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初中教案范文

    山东省初中作文公开课“如何使内容具体生动”优秀教案

    山东省初中写作教学研讨会资料x0d学习方法:对比、讨论、感受、想象等x0d学习过程(调查学生,说明原因导入——有人用几句话形象地描绘出学生的现状)x0d一、引用打油诗导入x0d提起作文直摇头,看见题目皱眉头,铺开本子咬笔头,写了半天没看头.还有人套用鲁迅先生的名言,说写作文时,大家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烂铅笔头.”x0d作文是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是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一种形式.但事实上,中学生写作却是如此局面,令人尴尬.x0d二、引出学生习作,引发学生思考x0d其实,作文并不难,并不是像一些同学认为的那样恐怖.我们平时的说话、交流就是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一篇大文章.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是口头作文的高手,然而为什么面对作文本却如此茫然,无话可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该怎样才能有话可说,才能使作文内容具体生动呢?下面先看一则学生习作.x0d爸妈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呆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看家,实在可怕.这种可怕是文章所写不出来的.啊!晚上在家,太可怕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可怕,可怕,真是可怕.x0d学生谈感受.。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如何评选

    优秀教案评选标准科室: 教员姓名 教案题目 评估指标 A级 B级 C级 等级评分1.教学目的及要求 思路清晰,目的明确,要求恰当,具体清晰. 思路较清晰,目的较明确,要求较适当. 思路不清晰,目的不明确,要求不准确. 10分 8分—10分 5分—7分 4分≤ 2.紧扣课程标准,明确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紧扣课程标准,并以学员实际水平和教材为依据,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知识点安排有系统性. 较前者略有不足 未能紧扣课程标准,因材施教做得欠缺,重点、难点不够明确,知识点安排较凌乱. 10分 8分—10分 5分—7分 4分≤ 3.教学过程 授课内容设计完整,教学环节安排得当,时间分配合理、科学. 设计较完整,教学环节安排较得当,时间分配较合理、科学. 授课内容设计不完整,教学环节安排不得当,时间分配不合理. 15分 12分—15分 8分—11分 7分≤ 4.教学手段 使用教具恰当,恰当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能体现启发式、研讨式. 使用教具较恰当,较恰当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较能体现启发式、研讨式. 尚能恰当使用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不熟练,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做的不够. 15分 12分—15分 8分—11分 7分≤ 5.教学内容及扩充新进展内容 内容准确完整,充分反映课程基本内容,参阅中外文资料,引入新进展拓宽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内容较准确完整,能参阅中、外文资料,引入新进展拓宽内容. 内容欠准确,未参阅中外文资料. 20分 17分—20分 9分—16分 8分≤ 6. 作业或思考题 按教学内容布置作业或思考题,形式和数量适当. 布置了作业或思考题 未布置作业或思考题 5分 5分 3分 1分 7. 课后分析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全面、客观、正确. 课后总结分析欠全面 课后总结分析不全面 10分 8分—10分 5分—7分 4分≤ 8. 教案的规范性 备课完整,教案要素齐全,教案书写文字通顺,格式规范,标点符号正确,条理清楚. 备课要素较完整,教案书写文字较通顺,格式有个别错误,标特色(10分) 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案基本规范的前提下,有创新、有特色、有个性,能体现专业学员的学习特点. 总评分 等级: 得分 评 语。

    初中以什么的一课为题的范文500字

    有趣的一堂课“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马上坐到座位上,鸦雀无声地等王老师来上课。

    过了一会,王老师拿着科学器材走进教室。哎,这节课是语文课,王老师葫芦里卖的是啥药?把科学器材都拿来了,我迷惑不解地问。

    王老师拿出两个乒乓球大小的土豆、两个盛满水的容器、一个酒精灯、打火机等器材。王老师说:“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大家好吗?”我们异口同声回答:“好”。

