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产品质量管理系统课程设计范文

    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设计实例(产品质量管理系统)C语言编写的

    一般来讲,如果你想在网页里面直接写存储过程,应该是不可以。存储过程需要在SQL Server中先编译才能执行。扩展存储过程例外。

    ======================================================================

    存储过程分为:系统存储过程、扩展存储过程和用户定义的存储过程

    扩展存储过程,是以C语言等编写的外部程序,以动态链接库(Dll)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上,SQL Server可以动态装载并执行它们。编写好扩展存储过程后,固定服务器角色(sysadamin)成员即可在Sql Server服务器上注册该扩展存储过程,并将它们的执行权限授权其他用户。扩展存储过程只能添加到Master数据库。

    系统安全工程课程设计的范文

    最近本座也要做系统,找来了一点资料。

    具体写法:参考范文:浙江ⅩⅩ学院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文 献 综 述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 613工作室 指导教师 徐老师二级学院 信息学院 专业名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 级 04信息2班 学 号 04042008年1月5日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文献综述摘 要: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一些大型企业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在 阅读一些小型企业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所写的一篇综述。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工资管理;设计 1.引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必将成为企业提高工资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未来企业工资管理适应环境变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将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都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并已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企业的工资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和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2.国内外研究现状管理信息系统是70年代初“后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其发展的初期,是单一的人-机系统,系统功能简单,效率低,对管理的作用有限。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入网络化的发展时期。

    世界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体系。他们在数十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验,在企业管理方面也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规范。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本身及与其相应的计算机信息应用技术均非常成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是全国性的,覆盖了全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

    国外公司的人事部或劳工部一般均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负责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或劳工管理。所以,国外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己非常普及。

    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发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相继建立起了“金卡”、“金关”、“金桥”工程,多数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迈进,无论是基于工业经济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面向少数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专家系统(ES)或决策支持系统(SS),其处理对象和服务对象,自身的系统结构,处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T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企业工资管理,如何提高工资部门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重点关心的问题。

    目前,国内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基本成熟,主要原因在于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本身具有业务清晰、数据处理规范等许多优点,为其实现计算机信息化提供了必要的优越条件。加上近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国内各企业的高度重视,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基本上已进入了普及应用的阶段。

    国内近90%以上的应用计算机及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公司和单位均开发并运行了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其他没有和正准备开发计算机应用或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公司和单位,也把工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其应用与开发的首要目标。加上国家劳动主管部门及国内计算机应用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国内目前己有多种通用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供企业单位选择使用,而且还有多种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通用工具供企业开发自己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择用。

    应该说,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国内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期。3.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黎红曾在《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将信息系统的发展里程分为三个阶段:3.1 面向事务处理阶段面向事务处理阶段也就是部门内的信息集成的阶段。

    在开始阶段, 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 使员工从机械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典型例子是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

    接下来, 信息系统的目标是在业务处理自动化的基础上, 对业务数据进行事后分析, 向个别的部门提供一些管理和决策的信息。1996 年, 我国所提出的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财务软件就属于此思想的信息系统产品。

    3.2 面向系统阶段面向系统阶段也是企业内过程集成的阶段, 此时信息系统的目。

    怎么做好质量管理-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请详细参考六西格玛定律。

    又称全面质量管理。详细如下: 六西格玛(6σ)概念于1986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此概念属于品质管理范畴,西格玛(Σ,σ)是希腊字母,这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旨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其中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管理理念 六西格玛是以顾客为中心,关注顾客的需求。

    它的出发点就是研究客户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比如改进一辆载货车,可以让它的动力增大一倍,载重量增大一倍,这在技术上完全做得到,但这是不是顾客最需要的呢?因为这样做,成本就会增加,油耗就会增加,顾客就不一定想要,什么是顾客最需要的呢?这就需要去调查和分析。 假如顾客买一辆摩托车要考虑30个因素,这就需要去分析这30个要素中哪一个最重要,通过一种计算,找到最佳组合。

    因此六西格玛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确定管理项目,将重点放在顾客最关心、对组织影响最大的方面。 2)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促使组织的业绩提升 六西格玛项目瞄准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顾客满意度。

    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占领市场、开拓市场,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益。二是降低资源成本。

    通过降低资源成本,尤其是不良质量成本损失COPQ(Cost of Poor Quality),从而增加组织的收入。因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给一个组织带来显著的业绩提升,这也是它受到众多组织青睐的主要原因。

