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范文
学贵州省情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贵州省情》的学习,对贵州的省情有了不少认识和体会,同时也有了很大的收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地质勘探技术.气象科学等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我们的认识逐步由地面到地下.由感性到理性地逐步深化。贵州省简称“黔”或“贵”,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 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
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2002 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上年提高0.3℃。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
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2002年,9个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兴义市,为1480毫米;最少的是毕节市,为687.9毫米。
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境内各地阴天日数一般超过150天,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
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
贵州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土壤的地带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具北亚热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
此外,还有受母岩制约的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土、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土壤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
贵州植被丰厚,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组成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全省维管束植物( 不含苔藓植物)共有269科、1655属、6255种(变种)。
植物区系以热带及亚热带性质的地理成分占明显优势,如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等地理成分占较大比重,温带性质的地理成分也不同程度存在。此外,还有较多的中国特有成分。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贵州植被类型多样,既有中国亚热带型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又有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既有寒温性亚高山针叶林,又有暖性同地针叶林;既有大面积次生的落叶阔叶林,又有分布极为局限的珍贵落叶林。植被在空间分布上又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而使各种植被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叠、错综,各种植被类型组合变得复杂多样。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全省水系顺地势由西部、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分流。
苗岭是长江和珠江两流域的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747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5.7%,主要河流有乌江、赤水河、清水江、洪州河、舞阳河、锦江、松桃河、松坎河、牛栏江、横江等。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流域面积60420平方千米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3%,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打狗河等。
大体上,贵州河流数量较多,处处川流不息,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2002年,全省河川泾流量达到1145.2亿立方米。贵州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大多数的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使贵州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立体农业特征明显,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区域性较强,适宜于进行农业的整体综合开发,适宜于发展特色农业。总之,对贵州省情的认识,就是在多重比较中的认识,其关系到从经济到文化的全方位分析,关系到从现实到历史的深度评估,并且还关系到在世界宏观背景中对不同区域类型。
贵州省情论文1500字-搜狗问问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足以见得广阔的贵州土地上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资源富集、民族众多、人杰地灵,是贵州这片17.6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了3900多万的人口。我是一名贵州黔东南黎平侗族人,对贵州省情已初步了解。例如: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遵义会址、红军四渡赤水遗迹、黎平会议会址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赤水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等等。在学院的组织下全面系统的学习了贵州的省情,谈谈我对学习省情的几点收获: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一正视历史。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简称“黔”和“贵。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学习贵州省情最大的收获之二知晓资源。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具有多样性。森林资源: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杂的森林植被。常绿落叶阔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常绿林。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7.7%,而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贵州省河网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能蕴藏1874.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1633万千瓦,居全国前列,水能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矿产资源:贵州已发现矿产110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4种,探明有储量的矿床1252处,其中,有28种矿产位居全国前5位。煤炭、铝土、汞矿、锑、锰矿、磷矿、重晶石、金、水泥原料等既是贵州优势矿产,又是中国的重要矿产。野生动植物资源:由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具有一系列独特之处,贵州的野生植物中食用植物共有500种。药用植物资源是贵州省的优势资源,是中国四大产药区之一,有3700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稀有植物70种,珙桐、银杉、秃杉和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有野生动物1000余种,珍稀动物有85种(亚种),黔金丝猴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现仅存数百只,是世界上公认的极珍贵动物。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除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外,以山石风景、河湖水景、喀斯特洞景、森林风光等为特点的自然景观众多。另外,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10余处,如黄果树风景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
