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硕士论文范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急求一篇社会心理学论文,2500字左右
《我国社会心理结构的问题与策略研究》——心理学毕业论文 [提 要]社会是人的总体存在,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总体的现代化,必须由个体———人的现代化来实现。
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人是一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根本。 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
社会是人的集合体,没有人的现代化,便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现代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最完美的现代化制度和管理方式,最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一堆废纸。
可见,要想实现现代化,就需要人们从心理和行为上都具有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素质。我们研究当代的社会心理问题,就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以此推动社会的现代化。
[关键词]现代化 社会心理 社会结构 定势 现代化乃是指人类社会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广泛应用,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和政治、文化、思想观念等社会适应性变化的社会变迁、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 具体说来,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是现代化活动的实际承担者,要完成现代化,必须依赖人的素质及其努力,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等必须合理化。 社会心理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
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它直接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是一种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它既能客观地、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社会生活变化的基本倾向和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也是社会控制和社会行为的中间环节。
在社会控制过程中,社会规范是约束社会行为的准则。但是,社会规范不是直接对社会行为起约束作用,从社会规范到社会行为,期间必须经过社会心理这个中间环节,社会规范只有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内化为内在行为准则,转变为心理过程,才能变为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的中介作用有两个基本方向:顺向和逆向。 顺向是顺从和有利于社会控制的心理方向,逆向是抵触和不利于社会控制的心理方向。
一、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心理失调的成因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过去各种平衡稳定的关系和格局。部分公众面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产生了诸如焦虑心理、受挫情绪、相对剥夺心理等心理失调问题。
第一,经济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现代化占据重要地位,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是经济现代化的手段,这种手段为人们物质需要的满足创造了一定条件,但也使人们失去了“铁饭碗”所具有的稳定感和职业安全感。
同时为人们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从而产生出更多的精神需求与更高的期待。 而需要的层次越高,满足的难度越大。
在今天,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有的表现的过分膨胀。但是社会管理与服务却没能及时跟上这一步伐,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所提供资源与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成比例、不对称。
这样,人们产生心理挫折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大,由此导致的挫折感自然增多。 第二,政治的现代化。
主要是指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的演变过程,其实质是从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的转化。政治现代化不仅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也是顺利完成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尤其在今天现代化进程中,高效能以及人们自觉参与的政治系统,是协调控制各地各部门计划和调动国民的积极性、首创精神的必要条件。 但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政治生态环境将逐渐变的宽松。
专制、高压等与文明不和谐的现象得以相对减少,这样,将为人们发表意见、表达情感、倾吐心声、排遣郁闷提供更多的渠道,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依赖、盲从的性格,减少压抑、憋闷、紧张、恐惧等情绪,为维持心情舒畅提供更多的保障,也将激活人们的参政意识与热情,使人们的思想逐渐脱离幼稚与盲从,趋向独立与自主。 但对那些习惯了专制统治的人们来说,也可能在心理与行为上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
第三,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克服了以往价值取向过分统一,缺乏独立个性的现象。
但如果没有科学的价值判断能力,就会出现价值观模糊、价值判断错位、是非颠倒,有的人难免出现新的拜物、拜金、拜权等现象,精神、信念却在其眼中贬值。 当钱、权、物一旦到手或可望不可及时,就更容易出现心灵空虚、无聊,觉得人生缺乏意义,失去积极向上的内驱力。
文化的多样化使得各种思潮异彩纷呈,不断出现分化与融合。变化莫测的社会文化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这些多样的文化与思潮,一方面它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也容。
求一篇社会心理学论文,不要网上找的,最好是你也选了这门课你自己