    3)注重数据和事实,使管理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基于数字上的科学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一种高度重视数据,依据数字、数据进行决策的管理方法,强调“用数据说话”、“依据数据进行决策”,“改进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数据中”。另外,它通过定义“机会”与“缺陷",通过计算DPO(每个机会中的缺陷数)、DPMO(每百万机会中的缺陷数),不但可以测量和评价产品质量,还可以把一些难以测量和评价的工作质量和过程质量,变得像产品质量一样可测量和用数据加以评价,从而有助于获得改进机会,达到消除或减少工作差错及产品缺陷的目的。

    因此,六西格玛管理广泛采用各种统计技术工具,使管理成为一种可测量、数字化的科学。 4)是一种以项目为驱动力的管理方法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实施是以项目为基本单元。

    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来实现。通常项目是以黑带为负责人,牵头组织项目团队通过项目成功完成来实现产品或流程的突破性改进。

    5)实现对产品和流程的突破性质量改进 六西格玛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项目的改进都是突破性的。通过这种改进能使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或者使流程得到改造。

    从而使组织获得显著的经济利益。实现突破性改进是六西格玛的一大特点,也是组织业绩提升的源泉。

    6)有预见的积极管理 “积极”是指主动地在事情发生之前进行管理,而不是被动地处理那些令人忙乱地危机,有预见地积极管理意味着我们应当关注那些常被忽略了的业务运作,并养成习惯:确定远大的目标并且经常加以检视;确定清晰的工作优先次序;注重预防问题而不是疲于处理已发生的危机;经常质疑我们做事的目的,而不是不加分析地维持现状。 六西格玛包括一系列工具和实践经验,它用动态的、即时反应的、有预见的、积极的管理方式取代那些被动的习惯,促使企业在当今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水平而不容出错的竞争环境下能够快速向前发展。

    7)无边界合作 “无边界"是通用电气成功的秘笈之一。 杰克韦尔奇致力于消除部门及上下级间的障碍,促进组织内部横向和纵向的合作。

    这改善了过去仅仅是由于彼此间的隔阂和企业内部部门间的竞争而损失大量金钱的状况,这种做法改进了企业内部的合作,使企业获得了许多受益机会。而六西格玛扩展了这样的合作机会。

    在六西格玛管理中无边界合作需要确切地理解最终用户和流程中工作流向的真正需求,更重要得是,它需要用各种有关顾客和流程的只是使各方受益,由于六西格玛管理是建立在广泛沟通基础上的,固此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营造出一种真正支持团队合作的管理结构和环境,黑带是项目改进团队的负责人,而黑带项目往往是跨部门的,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由黑带率领他的团队打破部门之间的障碍,通过无边界合作完成六西格玛项目。 8)追求完美,容忍失误 作为一个以追求卓越作为目标的管理方法六西格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努力方向。

    没有不执行新方法贯彻新理念就能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而这样做总会带来风险。在推行六西格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企业应以积极应对挑战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失败。

    9)遵循DMAIC的改进方法。

    质量论文-怎么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论文的写作 (一)作好准备--收集资料 选题确定之后,论文有了中心思想,在写作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但是,要写好一篇论文,作者还必须占有丰富、准确、全面、典型、生动具体的材料。从中研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有说服力的题材(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些材料必须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主观臆断的。它们或是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研究的出的,或是他人以前研究总结的可靠成果。

    因此,资料的收集对论文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收集资料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阅读有关的理论书籍。 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撰写论文,必须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方法。

    对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理解掌握。 2、调查研究,收集有关的论据。

    论文的中心思想确定后,作者明确了所要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要着手拟订调查提纲。列出调查研究从何入手,了解哪些方面的情况,每个方面包括哪些项目和具体内容,需要哪些典型的材料和数据,取材的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等等。

    3、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作者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对于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社会科学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因此,要注意多阅读教育书刊、报纸,收集有关研究信息,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开阔自己的思路,完善自己的设想。

    (二)安排好论文的结构 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论点,进行论证,概括结论。 1、题目--体现内容。

    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眼睛,也是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 一个好的题目能吸引读者阅读文中的内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好的题目应是用精辟的语言来阐明作者打算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要明确、精练、易懂,要能正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当地反映此研究的范围的所达到的深度。 同时要使内行人看得明白,外行人也能有所理解。

