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现状论文范文
!求一篇关于当前房地产发展形势的小论文~!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公房地产金融业务面临的形势 1.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 预计2007年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是加强政策的执行力,政策的重点是加快住房结构调整,二是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三是大力规范市场秩序,四是继续抓好督促检查。
与此同时,鉴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及房地产市场各主体行为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调控政策仍有—定的不确定性。 2.房地产市场状况 预计2007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发展趋好,结构调整趋势进一步加大,市场差异化特征进一步明显,但市场的完善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房地产市场需求依然较旺盛;二是房地产市场投资、供给结构将有较大改善;三是房价总体涨幅将下稳回落,各细分市场的价格走势会有所分化;四是中西部及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较快发展的态势基本形成,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跨区域经营的格局进一步明显,房地产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的波浪式扩展格局已经形成。 3.同业竞争进一步激烈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公房地产信贷业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特别是近年来各家银行都把大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重点,为促进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发展,各家银行都加大对优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优质住宅楼盘的对公房地产信贷资源的配置。
目前,对公房地产信贷业务开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国建设银行凭借其传统优势依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农业银行近年来一直积极发展在该行业务结构中资产质量和效益较好的房地产信贷业务,快速增长势头十分迅猛;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市后对公业务板块的调整大大增强了其业务竞争力和后发优势;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依靠灵活的激励机制日益加大对优质客户的营销;外资银行随着我国加入NT0满五年后的金融业全面开放,在基本处于完全平等竞争的情形下,将充分利用其更具优势的管理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依托领先的产品和服务,在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进一步占领部分高端市场。此外,随着国家开发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4.直接融资的影响 发展房地产直接融资既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人民银行等政府部门积极倡导并为之积极努力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在银行信贷闸门继续收缩之后,或者出于资金链条紧张的原因,或者出于业务拓展储备土地资源的需要,或者出于并购其他房地产企业股权或资产的需要,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谋求通过IPO、配股、定向增发、私募股权、信托、债券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募集资金。
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特别是优质房地产企业将谋求更多形式的资金支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分流我国商业银行较优质的信贷需求。 二、当前形势对我国商业银行对公房地产金融业务的影响 当前形势对我国商业银行对公房地产金融业务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1.发展机遇 第一,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居住目标》,要实现2010年全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的目标,可以清晰地预见未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空间依然较大,这为商业银行拓展房地产金融业务空间提供了基础。
目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有利于房地产业的长远发展,从而有利于房地产金融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业务结构。
土地、信贷政策的从紧,房地产市场将会进一步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这将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房地产客户结构;中西部及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业务、发展的新的区域空间;以普通住宅为主的自住性需求进一步得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有利于商业银行贷款进一步投向有真实需求的普通住宅项目。 第三,有利于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一是2006年调控政策再次重申对自有资金达不到35%等贷款条件的企业不得发放贷款,并增加了新的信贷管理要求,表明管理部门旨在建立规范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二是有关量化指标有利于商业银行清晰、准确地把握政策,增强了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比如90平方米以下住宅占比不低于70%,这有利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以此为标准,把握普通住宅项目的准入条件,预先排查风险;再如,有关空置三年的商品房银行不得作为贷款的抵押物的规定,将促使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选择更加优质的抵押物或加快贷款资金回收。三是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将加强,有利于商业银行实时监控项目销售情况。
2.面临的挑战 第一,政策风险仍将存在。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政府主导型市场,调控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还有赖于有关部委和各地政府下一步细化的具体措施及市场各主体的反应,市场发展及今后的政策取向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这增加了商业银行对市场、项目、客户的判定难度,信贷业务潜在风险加大。 第二,局部地区房地产市场风险仍将存在。
首先,局部地区部分楼盘销售进度放缓或销售不出去的可能性仍将存在。其次,在宏观调控背景下,部分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不强、负债。
求一篇有关房地产的论文范文,1000字左右,急~~~~
浅谈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联系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不仅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和相关性。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联系。从而理解了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我国政府在房地产业救市的举措。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相互关系,不仅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和相关性。
