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散文格式范文

    【散文的格式是什么,怎么写】

    【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②发挥联想. 【结尾】感慨。

    散文的写法有哪几种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魏巍的《依依惜别的真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冰心的《樱花赞》。

    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高明的作者,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时常涵咏这类美文,自然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把握哲理散文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去体悟哲理散文所蕴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

    1。哲理散文中的象征思维:哲理散文因为超越日常经验的意义和自身的自然物理性质,构成了本体的象征表达。

    它摒弃的是浅薄,而是达到一种与人的思想情性相通、生命交感、灵气往来的境界,我们从象征中获得理性的醒悟和精神的畅快,由心灵的平静转到灵魂的震颤,超越一般情感反应而居于精神的顶端。 2。

    哲理散文的联想思维:由于哲理散文是个立体的、综合的思维体系,经过联想,文章拥有更丰富的内涵,不至于显得单薄,把自然、社会、人生多个角度进行了融合。 3。

    哲理散文中的情感思维:哲理散文在本质意义上是思想表达对情感的一种依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由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中有情感参与,理解的结果有情感及想象的融入,所以哲理散文中的思想,就不是一般干巴巴的议论,而是寓含了生活情感的思想,是蘸满了审美情感液汁的思想。

    从哲理散文的字里行间去读解到心智的深邃,理解生命的本义。这就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散文的格式是什么

    常用记人散文写作格式记写人物的方法种种,而常用的不过如下五种:引联式、转情式、议证式、寻访式、纪传式。

    1.引联式。本式的套路模式是: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这一式的典范篇目。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是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应找好,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主体部分人物的行为与触发物无干。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它的作用之一是总结全篇点出文旨;作用之二是与开头照应。因此,从什么地方联想开去还应再回到什么地方去。

    其思路图实质上是一种倒叙的形式。只不过它是因物而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2.转情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或者反过来:爱的产生→爱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发展→恨的深化。这一式是高中生必修式,因为用这一式写出的文章就是复杂的记叙。

    用这一式去落实大纲中有关复杂记叙的要求,是事半功倍的。而且这一式又是记事、抒情、记人三种文章的通用式。

    例如,用本式写“我的朋友”、“我的好老师”,“我的理想”等都是得心应手的。可以说,这一式不仅在记人套路中,甚至在整个记叙、抒情套路中都属于当家套路。

    运用这一式应注意四点:①开始的贬抑应适度,为下文由恨转爱留余地,埋伏笔,不然下文就无法转了。因此开始的恨一定是误解,是偏见一类的东西。

    ②要注意以后的每次感情变化的原因要可信、自然。③要注意结尾的褒扬升华要有方,杨朔是做了个梦,当别人都在做梦时,你就可以清醒地写篇日记,沉思着凝望远方等待。

    ④要注意加工题材,原有的材料不可能都是由五个阶段构成,初学习时,一定要对材料进行补充。缺少的部分,可根据已占有的材料所形成的思维定势适当用虚构来补充。

    这一式,初、高中学生经过两三次训练就可以熟练掌握。掌握了这一式,学生作文的思路会有一个飞跃性的进步。

    3.议证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阐明中心→叙写事实→总结照应。

    运用这一式的第一步是用抒情的笔调,表露你对所写人物的总评价,点明文旨。第二步是从三个不同方面具体叙写人物事迹,落实文旨。

    第三部是总结全文的记叙,照应文章开头,再一次抒情议论、升华中心。能集中代表本式的名篇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式的设计,意在落实大纲中关于学会夹叙夹议的写法的要求。

    4.寻访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寻访缘由→寻访经过→寻访结果→寻访感想。

    本式是以寻访为由头,用寻访经过去歌颂主人翁。这一式又可细分为定点寻访和移步寻访。

    如《驿路梨花》就是定点寻访,寻访的扬所就是小茅屋。移步寻访的典型篇目是《猎户》,本来要寻访A——董昆,由此回忆起B——幼年记忆中的尚二叔,顺路先访百中老人,最后才去见打豹英雄董昆。

    由此引发出保卫家乡、保卫丰收果实的感想。这一式的特点是多线索,在一主线之上,支线横生。

    以此落实大纲中关于多线索记叙的要求。5.纪传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简介概况→重点记叙→今日概况或卒年,卒后有关情况→简要评价。

    简介的概况包括:姓名、生平、籍贯、家境、学业建树等。重点的记叙是介绍其主要成就,一个成就一段。

    如果所记之人尚存,就写其今日概况,如果所写之人已故,就写卒年情况与逝后有关情况,如影响等。最后是对其一生做简要评价。

    这一式的典范篇目很多,如《柔石小传》、《陈涉世家》、《张衡传》等等。设计这一式,主要是为了实用,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记写人物生平的情况,学会了这一式,对将来的实际工作很有意义。