    例如,”浅谈应用题教学中学习的激发”和”问题意识与数学教学”。前一个题目明确的反映了论文的中心内容和研究范围,即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一个题目明确而精练,读者一看便知研究的中心内容,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绪论--提出观点。对本论内容加以简要介绍,把中心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

    绪论要求写得精炼、明确,字数不宜多。 常见的绪论写法有: -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

    -提示内容要点。 -因事发问,启人思考。

    -从日常生活现象写起。 -引经据典,说古道今。

    我想写一篇关于公司产品质量管理的论文,有哪位高手能够提供一点资

    相关的制度文件,管理手册。

    重点体现多方位的监督管理以及自身的pdca改进管理。 给你个参考的范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 ================================================================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摘要: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投资建设的各类工程项目达十几亿平方米,一旦发生工程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因而,建设工程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工程质量 质量监督 项目管理 本文对工程质量管理着重从两个方面进行谈论: 1、政府监督管理与质量检测的行为 2、社会监督与监理单位的管理 政府监督管理与质量检测的行为 1.从投资的绝对数额上看,地产投资占大头,其中以政府牵头的投资为主,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没有任何主体的投资额能与政府投资相提并论,据统计,200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32917.7亿元,其中来自国有经济组织的投资为16504.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1.38%。

    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一半以上的建设工程质量,抓住了主要矛盾; 2.加强对投资的监管符合国家政策。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负有一定的监督管理的责任,但过多的介入往往会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有悖于市场经济原则,易于造成市场混乱,也不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精神。

    但对于政府投资工程,政府是投资商,是业主,业主在法律框架下管理自己的工程项目是有法有据,也符合国家政策的。 3.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

    过度的监管在保持市场秩序的同时也部分地扼杀了市场的创造力,不利于提高市场活力,长远看,也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强化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管理,相对弱化对其他业主的管理,既有利于发挥市场主体的活力,让其他业主能够在更大的空间中发挥其能动性,又能保持市场的稳定,因为毕竟政府业主才是市场的主导力量。

    4.具有榜样效应。若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管方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那别的业主也会乐于效仿,把政府投资过程的管理方法视为榜样,于是带动别的业主乃至整个工程建设市场良性有序发展。

    若其他业主有更好的方法,政府业主也可以效仿。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

    同时,伴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执监的快车道。同时,十几年来形成的基础、主体、竣工三部到位等级核定与巡回抽查相结合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出现了诸多的矛盾和问题。

    我国加入wto后,对整个建筑业将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作为建筑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同样面临着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挑战和机遇并存。

    也就是说,检测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同时市场竞争也将异常激烈。 目前,江苏省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深化改革工作正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中,检测市场也已逐步放开了。

    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竞争还不够规范,随之而来“恶性竞争、压级压价、提供虚假数据、出具假报告”问题也有所抬头了。这将最终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后果将是严重的。

    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营造良好的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秩序,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监督理论和经验乃至权威性虽然取得了质的变化,但一些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素质不高以及自我廉政、勤政约束机构不健全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这些势必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亟待改进和完善。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不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

    工程建设各方从建设工程活动一开始,就应享有知情权,了解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以便充分调动工程建设、监理和施工等受监单位自查自纠、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规范质量行为,减少和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 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规定要持证上岗。

    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推行“一人为私,两人为公”的执法理念。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

    目标质量管理-如何开展质量目标管理活动?

    原则1 — 以顾客为中心 组织依存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全面地理解顾客对于产品、价格、可依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谋求在顾客和其他受益者(所有者、员工、供方、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平衡。

    ◆将这些需求和期望传达至整个组织。 ◆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为此而努力。

    ◆管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使得整个组织都能理解顾客以及其他受益者的需求。

    ◆对于目标的设定 能够保证将目标直接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关联。 ◆对于运作管理 能够改进组织满足顾客需求的业绩。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保证员工具有满足组织的顾客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原则2 —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

    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努力进取,起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

    ◆了解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响应。 ◆考虑到包括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和社会等所有受益者的需求。

    ◆明确地提出组织未来的前景。 ◆在组织的各个层次树立价值共享和精神道德的典范。

    ◆建立信任感、消除恐惧心理。 ◆向员工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在履行其职责和义务方面的自由度。

    ◆鼓舞、激励和承认员工的贡献。 ◆进行开放式的和真诚的相互交流。

    ◆教育、培训并指导员工。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推行组织的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组织的未来有明确的前景。