1、房地产业增长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业生产总值是反映房地产业整体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论,其产业增长率快于在一定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则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成为国家在这一时期内的朝阳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产和作用也不断提高。我国当前的房地产业呈现的就是这一状态,作为新兴产业,从长期来看它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会日益显著。
2、房地产业效率增长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产业效率增长率指标一般可以产业利润率作为基础,用投入产出比率进行调整后,通过基年和终年的比较,得出产业效率增长率。该指标能反映出房地产业运行的质量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贡献。不断提高房地产产业效率是我国房地产业在数量、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注重解决的关键方面。
3、房地产业信用规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产业信用规模分为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两种。相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房地产业的信用量占全社会信用量的比重。从中可以反映出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程度,也反映了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金融支持的力度。房地产业信用相对规模发生变动,会导致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从而影响其作用力度。绝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房地产业的信用量的绝对值,该值通过同前期或基期相比较就能基本反映出房地产业投资规模的膨胀、停滞及收缩的趋势。房地产信用绝对规模的扩大,投资量增加,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反之,缩小规模,抑制投资,则会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4、房地产需求和供给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由于房地产业的关联效应强,其市场需求的扩大可以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一般而论,房地产业的高利润率,刺激投资量增加,供给水平提高,在市场畅销的条件下,会促进社会总供给增加,国民经济总量上升。可见对房地产供需水平状况的分析,不仅对房地产业自身,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房地产供需的平衡从房地产业自身看是一个总量概念,但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看,它作为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又参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过程,从而对国民经济总体状况发生影响。
我们看到,2009年即将过去,2009年房地产走过十分艰辛的一年,这种艰辛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房地产的销售迅速下降、房价逐渐回落、住房空转置率快速上升;另一方面政府房地产政策出现巨大变化,如要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市场核心就是自住需求的市场,就是民生的市场,就是根本上改善居民基本条件的市场。而这才是未来房地产健康发展根本所在。
如何以房地产发展趋势为题写一篇本科毕业论文
房地产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 前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 2、工程项目管理(咨询、设计、监理、施工、采购)应对WTO的形势与对策 3、工程监理制度及手段研究 4、计算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国内外招标投标惯例比较研究 6、国内招标投标现状及规范研究 7、工程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研究 8、关于监理人员资质认定办法的思考 9、加入WTO对房地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10、关于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的研究 11、房地产合理开发规模的研究 12、空置房成因及对策研究 13、关于住房消费贷款(政策性、商业性)的思考 14、关于工程管理专业人员应具备素质的思考 15、关于项目后评估的思考 16、关于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17、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策略研究 18、工程造价计价现行体制的缺陷与对策研究 19、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20、拖欠工程款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21、关于建设有形市场规范化发展的思考 22、论工程量清单报价 23、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改革探讨 24、论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控制 25、关于工程造价主动和动态控制的思考 26、房地产投资风险研究 27、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8、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29、论工程担保制度的建立与推行 30、住宅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 31、关于提高工程质量的若思考 32、基础设施融资模式及策略研究 33、项目融资(BOT、TOT、ABS等模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4、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比较分析研究 35、加入WTO后建设法规的完善 36、关于国际工程承包中FIDIC合同条款的应用 37、承包商施工合同风险防范 38、建筑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关系的探讨 39、工业发达国家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管理 40、风险管理理论在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41、施工索赔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42、浅谈FIDIC条款中的施工索赔 43、论信息技术在工程施工索赔中的功能 44、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界定和比较研究 45、推行总承包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 46、工程总承包企业组建的模式研究 47、住房价格合理姓性探讨 48、房地产估价方法比较研究 49、房地产泡沫预警与防范 50、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 51、房地产经济预警方法研究 52、城市规划与城市地(房)价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53、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探讨 54、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案例研究。
浅谈房地产论文
一下给你提供几个相关的题目和内容,楼主可以作为参考!!!!!