    王老师把一个土豆放进了大容器里,土豆沉入水底,很正常。接着,王老师又把另外那个土豆放进了小一点容器里,土豆竟然没有沉入水底,浮在上面。

    我们顿时大吃一惊目瞪口呆。我发现只有吕川一、尹益坚及个别同学没有大惊小怪,静静地坐在位子上。

    王老师问:“为什么小容器里的土豆会浮上来,而大容器里的土豆不会浮呢?谁知道!”教室里马上像炸开了锅似的纷纷议论起来,尹一坚说:“小容器里的是盐水!”我不相信。 王老师拍了三下手,示意我们安静,叫同学举手回答,有同学说是清水,有同学说是汽水,也有同学说是盐酸,答案五花八门,吕川一胸有成竹举起手来说:“小容器里的一定是盐水。”

    随后,很多同学举起手回答是盐水。阮喜汇说:“我知道,欧洲有个海叫死海,人不会沉入水里,淹不死人。

    ”陈凯琪说:“盐水的浮力大。”王老师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王老师把酒精灯点燃,在玻璃上放了少许的小容器里的水,玻璃在酒精灯上烧了会,冒起了青烟。王老师说:“真的是盐水,同学们真厉害。”

    我懂得了平时我们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生活的道理,我们要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难忘的一堂课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课,但最令我难忘的是四年级的那堂英语课。

    那是一节非常平常的英语课。 那天上午,miss hang微笑着走进教室,“今天,我要请一位‘老师’来帮我上课!哪位同学自告奋勇?”话音未落,教室里顿时举起一片小手。

    看到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慢慢举起了手,但心里却直打鼓,既想上台当一回老师,又怕表演不好。 正想着,突然miss hang叫到我的名字,我一惊,就这样幸运地当上了“老师”。

    我走上讲台,结结巴巴地说:“请——请大家——把书翻——翻到42页。” miss hang微笑着说:“她太紧张了,大家来点掌声鼓励一下!”同学们立刻鼓起了掌,在掌声中我找回了勇气,稍微平静了一下,说:“请大家先跟我读,what′s your name?……” 一旁的miss hang也对我微笑着点了点头,像是在给我打气。

    我不再紧张,也渐渐进入了角色。读完后,我灵机一动,想到miss hang补充习题和练习册还没有讲解,就让大家把补充习题和练习册拿出来。

    这时,有几个同学向我举报他们的同桌没做作业,那几位同学也红着脸等着挨批评。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双休日在家干什么啦?”“玩。

    ”“玩是应该的,但首先应该把作业做完呀!” 我学着老师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好的,‘老师’,我们马上补起来!” miss hang悄悄冲我竖起大拇指,我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要当好一个老师真不容易啊!讲完练习册和补充习题,我又问:“哪些同学全部做对了?”四五个人举起了手。

    “怎么只有这么几个人?看来大家要加油啦!”我又学着老师平时的语调一本正经地说,同学们都捧腹大笑起来 不知不觉中,我的课上完了,miss hang说:“今天‘赵老师’的课上得很成功,连我都要甘拜下风了!”她幽默的话语把同学们逗得又哈哈大笑起来……我心里美滋滋的,也更加坚定了自己长大后一定要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的决心。