    ◆对于目标的设定 将组织未来的前景转化为可测量的目标。 ◆对于运作管理 通过授权和员工的参与,实现组织的目标。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具有一支经充分授权、充满激情、信息灵通和稳定的劳动力队伍。 原则3 — 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的根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受益。

    实施本原则员工要开展的活动: ◆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 ◆主动地寻求机会进行改进。

    ◆主动地寻求机会来加强他们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在团队中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

    ◆关注为顾客创造价值。 ◆对组织的目标不断创新。

    ◆更好地向顾客和社会展示自己的组织。 ◆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

    ◆作为组织的一名成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员工能够有效地对改进组织的方针和战略目标作出贡献。

    ◆对于目标的设定 员工承担起对组织目标的责任。 ◆对于运作管理 员工参与适当的决策活动和对过程的改进。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对他们的工作岗位更加满意,积极地参与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活动,符合组织的利益。 原则4 — 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对过程给予界定,以实现预期的目标。 ◆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

    ◆根据组织的作用识别过程的界面。 ◆评价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果关系以及内部过程与顾客、供方和其他受益者的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冲突。

    ◆明确地规定对过程进行管理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识别过程内部和外部的顾客、供方和其他受益者。

    ◆在设计过程时,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培训需求、设备、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资源,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整个组织利用确定的过程,能够增强结果的可预见性、更好地使用资源、缩短循环时间、降低成本。

    ◆对于目标的设定 了解过程能力有助于确立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对于运作管理 采用过程的方法,能够以降低成本、避免失误、控制偏差、缩短循环时间、增强对输出的可预见性的方式得到运作的结果。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可降低在人力资源管理(如人员的租用、教育与培训等)过程的成本,能够把这些过程与组织的需要相结合,并造就一支有能力的劳动力队伍。

    原则5 — 系统管理 针对制订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通过识别或展开影响既定目标的过程来定义体系。

    ◆以最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方式建立体系。 ◆理解体系的各个过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通过测量和评价持续地改进体系。 ◆在采取行动之前确立关于资源的约束条件。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 ◆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 制订出与组织的作用和过程的输入相关联的全面的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对于目标的设定 将各个过程的目标与组织的总体目标相关联。

    ◆对于运作管理 对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广泛的评审,可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适时地进行改进。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 加深对于在实现共同目标方面所起作用和职责的理解,能够减少相互交叉职能间的障碍,改进团队工作。

    原则6 —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一个组织永恒的目标。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 ◆将持续地对产品、过程和体系进行改进作为组织每一名员工的目标。

    ◆应用有关改进的理论进行渐进式的改进和突。

    质量控制计划及实施资料的范本

    1 目的

    提供用来控制特性的过程监视和控制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和产品变差,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按顾客要求制造出优质产品。

    2 范围

    适用于本厂所有产品的控制计划。

    3 职责

    项目小组负责制定样件、试生产、生产控制计划

    4 工作程序

    4.1 控制计划表的格式

    4.1.1 如顾客未书面规定,控制计划采用APQP手册规定格式。

    4.1.2 如顾客未要求提供控制计划,则控制计划可以适用于相同过程、相同原材料生产出来的同一系列的产品。当顾客有要求时,则须提供顾客具体产品的控制计划。

    4.2 控制计划相应栏目应按如下要求填写和制定:

    4.2.1 控制计划的分类:样件、试生产、生产

    样件---对发生在样件制造过程中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

    试生产---对发生在样件之后,全面生产之前的制造过程中的尺寸测量、材料和性能试验的描述;

    生产---对发生在批量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过程特性、过程控制、试验和测量系统的综合描述。

    根据适合的APQP阶段,选用不同的控制计划,在前面空格处打“ν”符号。

    4.2.2 控制计划编号:填入控制计划编号,按《技术文件编号规定》填写。

    4.2.3 零件编号/最新更改等级:产品图号/最新图纸日期。

    4.2.4 零件名称/描述:产品/过程的名称和描绘。

    4.2.5 供方/工厂:制定控制计划的公司/工厂的名称。

    4.2.6 供方代码:顾客给定的识别号(代码),如顾客没有给定,则不填。

    4.2.7 主要联系人/电话:负责控制计划的主要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4.2.8 核心小组:负责制定控制计划最终版本的所有人员姓名和电话。

