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范文
铁路安全隐患整改措施怎么写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第1条 总经理安全职责: 1、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3、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2条 副总经理(生产)安全职责: 1、主管安全生产工作,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特殊动火、特级高处作业等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 2、组织制定、修订安全规章制度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4、组织开展各项安全生产竞赛活动,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工作先进经验,并奖励先进单位和个人; 5、组织安全教育和考核工作; 6、组织各类重大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的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7、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动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第3条 副总经理(其他)安全职责: 1、 负责各自主管(专业)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 2、定期检查各自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失职和违章行为; 3、负责处理各自主管部门安全、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4、负责组织各自主管范围内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防火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落实整改; 5、负责组织各自主管范围内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4条 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专责高级工程师)安全职责: 1、总工程师对公司生产安全技术问题全面负责,副总工程师(专责高级工程师)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生产安全技术问题负责; 2、组织开展安全技术研究工作,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安全防护装置,并组织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3、按照“三同时”原则在组织新、改、扩建项目时做到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审定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项目,使之完善可靠,技术上切实可行; 5、负责尘、毒等有害物质的治理方案规划,使之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6、参加各类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重演。
第5条 生产处安全环保管理方面安全职责: 1、协助总经理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协调安全生产委员会日常工作; 2、在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生产)领导下负责公司的安全监察工作; 3、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新入厂人员及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4、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审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5、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协助有关单位对查出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检查落实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6、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有特殊情况时有权停止有关违章人员的工作,同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处理; 7、按照“三同时”原则,参加新、改、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方面的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和试运投产工作; 8、负责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等的安全监察工作; 9、负责组织、协调安全附件、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可燃气体报警器等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测工作; 10、负责汇总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督促有关部门按期实现; 11、制定劳保用品、保健费用发放标准,并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使用劳保用品情况; 12、负责各类事故的汇总统计工作,参加人身伤亡、火灾、爆炸、交通、环境污染、中毒和重大、恶性未遂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参加工伤鉴定,并建立企业事故档案; 13、负责审批一级用火,二、三级高处作业等作业的审批; 14、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审查基层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检查演练情况; 15、对安全生产工作中有贡献者和事故责任者提出奖惩意见; 16、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工业卫生管理制度,并检查执行情况; 17、负责组织对职工进行工业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搞好工业卫生工作,实现文明生产; 18、制定“三废"治理和尘、毒、噪声防治措施计划,并检查执行情况。 第6条 生产处设备管理方面安全职责: 1、负责机械、电气、动力设备、工艺管道、通排风装置及工业建筑物等的管理,使其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2、组织对工业建筑、起重机械、施工机具、锅炉、压力容器及安全装置、热力管道、采暖、制冷、通排风等设备的定期检查、校验、检测工作; 3、负责制定和审查有关设备制造、改造、维护、检修的各项管理制度;贯彻国家、上级部门关于设备制造、检修、维护保养及施工方面的安全规程和规定,制订和修订各类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编制装置大检修安全组织措施计划和下达安全检修任务书; 4、按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并对采购的设备、配件质量负责,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标准和规定; 5、新增、改造、超期运行设备、操作条件变动时应使其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6、组织机动设备专业检查,对机动设备存在的事故隐患须及时组。
