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范文
是的?那你给我举个例子什么叫逻辑思维?在生活中怎么应用的?-作
逻辑思维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同形象思维不同,它以抽象为特征,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思考,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个别属性,揭示出物质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来概括地、间接地反映现实.社会实践是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实践的需要决定人们从哪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本质,确定逻辑思维的任务和方向.实践的发展也使逻辑思维逐步深化和发展.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它凭借科学的抽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具有自觉性、过程性、间接性和必然性的特点.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以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惟,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其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抽象思维既不同于以动作为支柱的动作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凭借的形象思维,它已摆脱了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抽象思维一般有经验型与理论型两种类型.前者是在实践活动中的基础上,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工人、农民运用生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后者是以理论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思维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维由于常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其实逻辑思维就是训练反应能力也是训练随机应变、快速反应的一种方法。
逻辑学小论文
金龙荪(岳霖)师熟悉现代逻辑,传播现代逻辑,是中国最具现代逻辑意识的逻辑学家之一。
在他看来,逻辑就像数学一样,是可以关起门来在书斋里研究的,“闭门造车”,仍然可以“出门合辙”。 同时,龙荪师也认为,逻辑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逻辑工作者应该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逻辑学 。
人们都是未经自己的同意而来到人世间,又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违背自己的意愿离世而去。人们活着,一方面是我们自己的情感、欲望、希望和恐惧的奴隶,一方面又处于自然界某种神秘力量的统治之下。
人们有时由于爱而恨,由于难过而笑;人们常常为高兴而落泪,随哀乐而起舞;人们常常为明知不可及的东西而去努力……总之,由于人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许多不合理性、不合逻辑的东西,因此人们一般认为,逻辑与生活活“没有关系”或“毫不相--干”。生活是人们同这个世界的关系。
只要我们活着,我们就必须同这个世界打交道,这就是生活。 人们要生活,必须与这个世界达成某种的一致,以求得某种的和谐 逻辑与生活是统一的,是一体的; 辩明逻辑的与生活的.逻辑是关于正确思维的理论,它必然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逻辑是人们言语交往的工具,是人们求知的方法,是人们理性的支撑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素质,就不可能有健全、成熟的理性,就不可能积极有效地认识世界,也不可能进行成功的交际。
一个没有良好逻辑思维素质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然而,我们看到,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逻辑缺失和混乱现象十分严重。
2003年,我们曾邀请首都10位知名逻辑语言专家座谈“逻辑语言与社会生活”问题。专家们共同指出,从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到明星访谈、官员讲话;从广泛的传媒报道,到图书论文、法律条规、经济合同;从法庭辩论,到重大决策的论证……,几乎时时处处都能看到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正确,论理不透彻,论证不科学,自相矛盾,前后冲突,甚至整个思维过程混乱不堪,让人不知所云的现象存在。
这些逻辑问题妨碍着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有时甚至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认识辛蒂蕊拉(Cinderella)是在台北火车站。
说得明白点,第一次看见她是在台南火车站,而认识她则是在台北火车站。如果看见可以等於认识,那每个人认识的第一个人,就应该是产婆或护士小姐。
所幸不管是台南或台北,都在火车站。” “如果,只是“如果”,你真的喜欢我的话,你会告诉我吗?” 『假设,只是“假设”,你没有男朋友的话,你会喜欢我吗?』 ““如果”你喜欢我,“假设”我又没有男朋友。
你会告诉我吗?” 『“如果”我喜欢你,“假设”你又没有男朋友。你会喜欢我吗?』 科学的研究,理性的工作,感性的生活都要逻辑.公文的语言是一种非常讲究精确性的语言,因为公文的使用目的就是要使对方接受作者的影响,而且是对对方行为的强制性影响。