学习省情最大收获之三抓住机遇。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省第十一届一次、二次、三次党代会的净胜,作为资源型省份,国家的重视和支持,是贵州发展的重要因素,投资拉动是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学习省情最大的收获之四困难也是优势。过去贵州因农业抗灾能力薄弱,山大雨水多,加上倒春寒等自然灾害频繁,成为经济发展的屏障;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贵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有了显著增强,人们对省情基本特点的认识也有了明显改变。过去人们认为“天无三日晴”的气候不好,是贵州发展的劣势;现在随着农业实用技术的进步,认识观念有了新的转变,认为雨多是贵州发展的一大优势,丰富的雨量不仅有利于喀斯特山区农业防旱抗灾,又利于生物的多样性生长。过去因为山大坡陡,交通闭塞,认为贵州是一个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现在因交通条件改善,成为祖国西南的交通要道。过去因为开发粗犷,丰富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卖出的是“傻大黑粗”低级产品,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而今,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资源开发有了显著进步,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了经济优势。如在水、煤资源开发上,贵州抢抓“西电东送”的机遇,实行煤电结合、水火互济发展 能源产业,全省电网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成为贵州的优势产业,为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省情心得体会怎么写~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新课程,是在贵州高校所有专业大专和本科开设的必修课,普通院校与成人院校相同,本科与大专相同,文科与理科相同。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贵州省情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贵州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律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了配合课堂教学,营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实践目的进一步加深对“贵州省情“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课程教学实践形式学生除了参加课堂教学、网上学习、小组讨论等课程教学活动外,可由学校组织一次有关贵州省情的社会调查活动或举办一次省情实践讲座、观看实践性专题片,或结合学生平时对贵州省情实际情况的观察和了解进行一次现实问题讨论等形式进行课程社会实践。
(网上“平时作业册”最后有一次社会调查实践作业练习)。能有效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课程教学实践要求各校根据“贵州省情”课程教学计划时数安排课堂教学和讨论外,要求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开展网上讨论、进行社会调查、举办实践讲座或观看实践性教学片、进行社会实践讨论等,并写出调查报告,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评定依据。
省情心得体会怎么写~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新课程,是在贵州高校所有专业大专和本科开设的必修课,普通院校与成人院校相同,本科与大专相同,文科与理科相同。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贵州省情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对贵州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规律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了配合课堂教学,营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实践目的
进一步加深对“贵州省情“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实践形式
学生除了参加课堂教学、网上学习、小组讨论等课程教学活动外,可由学校组织一次有关贵州省情的社会调查活动或举办一次省情实践讲座、观看实践性专题片,或结合学生平时对贵州省情实际情况的观察和了解进行一次现实问题讨论等形式进行课程社会实践。(网上“平时作业册”最后有一次社会调查实践作业练习)。能有效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课程教学实践要求
各校根据“贵州省情”课程教学计划时数安排课堂教学和讨论外,要求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开展网上讨论、进行社会调查、举办实践讲座或观看实践性教学片、进行社会实践讨论等,并写出调查报告,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评定依据。
对贵州省情时代背景读后感800字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战略,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抢抓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按照市领导有关要求和我市“十一五”规划,做好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以“好的环境、好的项目、好的方式”,不断扩大我市利用外来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速实现六盘水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着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搞好投资环境建设。认真贯彻贵州省人大通过的《贵州省外来投资者权益保障条例》,严格执行省纪委、监察厅《关于危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党纪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强化招商环境执法监察,对损害投资环境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建议由政法、监察、招商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每年至少两次到外来投资企业进行走访和明查暗访,及时查处那些危害投资环境、损害投资者行为的人和事;对外来投资者的投诉,由监察会同招商等部门及时受理,提高结案率,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结合市政府批转的完善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服务投诉处理机制的意见,抓好对三个机制的落实,建立、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增强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使之落到实处。
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争取出台《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投资环境建设,建立改善投资环境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对损害外来投资发展环境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关于转发“贵州省外来投资者投诉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等文件,切实构建改善投资环境的长效机制,不断促进我市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三、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⑴要深入企业、基层,结合实际制作一批可实施项目,对重点项目要做到一定的深度。⑵要定期不断地推出招商项目。
定期由市、县(区、特区、开发区)两级分别组织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对各单位提出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筛选,对既符合国家政策又切合我市实际的拟招商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编制规范的项目资料。招商项目要本着集中管理、项目共享、统一对外的原则统一集中到市级招商项目库中管理使用,避免项目分散、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浪费资源现象。
⑶要充分利用好招商项目库。及时将招商引资项目库中的项目进行归类、更新、调整,制作成项目简介,利用招商引资项目册、政府信息网站、市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推介,把我市的招商项目信息向国内外传递。
⑷要争取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前期经费,做好项目工作,以项目引进资金。四、依托我市煤炭资源优势,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按照我市“十一五”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项目,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延伸发展煤化工、高载能、矿山机械和矿山机电制造业;加快发展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旅游、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产业;创造条件,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引进资金、人才、技术,以公司加农户加基地为主要形式,重点发展生产马铃薯、生姜、苦荞、核桃、茶叶、畜产品、中草药等系列产品的农业产业龙头加工企业。
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招商引资重点地区,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贯彻执行好国家产业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严把市场准入标准、提高项目引进门槛,将项目的引进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将“引资”与“选资”相结合,坚决避免引进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五、发挥我市在川、黔、滇、桂结合区域和贵州西部经济带中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积极开展与“泛珠三角”等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继续加强与湛江等8个友好城市的友好往来,广泛与这些城市开展项目合作。争取有针对性地缔结新的友好城市。
六、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后,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采用委托代理招商、专业公司招商、项目业主自主招商等有效方式,同时,要利用驻外事处、在外创业人员、各类商会联系广泛的特点,动员他们参与我市的招商引资与经济协作,不断拓宽招商与协作渠道。
七、不断加强招商人员业务素质培训。举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分期分批组织招商人员到国内外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培训或挂职锻炼,努力培养一支适应对内对外开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对贵州省情时代背景读后感800字