    初中班会教案

    主题班会: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一、活动要求: 1.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2. 懂得关心别人、将心比心的人际交往常识; 3. 促进同学团结,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二、活动过程: (一)唱《找朋友》音乐开场 (二)进行"相互采访"活动。 1.互相自我介绍,内容包括: (1)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等; (2)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等; (3)其他有关的情况。 2. 访问活动结束后,每个同学介绍被他访问的同学,再由被介绍者补充。教师告诉其他同学要注意听,记住班上每个同学的特征。 3. 把同学分成两组,然后要求每组同学一一上台说出对方相邻者的采访情况,答对得分,写在记分牌上,得分高的一组获胜,得分低的一组唱一首歌。 (三)带着你的朋友来聊一聊。 请一些同学邀请自己在班上的好朋友上台,说说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或朋友之间一些难忘的事。(大约3-4对朋友) (四)表演。 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摩擦,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且看以下几个短剧。 1. 一个同学走路,因路滑不小心踩到另一个同学,使得这同学很气愤,结果两人吵起来。 2. 一个组长发书,把一本脏书烂书发给同学,大家互不理解,争吵起来。 3. 一个同学没带笔,同桌不想把新买的笔借给人,使得这个同学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能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一想,也许结果会不一样,大家看……")三个短剧中的演员换位,继续表演。 1. 踩到人的同学连忙说对不起,另一个同学也说:"没关系,路滑也难免会这样,我们大家一起小心点走就是了。"两人高兴地离去。 2. 组长小心地把这本烂书留给自己,拿了下面的一本好书给这个同学,这同学看到了说:"那本书应该是轮到发给我的,还是给我吧。"两人在互相谦让。 3. 同桌的同学想:我忘记带东西的时候,同学也经常帮助我,现在别人有困难,我也应该帮助别人,新笔算得了什么于是两人互相道谢,非常友好。(五)同唱一支歌。 请一对好朋友出来领唱《朋友》,全班齐唱。 (六)"互相赞美"活动。 同学们自由发言:指出在班中你最想赞美的同学,并说出你要赞美的话,如:"你写的字很漂亮,我一直很佩服你。""你学习真勤奋,我一直都赶不上你。" 等等。接受赞美的同学说:"某某同学,谢谢你。" (七)"跛子指挥瞎子走路"游戏。 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队成员两人,一个当瞎子,一个当跛子。由每组的瞎子背跛子,跛子指挥瞎子前进,从操场规定的一侧,走到线前方<?10米处绕红旗回来,然后再换下一队,最快轮完的一组获胜。 (八)老师总结。 同学们,人的一生有许多感情是很宝贵的,其中之一就是"友谊"。著名科学家培根说:"友谊能使快乐倍增,使痛苦减半。"李白也告诉我们,桃花潭水尽管有千尺深,也不及朋友的情谊深。所以同学们,请敞开你的心接受友谊吧,请交出你的心珍惜友谊吧,你将会获得无比的幸福和财富 来自:

    初中英语教案范文

    八年级下英语Unit6 Section A(1a-2c)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的单词

    2.能用新句型进行对话,了解完成时态的用法。

    3.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能力,以及相互帮助和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 1.现在完成时态的构成及用法,标志词.

    2.have /has been and have/has gone 的区别.

    预习任务;

    任务一:自主完成以下词汇

    收集___________ 贝壳____________ 一双 __________ 溜冰鞋 ________ 自从____________-

    马拉松赛跑 ___________ 一双溜冰鞋 ___________在马拉松赛中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自主预习1b,2a,2b的听力

    1;译一下的句子I've been skating for five hours.

    I skated for four hours.

    2;以上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练习

    a. 自从八点开始,我就已经滑冰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我读过这本书._________________

    c. 我收集贝壳已经两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主区别for /since用于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how 的相关词组:

    How____多少(钱) how ____多少(人)

    How_____多远 how ____多久一次

    How____多大 how ____ 多久以后

    任务四:自主归纳现在完成时态的构成及用法,标志词

    构成;______________

    标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预习质疑;在预习中那些地方不明白或不理解

    ——————————————————————————————

    想找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范文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第八课第三课时善于斗争 丹东十八中 于晓光 第八课第三课时善于斗争 教学设计 l教学内容 此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中的第三课时,本课包括三个子目: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维护合法权益是我们的责任;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l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青少年应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 知道不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要依法维护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

    知道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要机智勇敢、不能硬拼,并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巧妙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实践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学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l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难点:维护合法权益是青少年的责任 教学突破: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调查资料及案例,引导学生评议,以明确责任;通过角色模拟、分组表演,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l学情分析 经过前几课时的学习,初一学生已经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通过诉讼和非诉讼手段保护自己,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还较差,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对自己肩负的责任以及如何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侵害行为的认识还不够清楚。 l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调查学生是否有被抢钱的经历及处理态度,收集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相关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回答教师课前调查的问题,收集关于“智斗”的案例。 简要的教学过程和流程设计 教学过程: 本课以展示课前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三种方式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三种方式进行评议,然后通过对一个反面案例的分析及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念,再通过分组的角色模拟表演及评议,运用集体的智慧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最后,通过向学生展示教师自编顺口溜的形式,对本课内进行小结,提高升华。 流程设计: 联系实际资料导入评议行为明确观念反面案例 激起责任角色模拟现场演练儿歌结尾总结概括 教学实录 一、联系实际资料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前关于“是否有被抢过钱的经历及处理方式”的调查结果:本次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321人,其中有49人曾被抢过钱,约占15.3%,这些被抢过钱的同学的处理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先把钱交出来,然后告诉家长、老师或报警,共有31名同学。