    总之,记人的文章是常用体裁,要想打好基础,必须明确地学会几样,然后才能谈得上灵活运用。只要学会了这四样,一般情况下,写人的题目是不会难住你的。

    网址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du/JXCKS/TS009078/0381_ts009078.htm常用叙事散文写作格式1.倒叙式。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如《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的,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也称倒叙,但它是以物开头的。

    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详细介绍了。只强调两点,一是从什么地方开篇的,结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开篇之事要能带动全篇。

    2.领悟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亲历一事→悟出哲理。

    刘白羽亲历长江三峡的航行之后,悟出了“人们只要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的道理。这一式应用率很高,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很有悟头。

    3.失得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为甲而去→因乙失甲→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

    如写买书,由于遇一儿童迷路而哭,同学硬拉他帮助儿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到了,可书却没买上,怅然而归的途中,细细想来,今天确实有所得,从同学的行为中真正懂得急人之难的道理,这是买不到的生活教科书啊!这一式往往。

    写的一般的作文-作文格式一般写作文的格式有哪些?具体格式是怎样

    供两篇文章。

    一篇是谈如何运用你所说的创新作文格式。一篇是谈如何去正确对待这种“创新作文格式”。

    希望对你有帮忙。 ■■■■■■■■■■■■■■■■■■■■■■■■ 文体创新 [复习导引]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对体裁限制少,其他命题形式如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对体裁的限制也少(只有少数地区对诗歌体裁加以限制),鼓励考生大胆创新。

    但多数考生往往写成记叙文、议论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在体裁的选择上常出现以下失误。

    1、见到与“我”生活经历有关的作文题目,就盲目选择记叙文。如北京市海淀区以“学做人”为话题,湖北黄冈市以“真诚道歉”为话题,安徽省《珍惜所拥有的 》,广州省《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等,许多考生都写成记叙文,记叙自己的经历。

    2、遇到材料作文,或者“提示语+话题”的话题作文,首先选择写议论文(读后感)。如河北省的材料作文,陕西省的以“承诺”为话题,江苏省南通市以“倾听”为话题的中考作文。

    许多考生针对材料,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写成议论文。 3、体裁创新就机械地选择日记、书信等形式。

    如上海市《我的视线》,天津市以“心事”为话题,四川省以“珍惜”为话题,不少考生以单一的日记、书信形式来写,不仅形式没有新意,内容也苍白无力。 中考作文提倡创新,这里专题讲解体裁的创新,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体(形式)创新。

    文体,我们大致把它分为两类:文艺文和实用文。 文艺文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寓言、童话、科幻作品等。

    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书信、启事、合同、广告、日记、诊断报告、对话、新闻报道、节目实录等)。中考作文常见的文体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我们这里说的体裁的创新主要指写除常见文体以外的文体。

    同学们在文体创新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戏剧小品。写戏剧小品要求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人物活动的时间空间要求相对集中,场 景变化少。

    人物塑造不求多,但求鲜活。与家庭生活、学校社会有关的话题可选择这种文体,如“亲情”、“家庭教育”、“友谊”等话题。

    2、通讯报道。人教版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有两个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学会写通讯报道。

    利用通讯报道真实性的特点,使文章真实感人,更有说服力。凡是歌颂人物优秀品质,报道人物先进事迹类文章,可采用这种形式,避免记叙文的单调乏味。

    3、童话寓言。 童话寓言故事凭借想象和联想,把现实生活中反映到人们头脑里的东西构成虚幻的形象,寄寓深刻的道理。

    这可避免一般记叙文的简单叙述和一般议论文的枯燥说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与个人思想品质、价值观念、生活哲理有关话题的作文题目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4、对话访谈。 “言为心声”,通过人物语言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同时对话显得自由灵活,谈话内容无所不包。

    常见的有采访问答、面对面交流、打电话交谈等形式。许多优秀的小小说也看好这一形式。

    与社会热点和人们生活中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来写。如以“网络”、“小和大”为话题。

    5、故事新编。这种形式往往以人们熟知的某一人物或事件为依托,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情况,达到再现生活的目的。

    多数文章都妙趣横生,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让读者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6、另类文体。

    另类文体就是我们平时作文时很少用的形式,如启事、合同、广告、诊断报告、说明书、电子公告等形式。 这类文体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而定,不能盲目选用,一般适用于讽刺性的文章。

    如以“家庭教育”为话题的中考作文,某考生选取了合同的形式,这篇中考作文形式新颖活泼,于轻松诙谐中见沉重。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获得了满分。

