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位节拍制范文
生产节拍和产量的关系
生产节拍的加快,并缩减工位,等于是变相的将产线一分为二,这样就减少了下游工位的等待时间,在同样的工作周期内,产量会增加。
以十产量为基准做比较:以前四个人四个工位,每个工位节拍是20s,那么一个产量就是4*20=80s,其后因为产线的连贯性,所以每个工位的生产节拍开始重叠,那么剩下的九个产量就是9*20=180s,考虑到第一个产品在制作时时下游工位的等待时间,所以20+40+60=120s,那么做完十个的时间就是380s。
加快节拍后:因为节拍的加快,等于是一条线变成两条线,也就等于是每条线两个产量一起做,也就是每条五个产量。第一个产量时间是2*40=80s,剩下 的四个产量就是40*4=160s。下工位等待第一个产量时间是40s,两个线就是80s,一条线五个产量时间就是320s。因为两条线的同步性,故在第一条线完成后,第二条也完成了。
以此为例时间说明产量可以增加。
个人意见:生产节拍的加快,固然可以提高产量,但是工作量的猛然加大,难免会有员工不愿意,所以在决定增加生产节拍的时候,慎重考虑下吧,可以才用温水煮青蛙的方法,逐渐的加快节拍也是可以的 。细水长流才是发财之道。
个人推断,如有逻辑上的错误请见谅!也欢迎指正。谢谢
生产节拍和产量的关系
生产节拍的加快,并缩减工位,等于是变相的将产线一分为二,这样就减少了下游工位的等待时间,在同样的工作周期内,产量会增加。
以十产量为基准做比较:以前四个人四个工位,每个工位节拍是20s,那么一个产量就是4*20=80s,其后因为产线的连贯性,所以每个工位的生产节拍开始重叠,那么剩下的九个产量就是9*20=180s,考虑到第一个产品在制作时时下游工位的等待时间,所以20+40+60=120s,那么做完十个的时间就是380s。加快节拍后:因为节拍的加快,等于是一条线变成两条线,也就等于是每条线两个产量一起做,也就是每条五个产量。
第一个产量时间是2*40=80s,剩下 的四个产量就是40*4=160s。下工位等待第一个产量时间是40s,两个线就是80s,一条线五个产量时间就是320s。
因为两条线的同步性,故在第一条线完成后,第二条也完成了。以此为例时间说明产量可以增加。
个人意见:生产节拍的加快,固然可以提高产量,但是工作量的猛然加大,难免会有员工不愿意,所以在决定增加生产节拍的时候,慎重考虑下吧,可以才用温水煮青蛙的方法,逐渐的加快节拍也是可以的 。细水长流才是发财之道。
个人推断,如有逻辑上的错误请见谅!也欢迎指正。谢谢。
车间现场管理制定范文,那里可以找到
现场管理五大任务 一 车间现场管理概念的内容 车间生产现场,就是存在于车间的各个工作地所有要素的集合,,其中包括人,物资,生产组织管理,工艺方法,各种信息及其相互作用的总称。
车间现场管理就是要对所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协调,使其运行达到最佳状态。车间生产现场所有这些要素的运动可以概括为物流和信息流。
现场管理的目的就是对这两个流进行合理的导向,生产数量多,质量优,成本低的产品。 在条件相近的不同车间,由于现场管理水平的差异,往往输出的结果又很大的差别,反映在产品的质量高低,生产效率的高低。
因此,车间领导重视车间现场管理,要深入现场,联系实际,实施有效领导。 现场管理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可以归纳我“五大任务”,四大要素,三大危害。
车间现场的《五大任务》是质量,成本,产量,安全,职工积极性。 四大要害是职工,设备,原材料,制造方法 三大危害是勉强(要求不高,要求不严格),多余(设备,人,技能,材料过剩),浪费(人,财,物,工时). 现场管理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一是标准化管理,吧现场各项工作程序和要求标准化,全体人员按规定作业。
二是异常管理,即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与标准不一致的异常现象管理上。以标准化为目标,从标准化出发~发现异常现象~追查原因~改进管理~标准化循环。
这就是现场管理的全部内容。 二 车间现场的管理方法 (一)车间现场标准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1 作业程序标准化,指从产品的工艺流程到每个人的操作都要制定有标准的规程的程序。
使人机紧密配合。工人按规定操作,工艺按规定流程移动,这就是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是现场进行有效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依据。它包括生产节拍,工艺流程,标准在制品量三部分 生产节拍是工序定员 定产的标准。
工艺流程是工人加工产品的作业程序。为了避免无效劳动和原材料浪费,防止生产不均衡,不合理现象的出现,需要详细的 现状。
使作业人员在实践基础上加以总结,并制定出标准作业程序,予以推广。 标准在制品数量是控制过量生产,防止无效劳动和浪费的最佳在制品数量。
