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化学文献综述范文

    化学类文献综述范文

    综 述 一、综述概述 1.什么是综述:综述,又称文献综述,英文名为review。

    它是利用已发表的文献资料为原始素材撰写的论文。 综述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

    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必须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而使材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评述,是对所写专题的比较全面、深人、系统的论述。

    因而,综述是对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方面,以作者自己的观点写成的严谨而系统的评论性、资料性科技论文。 综述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可以把该专题、该领域及其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新发现、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比较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尤其从事该专题、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读者获益匪浅。因此,综述是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的重要参考资料。

    2.综述的类型:根据搜集的原始文献资料数量、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综述可分为归纳性、普通性和评论性三类。 (1)归纳性综述:归纳性综述是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而撰写的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术论文。

    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当前研究进展,但很少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普通性综述:普通性综述系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作者,在搜集较多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学术论文,文中能表达出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

    因而论文对从事该专题、该领域工作的读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评论性综述:评述性综述系有较高学术水平、在该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作者。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归纳整理、综合分析、撰写的反映当前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的评论性学术论文。因论文的逻辑性强,有较多作者的见解和评论。

    故对读者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并对读者的研究工作具有导向意义。 二、综述的书写格式 综述与一般科技论文不同。

    科技论文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信性,特别强调阳性结果。而综述要写出主题(某一专题、某一领域)的详细情报资料,不仅要指出发展背景和工作意义,而且还应有作者的评论性意见,指出研究成败的原因;不仅要指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焦点,而且还应指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处女领域:不仅要介绍主题的研究动态与最新进展,而且还应在评述的基础上,预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因此,综述的书写格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这四部分与一般科技论文相同)以外,一般还包括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其中前三部分系综述的正文,后一部分是撰写综述的基础。 1。

    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人论文主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部分约200~300字。

    2.主体部分:综述主体部分的篇幅范围特别大,短者5000字左右,长者可达几万字,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同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根据主体部分的内容多寡分成几个大部分,每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

    部分的区分标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论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包括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发展前景预测三方面的内容。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2)现状评述:重点是论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并作出理论解释,亮明作者的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指出可能的发展趋势。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3.总结部分:总结部分又称为结论、小结或结语。

    书写总结时,可以根据主体部分的论述,提出几条语言简明、含义确切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对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作出扼要的概括,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对于篇幅较小的综述,可以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主体各部分内容论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原始素材.也是综述的基础,因此,拥有并列出足够的参考文献显得格外重要。

    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作者的劳动及表明引用的资料有其科学依据以外,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深入探讨该主题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 三、综述的写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综述的写作步骤。

    (1)选题:综述的选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选择的专题或领域:应是近年来进展甚快、内容新颖、知识尚未普及而研究报告积累甚多的主题;或研究。

    化工类文献综述的论文或范文,有的速度啊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求一篇应用化学专业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邻菲啰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http://www.yyhg.tzc.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20071229161715275.doc化学镀铜研究进展http://www.paper999.com/download.aspx?id=if0q5s(点击一次广告后即可下载)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

    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

    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

    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和参考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

    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

    关于化学镀文献综述范文谁有范文发篇让我看下啊,没有化学镀的理科

    化学镀技术是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金属的沉积过程。

    与电镀相比,化学镀技术具有镀层均匀、针孔小、不需直流电源设备 、能在非导体上沉积和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等特点。另外,由于化学镀技术废液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以及成本较低,在许多领域已逐步取代电镀,成为一种环保型的表面处理工艺。

    目前,化学镀技术已在电子、阀门制造、机械、石油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所经过十余年的化学镀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已具备化学镀镍(中磷、低磷、高磷)工艺,可根据客户提供的部件的使用工况,制定出具体的化学镀工艺方案,并承接对外加工服务。

    目前,结合汽车铝质活塞表面处理工艺,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化学镀Ni-P-B工艺,成功通过本田公司150小时台架试验,化学镀镀层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比一般的化学镀有大幅度提高,表面硬度Hv>800。 化学镀Ni-P 一、化学镀Ni-P主要技术指标: 镀层厚度10-50μm,硬度Hv 550-1100(相当于HRC 55~72),结合强度大于15kg/mm²,耐腐蚀性能大大优于不锈钢。

