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时事热点论文范文
【求时事政治之我见的1500字论文,】
当今世界是强弱分明的世界,美欧日等国实施的对外政治经济战略无非是在扩大差距,保持它们的优势,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则在扮演追赶者的角色,亚非拉以及太平洋上的一些穷国则扮演着被屠宰的角色,虽然获得了政治自主,但经济上的贫穷,迫使他们继续接受来自外部的“盘剥”.中国文化追求和谐,追求中庸,所以中国对这些穷国很友好,并提供很多援助,帮助其发展.虽然有人说,这是中国在复制马歇尔计划,但非洲人从内心里确实是认同中国,感谢中国的.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会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后加强,这是必然的,但,欧美文化仍将在很长时间内主导世界文化格局,中国要做的是坚持,坚持和谐世界的主张,交更多的朋友,包括穷的,富的.我相信,中国文化注入之后,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2014时事政治小论文(200字左右)
2014年的 可以看我以前的回答 以下是我日常关注的时政新闻 都是每天比较重要的, 2015年度的如下: 2015.1.2阿富汗南部受袭30余人遇难. 2015.1.2 哈尔滨一仓库着火5名消防员遇难。
2015.1.4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被宣布调查。 2015.1.5朝鲜越境士兵在延吉强杀我4名公民。
2015.1.7 法国一报社遭受袭击12人遇难,/ xi会见委内瑞拉总统推进石油开发! 2015.1.9 xi 召开全国反腐倡廉会议, 2015.1.11 中纪委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 2015.1.10 习召开党风廉政报告. 2015.1.13 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闭幕。
2015.1.14 四川乐山5.0级地震. 2015.1.16 朱-立-伦当选国民党主席。 2015.1.17 皖“神州67号”沉船事故已20余人失-踪。
2015.1.19 小李 赴瑞士参加达沃斯年会。 2015.1.20 缅甸战事冲突数百名中国人被困. 2015.1.21 因上海外滩事件黄浦区书记等11人被处分. 2015.1.23 泰前总理英拉被弹劾。
2015.1.26 中央深化改革元年叙述座谈会!。 2015.1.28 习召开军队外交说明会议. 2015.2.1小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活动闭幕式. 2015.2.3 中纪委召开2015反腐会议 2015.2.4台客机坠河已致19人死亡27人失联. 2015.2.6以色列空袭约旦IS组织多人伤亡。
2015.2.9 习在北京召开环境会议。 2015.2.11 复兴空难每名遇难者获赔295万元。
2015.2.13 上海美领馆遭轿车冲撞。 2015.2.15 习总召开新年茶话会 2015.2.17 新年当天3名省部级官员双开。
2015.2.21 外交部副部长约见印度驻华大使, 2015.2.23 孟加拉国沉船事故70人遇难。 2014.2.24 法国出动航母打击IS组织。
2014.2.24 成都在建隧道爆炸20余人伤亡。 2015.2.24新疆巴楚县车祸22人遇难。
2015.2.25国务院失业保险费率由3%统一降至2% 2015.2.26俄前第一副总理涅姆佐夫在莫斯科遭qiang杀./ 2015.2.27小李签国wu院令公布Z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2015.3.1 连云港海域发生轻微地震部分海域涨潮, 2015.3.2 小习会见英国威廉王子. 2015.3.2 河南一剧团大巴翻沟已20死13伤. 2015.3.3全国两会正式开幕 2015.3.5 住韩美国大使遭袭击受伤./小李召开两会记者招待会. 以上-卓然一梦。
2016实事小论文300字
今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数学小问题:“小明一共有10个气球,如果一分钟放一个气球,他放10个气球一共用了几分钟?”我故意考考妹妹,刚上四年级的妹妹不假思索地说:“这个简单,10分钟呗。”
我大笑一声,喊到:“错!” “嗯?为什么呢?”我耐心地解释着:“答案是9分钟,因为先放第一个气球,一分钟后,放第二个气球,一直放到第9个气球,所以,第九分钟后放第10个气球。”妹妹听了恍然大悟,说到:“原来如此,我上当了!” 细心地妈妈在一旁听到了我们这番有趣的对话,笑着说:“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像这样的问题,比如爬楼梯、排队、坐座位……,我来考你一个吧!妹妹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钟,那么她从1楼走到15楼要多少秒呢?”我拿出笔和约,认真地做了起来:妹妹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妹妹走到十五楼,也就是走了十四层,14*9=126秒。
我把答案告诉了妈妈,她笑着说:“不错,思路很清晰,很会思考!” 是啊,生活中处处有数字,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索的头脑,那么,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写一篇2014年11月的时政热点论文,题目自拟,围绕时政热点,结合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今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才能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在追逐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起来以后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
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的热烈讨论,折射出人们对道德良知的珍视与焦灼;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为舆论焦点,道出了人们对社会规则的态度和期望;构建现代文明的国家理念,体现了为公民营造踏实的幸福感、让国家铸就更强软实力的理想和追求。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三个“倡导”的指导要求,正对应这三个层面的时代要求,可谓大势所趋、正当其时。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发热议、产生认同、赢得共鸣的原因所在。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
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在寻求国家的价值内核、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