2 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化 对车间生产现场来说,产品质量控制决不能靠事后检验来控制,必须制定标准化的产品质量自动控制,调节,反馈系统,使每道工序的每个作业人员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出本道工序。为达到这一要求应该; 制定质量标准,贯彻质量标准,形成标准作业 建立工序质量管理点,实行质量等级三自检制度 形成严格的生产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不不合格品消灭在发生之前。
3 产品生产同步化 生产现场要实现均衡,连续生产,就必须保持生产现场的每道工序同步生产即同步化节拍生产。这要求后到工序出现异常,前道自动停止作业。
各工序只储备标准在制品量,不超量制造,消除工序无效劳动和产品损伤现象。 产品生产同步化实验步骤是; (1) 测定工时,编制作业指导书和作业组合表,以此进行制定标准操作,定员。
(2) 革新工装器具,使之适应标准要求,消除无效劳动和零件损伤现象。 (3) 改造机器设备及平面布置提高作业效率。
(4) 制定标准在制品量并对其实行定值管理。 (5) 运用看板管理,控制在制品前后工序在时间和数量上的衔接。
4 现场布置目视化 现场布置目视化的要求是建立使全体人员都一目了然的生产现场。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 (1) 车间经营目标 ,方针,要书写出来,张贴或悬挂在职工经常出入口。
(2) 车间生产的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等要做成月 ,日一览表并置于醒目处,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班组生产情况。 (3) 车间安全标志醒目,整洁,道路畅通,标志明显。
(4) 对出产产品,零件,物件,等被告定置管理。 (5) 废次品要明显标志,不得混放并及时处理。
(6) 有条件的要设置生产线显示产装置,显示各生或现场生产情况。 (7) 生产“看板;要张挂在生产红线,以便醒目处,以便了解现场在进行什么生产,下一步生产准备情况及生产是不满负荷。
5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化 保证职工安全,使职工有一个良好环境,必须建立一整套安全文明生产规章制度,例如: (1) 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做好交接班手续。 (2) 集中精力操作,不在岗位吸烟,看报,闲谈,打闹。
(3) 遵守安全规则,不蛮干乱干。 (4)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纪律,不违章作业。
(5) 开车,停车前要做好设备润滑及保养工作。设备润滑面上不堆放零件,工具等。
(6) 工位器具完好,不超量存放零件。成品要无油污,无腐蚀,无毛刺,无磕碰,零件不落地。
(7) 车间所有工作台,工具箱,零件存放架要清洁整齐。 (8) 车间办公室内要窗明地净。
(9) 车间周围场地不准堆放各种杂物,保持环境清新 (10) 严格考核车间各项文明生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评比 6 供应服务及时化 (1)根据生产要求,吧当月所需在制品,工具夹等物资,原材料配全,配好,摆好,保证及时供应。下月待报废的物件要作出醒目标志,防止混放。
(2)及时运送好半成品和成品,使各个工序生产保持均衡,防止停工待料,窝工等现象。 (3)对每日各道工序作业做到投入,产出,料,工时,废品日日清,实行记卡。
精益生产是如何实现工位的优化布置
方法如下:
1.拉动式准时化生产
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组织生产线依靠一种称为看板(Kanban)的形式。即由看板传递下道向上退需求的信息(看板的形式不限,关键在于能够传递信息)。生产中的节拍可由人工干预、控制,但重在保证生产中的韧流平衡(对于每一道工序来说,即为保证对后退工序供应的准时化)。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计划,但操作过程中生产单元之间的协调则极为必要。
2.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重在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在每一道工序进行时注意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 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组织相关的技术与生产人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协作,尽快解决。
3.团队工作法
团队工作法(Team work)。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业务的关系来划分。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的顺利进行。团队人员工作业绩的评定受团队内部的评价的影响。(这与日本独特的人事制度关系较大)团队工作的基本氛围是信任,以一种长期的监督控制为主,而避免对每一步工作的稽核,提高工作效率。团队的组织是变动的,针对不同的事物,建立不同的团队,同一个人可能属于不同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