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通报批评会议纪要范文

“通报与公告、报告与请示、公函与便函”、会议纪要与会议? 爱问知
通报与公告都属于宣告性公文, 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
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
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公告就是公布、告知 报告是呈阅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属于陈述性公文;而请示是呈批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公函比较正式,便函则不然 会议纪要是会议记录的摘录的其主要部分。
公文中处分决定、批评性通报与纪要、决议有什么区别
一是二者的行文目的不同。处分决定与批评性通 报虽然都能起到引以为戒、使人受到教育的作用,但 前者是组织传达对某人所犯错误的处理结果,是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对某人的处理结论,而后者则是以反面 典型教育大家,总结教训。
二是涉及对象不同,处分 决定一般对人,而批评性通报通常以对事为多,对人较少。
三是行文范围不同,处分决定的行文范围比较 严格,有些还具有保密性,不宜广为宣传;而批评性 通报的行文范围比较广泛,保密性较少,一般都让群众知道。
四是写法不同。处分决定的写法比较简单,一般包括个人身份情况、错误事实和结论三部分,而 批评性通报则一般包括情况介绍、原因分析希望和要求等内容。
第二,纪要、决议:
两者都能记载反映会议议决的事项,都属反映会议结果的文件,但是,决议适用于依据多数表决原则进行决策的会议,如人代会、党代会等各种代表会议和委员会议。它反映的是会议围绕某个主题、经反复讨论研究而通过的一致性意见,属于决定性文件,所以必经与会人员的法定多数表决通过方才生效。一个决议只能围绕一个主题,如果会议有多个主题,相应可以产生多个决议,每个决议一旦形成和发布,就都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而纪要主要用于不实行多决原则的各种工作会议、座谈会议、研究会议等,其他会议也可酌情采用。纪要属总结记录性文件,一个会议只能形成一个纪要,主要反映一致意见,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反映不同看法,可以围绕一项工作,也可以写入不同方面毫无关联的几项决定。它不需表决通过,由会议主持机关负责人审定即可制发。手把手教你成为公文写作高手
请示和报告、决定和通报、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的含义和区别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种类:
(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适用于公布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公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求通报批评的例文,和格式
不需要.例文: 批评性通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省**市**县 擅自停课组织中小学生参加迎送活动的通报 1999年12月5日,**省**市**县举行**高速公路在本县通车仪式,**县主要领导擅自决定,让本县部分中、小学校停课参加通车仪式,近千名中小学生在风雪天等候长达二小时,致使部分中小学生生病,学生家长和群众极为愤慨,致信中央要求坚决制止此类现象。
中小学校依照国家规定建立有严格的教育教学秩序,这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破坏。现在一些地方的个别领导利用自己的权力,动辄调用中小学生为各种会议、考察、参观、访问甚至商业性典礼搞迎送或礼仪活动,有些地方还因此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县发生的问题,已不只是一般的形式主义,而是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此类不良风气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学习和活动安排,要有利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今后各地区、各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和规定,不得擅自停课或随意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种迎送或“礼仪”活动,如确有必要组织的,须报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国务院办公厅(盖章)。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
1.命令的写作格式 : 命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带有强制性、领导性、指挥性要求的公文文种。
主要用于发布重要的行政法规和规章,采取重大的强制性的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等。 从性质和内容上划分,命令大体可分为: ①发布性命令。