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探讨如何在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进行。
关于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房价走势的探讨
房地产新型营销式与传统营销模式的比较分析
土地出让方式及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探讨适合中国的老龄化居住模式
我国房地产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国房地产证券化的法律思考
建国后我国房地产法的发展简况
关于上海房地产金融业的发展。。。。。。。。。。。。
范文:
入世后我国房地产金融业应对措施
原文:
[摘要]
入世后,我国房地产金融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是房地产金融业务竞争加剧,信贷风险加大。其次是国际经济变动状态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影响将加大。再次是房地产金融监管难度增大。入世给我国房地产金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带来巨额资金,房地产融资渠道将有效增加,房地产金融业务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二是我国房地产金融行业水平、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得以提高。三是促进我国房地产金融业发展。面对挑战和机遇,金融房地产信贷工作应积极研究对策,应对挑战。1、要加强对国际惯例的学习和研究。2、要加快房地产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简化信贷手续,提高工作效率。3、加大对开发资信评级高、规模大的优质房地产客户的营销力度。4、房地产金融管理机构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国内金融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
入世后,我国房地产金融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房地产金融业务竞争加剧,信贷风险加大。入世后,首批进入我国房地产开发市场的大多为国外资金实力雄厚、管理先进、技术一流的大公司、企业集团。与之相比,我国的房地产企业相对弱小,经营机制落后,国内企业过去在土地使用、项目取得等方面的优势将消失,势必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国内房地产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运用大多为向国内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提供贷款,在债务软约束的条件下,国内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通过银行负债将经营风险转嫁到了国内房地产金融机构身上。此外,国外房地产金融发展较为成熟(如美国早在1934年就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开始了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的操作,而我国至今尚未建立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国外房地产金融机构对于开办房地产抵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信托、房地产租赁、房地产保险等业务很有经验,早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运作规范,有相当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我国房地产金融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房地产金融业务才刚开办或还尚未开办,金融商品较少,在强大的国外房地产金融竞争对手面前,人才缺乏、经验不足,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是国际经济变动状态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影响将加大。加入WTO使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脉搏与国际市场更趋一致,这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国际经济环境动荡,国内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中介服务都会受到较大的冲击,与之相联系的房地产金融业务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如房地产抵押贷款、房地产保险、房地产信托投资等。同时,在外资大量进入房地产时,还容易引发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出现,一旦泡沫破灭,房地产金融机构损失惨重,甚至会导致金融危机。
目录:
1、要加强对国际惯例的学习和研究。
2、要加快房地产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简化信贷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3、加大对开发资信评级高、规模大的优质房地产客户的营销力度。
4、房地产金融管理机构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为国内金融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以上内容均摘自
更多详细内容 请登录 刨文网 ”,这里的文章全部是往届高校毕业生发布的原创毕业论文,内容详细,符合自身的专业水平。希望会对你有更多帮助!!!
农村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论文需要最好详细点附上来源论文附录用
你好! 伴随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城里人把“乡下有家”看成时尚并刻意追求,一些城里人干脆在乡下建个家,这带动了农村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仅对本市蓟县盘山的联合村、九山顶的常州村等地统计,在各处置买房产的城里人已有百户左右。 据了解,在乡下买房子的城里人把“当几天农家人、吃几天农家饭、住几天农家屋、干几天农家活”视为惬意之事。
有建普通农家房的,有在山水之间建个漂亮别墅的。逢周末或假期,他们就到乡下来住,感受别样的田园风光。