    第二种,当时把钱交出去,过后找人将要钱的人痛打一顿,共有5名同学。第三种,仅仅是把钱交出来,之后再也没有声张,有13名同学。

    师:为什么在被抢的49名同学中有31人采取了第一种方式呢? (学生通过评议明确这种做法的优势,教师只是借学生们的评议点拨。) 师:这些同学的做法可谓一举两得,不仅保护了自己,还能使不法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这种做法正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多媒体显示:第八课第三课时善于斗争) 二、评议行为明确观念 师:同学们,你们能评议一下采取第二种方式的五名同学的行为吗? (学生通过评议明确这种做法的不可取之处,教师借学生的评议总结。)

    师: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应时时处处遵守法律,决不能用违法犯罪的方法制止违法犯罪的行为,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更应该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多媒体显示:1.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 师: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评议一下第三种行为。 (学生通过评议明确这种忍气吞声方式的不可取之处,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明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依法维权。)

    三、反面案例激起责任 师: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应该依法维权,那么,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应该怎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多媒体显示案例:刘女士发现有人在偷自己的钱包,就拼命往回抢,其姐也过来帮忙,谁知又来了四、五个年轻男子,一起殴打刘氏姐妹。

    双方相持五、六分钟,有上百人围观,无一人帮忙,最终以刘氏姐妹受伤、钱包被抢而告终。) 师:看完这个案例,你有何感想?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这个反面案例,使学生激愤不已,通过大家评议,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我为有你们这样富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我们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要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权益,这是我们的责任。

    (多媒体显示:2.维护合法权益是我们的责任) 教师借学生的发言中一些机智的做法进行总结,引出下一个话题: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师:在我为你们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也感到庆幸,庆幸的是大多数同学的做法都很机智,这正是我们提倡的: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多媒体显示:3.机智勇敢不能硬拼) 四、角色模拟现场演练 (多媒体显示:小刚放学回家,刚要拿钥匙开门,却发现门开着一条小缝,有三个人正在他家翻东西,由于紧张小刚不小心碰了门一下,其中一人迅速走到门口……)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如果你是小刚,你会怎么做?各小组讨论。

    怎么写初中教学案例

    怎样写教学案例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际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要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入胜。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学案例,即可以是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以是教学实践汇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二、教学案例的特点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 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 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具体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3.真实性、典型性、浓缩性、启发性.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

    所提供的一个或一组教学事件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真实的事件事例; 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段,这些片段蕴涵了一定教育理论。三、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1、背景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

    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2、主题 每篇案例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

    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的,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评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讨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

    四、一个成功的案例应有下列内涵(一)描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学情景事件) 1、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描述(少一点主观色彩) 2、故事既要生动感人,又要能引人深思(富有启发性)(二)事件通过精选,有典型的思想、行为、感情的冲突 1、故事要能引出问题情景 2、与常理和公认的逻辑相悖,与权威的预言和论断相悖 3、充满内部,存在互相冲突,看来无法解决的事情(三)紧扣事件的主题,突出事件的重点1、在撰写时,不能面面俱到2、突出重点的环节要具体、翔实(四)通过反思要揭示出事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1、合情合理的反思 2、精练精到的评析(五)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当前要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实践五、如何撰写教学案例1、写作前期2、资料收集阶段上或听一堂课;上课前做好记录的准备;课前的相关内容要清楚;集体讨论;任课师的说课;参与者的评课;归类加工整理。3、撰写初稿。

    4、反思、斟酌、重写。5、撰写教学注释和分析。

    六、教学案例的一般格式(一)标题——醒目、鲜明1、用事件定标题2、用主题定标题(二)背景(案例的背景)1、间接背景2、直接背景(三)展示(案例的描述)1、展示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问题意识2、解决问题。

    这是案例的主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应细致描述。(四)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1、对问题解决利弊得失的分析2、自身启示与体会3、解决问题的设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