在这样的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从知与行的角度,发掘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意识,外化为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才能产生凝聚力、焕发战斗力,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基础。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2014政治时事小论文800字
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将发生举世瞩目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将再次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通过以政府自身职能转变为基石的“制度红利”,来替代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直所采用的、为避免中国经济硬着陆而实施的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政策红利”的方式,探索和确立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模式。2014年虽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也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其目的、内涵和做法上将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
因为随着各级政府开始重视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起决定作用这一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财政政策将更多的是用在给推动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企业减税、支持其创新,便利其投资的公共环境的建设和各类民生事业的改善和发展项目上,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资源,要利用市场经济的工具来调动各类企业的积极性,通过它们的共同参与来加以实现,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靠宽松的货币环境和积极的信贷政策来加以支持。2014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依然不可小视。
所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我们未来一年定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因为从外部环境来看,“不确定”的因素依然挑战我们市场的信心和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同时,我们自身今天也受到了过去引以为豪的“四大红利”减弱和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内需不足的“三大障碍”所带来的诸多挑战的问题。如果不正面解决这些问题话,那么,别说未来“增长方式”的转变会受到很大影响,就连我们要摆脱现在国内实体经济“钱荒”和虚拟经济“钱多”的并存问题也会变得举步维艰。
“人口红利”尽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再现,但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摆正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后,劳动力的资源还会不断涌现。“全球化红利”虽然再也不能让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经济的第二大国仅仅靠不断增加货物出口来创造,但是,如果我们今后能够通过更加务实创新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来推动中国企业和世界企业继续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公平竞争、相互合作,中国的金融业也能够与时俱进,满足各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那么,中国经济的“全球化红利”将变得更为丰富,其结构也变得更为合理,从而再像过去30年那样,创造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奇迹。
希望能帮助你,自己在修改哈。
2015时事热点论文 1000字
朝鲜问题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国际问题之一,然而从根本上言,朝鲜半岛问题一方面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最终实现半岛统一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利用什么样的机制维护现实中半岛的和平、稳定局势的问题. 建立平衡,目的在“和”;打破平衡,本意为“战”.眼下的朝鲜半岛,各方都想“和”而不想“战”,所以谋求战略平衡是必然之举. 纵观各方战略博弈,有三种平衡关系至关重要,并且牵动全局.这就是中俄美关系、朝美关系和朝韩关系.“三个平衡”相对独立,相互影响,共同调节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走向. 第一个平衡:中俄美关系.这三个国家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但又都与朝核问题密切相关.朝鲜作为一个偏于一隅的小国,倘若没有把这三个大国搅和其间,也不可能闹出太大动静.所以说,朝鲜是站在大国的“肩膀上”,创造了小国玩转“大外交”的局面.然而,中俄美的平衡关系,却又是朝鲜“以小博大”的前提条件,如果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朝鲜也就失去了博弈的基础.试想,中俄美若是“一边倒”,朝鲜还能撑几天?反之,这三个大国若是“分庭抗礼”,朝鲜半岛也决无和平可言.正是因为中俄与美国保持了一种“合理距离”,朝鲜半岛才实现了战略平衡,才有可能在经历多次危机的险境中,避免了新的战争发生. 第二个平衡:朝美关系.朝鲜和美国既是对手,也是“欢喜冤家”,更是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方.没有美国的威胁和打压,朝鲜不至于饿着肚子搞核武,此乃因果关系.美国需要保留朝鲜这样一个对手,以获得长期在东北亚保持军事存在的理由,但又不允许朝鲜对自己及其盟友造成重大威胁特别是核威胁,这是一种相互背离的矛盾关系.正因如此,朝美双方都希冀建立于己有利的战略平衡.朝鲜指望以核武为筹码,既能自保,也能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甚至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则意在剥夺朝鲜的核能力,使其重新成为处在弱势地位的对手,所以既不能和朝鲜走的太近,也要防止朝鲜把自己拖入一场新的战争.于是,朝美双方依托“六方会谈”,明争暗斗,讨价还价,甚至不惜各出难题,让“会谈”几度功败垂成.