    家庭教育合同 立合同人: 胡大双(父)汪大美(母)(甲方) 胡小双(子) (乙方) 甲方为了搞好家庭教育,提高乙方胡小双的学习成绩,经双方协商,订立本合同。 1、乙方在每次测验中,成绩达不到80分,甲方罚乙方扫地一周,扣掉零花钱5元,不及格则再扣生活费5元,乙方无条件服从。

    2、甲方若有亲戚朋友来家打麻将,乙方不得正面干涉,乙方可外出找安静的地方自学,具体情况临时再作协商。 …… 7、乙方若考上重点高中,甲方奖励乙方手机(摩托罗拉998++)一部。

    若乙方考不上,甲方有权剥夺乙方上学的权利。 8、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立合同人:胡大双、汪大美(签字)(印章) 胡小双 (签字)(印章) 2004年4月1日 [典型文题一] 同学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时期,难免会受到社会上各种诱惑的影响,如金钱的诱惑、权利的诱惑、荣誉的诱惑……面对这些诱惑,我们中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冷静的思考和理智的选择。 请以“面对诱惑”为话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或记叙经历、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议论、或编述故事,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构思点拨〕 事实上,在某种情况下,多数人是经受不住诱惑的,但我们又不好直接写文章加以讽刺或批评,不妨把视角转移到动物世界里,写成童话寓言故事,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 社会上许多人都在为名利劳碌奔波,自己的亲人有没有这种情况?自己的朋。

    散文诗的格式

    散文诗的格式 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散文诗是一种近代文体,是适应近、现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等心理特征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中国1000多年前就有类似散文诗的作品,欧洲在16、17世纪不少作家就写过很有诗意的散文,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名词,和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散文诗“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汤,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1915年 2卷 7期的《中华小说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当时列入“小说”栏,译者刘半农),是外国散文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1918年4卷 5期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译文,文末所附的说明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开始在中国报刊上出现.对於这一文体的性质和特点,《文学旬刊》在1922年曾有过理论探讨,西谛(郑振铎)、滕固、王平陵等人都发表了意见. 一、散文诗,必须有两个特点: 其一,散文诗是诗和文的渗透、交叉产生的新文体. 散文诗是散文与诗“嫁接”出来的品种,这是没有疑问的.散文诗具有诗与散文的“两栖”特征,散文诗既吸收诗表现主观心灵和情绪的功能,也吸收了散文自由、随便抒怀状物的功能,并使两者浑然一体,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可以说不熟悉诗与散文这两种文体,就很难创作散文诗.但是散文诗究竟是一种新的文体,还是如有人说的:散文诗是“散文的诗”和“诗的散文”?关键要看散文诗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或者说散文诗区别与诗和抒情散文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其二,散文诗有其独特的审视人生方式,即运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从总体上看来,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 波德莱尔是散文诗的最初创造者之一.他说过:“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声律和谐,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他还说:散文诗这种形式,“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动荡、波动、惊跳,这说出了散文诗的主要艺术特征. 要说明上述两点,必须进一步区别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不同之处. 二、散文诗与诗、与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区别.比如结构、语体、节奏等方面的不同. (1)散文诗与抒情诗的区别.抒情诗由于要讲究句式的整齐或大体整齐和音乐韵律,因此,即便是自由体的抒情诗,在表现心灵或情绪时也不能不受到较多限制.正是为了突破限制,更舒卷自如地写出心灵的真实状态,于是才有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诞生. 散文诗与诗歌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文诗经常运用描述和议论的表现手段. 与诗相比,散文诗没有诗的韵脚、节奏、音节、行数、排列,即没有诗歌的外形式的羁绊.散文诗的形式至少有如下几种:散文的形式,散文与诗交错排列的形式,即整段“散”的文字与单句(诗句)的交错.这是抒情诗不可能有的自由自在的形式. (2)散文诗和抒情散文同是抒情文体,但散文诗独特的艺术特征是它的“动荡、波动、惊跳”. 承认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情绪及其波动的文体,这与抒情散文的界限也就不难区分了.抒情散文总是离不开纪实,更不用说那些以记叙真人真事为主的叙事散文了.而散文诗几乎没有原原本本地记录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的.即使我们称为纪实的散文诗,究其实也是抒写的内心对现实生活的印象,不过这印象很少“变形”——很少对现实生活作想象式的反映罢了. 在结构上,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散文诗是以“点”折射生活.散文大都有时空长度,都有线索;散文诗无需线索,篇幅较短,常常是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而内在情绪则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进入诗的境界. 在语体上,散文诗的语言是抒情性的想象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是叙事性的现实的语言.散文诗的语言具有散文语言无法比拟的弹性美、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情感含量和美感含量都比较大.散文为文,语言要求简洁洒脱,更多一些娓娓而谈,写清作者情之所系的来龙去脉,抒情也更细腻,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衔接较紧密.散文诗为诗,语言要求浓缩、跳跃,一般是跳跃式地联结意象,句与句之间,尤其是段与段之间,往往是似断实连的关系,这就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白美. 因此,散文诗既不是散文的诗,也不是诗的散文,它是具有完整性、特殊性、独立性的文体形式. 散文诗结构的基本方式大体有。