情绪心理学 情绪与认知不同,它似乎与个体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联系着。
从这种联系中可以引申出情绪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这是认知过程所不具有的特征。
因此,情绪与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和互相伴随而产生的。 情绪可以发动、干涉、组织或被破坏认知过程和行为;认知对事物的评价则可以发动、转移或改变情绪反应和体验。
关系特点 许多学派给情绪下的定义反映了这些特点和这类关系。例如,功能主义把情绪定义为: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时间之间关系的心理现象。
(Campos,1983)。阿诺德的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
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Arnold,1960)。
拉扎勒斯提出与阿诺德雷斯的定义:“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 ”(Lazarus,1984)。
这些定义都标示出情绪对人的需要和态度的关系,阿诺德和拉扎勒斯还指出了情绪依此而具有的特点,诸如体验、生理模式、评价等。 另一位学者杨(Young,1973)在上世纪70年代,给情绪下的定义为:“情绪起源于心理状态的感情过程的激烈扰乱,它同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
”他把情绪标定出感情过程的扰乱,暗示了情绪同有机体的利害关系和联系。但它更强调情绪的“干扰”性质。
这一理论对情绪病理学特别有用。同杨的理论相反,罗伯特•利珀则坚持主张:“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和指导行为。”
(Leeper,1973)。 重要的是,它指出了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
情绪动机 关于情绪的组织作用的观点应源于情绪的动机性。在汤姆金斯(Tomkins,1970)强调情绪是有机体的基本动机之后,伊扎德继承达尔文的观点,径直强调情绪的适应性。
他指出情绪是动机,并和知觉、认知、运动反应相继联系而模式化。伊扎德从功能性的观点出发,强调情绪的外显行为——表情这一重要变量;通过表情把情绪的先天性和社会习得性,适应性和通讯交流功能联系起来,建立了包容广阔的情绪理论(Izard,1977,1991)。
按此概述,情绪有如下特性: 1、情绪是多成分的复合过程。 2、情绪具有多维量结构。
3、情绪是生理和心理多水平整合的产物。 认知方向 当作了如上的分析之后,现在回到情绪心理学的定义上来。
实际上,任何定义都不一定十分完善。定义的作用应当是方便与研究,为研究者提供认知的方向,但也会随着新发现而改变。
我们曾经试图把情绪心理学描述为:“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 ”(孟昭兰,1989,1994)这样的描述既展现了情绪的功能,又囊括了情绪的结构。
这样的描述确实是为了依据它来进行研究。只要把情绪的成分、维量、整合水平、适应作用、通讯功能,以及同认知和人格的关系揭示出来,就有可能可以对情绪心理学这一独具特色的心理现象作出解释。
至少在当前的科学水平上,人们能为情绪之谜打开一个窥测它的奥秘之门,为进一步探索铺筑一条可行的路。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1,情境选择 情境选择指个体对自己将要遭遇的人和事做出回避的或接近的选择,从而对可能产生的情绪作出一定的控制,情境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行为,它往往反映了个体对适当环境的一个选择,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的。
当个体已处于某种情绪诱发的情境中,对情境反应调节发生在情绪激活之后,是指通过增强,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情绪进行调整,即使对情绪做出一定修改,仍然可能对情绪进行调节。2。
情境修正 情境修正是通过改变和修正诱发情绪的情境的某一个方面和特点,而使情绪发生改变的努力和策略。 例如,面对一个吵架的邻居,可以有三种解决方法:离开,忍受和制止。
假如采取制止的方式,前去要求减弱噪音,就是情境修正的调节策略。情境的选择和情境的修正需要个体去改变所处的环境。
然而,在不改变情境的前提下,调节情绪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每种情境也存在着不同的方面,并具有不同的意义,这样个体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注意和认识来改变情绪的产生过程。 3,注意分配 注意分配是通过转移注意和有选择地注意,对同一情境中的多方面进行注意上的调配,例如仅注意某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就是对注意的调配。
分心是将注意集中与情绪无关的方面,或将注意从目前的情境中转移开。专心是对情境中的某一方面长时间地集中注意,这时候个体可以创造一种自我维持的状态,如情绪专注是注意力集中在情感体验和这些情绪的结果上。
4。认知改变 认知调节是通过改变认识而进行的情绪调节的努力。
情绪的产生需要个体对知觉到的情境赋予意义,并评估自己应付和管理该情境的能力。每一种情境元素都可以有多种意义,存在多种认识,对不同意义的确定和选择,可以改变情绪产生的过程从而调节情绪。
从情境的选择到认知改变,反映情绪调节所产生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不断深入。5。
反应调整 反。
能提供我一篇有关社会心理学的论文吗? 要3500字左右
一、作业:1、关于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后的感受 2、对于社会心理学最感兴趣或最有收获的内容的分析及感受的论文 二、 1、课程学习后的感受 迷迷之中,我长大了!记忆中,那是个丰收的季节,我踏上了大学的门槛,那是的我,一种新奇、一种自豪浮现于我的脑海中…也是第一次大学的选修课,我选了这门富有现实中必须具备的能力的课程、也要必须了解或多或少的课程:‘社会心理学’ 来到教室上第一堂课,了解到了人类的发展与各种行为…接着第二堂课三堂课…我了解了并且知道了社会心理学的大概含义及教会我们什么。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也是研究个体和群众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收他人和群众制约的个人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众决策等。
上了此课程,收益确实有些许,我更了解到人性的弱点、人性的追求。 1、 人性的人际沟通的障碍的克服,更深入的了解彼此。
2、 人性的人际情感问题的解决。 3、 人性的人际生活充实问题的解决。
4、 人性… 怎样和解,处理复杂的感情问题及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全面精通。 于是我也试着运用,试着处理一些不敢处理的问题,从中我了解了许多许多。
不再静静的独处,不再冷冷的哭泣,不再狠狠的痛恨某东西,不再… 很多很多… 是这门课程给予了我如此多的财富、如此多的‘资金’我很庆幸在大一就选了这门无法比拟的课程。 2、对于社会心理学内容做自己最感兴趣及最有收获的感受的分析(论文) ①、〈大学生心理之人际关系〉 ②、摘要 由青年群体的特有性,在生活各个方面均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追求一些确定的东西,可以对自己的未来了解,掌握。