    4.2.9 供方/工厂批准/日期:控制计划由总工批准,填入姓名和批准日期。

    4.2.10 日期(编制):首次编制控制计划的日期。

    4.2.11 日期(修订):最近修订控制计划的日期。

    4.2.12 顾客工程批准/日期:如必要,获取顾客工程部门的批准。

    4.2.13 顾客质量批准/日期:如必要,获取顾客质量部门的批准。

    4.2.14 其它批准/日期:顾客工程批准/日期:如必要,获取其它同意批准。

    4.2.15 零件/过程编号:参照过程流程图。如果产品为多零件组合,应列出单个零件的编号

    和它们的过程编号,对于每个零件、部件、系统应分别编制控制计划,最后再合成。

    4.2.16 过程名称/操作描述:各过程(工序)的名称或说明。

    4.2.17 制造用机器、装置、夹具、工装(生产设备):每一制造过程所用的机器、装置、夹具、工装(生产设备)。

    4.2.18 特性编号:对每一过程中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分别按顺序编号。

    4.2.19 产品特性:产品的特点或性能。应列出特殊特性。

    4.2.20 过程特性:与被识别的产品特性具有因果关系的过程参数(输入变量),如温度、压力、时间、流量等。

    4.2.21 特殊特性分类:参见《特殊特性规定》。

    4.2.22 产品/过程规范/公差:材料规范及各过程的制造规范、验收规范、过程参数规范。

    4.2.23 评价/测量技术:所使用的测量系统,包括量具、检具、工具或试验设备。在使用一测量系统之前应对测量系统的偏倚、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进行分析,并改进。

    4.2.24 样本容量/频率:取样时,相应的样本容量和频率。

    4.2.25 控制方法:对每一过程如何进行控制的简要描述,通过对过程的有效分析可采用统计技术(如:控制图),检验(首检、自检、互检)记录等来对操作进行控制。如使用复杂的控制程序,在该栏中填入控制文件编号。

    4.2.26 反应计划:为避免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操作失控所需要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一般由

    操作人员、检验人员执行。在所有情况下,可疑或不合格的产品应清晰标识,并隔离和处理。

    4.3 控制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4.3.1 控制计划制定完成经批准后,分发给相关部门。

    4.3.2 对于系列产品的控制计划在发生下述情况时,技术部应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过程更改;检验方法、频次等修订;过程不稳定;过程能力不足;对于顾客具体产品的控制计划,除在以上情况下需对控制计划进行评审和更新外,在产品有更改时也需要对控制计划进行评审和更新。

    谁能给份《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样本-搜狗问问

    1.目的 对于公司生产过程有关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确保各生产过程按规定方法在受控状态下进行,达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 3.术语 过程:指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个或多个受控的活动。

    关键工序:形成产品特殊特性的过程或工序。 作业标准书:描述为完成某一功能所进行工作的作业文件。

    工作环境:围绕影响产品制造及质量的过程条件总和,通常指清洁、照明、噪音、保温、通风、安全等。 4.职责 4.1生产部: 4.1.1负责产品制造的归口管理,负责编制产品生产计划; 4.1.2组织人员、物料实施生产计划; 4.1.3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1.4保持现场清洁。

    4.2技术部: 4.2.1负责编制图纸和工艺; 4.2.2负责工程变更的实施与监控; 4.2.3负责按APQP要求编制试产、批量生产的控制计划。 4.3 生物管课: 4.3.1负责按生产计划要求组织物料供给。

    4.4 品质课: 4.4.1负责过程检验和试验; 4.4.2编制检验指导书和产品检查基准书; 4.4.3反馈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信息;过程监控,绘制控制图。 5.工作流程及内容 序号 流 程 工作说明 责任 部门 使用表单 5.1 5.1收到客户的订单经合同评审后,编制销售计划并发给相关部门。

    供销部 5.2 5.2生产部结合库存状况编制生产计划。 生产部 《生产计划表》 5.3 5.3根据生产计划和材料库存状况,准备生产物料。

    生物管课 5.4 5.4生产部制造课根据生产计划编制《加工命令流程卡》安排的生产任务。 制造课 《加工命令流程卡》 5.5 5.5.1各车间操作员在作业初次运行、材料更换、加工方法更改时进行作业准备验证,检查确认人、机、料、法、环是否符合作业标准书的要求。

    5.5.2 操作者在生产前应对设备进行点检,确认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班组长负责按作业标准书调整和记录生产设备参数。 5.5.3每个工作班,产品转换后生产的首件产品,应进行首件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生产。