有的城里人在周边开辟菜园,种花种草,还栽植葡萄瓜果,自得其乐。据当地百姓介绍,他们之中,既有私企业主及个体老板,也有离退休干部职工及平民百姓。
随着国家政策和资金向农村的倾斜,农村经济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一直被忽略的农村房地产市场也将启动,以房地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中国房地产评估师学会副秘书长金贻国认为:广州市的房地产发展趋势之一是越来越郊区化,最远的如花都的雅宝新城、从化的玉泉山庄,大概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他告诉记者,随着广州城市规划扩大达到3700平方公里,这种郊区化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发展。这些郊区的房地产项目,一般来说都做的很好,但价格普遍低于市内的房地产项目,可以说是物美价廉,他说这跟发达国家鲜明对比,在国外郊区房一般是最贵的,而我们现在恰恰相反,正因为这样,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去郊区买房。
。
毕业论文:济南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一 市场供给趋势 1、房地产开发商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在房地产过热时期,房地产业的利润率比较高,因而吸引了过多商家进入,但一些房地产公司规模较小,开发的楼盘规模偏小,配套设施不齐全。经过几年的调整后,房地产业的盈利能力已呈下降趋势,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情况下,规模优势、品牌优势越来越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
许多综合实力较强的房地产开发商将把发展成熟品牌管理体系、实现高效与科学管理、建设高品质服务体系作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②房地产供给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配合住房制度改革,中国城镇住房多渠道供应体系将逐步形成。房地产供给方面不仅有面向中高收入阶层的商品房,而且还有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房,以及面向贫困阶层的解困房和低租金公寓等,房地产供给的多元化将大大地改善中国城市家庭的居住状况。
③商品住宅价格将稳中有降。近年来,商品住宅市场供过于求,依照供求规律,商品住宅价格应下降以刺激需求。
商品住宅价格居高不下,供求规律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不起作用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市场,其需求主体不是个体消费者,而是集团。1998年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福利住房制度改革,规定了停止福利分房时间表,逐渐将个人住房消费推向商品房市场,商品房市场需求主体也将逐步由集团向个人转移,需求规律在房地产市场中作用逐渐增大。
因此,在商品住宅大量积压的情况下,住宅价格当有逐步下调的可能。 二 市场需求预测 2000年底我国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4平方米,正好处在中等收入国家人均住房水平上。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在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35平方米之前,会保持较旺盛的住房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
大量危旧房改造及房地产二级市场、租赁市场的加快发育,住房市场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最近一些机构对多个城市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现住房的满意率尚不到20%,约有48%的居民提出在两、三年内愿意换购住房;己购公房户中有67%希望通过换购住房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再加上还有不少的居民愿意投资住房,因此,住房潜在需求量还相当大。
以城镇人口人均增长10平方米计,就需增加住房近40亿平方米。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住房需求的增加和住房的自然淘汰(每年l亿平方米左右),今后10年,我国的住房建设有持续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投资和消费会同步增长(投资增速有可能减缓),加入WTO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逐渐由集团或机构消费为主,改变为个体消费者为主。个人买房的比例还会提高,住房质量会有进一步改善,销售环节会加快规范,住房消费服务领域会有更大的拓展,住房个人贷款的总量还会上升,物业管理的覆盖面还将扩大,住宅与房地产法制建设将得到加强。
①加入WTO商业用房将会走俏。目前,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形势一般持观望态度,不少外国公司只在中国内地设办事处而非公司,并且除了大集团公司外,一般只租不买。
入世后,关税等条件放宽,在中国投资有了保障,各种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具备了进入国内市场的条件和信心,可为写字楼和外销公寓市场提供一个可观的客户群。而房地产业由于其本身的不流动性,将导致“入世”后的房地产市场只有外销需求的扩大而不会有境外供给的直接增加。
②普通居民住房需求继续增长。据统计,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中国城镇居民有5亿人,潜在需求很大,加上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小户型市场将会增加。
在福利分房制度下,普通居民的购房能力不足。从而使得房地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实行货币分房以后,这种状况可望得到很大的改变。
③城镇人口增加的市场需求量预测。当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为40%,城镇人口约5.1亿。
预计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5%,全国人口14亿,城镇人口增至7.7亿,城镇人口净增2.6亿,按人均居面积10平方米,即建筑面积20平方米计算,共需为新增人口建设住房52亿平方米,平均每年需建设住房3亿平方米。 ④居住条件改善增加的市场需求。