    二、化学镀Ni-P主要技术特点: 1.硬度高,耐磨性好:化学镀镀层经热处理后硬度达Hv 1100,工模具镀膜后一般寿命提高3倍以上。 2.耐腐蚀强:化学镀镀层在酸、碱、盐、氨和海水等介质中都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其耐蚀性好于不锈钢。

    3.表面光洁、光亮:工件经化学镀镀膜后,表面光洁度不受影响,无需再加工和抛光。 4.可镀形状复杂:工件形状不受限制,不变形,可化学镀较深的盲孔和形状复杂的内腔。

    5.被镀材料广泛:可在模具钢、不锈钢、铜、铝、塑料、尼龙、玻璃、橡胶、木材等材料上化学镀。 三、化学镀Ni-P主要应用部件 1.各类模具:注塑模、橡胶模、玻璃模、电木模、压铸模等。

    2.石油化工耐腐蚀部件:反应器、阀门、管道、泵体、转子叶片等。 3.机械部件:汽车零部件,纺织机械以及各种需耐磨耐腐蚀的机械零部件。

    如齿轮、齿轮轴、编织针导向杆、大型针盘、针筒。 化学镀镍溶液的组成及其作用 主盐: 化学镀镍溶液中的主盐就是镍盐,一般采用氯化镍或硫酸镍,有时也采用氨基磺酸镍、醋酸镍等无机盐。

    早期酸性镀镍液中多采用氯化镍,但氯化镍会增加镀层的应力,现大多采用硫酸镍。目前已有专利介绍采用次亚磷酸镍作为镍和次亚磷酸根的来源,一个优点是避免了硫酸根离子的存在,同时在补加镍盐时,能使碱金属离子的累积量达到最小值。

    但存在的问题是次亚磷酸镍的溶解度有限,饱和时仅为35g/L。次亚磷酸镍的制备也是一个问题,价格较高。

    如果次亚磷酸镍的制备方法成熟以及溶解度问题能够解决的话,这种镍盐将会有很好的前景。 还原剂: 化学镀镍的反应过程是一个自催化的氧化还原过程,镀液中可应用的还原剂有次亚磷酸钠、硼氢化钠、烷基胺硼烷及肼等。

    在这些还原剂中以次亚磷酸钠用的最多,这是因为其价格便宜,且镀液容易控制,镀层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 络合剂: 化学镀镍溶液中的络合剂除了能控制可供反应的游离镍离子的浓度外,还能抑制亚磷酸镍的沉淀,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延长镀液的使用寿命。

    有的络合剂还能起到缓冲剂和促进剂的作用,提高镀液的沉积速度。 化学镀镍的络合剂一般含有羟基、羧基、氨基等。

    在镀液配方中,络合剂的量不仅取决于镍离子的浓度,而且也取决于自身的化学结构。在镀液中每一个镍离子可与6个水分子微弱结合,当它们被羟基,羟基,氨基取代时,则形成一个稳定的镍配位体。

    如果络合剂含有一个以上的官能团,则通过氧和氮配位键可以生成一个镍的闭环配合物。 在含有0。

    1mol的镍离子镀液中,为了络合所有的镍离子,则需要含量大约0。3mol的双配位体的络合剂。

    当镀液中无络合剂时,镀液使用几个周期后,由于亚磷酸根聚集,浓度增大,产生亚磷酸镍沉淀,镀液加热时呈现糊状,加络合剂后能够大幅度提高亚磷酸镍的沉淀点,即提高了镀液对亚磷酸镍的容忍量,延长了镀液的使用寿命。 不同络合剂对镀层沉积速率、表面形状、磷含量、耐腐蚀性等均有影响,因此选择络合剂不仅要使镀液沉积速率快,而且要使镀液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镀层质量好。