    5.5.4生产过程的所有人员都须经过对口岗位技能、工艺规程培训合格后上岗,其中所有质检员、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车间 《作业准备验证记录表》 《首检和巡检记录单》 序号 流 程 工作说明 责任 部门 使用表单 5.6 5.6.1操作者按照作业标准书的要求进行自检,并作好工艺参数记录。

    5.6.2巡检员按照作业标准书的要求进行巡检。 5.6.3生产过程中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对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进行标识。

    5.6.4 生产过程中,操作者或班组长发现原材料或半成品出现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品质课,品质课负责组织协调处理。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

    5.6.5当生产过程中出现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 动力中断等紧急情况时,生产部按应急计划措施执行。 5.6.6顾客财产按附件1《顾客财产管理办法》控制。

    5.6.7生产设备、工装、模具按《设备控制程序》和《工装控制程序》实施。 5.6.8产品防护按《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实施。

    5.6.9 生产现场按5S要求控制。 车间 《5S检查表》 《工艺参数记录表》 5.7 5.7.1 用Xbar-R图进行控制,过程能力应达到Cpk≥1.33。

    5.7.2公司的过程控制必须保持(或超出)批准PPAP时的过程能力,除非顾客另有要求。过程能力指数应符合:a)对于长期稳定的过程能力,Cpk值应大于1.33;b)对于短期过程能力研究,Ppk值应大于1.67;C)当顾客要求较高或较低的过程能力或性能时,控制计划必须作相应的注释(即在APQP控制计划中“产品/过程规范公差”栏中注出)。

    5.7.3当使用控制图对过程参数进行监控时,控制图上必须记录重要的过程事件(如更换工具、修理机器),以确保发生问题时能及时查找。 5.7.4当控制计划中标识的特性是不稳定的或能力不足时,必须根据控制计划实施适当的反应计划。

    并限制过程输出,进行100%检验。同时制定全面的纠正措施计划,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纠正措施计划必须包括具体的时间和规定的职责,以确保过程稳定和有能力。当顾客有要求时,这些计划将由顾客评审和批准。

    品质课 Xbar-R图 《纠正/预防措施要求表》 序号 流 程 工作说明 责任 部门 使用表单 5.8 5.8品质课检验员按《检验控制程序》实施产品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品质课 5.9 5.9制造课填写《产品入库单》交生物管课入库。 制造课 生物管课 《产品入库单》 5.10 5. 10生产部制造课统计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应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实施改进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生产部 制造课 《生产计划达成月统计表》 《制程不良品统计表》 《主要异常统计周报表》 5.11 5.11按《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要求归档、保管记录。 文控中心各部门 6.相关支持性文件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QS/B-22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QS/B-16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控制程序》 QS/B-11 《采购控制程序》 QS/B-23 《检验控制程序》 QS/B-2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S/B-27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7.质量记录 记录编号 记录名称 保存期限 保存地点 QS/D12-01 《生产计划表》 2年 生产部 QS/D12-02 《作业准备验证记录表》 2年。

    课程设计开头应该写什?课程设计开头应该写什么

    很完整的毕业论文范文文档,是我上学时候学校的官方版本,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并支持作业派论文范文网。

    详细内容点击本地下载即可,希望好用收藏本站或者好评,信我的没错的 本规范依据国家科技论文标准(GB7713-87,GB7714-87),并结合学院对毕业设计的有关要求。 本规范主要适应于三种体例中的论文类(含调研报告、策划方案类),其他体例可参照执行。

    一、论文版面与打印要求 1。论文必须采用A4型打印纸排版、单面纵向打印。

    2。封面按照学院教务处统一模版采用楷体三号字居中填写,其中论文题目只填写主标题。

    3。页边距:左3cm,上、下、右:各2cm;页眉:1。

    5cm,页脚:1。5cm。

    4。页眉注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毕业设计”,用楷体五号字居中书写;并加下划线;页脚:页码用Times New Roman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5。一级标题采用黑体三号字居中,标题若为两字,则两字中含两个空格。

    其他内容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表格、图表除外),二级标题加粗,行间距设为1。5倍。

    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的段前段后格式均设为自动。 二、题目 1。

    论文题目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同时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 2。

    题目字数不宜超过20字,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公式等,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三、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1。

    内容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一般为300 字左右。 2。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为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

    3。“关键词”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

    具体关键词之间空一格。 谢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