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国家领导人发布法律、法规或重大行政措施的指令性公文。发布性命令一般由发布性命令正文和发布性命令附件组成。
附件为所发布的法律、法规或重大行政措施。 ②行政令(指挥令)。
主要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及领导人颁布行政规章或重大行政措施。发布行政令的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必须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其职权的特殊的法定作者。
除此之外,负有特殊使命的机构,经政府授权,也可适用此文种。 ③任免令。
主要是用于任命或免去(撤销)机关、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职务的公文。 ④嘉奖令。
是国家行政机关嘉奖作出突出贡献的机关领导、人员的公文。 2.指示的写作格式 : 指示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部署工作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公文,它是领导机关阐明工作原理和基本要求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
从内容来讲,指示与决议、决定有明显的不同。对于特殊重大的方针、政策问题,对于重大的工作任务问题,就使用决议或决定;而对于贯彻方针、政策所作的工作部署,对下级机关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则使用指示。
常见的指示包括指示的因由,指示的内容,对下级执行指示提出的要求等内容。 3.公告的写作格式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属于公开宣布的告晓性公文,它与其它告晓一般事件的"通知"和用于表扬、批评和传达重要情况的"通报"不同,它具有高度的庄严性和权威性。 公告分发布性公告、告知性公告、关涉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公告。
公告包括标题、正文、签署和日期等。 (1)标题 ①发文机关加事由加文种。
如《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关于宋庆龄副委员长病情的公告》;②发文机关名称加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告》;③事由加文种,前加"关于"; ④只写"公告"。 (2)正文 直述公告缘由,宣布事项。
内容必须是真正的要事,要高度概括;大多是消息性,一般不提出执行要求。 (3)签署 写明公告发布机关全称。
公告标题系发文机关名称加文种的,也可不写公告发布机关名称。 (4)日期 公告的年月日一般标在签署下一行。
4.决议的写作格式 决议是经过会议讨论通过,对某些重大事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并要求贯彻执行的公文文件。它体现了集体或集团的意志,具有无可辩驳的集体性,以及权威性、规范性。
决议由标题、通过日期、正文三部分组成。 (1)标题 由发文机关(或会议名称)、事由、文种类型组成,也可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通过日期一般写在标题下,在小括号内注明会议名称及通过时间,也可只写年月日。 (2)正文 正文因类型差异略有不同。
公布性决议先写通过决定的那次会议及其作出公布议案的简单理由,次写公布内容,最后写注意事项及处理办法。批准性决议先写什么会议审议了某个议案,依据什么理由,决定批准否,再写对被审议案的具体评价,最后以"指出"、"认为"之语引出号召。
阐述性决议则先概述某一事实,然后加以理论分析,最后是评断。 5.议案的写作格式 议案是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法定人数的人大代表及人大有关机构也可提出议案。 议案的开头部份可简明扼要地阐述提出议案的目的或原因,也可直截了当地提出需要审议的事项。
6.函的写作格式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公函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发文机关、日期等。
①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者事由、文种组成。一般发函为《关于**(事由)的函》;复函为《关于**(答复事项)的复函》。
②正文 一般包括三层:简要介绍背景情况;商洽、询问、答复的事项和问题;希望和要求,如:"务希研究承复",敬请大力支持为盼"等。 7.决定的写作格式 决定是党政机关及其他部门对某些重大问题或重要事项,经过一定会议讨论研究表决通过后要求贯彻执行的文体。
决定除会议作出外,也可以由领导机关制发。 决定一般由标题和日期、正文、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 标题和日期 决定的标题要完整地写出发文机关、决定事由和文种三项内容。在决定事由前一般以"关于"连结。
决定的日期即会议通过或领导签发此项决定的日期。它写在标题之下,外用括号。
重大法规性的决定,还需注明通过该决定的机关、日期和生效日期。文末不再注明。
(2) 正文 决定的主体部分也就是正文。其篇幅长短,由内容多少决定。
一个篇幅较长的决定,其内容通常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说明形势和有关情况,作出决定的目的与意义;另一层是说明决定的具体事项,落实决定的政策、措施和要求等等。 篇幅较长的决定,正文在结构上可分为开头、主体、结语三部分。
开头。这一部分一般用一个自然。
通报是怎样的格式?