而青年人特有的好奇,追求新事物的行为。心理教育是可解决的。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不仅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且也满足了人类健康发展的心理需要。本论文是以社会心理学位基础角度分析,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举措,更了解人际关系及处理一些问题的方法。
③、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措施。 ④、正文 通过老师的讲解及看书本知识。
我了解到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 一,首先,人际关系的定义与分析。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况,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如果双方在互相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发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相反,则会发生疏远关系,或发生敌对关系。
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不同距离或心理上的不同关系。其次,据阿盖尔和亨德森指出,为了更好地分析各种人际关系,有必要将他们的成分加以分析与比较,比较是从活动,满意感,原则和技巧等方面进行的。
1,活动。众所周知,人具有群众性和社会性。
2,满意感。交往双方心理上的满意感是人际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机之一。
3,原则。人际关系看似是交往双方个人的问题,实际上,他的建立,维持和巩固要遵循很多原则,受到很多规则的制约与限制。
4,技巧。人际关系就像体育运动一样,不仅要遵循规则,还需要掌握技巧。
二,再者说来,我还谈谈人际关系的作用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 1, 人们具有亲和需要 (1),依附:指最亲密的人际关系所提供给个体的安全与舒适感。
(2),社会整合:与他人交往,与他人拥有相同的观点,产生团体归属感。 (3),可靠的同盟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自己需要帮助时,他人会援助。
(4),得到指导:从他人如医生,朋友等那儿获得有价值的指导。 (5),受教育机会:与他人交往能够使我们有机会接受来自他人的教育。
2,个体为了克服寂寞和调整情绪。 所谓寂寞,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
Weiss把寂寞分为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前者指缺乏亲密关系可以依附;而后者指缺乏社会整合感和归属感。 三,更进一步说,谈及人际关系的功能。
豪斯顿指出,研究人际关系的兴趣日益高涨的原因之一,是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当然,不良的人际关系为人们增添了烦恼。
(1),幸福感。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良好的人生活得更幸福些。
友谊可以唤起人们的积极情绪,是使人们获得幸福感的源泉,尤其是年轻人和老年人。(2),心理健康。
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里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有些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是由于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发生了反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绝大多数场合下,社会支持和高度的自我尊重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里世界。(3),身体健康。
协调而亲密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康复。
社会心理学论文,不要太完美的
利他主义行为效率分析 摘要:文章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的有关理论研究了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和类型,分析了利他主义行为效率的来源,提出了弘扬利他主义行为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利他主义行为;效率;对策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重要历史时期,人均GDP已经超过1 000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资源匮乏,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瓶颈加剧,环境污染严重,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不足,精神文明尚需加强等等。
而这些问题除了制度、管理、法制、发展观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利己主义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为上大行其道,而利他主义行为严重缺失。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等角度,从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出发,分析利他主义行为效率的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弘扬利他主义行为的策略。
一、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和类型在市场经济下,绝大多数人们的行为是按照经济规律的约束来实施的,而在人们的行为结构中,同时存在着利己主义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两种行为都会打上市场经济制度的烙印。经济学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关注始自20世纪70年代,此前的研究沿袭了亚当•斯密的传统,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由三个基本命题组成:(1)追求自我利益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机;(2)“经济人”能根据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采取适当的经济行为,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3)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谋求个人利益的人在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引导下,会增进社会福利。