    散文的格式

    常用记人散文写作格式 记写人物的方法种种,而常用的不过如下五种:引联式、转情式、议证式、寻访式、纪传式。

    1.引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是: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这一式的典范篇目。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是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应找好,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主体部分人物的行为与触发物无干。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它的作用之一是总结全篇点出文旨;作用之二是与开头照应。因此,从什么地方联想开去还应再回到什么地方去。

    其思路图实质上是一种倒叙的形式。只不过它是因物而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2.转情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或者反过来:爱的产生→爱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发展→恨的深化。 这一式是高中生必修式,因为用这一式写出的文章就是复杂的记叙。

    用这一式去落实大纲中有关复杂记叙的要求,是事半功倍的。而且这一式又是记事、抒情、记人三种文章的通用式。

    例如,用本式写“我的朋友”、“我的好老师”,“我的理想”等都是得心应手的。可以说,这一式不仅在记人套路中,甚至在整个记叙、抒情套路中都属于当家套路。

    运用这一式应注意四点:①开始的贬抑应适度,为下文由恨转爱留余地,埋伏笔,不然下文就无法转了。因此开始的恨一定是误解,是偏见一类的东西。

    ②要注意以后的每次感情变化的原因要可信、自然。③要注意结尾的褒扬升华要有方,杨朔是做了个梦,当别人都在做梦时,你就可以清醒地写篇日记,沉思着凝望远方等待。

    ④要注意加工题材,原有的材料不可能都是由五个阶段构成,初学习时,一定要对材料进行补充。缺少的部分,可根据已占有的材料所形成的思维定势适当用虚构来补充。

    这一式,初、高中学生经过两三次训练就可以熟练掌握。掌握了这一式,学生作文的思路会有一个飞跃性的进步。

    3.议证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阐明中心→叙写事实→总结照应。

    运用这一式的第一步是用抒情的笔调,表露你对所写人物的总评价,点明文旨。第二步是从三个不同方面具体叙写人物事迹,落实文旨。

    第三部是总结全文的记叙,照应文章开头,再一次抒情议论、升华中心。能集中代表本式的名篇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式的设计,意在落实大纲中关于学会夹叙夹议的写法的要求。

    4.寻访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寻访缘由→寻访经过→寻访结果→寻访感想。

    本式是以寻访为由头,用寻访经过去歌颂主人翁。这一式又可细分为定点寻访和移步寻访。

    如《驿路梨花》就是定点寻访,寻访的扬所就是小茅屋。 移步寻访的典型篇目是《猎户》,本来要寻访A——董昆,由此回忆起B——幼年记忆中的尚二叔,顺路先访百中老人,最后才去见打豹英雄董昆。

    由此引发出保卫家乡、保卫丰收果实的感想。 这一式的特点是多线索,在一主线之上,支线横生。

    以此落实大纲中关于多线索记叙的要求。 5.纪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简介概况→重点记叙→今日概况或卒年,卒后有关情况→简要评价。

    简介的概况包括:姓名、生平、籍贯、家境、学业建树等。重点的记叙是介绍其主要成就,一个成就一段。

    如果所记之人尚存,就写其今日概况,如果所写之人已故,就写卒年情况与逝后有关情况,如影响等。最后是对其一生做简要评价。

    这一式的典范篇目很多,如《柔石小传》、《陈涉世家》、《张衡传》等等。 设计这一式,主要是为了实用,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记写人物生平的情况,学会了这一式,对将来的实际工作很有意义。

    总之,记人的文章是常用体裁,要想打好基础,必须明确地学会几样,然后才能谈得上灵活运用。只要学会了这四样,一般情况下,写人的题目是不会难住你的。

    网址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du/JXCKS/TS009078/0381_ts009078.htm 常用叙事散文写作格式 1.倒叙式。 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如《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的,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也称倒叙,但它是以物开头的。

    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详细介绍了。只强调两点,一是从什么地方开篇的,结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开篇之事要能带动全篇。

    2.领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亲历一事→悟出哲理。

    刘白羽亲历长江三峡的航行之后,悟出了“人们只要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的道理。 这一式应用率很高,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很有悟头。

    3.失得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为甲而去→因乙失甲→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

    如写买书,由于遇一儿童迷路而哭,同学硬拉他帮助儿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到了,可书却没买上,怅然而归的途中,细细想来,今天确实有所得,从同学的行为中真正懂得急人之难的道理,这是买不到的生活教科。

    散文的格式是什么样的?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

    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的格式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

    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

    扩展资料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散文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