加强安全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风险回避 是指在完成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后,如发现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高,损失大,又没有其他有效的对策来降低风险时,应采取放弃项目、放弃原有计划或改变目标等方法,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
损失控制 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与方法。风险转移 是指将风险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
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是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风险保留也称为风险承担 是指企业自己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即指一个企业以其内部的资源来弥补损失风险,是其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
对铁路实施安全风险管理 存在哪些问题
1、长期以来,铁路高度重视安全基础工作,始终高喊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但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以我所在的电检车间为例,突出表现在: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控制较为薄弱;临时性措施办法多,职工队伍两极分化严重,职工队伍素质能力还有欠缺等等。随着新技术装备大量投入使用,技术水平需要不断的提高,对职工素质的要求更加提升,安全基础薄弱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将更加突出。
切实解决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已是极为紧迫的工作。因此我认为想要破除铁路安全基础薄弱的“顽疾”,就必须增强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所以,引入安全风险管理方法,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进一步促进干部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安全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班组的重大安全风险及主要管控措施
班组安全风险控制2011 年12 月23 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 要求:必须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构建 安全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达到最大限度减 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的目的。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亦是铁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铁路企 业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及落实各项制度措施最终 的依托是班组这个管理链条末端的基本单元。
所以,铁路企业实行 安全风险管理离开班组这个基本单元,则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 月”。所以,必须采用多种有效方式,认真做好班组安全风险控制工 作。
要达到该目的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 提高班组成员对铁路全面推行安全风险控制的认识 铁路实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安全 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尤其是现阶段随着 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管理及作业 人员对新规章、新技术、新设备的认识过程客观的存在理解和使用 技能上的缺陷,构成了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风险。所以,只有提高班 组对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的认识并将其关键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才能达到控制铁路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
通过世界发达国家及 我国国家电网、航空航天技术、核工业、石油化工等企业对该管理方 法的运用实践,已经充分的证实了该管理方法的运用有利于促进企 业安全基础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措施的落实。2 准确把握班组安全风险控制的关键内容2.1 把握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知识2.1.1 何为风险?一般来说,风险就是指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与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如果用定量模型表示即为:风险=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故发生的损失程度。风险广泛存在于社 会生产、生活之中。
2.1.2 何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就是指为了降低风险可能导致的 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所进行的风险因子识别、危险源分析、隐 患判别、风险评价、制定并实施相应风险对策与措施的全过程。2.1.2.1 风险因子是促使或引起风险事件发生的条件,是风险事件 发生的潜在因素,是造成损失的间接的和内在的原因。
对铁路系统而言风险因子是指:可能产生风险的时间、空间、作业环 节以及职工作业中的违章行为。2.1.2.2 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客观存在的、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 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隐患、事故的根源或状 态。
对铁路系统而言危险源是指:作业行为、设备质量、安全环境、安 全管理中的关键项目。2.1.2.3 隐患是指超出了人们设定的安全界限的状态或行为。
对铁 路系统而言是指如列车运行超速、“两违”现象等,隐患是直接导致 事故发生的根源。2.1.2.4 事故: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事故是指系统的发展、变化违背 人们的意愿,发生了人们不期望的后果。
对铁路运输来说是:因隐患 控制不当或未及时进行阻断,造成了不期望的后果。如发生《铁路交 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中规定的事故或设备故障。
由于铁路运输企 业的生产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这一特质,所以从铁路运输的 特殊性出发将风险因子、危险源、隐患统称为危险源,通过铁路运输 企业最初的风险控制活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 做法。2.1.3 风险因素的基本属性:风险因子:理论可替代实际可转换。