要使这种影响有效,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使意思的表达高度精确,每一个词,特别是每一个句子必须保持意思的唯一性,以避免对方“见仁见智”,按各自的理解而不是作者的意图去行事。从这样的意义上,歧义对公文当然就是百分百地有害。
能对这一点提供证明的实际例证举不胜举。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战败局面早定的日本之所以挨了两颗原子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之一,就与日本政府针对“波茨坦公告”发表的声明中存在歧义有一定关联。
日本政府称自己对“公告”的态度是“默杀”。 “默杀”这个词在日语中是多解的,可以理解为“不予理睬”,也可以理解为“暂不作评论”,声明没有对此作出限定。
如此,美国自然可以作第一种理解,也当然可以用“任何战争手段”,包括用原子弹了结战争。在日常社会合同中将保险范围写作:“包括家用电器、床具、卧具等各种生活资料”;在政策规范中将惩戒规定写作:“我们要严厉打击少数犯罪分子”等带歧义的表述,就经常把公文作者“等”到被动局面中,甚至“等”到自己的利益白白遭受损失的境地;经常使公文作者的真实意图令人费解,甚至使作者尴尬地被认作“只打击少数,对多数则……”。
歧义对公文是有害的,是撰写者所不需要但又往往在无意之中造成的,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公文中的歧义呢?笔者认为,克服歧义的方法并不复杂,有针对性地对句子成份予以调整,创造必要的语言环境等做法都十分有效,困难的和起关键作用的是要能发现歧义的存在。为此,我们必须了解歧义的发生规律,对歧义保持警惕。
一般情况下,当公文中出现选词不当,词序失当,滥用省略,错用数量词,语句中有词性不明的成份,语句成份间的语法关系不明,语调附加的语义不能被准确读出,忽略对含义不确定的词、词组的有效限定修饰,错用标点符号,滥用修辞格等现象时,都会形成歧义。两个人在烈日下赶路。
日头很毒,照得人眼睛都快睁不开。一个人就在不停地抱怨,为什么太阳这么猛,为什么不是阴天,为什么必须在这样的天赶路,一边抱怨着,一边口干舌燥汗流浃背地继续走;另一个抬头看了看天,晴空万里无云,周围也没。
逻辑的意思举个例子谢谢
逻辑(logic)是一个外来词语,拼音是luó ji,逻辑 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辩证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对称逻辑是人的整体思维(包括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逻辑。
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
从狭义来讲,逻辑就是指形式逻辑或抽象逻辑,是指人的抽象思维的逻辑;广义来讲,逻辑还包括具象逻辑,即人的整体思维的逻辑。
举例解释
1.思维的规律
沙汀 《还乡记》二:"这个想法也许不合逻辑,但在情理上却很有根据的。" 王西彦 《夜宴》一:"不过,按照 廖淑宇 先生自己的逻辑讲起来,却实在是有几分冤枉的。"
2.客观的规律性
艾芜 《谈短篇小说》:"认真研究下去,就可以找出社会生活的某些客观规律,即生活的逻辑。" 杨沫 《林道静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逻辑,也是生活的逻辑。"
3.顺理成章
符合规律。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三:"至于联合变化的方法,他指出:一个剧情可以逻辑地引起第二个剧情。"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并不黑,只是在左眉上有个大黑痣,因此他是 黑李 ;弟弟没有那么个记号,所以是 白李 ;这在给他们送外号的中学生们看,是很合逻辑的。"
4.指逻辑学
以推理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逻辑和语言》:"逻辑是关于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不同含义
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某种理论,观点,行为方式
思维的规律,规则
一门学科,即逻辑学
生活中应用逻辑学的例子
1、一个人值得怀疑时人们便把结论过早的得出了,而这种结论正是真正的凶手所希望的,甚至会有凶手伪装现场嫁祸他人,这时判官便会明察秋毫,不放过任何一点相关的细节,只是把怀疑的人作为怀疑的对象而不是将他直接定罪,这样一步步的经真正的凶手找出来。
2、一顾客问售货员:“这件上装的确是现在最时髦的吗?”售货员说:“这是现在最流行的时装!” 顾客说:“太阳晒了不退色吗?”售货员说:“瞧您说的,这件衣服在橱窗里已经挂了三年了,到现在还像新的一样。”可以看到回答是相互矛盾的,可以利用逻辑来揭穿谎言。
扩展资料:
逻辑学介绍:
逻辑学是一门以推理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方法论的功能它有两“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西方、中国和印度三大逻辑传统,本世纪现代逻辑有着重大发展。逻辑学同哲学研究紧密相关,对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语言等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学科。所有思维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思维内容是指思维所反映的对象及其属性。思维形式是指用以反映对象及其属性的不同方式,即表达思维内容的不同方式。从逻辑学角度看,抽象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是概念,命题和推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逻辑学
逻辑的意思举个例子谢谢
逻辑(logic)是一个外来词语,拼音是luó ji,逻辑 狭义上逻辑既指思维的规律,也指研究思维规律的学科即逻辑学。
广义上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辩证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