目前城镇居民住房人均居住面积为13.6平方米,“十五”末要提高到22平方米,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差距。如美国人均住房居住面积40平方米,欧洲45平方米,德国为38平方米,日本为31平方米,新加坡30平方米和台湾省28平方米,这都是使用面积。
最保守估计,按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7.7亿人、每人增加4平方米计算,前20年为提高居住水平需求新建住房30.8亿平方米,平均每年1.8亿平方米。 ⑤拆迁改建增加的市场需求。
预计每年需拆除重建1亿平方米。今后20年,每年需新建住房至少5.8亿平方米。
剔除重叠部分,中国未来20年每年住房需求大约维持在4~5亿平方米。 三 房地产配套体系发展趋势 ①房地产金融的完善和发展。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金融的介入是房地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房地产金融一般可分为开发信贷和消费信贷,就中国目前情况来讲,这两种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很不均衡。
开发信贷业务开展的时间比较长,业务量也比较大,有效地支持了中国房。
求一篇 我对当今房地产的看法 的论文
今年上半年,中央重拳出手调控楼市,力度之大近年罕见。
时至2011年年中,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下,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成交量全线下挫,个别楼盘“零成交”,部分楼盘价格也出现松动,但市场观望气氛仍在加剧。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内地楼市有望步入艰难的全面调整阶段,房价将有明显下降。
在内地经济刺激政策的带动下,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均创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最高水平,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房价也上涨至历史高点。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称,“目前房价收入比超出合理承受范围,85%的家庭无力买房。”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楼市持续稳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政府频频出手调控楼市。
继去年底二手房营业税优惠终止、“国四条”、土地出让金比例调高至50%、“国十一条”等楼市降温措施后。今年4月中央疾风骤雨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后,北京、青岛、上海、广州等地政策实施细则也相继出台,对市场的影响也逐步显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尽管同比涨幅仍然较大,但环比涨幅比4月缩小1.2个百分点,房价企稳回落的趋势明显。 根据一份非官方的统计数据,5月份,一线城市成交量减少一半,30个主要城市成交面积几乎全线下跌,跌幅约44%。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地成交量已跌至历史最低水平。 受政策影响,从4月中旬开始,杭州推出的30个左右新盘中,目前零成交楼盘已达7个。
6月上旬,北京在售的235个普通商品住宅项目中,147个楼盘出现零成交。同期,上海有36个豪宅楼盘出现零成交。
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开发商资金压力不断加大,从6月中旬开始,一些开发商通过打折促销、无理由退房等手段已在或明或暗的降价。 今年下半年,随着土地供应量、房地产项目的开工量、开盘量的增加,以及保障房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房价有望回调。
如果市场博弈能够迅速摆脱目前的胶着状态,最快价格可能在三季度见底,如果市场继续陷于多方角力之中,房价探底有可能要等到年底。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今年楼市,仍存在供应总量和保障性住房不足,以及流动性过剩和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今年的房地产新政,在遏制不合理需求同时,加大了土地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力度。到2011年,新政效应有望完全释放,投资性购房将明显收敛。
由于居民的自住性需求仍然旺盛,在供应量增加的情况下,市场结构会逐渐趋于合理,楼市也将重归稳定。
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
住房是否过剩引发网上大讨论 专家不愿说过剩
2006年02月10日12:52 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2月7日刊登《统计局三大数据揭示我国面临住房过剩风险》的文章,引发了各界的激烈讨论,有网站更是根据此文进行了我国住房是否过剩的网上调查。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本报记者对一些房地产业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但多数人士对这一热点问题持谨慎态度。
在网上进行的网上调查中,截至9日中午,有53.59%的网民对上述文章的意见表示支持,反对意见占37.44%,还有8.97%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此问题不清楚。在被问到“一方面空置房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房价居高不下,很多人买不起房,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什么”时,61.82%的网友认为是“开发商利润期望过大,宁可空置也不愿意降价”。
与民众对这一问题的群情激奋相反。住房是否过剩引发网上大讨论 专家不愿说过剩
2006年02月10日12:52 经济参考报 经济参考报2月7日刊登《统计局三大数据揭示我国面临住房过剩风险》的文章,引发了各界的激烈讨论,有网站更是根据此文进行了我国住房是否过剩的网上调查。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本报记者对一些房地产业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但多数人士对这一热点问题持谨慎态度。