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战略,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抢抓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按照市领导有关要求和我市“十一五”规划,做好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以“好的环境、好的项目、好的方式”,不断扩大我市利用外来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速实现六盘水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着力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搞好投资环境建设。认真贯彻贵州省人大通过的《贵州省外来投资者权益保障条例》,严格执行省纪委、监察厅《关于危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党纪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强化招商环境执法监察,对损害投资环境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建议由政法、监察、招商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每年至少两次到外来投资企业进行走访和明查暗访,及时查处那些危害投资环境、损害投资者行为的人和事;对外来投资者的投诉,由监察会同招商等部门及时受理,提高结案率,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结合市政府批转的完善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服务投诉处理机制的意见,抓好对三个机制的落实,建立、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增强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使之落到实处。
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争取出台《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投资环境建设,建立改善投资环境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对损害外来投资发展环境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关于转发“贵州省外来投资者投诉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等文件,切实构建改善投资环境的长效机制,不断促进我市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三、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⑴要深入企业、基层,结合实际制作一批可实施项目,对重点项目要做到一定的深度。⑵要定期不断地推出招商项目。
定期由市、县(区、特区、开发区)两级分别组织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对各单位提出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筛选,对既符合国家政策又切合我市实际的拟招商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编制规范的项目资料。招商项目要本着集中管理、项目共享、统一对外的原则统一集中到市级招商项目库中管理使用,避免项目分散、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浪费资源现象。
⑶要充分利用好招商项目库。及时将招商引资项目库中的项目进行归类、更新、调整,制作成项目简介,利用招商引资项目册、政府信息网站、市内外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推介,把我市的招商项目信息向国内外传递。
⑷要争取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前期经费,做好项目工作,以项目引进资金。四、依托我市煤炭资源优势,拓宽利用外资渠道。
按照我市“十一五”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项目,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延伸发展煤化工、高载能、矿山机械和矿山机电制造业;加快发展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旅游、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产业;创造条件,逐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引进资金、人才、技术,以公司加农户加基地为主要形式,重点发展生产马铃薯、生姜、苦荞、核桃、茶叶、畜产品、中草药等系列产品的农业产业龙头加工企业。
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招商引资重点地区,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贯彻执行好国家产业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严把市场准入标准、提高项目引进门槛,将项目的引进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将“引资”与“选资”相结合,坚决避免引进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五、发挥我市在川、黔、滇、桂结合区域和贵州西部经济带中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积极开展与“泛珠三角”等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继续加强与湛江等8个友好城市的友好往来,广泛与这些城市开展项目合作。争取有针对性地缔结新的友好城市。
六、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后,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采用委托代理招商、专业公司招商、项目业主自主招商等有效方式,同时,要利用驻外事处、在外创业人员、各类商会联系广泛的特点,动员他们参与我市的招商引资与经济协作,不断拓宽招商与协作渠道。
七、不断加强招商人员业务素质培训。举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分期分批组织招商人员到国内外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培训或挂职锻炼,努力培养一支适应对内对外开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贵州省情的调查报告
贵州省情介绍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三大省份组成部分之一,简称“黔”和“贵。
贵州省东邻湖南省、南接广西自治区、西南毗邻云南省、西北与四川省接壤、北面与重庆市相邻。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土地资源]由于构成土地的要素——地貌、气候、植被、土壤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等组织方式的多样性,造成了贵州土地类型的复杂性,土地类型的数量多,分布具有多样性。可供农林牧业多向选择,是发展名特优农、林产品的良好基地。
[森林资源]贵州省素有“宜林山园”的美称,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发育了类型复杂的森林植被。常绿落叶阔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的湿润性的常绿林和半湿润的常绿林,以及大面积的暖性山地针叶林等,在省内都有分布。
在树种组成上,既有生长迅速的杉木、马尾松及各种阔叶树等优质用材树种,也有油桐、漆树、乌桕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经济树种。 贵州省森林多集中在黔东南的清水江、都柳江流域及黔西北的赤水、习水一带。
黔东南、遵义两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7.7%,而安顺、毕节、黔西南、六盘水、贵阳市5个地区的森林面积合计仅占24%。 [水资源]全省水资源年径流总量为1039亿立方米,年径流深590毫米,但人均占有量约3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应该说贵州是一个贫水省份。
贵州省河网密度大,河流坡降陡,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水能蕴藏1874.5万千瓦,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1633万千瓦,居全国前列,水能资源的开发具有较大的优势。
[矿产资源]贵州已发现矿产110种,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4种,探明有储量的矿床1252处,其中,有28种矿产位居全国前5位。煤炭、铝土、汞矿、锑、锰矿、磷矿、重晶石、金、水泥原料等既是贵州优势矿产,又是中国的重要矿产。
[野生动植物资源]由于贵州省的自然地理具有一系列独特之处,深刻影响到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从而使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特色。 贵州的野生植物中食用植物共有500种。
野生植物资源中的药用植物资源是贵州省的优势资源,现已查明的药用植物有3700种,是中国四大产药区之一。另外,贵州的珍贵稀有植物种类较多,目前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共有70种,珙桐、银杉、秃杉和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全省有野生动物1000余种,列入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5种(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亚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1种。黔金丝猴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现仅存数百只,是世界上公认的极珍贵动物。
[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除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外,以山石风景、河湖水景、喀斯特洞景、森林风光等为特点的自然景观众多。另外,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10余处,如黄果树风景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