她曾问他,她去不去竞选部长,去的话陪他的时间就更少了。他说,去!而千里之外的他许多晚上都等到她结束工作再跟他聊聊。提到这些,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华姐眼神里写满愧疚,她说:“挺对不住他的!”
华姐还幽默的说:“隔那么远,吵个架都吵不好的,打电话还多费钱,聊QQ呢,信号又不好,发一条消息半个小时才收到!不过我们很少吵架,就算吵架也是他给我道歉的。”我们也都忍不住笑啦。华姐说,“但我也决不把感情的问题带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对于未来可能面对的最大困难,华姐打趣的说道:“就看过得去2012不。”我们再一次大笑,接着她正色道:“其实对于未来,我只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困难再大总是有办法解决的的。以后嘛,最好可以当家庭主妇,过平淡的生活。”
对于现在,华姐如是说,要对自己好点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杞人忧天,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啦。
近一个小时的专访伴随着大家的谈笑声结束了,这次专访让我们对工作、学习、爱情都有了重新的定义,相信大家也对华姐有了一定的了解吧!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求范文
生涯人物访谈记录(一)访谈时间:2008年12月12日访谈形式:QQ聊天【附录(一)附有QQ聊天记录】访谈人:潘欢欢、丁海仙、方羽芬
记录者:周海燕、乐维亚、竺盈利被访谈人:周**被访谈人物简介:周**,毕业于中国政法在大学新闻系,并获得法学双学位,现为“经济观察报”记者。访谈详细过程记录:杨悦:您好,很荣幸您给予了我这样一个能够访谈您的机会,首先谢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访谈。朱熹妍:好的,不用客气。杨悦:我们知道现在找工作很难找,好工作就更难找了,我想问一下您,您是怎样找到这份工作的?朱熹妍:是简短点呢,还是详细点呢?杨悦:详细点吧!朱熹妍:一开始是大二的时候在《经济观察报》社会实践,很多同学都选择一个地方盖章就混过去了,我觉得还是真的出去学些东西比较好。后来独立做了几篇稿子,报社感觉不错。2007年10月份,我也是刚刚考完司法考试等成绩,于是就在几个媒体中应聘。主要就是两个:北京青年报和经济观察报。北青的招聘前前后后要三四个月,经观的有熟人推荐,正好他们缺人,就进去了。杨悦:恩,那么请问如果在大学学的专业不是记者方面的专业,您认为以后有可能做记者工作吗?朱熹妍:有,现在媒体里面一多半的人都不是新闻专业的。一些专业甚至比新闻专业更容易找到新闻职位,比如英语、经济。一些理工的知识背景对一些选题的操作会更深入。杨悦:那这么说就是说从事记者行业没有太大的专业*罗?朱熹妍:对,但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对逻辑能力、应变能力、和对文字的把控能力要求稍高。现在的传媒很少能够等待你成长,除开国有企业内部媒体外,都需要有经验、有人际关系的。所以必须让自己看起来经验丰富。杨悦:那么您认为如果想要以后从事记者工作,在大学阶段应该多做些哪方面的准备?需要像其他许多行业一样考些什么资格证吗?朱熹妍:不需要考什么证。考证完全凭兴趣,但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媒体除外,另外一些体制内的媒体还停留在**招聘要求上,要求英语六级达到一定分数,还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大学阶段应该多多阅读报纸、期刊、杂志之类的刊物,以及经典文学著作和现代畅销书——这样你才不会与社会脱节。另外不要偏科,要一专多能。杨悦:恩,请问记者工作是您理想的工作吗?或者说,从事这一行业您觉得与您的兴趣爱好有关吗?朱熹妍:从某些方面说,记者这个职业比较理想,生活比较充实、多彩,待遇方面也比较好。能够与社会高层接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一直认为,兴趣、爱好与工作无关。但是你的工作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比较重要。这关系到你的自我价值实现。杨悦:呵呵,刚刚您提到待遇方面比较好,我想冒昧的问一下,您一个月可以拿大概多少薪水阿?朱熹妍:基本工资很低的,2000.补贴6、700,稿费就属于多劳多得了,从3000-6000不等。另外一些活动经费2000左右。能够保证是每月差不多6000。杨悦:哦,那看来即使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也不能养尊处优,还得努力干呀!朱熹妍:是啊,除非你进国企或者**。嘿嘿。杨悦:做记者工作的话可能会遇到那些困难,其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啊朱熹妍:如何面对他人的要求:因为你对报社有工作责任;因为你有话语权,很多人都会找你帮忙;作为社会人,你的亲友也会对你提出要求;最严重的是,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通常是最严格的,反映在报道上,就会无休止地烦下去。这些都需要控制度。杨悦:我们知道哈,记者工作肯定经常需要在全国各地到处跑,作为一名女记者,一方面需要在外到处跑新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家庭的主心轴,有可能与许多家庭的事情需要你去料理,您觉得这矛盾吗?您是怎么样处理这两者关系的。朱熹妍:哈哈,我们是80后,我们不做饭的,挺多一周用全自动洗一次衣服。实在看不下去了请个钟点工打扫卫生,自己房间的就自己打扫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家务。杨悦:呵呵,貌似现在80后都不在家做饭了哈,呵呵。您认为记者行业的前景如何阿?需求空间还大吗?朱熹妍:记者行业是不朽的,但是记者是容易生锈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基本上每年要换一批新的。但是应届毕业生很难进入一线媒体,如有此志向,一定要注重实践经验和视野开阔。另外,除非你有情节,否则记者不是一个终生的职业。我准备干几年积累些经验和资源后再深造,或者创业。人,不一定要把自己规划得太死杨悦:恩,今天跟您聊了这么多,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还能经常与您聊聊,再次感谢您能接受我的访谈。谢谢!朱熹妍:不用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