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利己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完全相容的,行为主体不利己,就没有办法予以激励,管理就不能实施,企业和社会就不能发展。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利他主义行为和利己主义行为并不排斥,利他主义行为在市场经济下仍然有生存土壤,利他主义行为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利他主义行为,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付出增进他人效用的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彻底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牺牲自己效用以增进他人效用的行为。这种行为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回报,哪怕是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2)纯粹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只是为追求心理上的愉悦,而对他人做出的不指望其他任何回报的转移支付;(3)指望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为追求名誉、赞扬等精神回报而采取的利他主义行为;(4)互惠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为了日后得到他人的援助、支持而采取的利他主义行为。
后三种类型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普遍意义,在这三种类型利他主义行为的后面都潜藏着些许利己动机,恰恰有这一点儿利己动机存在,利他主义行为在市场经济下才找到了支点,也使利他主义行为得以解释,这不仅符合经济学有关原理,也符合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 二、利他主义行为的效率 利他主义行为与利己主义行为相比在经济学意义上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势,利己主义在市场经济中有时会比利他主义要有效率,反之,利他主义在市场经济中有时也会比利己主义更有效率,两者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抗性矛盾。
利己主义泛滥,社会交易成本就会上升,人们的精神满足不能实现,生活质量下降,群体凝聚力面临挑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谈。与此相对应,过渡的利他主义,也会由于信息不完全而使社会交易成本上升,降低决策行为效率,社会发展失去支点。
因此,我们认为,适度的利己主义与适度的利他主义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显然,以利己主义为基点的纯粹市场交换,不能解决社会成员的所有需要,很多需要的满足需要以利他主义为基点的彼此互助、同舟共济,利他主义行为的很多表现形式,解决了市场交换不易解决的问题。
环境治理和保护、交通管制、见义勇为行为等等,只靠制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即使达到效果也要付出巨大成本,而以文化、道德为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对此则具有不可估量的制约、规范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利他主义及其行为的需求会更大。 2.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自身拥有的聪明才智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并不顺利,中间有许多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原因之一就是人类社会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出台了许许多多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制度,即“制度非中性”。有些制度的出台缘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充分,而大部分不良制度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制定政策的群体奉行利己主义。
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加大,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显然存在着过份的利己主义行为,只有适度的利他主义才会降低这些不良制度和短期行为的产生,从而使人类从利他角度考虑未来,进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利他主义行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工业化以前,当人类不能靠个人力量解决生存问题时,。
求社会心理学论文3000字
运用个性差异原理谈如何科学地选择职业 论文内容与结构: 1.个性差异的概念 2.个性差异的内容 3.个体差异在职业选择方面的意义和应用原则 篇幅要求3000字以上。
随着我国社会心理学在新的研究领域(组织管理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也伴随着社会心理学按着所研究的人类活动的类型继续分化和各个分支流派的不断综合,从而促使社会心理学在广泛的应用。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对组织心理现象的规律性,以及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诸多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预测人们在组织行为中的行为,从而可以改进和提高工作效率,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这也正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必须研究的一个方面。下面就运用社会心理学的个性差异原理谈如何科学地选择职业。
(一)个性 现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存在完全一样的,因此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独特的 风格,即差异也就是通常人们所提起的个性差异。个性一词在心理学中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与我们日常所说的个性不完全相同。
有其特定的含义,心理学中的个性,也可称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一个人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真实自我。 个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1)个性具有整体性。