    缓冲剂: 由于在化学镀镍反应过程中,副产物氢离子的产生,导致镀液pH值会下降。 试验表明,每消耗1mol的Ni2+ 同时生成3mol的H+,即就是在1L镀液中,若消耗0。

    02mol的硫酸镍就会生成0。06mol的H+。

    所以为了稳定镀速和保证镀层质量,镀液必须具备缓冲能力。缓冲剂能有效的稳定镀液的pH值,使镀液的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一般能够用作PH值缓冲剂的为强碱弱酸盐,如醋酸钠、硼砂、焦磷酸钾等。 稳定剂: 化学镀镍液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常常在镀件表面以外的地方发生还原反应,当镀液中产生一些有催化效应的活性微粒——催化核心时,镀液容易产生激烈的自催化反应,即自分解反应而产生大量镍-磷黑色粉末,导致镀液寿命终止,造成经济损失。

    在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吸附性强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它们能优先吸附在微粒表面抑制催化反应从而稳定镀液,使镍离子的还原只发生在被镀表面上。但必须注意的是,稳定剂。

    跪求一篇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综述,急要,谢谢众位

    文献综述 邻菲啰啉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医药化工学院 化学专业 学生:陈坚 指导老师:郭海昌 摘要:简介了1,10-邻菲啰啉及其衍生物的一些合成方法;并对其于金属离子形成的荧光性和发光性能方面的用途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邻菲啰啉;荧光性;发光性 1 邻菲啰啉衍生物的合成 1.1 5,6位衍生物的合成 1.1.1 1,10-菲啰啉-5,6-二酮的合成[1] 在三口瓶中加入140 mL浓硫酸,冰浴冷却,搅拌下缓慢加入10.0g(50 mmol)二水1,10-菲啰啉,在5℃以下依次加入17.3g(168 mmol)溴化钠和70 mL浓硝酸。室温搅拌20 min,加热搅拌回流,逐渐升温至120 ℃,保温1h,冷却,得棕色透明溶液,搅拌下将其倾入600g碎冰中,用30% (w /v)NaOH溶液调pH = 7,得到浑浊的水溶液。

    抽滤,固体用90℃热水萃取(300 mL*2) ,趁热过滤,合并滤液,冷却,CHCl3萃取(100 mL*8),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去溶剂,得9.7 g (91% )橙色固体。用甲醇重结晶,得到黄色针状晶体。

    m.p. 257-258 ℃。 1.1.2 1,10-菲啰啉-5, 6-二肟的合成[2] 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1,10-菲啰啉-5,6-二酮(2.1g,0.01mol),盐酸羟胺(2.5g, 0.035mol),碳酸钡(3.0g,0.015mol)于150ml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12h,然后浓缩溶剂,残留物加盐酸(200ml,0.2M),室温搅拌1h后过滤,得灰色固体物,少量水洗,乙醇洗河乙醚洗,然后在60℃真空干燥后得产品2.2g(收率96%,mp:230℃)。

    1.1.3 5-氨基-1,10-邻菲啰啉的合成[3] 在装有滴液漏斗、冷凝管、温度计及磁力搅拌器的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 Pd/C催化剂、水合肼和乙醇,水浴加热。立即配好5-硝基-1,10-邻菲啰啉乙醇溶液,加毕,水浴回流数小时,静置过夜。

    再加热至55-70℃,趁热过滤,用乙醇洗涤数次。将滤液蒸去大部分乙醇(乙醇回收),冷却,析出黄色固体,抽滤,干燥,用乙醇重结晶,得黄色针装固体。

    m.p.258.0-258.7℃。 1.1.4 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啰啉的合成[4] 将0.98g 5-胺基-1,10-邻菲啰啉、5.0ml三乙胺和25.0ml丙酮加入到装有滴液漏斗、干燥和回流装置的100ml三口烧瓶中,氮气保护,磁力搅拌,滴加含1.9ml丙烯酰氯的20.0ml丙酮溶液,室温下反应24h。