第一编 行政文体第一章 行政机关公文教学要求:在本章的学习中,应当着重掌握:法定公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构成要素和写作要求;各公文文种的用途;某些文种的分类;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的一般写法。
“公文”部分和下面的“事务文书”部分涉及的文种较多,因而容量较大,问题较多。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应当着重掌握的问题有:一、概述1、重点掌握公文的概念和特点。
公文有公文的概念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文字材料。
广义的公文专指法定公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
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的特点主要有:(1)法定性;(2)政策性;(3)实用性;(4)实效性;(5)规范性。
2、掌握公文的基本功用。公文的基本功用有:(1)颁布法规,传达指示;(2)反映情况,请示工作;(3)联系工作,商洽公务;(4)宣传教育;(5)依据凭证。
3、掌握公文的分类。(1)依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种。
(2)按照紧急程度可将公文分为紧急公文和普通公文两大类。紧急公文又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
(3)按照有无保密要求和、及秘密等级可将公文分为无保密要求的普通文件和有保密要求的保密文件两大类。保密文件又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和秘密文件三类。
(4)按照具体职能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法规性公文、指挥性公文、报请性公文、执照性公文、联系性公文、实录性公文六大类。二、公文的体式1、了解公文的构成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构成公文的诸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1) 眉首部分又称文头部分,通常有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诸要素构成。
(2) 主体部分又称行文部分,通常是由公文标题、主送机关、公文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项目构成。(3) 版记部分又称文尾部分,通常是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名称、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项目构成的。
2、了解公文的构成格式。3、了解公文的印装规格。
三、重点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2、要了解实际情况;3、要遵循各项行文规则(1)文种的选用要正确(2)行文关系的确定要妥当(3)制发程序的安排要合理。制发公文的程序主要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
四、各类公文的写作要领(一)命令1、了解命令的用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命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2、了解命令的特点:命令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极强。
3、了解命令的分类:命令主要包括发布令、行政令、嘉奖令三种。4、了解命令的写法。
(二)决定1、掌握决定的用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2、了解决定的特点:决定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公文。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对某些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都可以用决定。3、了解决定的分类:按照具体用途和内容的不同,可将决定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一类是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
4、了解决定的一般写法。(三)公告1、掌握公告的用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2、了解公告的写法。(四)通告1、掌握通告的用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2、掌握通告的写法。(1)标题。
通告的标题有多种写法,一是完全式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二是省去事由,只写发文机关和文种;三是省略发文机关,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四是只有文种,也就是“通告”。(2)正文:通告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
开头概述发文的目的,主体写明通告事项,结尾写明执行要求等,惯用的结束语有“特此通告”等,结尾也可省略。3、了解写作公告、通告的注意事项:(1)要写得通俗;(2)要写得具体;(3)要写得清楚。
(五)通知1、重点掌握通知的用途:《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2、掌握通知的特点:通知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传达指示、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布置工作与周知事项时所用的一种下行公文,有时也是告知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的平行文种。
通知用得最为广泛,因而使用频率很高。通知具有使用范围的广泛性、文种使用的晓谕性和行文方向的不确定性。
加强会议管理的通知 会议笔记怎么写 会议纪要范文
加强会议管理的通知“不用了,我们就这么走吧,我作陪村好了。”
天行笑了笑说道。我们是不用整了,衣服都是干净整齐的,虽然是大热天,但想我们出汗还是不太可能的,就连灰尘都占不到。
胖子连忙跑过来拉着我们就准备往外走,还一边说加强会议管理的通知注意力,让你知道人除外表外还有一样东西叫气质。这里论气质谁是我跟天行的对手,天境高手的气质可不是经常能看到的。
我做好后就去学校把凌雪接了过来,没多久天行也带着我妹回来了,一进门天行刚看到字画就愣住了,两眼发直,身子也站得笔直。我们会议纪要范文过来好一会,大概有半个来小时,天行醒了过来,直接就说了一句话:“我要闭关。”
靠!我写字是为了给我妹和凌雪看的,没想到被他先占了好处。看样子是要突破了,早知道就早写给他看了。
我马上反应过来说道:“好,我们去紫金山,我给你护法。”说着就带着凌雪和我妹飞了出去。
“恩,好!”天行应了一声也飞了出来。我们直奔紫金山,找了一个山洞让天行进去之后,我们就在外面给他护法。
“伯父,我叫许耀阳,是南方人。”我也简短地答道。
“哦!这样啊,那我想进去换身衣服,在公司没办法得穿正式的,真不舒服,你们加强会议管理的通知等一下,马上就可以开饭了。小许啊,你可有福了,雪儿她妈做饭可是一绝啊。”
说着他就进去了。凌雪看见他爸对我的第一印象不错,也松了口气。
我却知道这是必然的,就凭我的卖相当然没问题了,但是会议纪要范文事情才刚开始,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暴风雨应该不远了。
判断是非1、议案、通报、会议纪要、意见都是行政公文
1、议案、通报、会议纪要、意见都是行政公文。
(Y )2、请示和报告都必须一文一事。(Y )3、公文中的标题,一律不用标点符号。
(X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4、关于转发科委两个《通知》的通知。(X )这个太错了5、通报是下行文。
( Y)6、叙述、议论是通报的主要表达方式。(X )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精神或者情况,没有议论。
7、收到下级上报的“请示”或“报告”后,上级都应当作出答复。(X)报告重在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一般不需要上级答复,重在呈报。
8、报告和请示都是陈述性公文。(Y )9、关于申请资金修建学生公寓楼的报告。
(X )应该用请示10、关于扩建油库的请示报告。(X)又是请示又是报名,两类文种混用个人观点,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