个性指人的基本精神面貌,所谓基本精神面貌就具有整体性,是说个性是一个完整的身心系统,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而人的心理基础又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2)个性具有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代表他稳定持久的心理特征才能说是他的个性特征。
但个性并不是不可变化的,实际上个性是用来适应环境,并可以不断地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个性具有独特性。
个性所决定的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独特的”。这说明,每个人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各不相同。
我们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那么心理现象一般指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由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
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部分。 个性倾向性即指人的心理意识的倾向性。
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同倾向,是个体行为中积极性的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这些心理倾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推进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这其中世界观或人生观是个性中的最高层次,它决定着一个人总的个性倾向和态度。
而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出的特征。 充分认识个性的差异,在职业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
个性差异是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与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个性差异主要包括个体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同一件事情反应在不同的人上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是个性似的差异,这说明不同个性的人即使在同样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尽相同的表现。同时个性差异不仅表现为人们是否具有某些方面的特点,而且也表现为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个性差异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点。
因此 了解自身在个性上的差异,对选择职业自己理想的职业。 (二)气质 气质指一个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和速度等方面的特点。
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这实际上指的就是气质。气质在人的个性中是最稳定也就个性中最突出的特点。
气质这些心理特点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中的心理活动上。也就是说气质是不会单独存在的,而是体现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气质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气质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并对人的实践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构成每个人丰富的个性色彩。
了解人的气质类型和特征,并根据气质的差异在生产活动中实施有效发挥,是每位求职者应注意的问题,针对不同气质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职业选择。 1、具有胆汁质气质特点的人精力充沛,热情果敢。
情绪变化快而且强烈,如我们常说的火暴脾气,点火就着,脾气像夏天的暴雨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对这样的人在选择职业时可以选择承受力比较强的工作。
2、具有多血质气质特点的人好动、外向、富有朝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交往。
这样人的优点是活泼、乐观、思维敏捷、对环境适应性强。缺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见异思迁。
知道自己的气质特点,所以应该找那种能创造条件,从而使其聪明才干更好地发挥出来的工作。 3、具有黏液质气质特点的人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相对来说前两种气质的人来说显得较慢。
比较内向、冷漠。这种人的优点是自制力强,坚韧、塌实,不惧怕困难。
缺点是缺乏朝气和主动性。职业选择时要选择那种能积极发挥主动精神,允许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和做出反应的工作。
4、具有抑郁质气质特点的人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敏感而富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胆小孤僻。这样的人情绪体验比较深,细腻而持久。
抑郁质并不是没有。
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 要】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是民族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