    减压除去丙酮,加蒸馏水,将反应物混合转移至烧杯中,再用氢氧化钠调PH值至7.0左右,过滤得淡黄色固体。粗产品过柱,用三氯甲烷和乙醇作流动相,硅胶为固体相,收集淡黄色的色带。

    除去溶剂,得淡黄色固体,产率64.2%,mp:114.5-116.0℃。 1.1.5 5,6-二胺基-1,10-邻菲啰啉的合成[2] 在氮气保护下,在1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10-菲啰啉-5, 6-二肟(2.0g,8mmol),5%钯碳(1.0g),无水乙醇(500ml),加热至回流,然后滴加溶入20ml无水乙醇的水合肼(17.5ml,80%),1h滴毕,继续回流12h,乘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残留物加150ml水,在4℃放置过夜,然后过滤出固体,水洗,得黄色固体1.35g(收滤77%),mp:>350℃。

    1.1.6 5-氨基邻菲啰啉衍生的希夫碱的合成[5] 1.1.6.1 1,2-二(4-甲酰基苯氧基)乙烷[1(b)]的合成 15.25g(0.124mol)对羟基苯甲醛用15mL乙醇溶解后,加入含有5gNaOH的250mL水溶液中,Ar气保护,加热至溶液温热,再加入11.5g(0.06mol)二溴乙烷的180mL乙醇溶液,回流20h,冷却后析出白色针状沉淀,用95%乙醇重结晶,产率48%,m.p.116-118℃。 1.1.6.2 1,3-二(4-甲酰基苯氧基)丙烷[1(d)]的合成 7.3g(60mmol)对羟基水杨醛,6.06g(30mmol)1,3-二溴丙烷和6.4g(60mmol)Na2CO3加入到60mLDMF中,Ar气保护下于90℃搅拌20h,冷却后,加入冰水中,析出白色沉淀,用质量分数为95%乙醇重结晶后得土黄色针状晶体,产率41%,m.p.130-131℃。

    1.1.6.3 化合物[2(a)]的合成 1.08g(4mmol)二醛[1(a)]和1.95g(10mmol)5-氨基邻菲啰啉溶于10mL甲醇中,加入几滴冰醋酸后,加热回流8h析出淡黄色沉淀,抽滤,用热乙醇洗涤后,烘干得粗品。进一步的提纯可取少量粗产品溶于CH2Cl2中,加活性炭脱色,滤液挥发干后,得淡黄色粉末。

    1.1.6.4 化合物[2(b)] [2(b)]的合成方法同[2(a)]。 1.1.6.5 化合物[2(c)] 0.284g(1mmol)二醛[1(c)]和0.429g(2.2mmol)5-氨基邻菲啰啉溶于10mL甲醇中,加入几滴冰醋酸,加热回流8h,蒸去一部分溶剂,冷却后析出沉淀,抽滤,用热水洗涤在乙醇中,用活性炭脱色滤液挥发完后,得黄色粉末。

    1.1.6.6 化合物[2(d)] [2(d)]的合成方法同[2(c)]。 1.1.6.7 化合物[2(e)] [2(e)]的合成方法同[2(c)]。

    上述希夫碱的产率在40%-60%。 1.2 2,9位衍生物的合成 1.2.1 1,10-菲咯啉-2,9一二亚甲基亚氨基-(2,2-二异丙基)二乙酸的合成[6] 缬氨酸和氢氧化钠各10mmol溶解在20cm3水中,1,10-菲咯啉-2,9-二甲醛固体5mmol在电磁搅拌下2h内逐渐加入到该溶液中,然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10h,过滤,除去未反应的固体,滤液在冰水浴下逐渐加入2.5g硼氢化钠,然后体系缓慢升至室温,继续搅拌12h,得亮黄色溶液。

    向此溶液中缓慢滴加浓盐酸使其PH值到7.5右,过滤除去白色固体。向滤液中继续滴加浓盐酸使pH值到3左右,又有浅黄色固体析出。

    过滤,先用水淋洗几次,然后用乙醇洗涤几遍,在氯化钙上真空干燥,产率45%。 1.2.2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