危 险源:理论可减少实际可减少。隐患:理论可消除实际可消除。
事故: 理论可减少实际可减少。既然风险因素的基本属性都凸显出可以替 代、减少、甚至消除的客观属性,也就是进一步的验证了企业只要采 取适当且正确的措施,安全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或消除的。
2.2 把握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 脉,亦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造就了铁路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的 多单元性和复杂性,从而使得铁路运输安全风险也呈现出多样性和 复杂性,所以,控制铁路运输安全风险必须有轻重缓急之分。
铁路安 全风险管理的重点分为:①高铁安全;②客车安全;③工程质量;④ 强化劳动安全风险控制;⑤营业线施工;⑥重大自然灾害后果;⑦货 物装载加固和危险货物运输;⑧站车防火防爆;⑨行车控制系统信 息安全;⑩道口和路外安全。3 班组安全风险控制应该严把“风险四关”3.1 严把设备质量风险关。
各班组要根据所使用的设备特性和修程 修制的要求,认真查阅班组所管理的设备维修档案、检修记录、检测 数据、事故案例、设备故障案例分析等各种资料,全面排查设备设 计、制造、定期检修、日常维修和日常使用等环节中可能导致事故的 关键控制项点①和安全风险点②。结合站段车间所公布的本班组的 关键控制项点和安全风险点,由班组长带领班组全体职工对其进行 再次确认后制定详细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组织学习使每一名与设 备接触的工作人员均能够彻底了解设备性能及使用标准,并将确保 设备质量良好的责任落实到人头,进行设备使用全过程的监控,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出详细记录,制订防范措施以彻底杜绝该问题 的再次发生,彻底阻断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
3.2 。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对做好铁路安全工作、提升安全管理品质意义重大。安全风险管理是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升级和创新,它吸取了传统管理方法的精华,又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比以往的传统管理方法更深刻地揭示了事故的内在规律和本质根源。我们一定要用好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牢固树立 “三点共识”,把握好 “三个重中之重”,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狠抓管控措施落实工作,形成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二、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以来,结合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干部包保作用,强化安全风险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成立了安全风险评价领导小组,着力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同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全段安全形势和安全风险点,成立了12个安全风险控制督查小组,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管内所有车站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今年春运中,把繁忙的春运工作作为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平台,结合安全实际,实施安全风险点卡控措施,确保春运安全万无一失。各督查组深入细致地排查安全风险点,不遗漏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风险点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责任,实行闭环管理,确保了现场安全稳定。
三、对安全风险管理的思考。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安全风险管理必将在铁路安全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将安全风险管理更好地运用于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呢?首先要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安全风险管理的作用,必须要有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组织,这是确保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其次,要强化督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大对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监督指导力度,为安全风险管理良好运行提供保障。再次,要具备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我们要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展示作为,用创新精神指导具体实践,从源头上排查和化解安全风险,全面夯实安全基础,从而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如何认识管理问题是铁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
安全风险是指危害事件的一种可能性。
形成安全风险的因素通常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人员、设备、管理、队伍素质等,一般只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安全工作得到新的加强。
但是,通过对车间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最近路内发生的几起安全事故的深层次原因,深刻认识到:问题的根源最终还在管理!一个个伤不起的事实充分说明,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管理问题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 一、责任意识不牢固是最根本的危险源。
在抓安全管理中,思想上责任意识不强,造成在日常检查考核中存在好人主义严重的问题,批评多严格考核少,搞下不为例多较真分析少,对违章违纪职工有时处理起来瞻前顾后怕伤感情,怕撕破脸皮不好管理避重就轻,其结果是本人不能受到应有的教育,其他职工也不能跟着吸取教训,导致班组日常管理、现场作业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管理人员抓安全工作不能亲力而为,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久而久之,使现场失去控制。 二、管理责任不落实是最危险的风险源。
干部落责、职工落标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如果责任落实了,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控制住了,就能保证安全。目前看,我们对生产运行中的控制还不到位,有些安全风险尚未得到有效掌控。
有的正常状态下也没有认真执行和落实岗位职责、制度规定、作业标准、作业流程;有的到现场检查指导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没有把检查重点放在岗位职责、制度规定、作业标准、作业流程的落实方面。对车辆重点部位的质量抽查流于形式、卡控不严,对列车质量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的不透彻,问题根源查摆的不彻底。