民族凝聚力对于民族的发展演进以及民族的自强、自立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又有不同表现,影响它的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民族凝聚力的体验与表现进行分析,论述影响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认同感;民族凝聚力;社会心理 A Stud on Teh Social Psychology of Natonal Cohesion?Zhao Wei Abstract:In national psychology,national cohesio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cont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discusses.National cohesion produce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upon a nation?s development,evolution,self-relianc and independence.Meanwhile,it has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at different stages in a nation?s development,and changes take place i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f.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manofestations of national cohes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and has a discussion ab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hesion. Key words:sense of approval,national cohesion,social psychology 按照斯大林的论述,民族可以特指历史上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并且有语言、经济和文化等特点的稳定的群体。
作为人们共同体一种类型的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是有区别的。民族不同于种族,民族属于社会历史范畴。
①民族是一群人共同生活的标志,也是一群人具有同一血缘关系的象征。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将某民族看作活动的主体。
总将民族与其成员一体化,将对民族团体的看法移情于每一所属成员身上,即将民族成员与所从属的民族融为一体。然而,民族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基本特征和内涵是有所变化的,斯大林关于民族的概念反映了在民族形成及发展初期的本质特征。
没有民族共同体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社会生活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共同心理素质,民族很难形成乃至发展。 伴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民族的演进,构成民族的基本要素也在发生变化。
正如当代著名民族学家杨建新先生所指出的:“随着民族的发展,尤其是在民族的发展和繁荣阶段,民族文化、民族意识开始起较大作用。而在第三个阶段,即趋同和融化阶段,其基础不再是地域和社会,而主要是文化。
一定程度上说,在这个阶段,民族共同体是一种超地域范围、超社会单位的共同体,文化在维系民族发展中起主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② 心理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民族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民族意识构成中,民族自尊、民族凝聚力居于核心地位,民族凝聚力是构成民族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及其成员保持在民族群体内的向心力或合力,也称为民族内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伴随着民族自身特征的形成、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意识的增长而得以形成与加强的。 可以说,团体凝聚力是团体力量的关键,也是推动团体工作的动力。
民族是一种大型团体的形式之一,我们将这个共同体称为族体,因此有关大型团体的一切原则一般也适用于民族族体。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弗斯廷格(L.Festinger)给团体凝聚力所下的定义,民族集团凝聚力应是使民族成员保持在民族集团内的合力,或是使人们集合在民族集团内的情感,确切地说,是一种使其成员对某些人,比对另一些人感到更亲近的情感。
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兴旺发达的粘合剂,因此要想使民族兴旺发达,就必须提高民族的凝聚力。③从总的方面来看,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该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民族凝聚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内容较多,我们从民族凝聚力的体验与表现以及影响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民族凝聚力的体验与表现 民族凝聚力有其内在体验形式与外在表现形式。
内在体验是一种来自心理的内化了的反应,而外在表现则是内化认同的反映形式。 1.认同感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体验 应该说最早使用“认同”一词的是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在他的防御机制理论中指出:“认同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
④并且他把认同作为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形式。民族认同感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是一种族体意识,这种认同感往往会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同一民族成员常常受到共同的认同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不知不觉,甚至是“下意识”的或“不自觉”的。 目前主要采用两种研究策略对民族认同进行研究,一种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策略,一种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策略。
前者从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或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语言、宗教、习俗等的态度入手,大多运用问卷调查,了解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身份和文化的态度;或从个案研究入手,辅助以民族志的研究方法,通过实物搜集以及对神话、历史传记、人物传记的分析来研究民族认同。后者从心理学视野出发,一般采用实验法和量表法,将群体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通过实验。
社会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选修课论文:自尊初探 中文摘要: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评价和认知,并在追求和实现个体价值时对自我价值的不断认知和改造的过程,而青少年的自尊更是具有不稳定性。