朝鲜和美国这种相战不易,相和更难的较量,正是朝核问题成为“死结”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平衡:朝韩关系.朝鲜和韩国,虽是同一民族的两个国家,但彼此都有一统半岛的欲望,背后也不乏大国支持.北方统一南方已成历史,南方统一北方也谈何容易,双方即便宿愿难改,毕竟要面对现实.朝鲜敢战,却并无胜算,韩国惧战,但也有破釜沉舟的准备.从实际情况看,南北双方都不想再次陷入战火之中,表面上剑拔弩张,每到关键时刻却总能化险为夷.这不是偶然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双方的战略使然,在统一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朝鲜和韩国都乐于维系现在这种“对峙平衡”.朝鲜发展核武,是要弥补常规武器方面的劣势,而韩国坚决要求朝鲜弃核,目的也在于恢复以往的“军事平衡”.尽管如此,只要朝韩双方都不动手,朝鲜半岛就会依然保持危机频仍,但战事可休的局面. 就目前形势而言,以上“三个平衡”,第一个相对稳定,第二个正在发展,第三个在向稳定方面转化.近期盛传朝鲜要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与此同时美国也宣称要和朝鲜直接对话,无论其前景如何,都是朝美之间的较劲,双方都在继续寻找新的“平衡点”.朝美两国肯定要接近,舍此不足以解决朝鲜的安全顾虑,也很难让朝鲜重开谈判.但朝美也不可能走的太近,因为美国还需要保留这样一个对手,况且还有另外“两个平衡”的制约和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保持朝鲜半岛稳定及和平解决朝核问题,这是多年来始终如一的立场,也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但在建立半岛战略平衡关系方面,中国只可能在“第一个平衡”关系上发挥作用,对另两个平衡关系很难施加直接影响.笔者以为,中国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努力维护中俄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平衡关系,静观朝美和朝韩关系的发展.一旦后两个平衡关系难以建立,或者横生枝节,还是要通过中俄美的共同介入来解决问题,中国应当有这样的耐心.。
求时事小论文一篇要最近的,不要太长500字到600字就行了,明天 爱
最近有两件事广受关注:其一,广东东莞政府部门集体办理“月月捐”--绑定一张银行卡,每月固定扣10元以上“捐款”。
当地一名干部称,10元标准,并不过分。其二,沈阳、济南、西安等地群众向媒体反映,他们正在读小学的孩子被学校要求加入红十字会,并要缴纳5元会费。
针对批评质疑,东莞市民政局表示,“月月捐”可以随时参加随时退出;几个地方的红十字会也强调,中小学生入不入会,完全自愿。然而,在政府部门、学校这种对个人表现颇有压力的场合,即使内心对这种方式并不认同,又有多少人会因为几块钱的“小事”公然退出类似的“集体活动”?小事其实不小。
“郭美美事件”之后,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公众的慈善热情,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慈善的关注程度则有了极大提升。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前一些司空见惯的“慈善模式”正在被重新打量,比如对动用权力募捐的反思,比如对善款去向的关切。 正如日前民政部有关负责人所说,一系列舆论风波引发的思考,让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和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现代社会中如何开展让人民满意的慈善有了相当程度的反思,这对于提高慈善组织规范程度、运作水平是一个促进。
时政小论文600字
海地地震 中南美国家海地昨天发生了7.0级地震,这是加勒比地区近年来遭遇规模最大的地震。
海地首都太子港成为一片废墟,总统府坍塌,数千人在地震中遇难。 随着唐山、汶川两次大地震的发生,中国人对地震的痛苦记忆越发强烈,因此我们也对发生在海地的这一次地震感同身受。
更何况在这次地震中,还有8名我国驻海地维和部队成员被埋。他们的命运让国人牵系。
在这个时候,发生在中美洲地区的地震,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命题。中国的国际救援队60余人,已于13日晚20点登机前往海地参与救援工作。
如果说,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一种力量能够让各国民众都站在一起,那这种力量就是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凝聚力。所谓文明,指的并不是堆砌物质和炫耀财富的能力。
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高楼大厦或许不堪一击。但是自然征服不了人类的友爱和互助。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理解,其实征服自然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互相帮助和扶持的过程。有的时候这个过程很困难,因为危险总是不常出现。
比如应对温室效应的努力,有反复也有分歧;但有的时候这个过程也很迅速,因为我们在灾难和死亡发生时,突然发现作为个体,我们还很脆弱。 因此,是灾难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守望。
感恩是国际合作的责任。我们都还记得,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来自世界上多个国家的救援队相继前往四川,参与救援工作。
而汶川地震后,当时的海地看守政府总理阿列克西、工商部长杜塞等还前往中国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悼念地震中罹难的国人。这说明,一场地震并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而是一个世界体系的薄弱环节。
举例来说,地震发生的海地,人口密集、首都有60%的房屋因陈旧本来就存在倒塌的风险。 而守望既是惦念,也是防范。
这一点我们还做得很不够。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些年来国际性的防灾减灾呼声日渐高涨,每每发生灾难时,防灾减灾都会作为重要的政策被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提上议事日程。
但是灾难总不常见,因此防灾减灾的进度也会随着生活重归平静而怠慢。如果没有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各受害国家不会用极快的速度建立起海啸预警机制。
而加勒比海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因为不经常遭遇自然灾害的袭扰,在防范机制上相应落后。 没有感恩,我们就不会在灾难来临时感同身受;没有守望,我们就不会变得更坚强,更互助。
感恩和守望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面对灾难所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