在网上进行的网上调查中,截至9日中午,有53.59%的网民对上述文章的意见表示支持,反对意见占37.44%,还有8.97%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此问题不清楚。在被问到“一方面空置房大量存在,另一方面房价居高不下,很多人买不起房,你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什么”时,61.82%的网友认为是“开发商利润期望过大,宁可空置也不愿意降价”。
与民众对这一问题的群情激奋相反,学者和业界人士反映比较谨慎。一位研究房地产的朋友甚至对记者说:“这个问题现在太热,关注的人太多,还是少发表意见为好。”
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力求面面俱到,不轻易下结论。戴德梁行研究顾问部高级经理王晨对记者说,仅仅通过统计局公布的汇总数据还不能笼统地判断住房是否过剩。他说,对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应该从辩证的角度来加以判断,一方面,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并不能作为判断住房市场过剩与否的标准;另一方面,如果想要更详细地了解有关情况或探讨解决问题办法,则不能仅凭一个笼统的汇总数据,还需要了解统计的具体方法和细分的统计数据,比如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物业类型等等。
王晨说,目前,我们统计数据的渠道不多,这也使得消费者比较难于对市场形成相应的判断,所以统计局的有关数据,成了众人手中唯一能够拿到的数据。如果有关数据能够更透明,大家都能够进行相应的分析,那么结论会更客观、准确。
对王晨的观点,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尚教蔚表示赞同。她也表示不能仅仅通过统计局公布的这几个统计数字就判断住宅市场是否过剩,而应对这些数字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判断。尚教蔚说,从统计数字来判断,商品住宅的空置面积上升的速度并不是特别快,相反,非商品住宅的空置面积上升的势头更快一些。从我国住宅的长期走势来看,我国的商品住宅应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不应该是过剩。出现比较高的商品房空置面积,这是由于供求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消费者需要的是中低价位的商品房,而开发商销售的中高价位的商品房居多;与此同时,受宏观调控的影响,老百姓持币待购现象增多,对房价走低的预期更强,这些因素使得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多。
尚教蔚建议,应多发展中低价位的商品房来缓解供求结构失衡的问题。
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金育松也有意回避这一问题。他对记者说,当前争论住房是否过剩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如果说住房存在过剩,但市场上还存在着很多人没有解决住房的问题,而且房价也处在不断地上涨状态;相反,如果说住房不过剩,但市场上却又存在着大量的闲置空置房。他认为,目前,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控制和消化空置面积。
金育松说,首先,要有效地控制空置房的增量面积。除了靠开发商对商品房采取精准营销策略外,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土地审批制度上的控制和把握。
其次,要快速消化现有空置房的存量面积。一方面,应建立权威的空置房信息网,加大空置房的信息披露,促进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与空置房之间做到最大匹配;另一方面,要实现销售模式及空置房管理办法的多样化,促进空置房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率。比如采取“以租代售”、“租售两全”、“通路销售”等新的销售模式,让空置房在“空置期”依然产生价值;此外,还应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刺激空置房的消化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着大规模的跨地域扩张,房地产企业的优胜劣汰进程加快,企业之间的分化重组加剧,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公司的管理幅度迅速加大,企业业务间关联的复杂性急速增加,房地产企业出现了集团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企业管理者的关注焦点也正在发生着变化,未来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和行业稀缺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获得将更多地遵循“资本为王、实力取胜”的游戏规则;尤其2008的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如何通过企业进行全面管控、协同运营,来降低和控制项目成本,管控企业运营风险,提升竞争力,将成为房地产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从近年房地产企业的盛衰起伏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业发展的几个重要的趋势性特征:
n 行业资源日益集中,经营规模化正成为趋势;
n 多项目运营、集团化管控成为发展重点;
n 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经营方式转化;
n 异地扩张与全国性企业品牌显现;
n 民营企业力量崛起和壮大;
n 客户的维权意识明显提高。
在此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管控手段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n 规模扩张,集团一体化运作,需要企业提升协同效益;
n 以项目、客户为中心的开发项目和客户营销的业务过程一体化;
n 从资本经营逐步向管理出效益的商业模式转化;
n 职业经理人的人才队伍,配合现代化的IT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王石说是人才,潘石屹认为是创新,任志强提出是资本,也有人说是管理、是资源整合能力,是土地、是资金,是关系。我们认为无论是从行业利润空间变化引发的需求,还是从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规范化的集团管控与成本控制管理始终是大型地产集团必然的选择和核心竞争力,是需要急切解决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