对称逻辑是人的整体思维(包括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逻辑。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
从狭义来讲,逻辑就是指形式逻辑或抽象逻辑,是指人的抽象思维的逻辑;广义来讲,逻辑还包括具象逻辑,即人的整体思维的逻辑。举例解释1.思维的规律沙汀 《还乡记》二:"这个想法也许不合逻辑,但在情理上却很有根据的。
" 王西彦 《夜宴》一:"不过,按照 廖淑宇 先生自己的逻辑讲起来,却实在是有几分冤枉的。"2.客观的规律性艾芜 《谈短篇小说》:"认真研究下去,就可以找出社会生活的某些客观规律,即生活的逻辑。
" 杨沫 《林道静的道路》:"这是历史的逻辑,也是生活的逻辑。"3.顺理成章符合规律。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三:"至于联合变化的方法,他指出:一个剧情可以逻辑地引起第二个剧情。" 老舍 《黑白李》:" 黑李 并不黑,只是在左眉上有个大黑痣,因此他是 黑李 ;弟弟没有那么个记号,所以是 白李 ;这在给他们送外号的中学生们看,是很合逻辑的。
"4.指逻辑学以推理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逻辑和语言》:"逻辑是关于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不同含义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某种理论,观点,行为方式思维的规律,规则一门学科,即逻辑学。
关于逻辑顺序的一些例子最好要举出来几个例子
最佳答案逻辑顺序,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说明文的顺序主要取决于对象的特点,由于说明的对象特点各异,顺序也就不同。
说明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由一般到特殊。
如《中国石拱桥》先说世界上石拱桥的特点,然后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再说中国石拱桥的杰作——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按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使读者对中国石拱桥的了解由浅入深,从总貌到具体。由具体到抽象。
如《看云识天气》为了说明根据云的变化来推测天气的阴晴风雨这一抽象道理,先描绘各种云的形态特点和云层的厚薄、位置变化,从而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变化的关系。由主要到次要。
如《苏州园林》先用高度概括的语言综合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再用较多的笔墨主要说明苏州园林在四大方面的具体特征,接下来用简洁的语言点明苏州园林的细部特征,就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的。 由抽象到本质。
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是从表象入手,由表及里地去了解事物的本质。如《死海不死》先说“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又用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处决俘虏的传说,形象地说明死海浮力大,课文接着对浮力大做了科学说明,是因为死海的咸度高。
由原因到结果。《向沙漠进军》先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了向沙漠进军的原因,再介绍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这一说明顺序既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又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使文章有很强的逻辑性。
由概念到应用。 如《统筹方法》一开头便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接着指出它实用范围的广泛性,然后重点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问题。这种先概念后应用,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也属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说明文范文300字作文 - 百度
例文
电脑莫过于现代最为高科技的产品了。如今,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我们与电脑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电脑又称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随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机器。电脑的样子很古怪,疙瘩一样的键盘,肚子似的主机,嘴巴似的音箱和那可以看见世界的窗户——显示屏,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肚子”里面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集成器、功能卡、驱动器等的“器脏”。
电脑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力超强的功能和逻辑推断能力强等特点,数学家或是科学家等人都会有一台电脑。
电脑最神奇的是能上网。网上的内容丰富多彩:在书库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在论坛可以与全国各地甚至外国的朋友交流;在影视屋里,可以看电视节目,有连续剧,有电影,也有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在“百度”可以查资料……几千亿万的内容都在网上,供你工作休闲。
电脑能给你带来便利。如果你想找资料,去图书馆要找好几小时,还要抄的内容,用电脑,打开网络一查,资料就全出来了,再配上打印机把资料打出来,或使用邮箱发到某人的手里便好了,“时间是金钱”,这该节约多长时间啊!