从自尊的内涵、发展特点和结构三个方面来简要对自尊做一些了解。 关键词:自尊、自我价值感、价值水平、发展、结构 引言:我们通常单单只在字面上的理解自尊的意思,即自己尊重自己,这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在心理学范畴内自尊被赋予更广的意义,比如对自我价值的评价等等。作为青少年,正处在情绪波动,不成熟阶段,这时他们的自尊也遇有不稳定性。
深刻了解自尊的内涵会有利于自尊项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自尊的内涵、发展特点和结构三个方面来简要对自尊做一些了解。 一、关于自尊内涵的理解 我们先看部分前人如何定义自尊的。
威廉·詹姆斯第一个在心理学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出自尊这个概念的。他指出:“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的自我感受完全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自己,取决于人们的实际情况与自己所设想的可能性的比值,即:自尊=成功/抱负水平。
这个分数可以通过可以通过减小分母或增大分子而提高。” 莫瑞斯·罗森伯格认为:“自尊是针对某一特定客体——即自我本身的一种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高自尊如同自尊量表所反映的,表明的是一个人‘足够好的’一种心理感受。也就是自己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他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尊重自己。
这种尊重不是敬畏或害怕自己,也不是期望别人对自己感到敬畏,也就是说并不认为自己一定会超过他人。” 斯坦利·库珀施密斯在《自尊的起源》中指出:“自尊是个人对自己所作的各方面的评价和通常所持有的一种对自己的看法。
它表达是一种对自己的认可和不认可的态度,表明了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重要的和成功的。简言之,自尊是一个人对个人价值的主观判断,它表达的是一种个体对自己的态度。”
纳撒尼尔·布兰登的《自尊心理学》中定义如下:“自尊有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个人的效能感和个人的价值感。自尊是一种自信心和自我尊敬的整合性结构,是一个有能力生活和值得生活下去的确信。”
马克·利尔提出:“自尊是个体与他人人际关系好坏的内在反映。自尊是个人对其个人和社会,尤其是和重要的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观度量,他反映了个体和他人的关系在个体眼中的重要性,以及别人对他们关系亲密程度的看法和关注程度。”
克里斯托弗·默克描述道:“自尊是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和各种挑战时能够以一种有价值的方式存活下去的生活状态。”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将自尊定义为:“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提出:“自尊是指个体以自我意象和自身社会价值为基础,对个人值得尊重的程度或其重要性做出的评价。” 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中:“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的相互关系。”
简要的分析一下以上对自尊的定义,不难发现这些定义既有明显的相同,也有差异。首先,研究者都提到自尊与个人价值及对个人价值的认知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者都强调自尊是一种对个体有利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对个体价值的认知;最后,研究者都认为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一种主观评价,有很强的个人主义色彩。
而它们的不同之处则集中在什么是自尊的实质,自尊到底是怎样一种心理状态。 我个人通过翻阅各种资料及结合自身经验后,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一种积极的评价和认知,并在追求和实现个体价值时对自我价值的不断认知和改造的过程。
自尊心强、自尊水平高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是积极的,会产生情绪的愉悦,并且会有意识的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及时调整至有利于实现其个体价值。 二、自尊发展的特点 一个人的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马克思唯物主义中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是在运动发展着的,人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水平也是变化发展的。
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特点。据黄希庭等人的研究:自我价值感的水平随年级的发展呈“v”型趋势,即从中学到大学青少年的自我价值感水平虽有一定的上升和发展,但会在两个阶段出现剧烈的波动,即在高三年级急剧下降而在大三年级达到高峰,其中人际价值感等会在大三达i到顶峰,其他方面已在大二达到最高水平。
同时,在学习期间,学习上的压力、同学间的竞争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期待和要求会使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产生怀疑甚至自卑,导致自尊下降。 (2)性别特点。
男女生肯定会有差别,比如在体育和户外活动体能方面男生的自我价值感水平明显高于女生,而其他反面女生会高一些。与各项综合起来看,总体水平不相上下。
但是具体表现出来就差别较大了,城市女生自尊高于男生而农村相反,初中阶段没有显著差别,中学阶段男生自尊水平高于女生而大学阶段又相反。 (3)家庭环境与人际特点。
首先,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分干涉和溺爱不利于自尊的发展,而父母的温情、理解和鼓励与自尊则有正相关性。
其次,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
求一篇社会心理学的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论个性差异原理在职业选择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同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差异主要是就是个性的差异,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是指演员戴的假面具,心理学沿用了其含义,把个性定义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的综合。个性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个性倾向性,表现为个体的兴趣、态度、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
二是个性心理特征,体现个体之间的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个性心理特征差异主要有三个方面:气质差异、性格差异、能力差异。