造成了在对有针对性问题的上抽查卡控力度小,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没有很好的从根源上查摆整治。 三、管理基础不扎实是最直接的风险源。
管理基础的强化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关。管理基础薄弱,是导致安全风险的直接原因。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分析,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心中无数,深入现场调研少,现场作业控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现场检查卡控上存在着求数量不求质量的问题,对现场检查发现的违章违纪问题,不能进行深入分析,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未能及时查找管理原因并积极组织制定有效的整改,造成存在的风险隐患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可能导致一些倾向性问题演变为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到,管理基础不牢固是最直接的风险源,管理基础的强化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关,管理基础薄弱,是导致安全风险的直接原因。
浅谈如何做好班组安全风险控制工作
敬仁伦(武铁职教基地襄阳培训站)【关键词】班组安全风险控制2011 年12 月23 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 要求:必须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引入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构建 安全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对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达到最大限度减 少或消除安全风险的目的。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亦是铁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铁路企 业实行安全风险管理、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及落实各项制度措施最终 的依托是班组这个管理链条末端的基本单元。
所以,铁路企业实行 安全风险管理离开班组这个基本单元,则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 月”。所以,必须采用多种有效方式,认真做好班组安全风险控制工 作。
要达到该目的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 提高班组成员对铁路全面推行安全风险控制的认识铁路实行安全风险管理,是在现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安全 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尤其是现阶段随着 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管理及作业 人员对新规章、新技术、新设备的认识过程客观的存在理解和使用 技能上的缺陷,构成了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风险。所以,只有提高班 组对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的认识并将其关键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才能达到控制铁路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
通过世界发达国家及 我国国家电网、航空航天技术、核工业、石油化工等企业对该管理方 法的运用实践,已经充分的证实了该管理方法的运用有利于促进企 业安全基础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措施的落实。2 准确把握班组安全风险控制的关键内容2.1 把握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知识2.1.1 何为风险?一般来说,风险就是指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与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如果用定量模型表示即为:风险=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事故发生的损失程度。风险广泛存在于社 会生产、生活之中。
2.1.2 何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就是指为了降低风险可能导致的 事故,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所进行的风险因子识别、危险源分析、隐 患判别、风险评价、制定并实施相应风险对策与措施的全过程。2.1.2.1 风险因子是促使或引起风险事件发生的条件,是风险事件 发生的潜在因素,是造成损失的间接的和内在的原因。
对铁路系统而言风险因子是指:可能产生风险的时间、空间、作业环 节以及职工作业中的违章行为。2.1.2.2 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客观存在的、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 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隐患、事故的根源或状 态。
对铁路系统而言危险源是指:作业行为、设备质量、安全环境、安 全管理中的关键项目。2.1.2.3 隐患是指超出了人们设定的安全界限的状态或行为。
对铁 路系统而言是指如列车运行超速、“两违”现象等,隐患是直接导致 事故发生的根源。2.1.2.4 事故: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事故是指系统的发展、变化违背 人们的意愿,发生了人们不期望的后果。
对铁路运输来说是:因隐患 控制不当或未及时进行阻断,造成了不期望的后果。如发生《铁路交 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中规定的事故或设备故障。
由于铁路运输企 业的生产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这一特质,所以从铁路运输的 特殊性出发将风险因子、危险源、隐患统称为危险源,通过铁路运输 企业最初的风险控制活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 做法。2.1.3 风险因素的基本属性:风险因子:理论可替代实际可转换。
危 险源:理论可减少实际可减少。隐患:理论可消除实际可消除。
事故: 理论可减少实际可减少。既然风险因素的基本属性都凸显出可以替 代、减少、甚至消除的客观属性,也就是进一步的验证了企业只要采 取适当且正确的措施,安全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或消除的。
2.2 把握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 脉,亦是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造就了铁路运输系统的组成部分的 多单元性和复杂性,从而使得铁路运输安全风险也呈现出多样性和 复杂性,所以,控制铁路运输安全风险必须有轻重缓急之分。
铁路安 全风险管理的重点分为:①高铁安全;②客车安全;③工程质量;④ 强化劳动安全风险控制;⑤营业线施工;⑥重大自然灾害后果;⑦货 物装载加固和危险货物运输;⑧站车防火防爆;⑨行车控制系统信 息安全;⑩道口和路外安全。3 班组安全风险控制应该严把“风险四关”3.1 严把设备质量风险关。