电脑还可以当老师呢。如果你因故没去上学,只要在家用网络一查,你今天该学的视频就出来了,按一下,电脑就为你讲一节详细而生动有趣的课。在校学习和在电脑前学习都差不多,所以回校后,你只要补笔记,不用补课,也可以考好试了。到时候恐怕连老师都要大跌眼镜,更别说同学们了。除此以外,网络上还有一些题,打印出来就可以可以供你做,可以不买课外书了。网络上也有许多你不知道的,例如什么是蒸馏水,你想弄明白,只要一查,电脑帮你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你有上进心,用它辅助你,学位什么的根本不是问题!
……
目前,科技正在飞速发展,我坚信,电脑在各方面的运用会越来越广泛。也许有一天,电脑也会下岗呢。
何为三段论?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例子!
1.三段论及其结构 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例如: 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 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其中,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 结论中的谓项叫做大项,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应该受到尊重”; 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做中项,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 在三段论中,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师是知识分子”. 三段论推理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与大项P和小项S之间的关系,通过中项M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S与大项P之间关系的结论. 2、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
(二)三段论的一般规则 1.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为此,就必须使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在其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比如: 我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清华大学是我国的大学; 所以,清华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我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即“我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我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我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2.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延一次. 如果中项在前提中一次也没有被断定过它的全部外延(即周延),那就意味着在前提中大项与小项都分别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外延发生联系,这样,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使大项与小项发生必然的确定的联系,因而也就无法在推理时得出确定的结论.例如,有这样的一个三段论: 一切金属都是可塑的, 塑料是可塑的, 所以,塑料是金属. 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的“可塑的”在两个前提中一次也没有周延(在两个前提中,都只断定了“金属”、“塑料”是“可塑的”的一部分对象),因而“塑料””和“金属”究竟处于何种关系就无法确定,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的确定结论,所以这个推理是错误的. 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要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这样的推理就是不合逻辑的. 3.大项或小项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比如: 运动员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我不是运动员; 所以,我不需要努力锻炼身体. 这个推理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个推理从逻辑上说错在哪里呢?主要错在“需要努力锻炼身体”这个大项在大前提中是不周延的(即“运动员”只是“需要努力锻炼身体”中的一部分人,而不是其全部),而在结论中却周延了(成了否定命题的谓项).这就是说,它的结论所断定的对象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对象范围,因而在这一推理中,结论就不是由其前提所能推出的.其前提的真也就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这种错误逻辑上称为“大项不当扩大”的错误(如果小项扩大则称“小项不当扩大”的错误). 4.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也应当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须是否定的. 如果在前提中两个前提都是否定命题,那就表明,大、小项在前提中都分别与中项互相排斥,在这种情况下,大项与小项通过中项就不能形成确定的关系,因而也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而确定地联系起来,当然也就无法得出必然确定的结论,即不能推出结论了.比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某某人不是有神论者; 所以,? 那么,为什么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必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命题,另一个则必然是肯定命题(否则,两个否定命题不能得出必然结论),这样,中项在前提中就必然与一个项是否定关系,与另一个项是肯定关系.这样,大项和小项通过中项联系起来的关系自然也就只能是一种否定关系,因而结论必然是否定的了.例如: 一切有神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 某人是有神论者; 所以,某人不是唯物主义者. 为什么结论是否定的,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呢?因为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一定是由于前提中的大、小项有一个和中项结合,而另一个和中项排斥.这样,大项或小项同中项相排斥的那个前提就是否定的,所以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之一必定是否定的. 5.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 例如: 有的同学是运动员; 有的运动员是影星; 所以,? 由这两个特称前提,我们无法必然推出确定的结论.因为,在这个推理中的中项(“运动员”)一次也未能周延.又如: 有的同学不是运动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