掌握个性差异原理,对科学选择职业着密切联系和重要的意义。 一、气质差异与应用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力方面的心理特征。
特别表现在情绪产生的快慢,情绪体验的强弱,情绪状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变化的幅度及言语动作的速度等方面。 1、气质的类型 人的气质分为四类: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心理学上叫气质类型,而每种有各自的特点: 多血质。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
表现为情感变化迅速,对人对事易发生情绪反应。但情绪不稳定,心境变换较快,随意反应性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他们举止敏捷,姿态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言语表达能力和感染能力强,思维敏捷,善于交际,情感外露,但体验不深刻。
待人热情亲切,但又显得粗心浮躁。办事多凭兴趣,富于幻想,缺乏忍耐力和毅力,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胆汁质。其特征表现为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情绪体验强烈而持久,表现为情绪产生迅速、且带有爆发式特点。
属于胆汁质类型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外倾明显。日常生活中为积极热情,易于激动,情感深刻而稳定,性情直率,精力旺盛,坚韧不拔,持久不渝,言语明确,富于表情,处理问题迅速而坚决。
但自制力差,性情急躁,办事粗心,有时会刚愎自用,傲慢不恭。 粘液质。
表现为情绪兴奋性和不随意反应性较低,内倾明显,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但稳定性强。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情感不易变化和暴露,不易激动。
但当情绪一旦被引起,就变得稳固而深刻。他们行动稳定迟缓,说话慢且言语不多。
遇事谨慎,三思而行。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埋头苦干,有耐久力。
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容易固执拘谨。
抑郁质。表现为情绪兴奋性低但体验深刻,不随意反应性强,反应速度慢而不灵活。
具有刻板性、内倾性等特点。属于抑郁质类型的人多愁善感,情绪体验少而微弱,多以心境的方式出现。
沉静、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遇事缺乏果断和信心,常有孤独胆怯的表现。
工作易疲劳,疲劳后也不易恢复。 2、气质类型与工作安排 气质无所谓好坏,也无善恶之分。
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每一种职业领域都可以找出各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代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能作出突出的贡献。
多血质的人适合外交工作、管理工作、驾驶员、服务员、医生、律师、运动员、冒险家、新闻记者、演员、侦察员、干警等等。不适宜做过细的工作,单调机械的工作也很难胜任。
粘液质的人容易养成自制、镇静、安静、不急躁的品质。外科医生、法官、管理人员、出纳员、保育员、话务员、会计、播音员、调节员等是他们适宜的工作 。
胆汁质的人喜欢不断有新活动、新高潮出现,喜欢热闹。适合的工作如导游员、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员、外事接待人员、监督员等。
但对长期安坐、细心检查的工作很难胜任。 抑郁质的人可以很好地胜任胆汁质者难以胜任的工作。
比如校对、打字、排版、检查员、登录员、化验员、雕刻、剌绣工作者、保管员、机关秘书等等都是他们理想的工作。 3、气质差异应用原则 组织中不同岗位的活动性质是不同的,在一般的工作岗位上,气质的各种特性可以起到互相弥补的作用。
如有人对优秀纺织女工研究发现,属于粘液质的女工,她稳定的注意力能及时发现断头的故障,克服注意力不易于转移的缺陷;属于多血质的女工,注意力易于转移,这种灵活性弥补了注意力分散的缺陷。她们以不同的工作方式完成了同样质量的工作要求。
实际上,组织的中的每个工作岗位,对其工作人员的气质特点都有特定的要求,因此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个人气质类型,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气质的适应原则,当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符合其气质特点时,就比较容易适应工作,工作起来也会咸到轻松愉快。反之,如果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气质特点不符,适应工作就比较困难,工作起来也比较吃力。
二是气质的互补原则。在一个群体中,使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一起工作,可以起到不同气质类型间的行为互补作用,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提高工作效率。
二、性格差异与应用 有的人诚实、正直、谦逊;有的人活泼、好动、善交际;有的人则悲观、孤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内向的,也有外向的,在情绪特征上,有稳定型的,也。
求大学选修课 社会心理学 2000以上论文一篇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
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
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
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
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
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
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
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
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
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
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
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
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
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实验方法的局限性,重视现场研究,。
急需一篇社会心理学的论文!~新大学生勿抄,我先抄了~!
浅谈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