各班组要根据所使用的设备特性和修程 修制的要求,认真查阅班组所管理的设备维修档案、检修记录、检测 数据、事故案例、设备故障案例分析等各种资料,全面排查设备设 计、制造、定期检修、日常维修和日常使用等环节中可能导致事故的 关键控制项点①和安全风险点②。结合站段车间所公布的本班组的 关键控制项点和安全风险点,由班组长带领班组全体职工对其进行 再次确认后制定详细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组织学习使每一名与设 备接触的工作人员均能够彻底了解设备性能及使用标准,并将确保 设备质量良好的责任落实到人头,进行设备使用全过程的监控,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出详细记录,制订防范措施以彻底杜绝该问题 的再次发生。
如何保证铁路高风险工点控制措施的落实
1、实施安全风险管理,是在现有安全管理基础上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理念的提升、工作思路的优化,必须尊重铁路安全生产客观规律,在坚持长期以来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用安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现行的安全管理进行系统和规范,促使现有安全管理更加理性和科学。
2、安全风险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三点共识”,严格落实“三个重中之重”要求,以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为重点,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为载体,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保证,全面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构建安全风险控制体系,把风险管理与既有安全管理有机融合,切实强化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超前防范,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风险,使安全工作更具超前性、针对性和主动性,促进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3、安全风险识别要围绕“管理、人员、作业、设备、环境”等要素,突出客车、高风险环节、关键岗位等重点,以事故故障、监测检测、维修检查、日常安全检查等为基础信息,对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查找安全风险源,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点。
4、安全风险等级分级控制 (1)、全段安全风险划定为4个等级。 可能导致发生一般D类及其以上事故的问题为I级风险; 可能导致发生机务系统事故苗子和段定严重事故苗子的问题为II级风险; 可能导致发生段定事故苗子的问题为III级风险; 可能导致发生段定事故苗子隐患的问题为IV级风险。
(2)、段安委会负责制定I、II 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职能科室负责制定III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各生产车间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段I、II 、III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制定 IV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并明确班组安全风险控制重点,建立完善班组安全风险控制制度。 (3)、段安全风险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对全段各部门开展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性指导,收集、整理各类安全风险信息,为段安委会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制定全段统一的《安全风险控制表》,明确I、II 级安全风险主要控制措施、控制部门、控制岗位。各车间部门按要求完善、制定本车间部门管理的《安全风险控制表》。
(4)、各车间(科室)根据《安全风险控制表》和《岗位风险作业指导书》,编制各工种《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针对各作业环节的风险点制定细化预防控制措施。 (5)、各车间部门要把“标准化作业”作为安全风险控制的最重要环节,以《岗位风险作业指导书》和《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对岗位作业进行全过程指导、明示、卡控,使全员参与安全风险项点的控制,把安全风险消除在现场、化解在岗位。
分级分析 一是实行班组、车队、车间、段四级分析制度,利用班组会、队委会、车间例会及段安委会,对职工两纪、行车隐患、机车质量等典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问题多发的关键人(车)、关键班组、关键车队、关键车间,分析查找根源,进而有的放矢进行风险控制。二是定期实施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发现新的风险点和风险点发生变化、风险控制措施存在缺项或控制无效,以及风险点问题集中发生、隐患突出等风险信息,以《风险信息情况反馈、追踪表》逐级上报,对新的风险点及时纳入风险问题库。
5、安全风险研判,是对阶段性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的排查识别,分为定期研判和不定期研判。路局、站段、车间、班组要按照“历史规律分析、现实问题分析、条件变化分析”三个基本要素进行,并将安全风险的研判作为各级安委会和安全分析例会的主要内容。
(1)、动态研判安全风险。对运输安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违章违纪等安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变化等动态信息和新设备、新技术、运输组织等运输生产条件变化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研判。
(2)、静态研判安全风险。根据已发生的事故故障教训、一定时期存在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设备设施源头质量缺陷和作业中发生的惯性问题进行研判。
(3)、车间定期研判。通过定期安全分析会,由车间主任对上一阶段确定的安全风险重点项目控制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安全风险研判,制定对策和措施,落实到具体岗位和责任人。
(4)、班组定期研判。通过班前会,结合作业项目、人员、设备、环境、气候、运输组织、规章变化等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风险研判,提出安全卡控要点及相应的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责任到人。
(5)、不定期研判。安全风险的研判必须适应发展变化,针对季节更替、工程改造、设备更新等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和运输生产的新情况、新问题,相关部门或单位适时进行专项的安全风险研判,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分析研判安全风险的变化,并制定相应的卡控措施,逐层细化,落实到岗,定责到人。
6、安全风险处置 安全风险处置要坚持处置优先原则,优先采取危险消除和预防措施,继而采取后果控制和应急措施,并注重临时控制和长期控制相结合,实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对突发性安全风险,发现危及行车和人身安全紧急情况,要果断采取“拦、停、扣”等措施,按照相关应急处置预案和程序,有效控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