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农村创文工作调查报告范文

    求一篇《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家乡带来的变化调查 一、 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时间:2007年2月7号至2007年2月27号。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七里店村及附近几个村庄:沙坡池村,王庄村,毛庄村,孙庄村。

    方式:在村委会干部的协助下,我对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 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及一年四季从农忙到农闲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 总体状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发展到现在,在我所调查的农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电视,近40%的农村家庭安装了有线数字电视,30%左右的家庭购买了VCD或DVD。

    在我们乡镇也有许多文化场所,如:音像制品出租、书报刊出租与零售、网吧等。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发展迅速。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2、 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我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对此我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两大主题,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梯次推进,通过典型引路,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市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及成效 一是牢固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迅速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

    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用科学观指导新农村建设,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支农惠农政策有了充分了解,农民对政策知晓率达90%以上,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格外高涨。目前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正健康有序、如火如荼的深入开展和运行着。

    二是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市委、市政府认真实施“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战略,坚持以“一村一品”为载体,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去年全市粮食总产102.12万吨、油料总产15.13万吨,生猪饲养量达到604万头,茶叶产量10280吨,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42万亩,发展市级以上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文秘杂烩网80多家。全市。

    关于桓台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作文

    关于桓台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近代化历史的一项重要任务。

    农村的改革使全国近八亿农民受益。新农村的改革使贫穷落后思想封建的农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前言“吃着窝头咸菜,身穿带着补丁的衣服,住着低矮的茅草房,走着崎岖泥巴路,那时候有一辆自行车已经是相当知足的事情了,往往人是骑着自行车的,如果遇到下雨天的话,那可就要自行车骑这人啦!”这是爸爸妈妈告诉我关于农村以前的一些情况,而现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将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桓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成功的。比如,在2008年中桓台县果里镇东边村给各沿街户每人免费发了一把扫帚。

    据村党支部书记任绪远介绍,在东边村,沿街户发扫帚已经是十多年的历史了。发扫帚是为了让沿街户打扫自家门前的卫生,这项制度已经深入村民心中。

    村民王桂贤说:“每天早上六点多我们就起来打扫卫生,自家门前干净了,心里也舒坦。”村里的生活垃圾,每天有专人负责收集填埋。

    村里基本达到了“三清”“五化”。在桓台,像东边这样的村已经达到了82个。

    这只是桓台新农村建设,通过容貌治理扮靓新农村的一个缩影。在一个又一个的农村居委会旁,我们能看见一个又一个的设备齐全现代化医疗室,为农民治病服务,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

    从这件事例中看来,农村开始从卫生着手,一点一滴的改变着身边的环境和自生的健康。并且桓台根据不同镇村、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基础条件,采取不同办法,选择不同路径,走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经济中等村重点抓好村容村貌及环境整治。采取“不建新居变内涵、完善设施变环境”的形式,突出了“三清”、“五化”,切实抓好了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绿化美化、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等工作,积极开展“农村文明一条街”、“文明小康村”等创建活动,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建设。

    邢家镇东营村在综合整治、完善配套的基础上,投资15万元成立了农事家业服务中心,为企业和村民提供用工、农活、家政等服务;宋家村先后投资200余万元整修硬化村内道路56条,面积2万多平方米,新改建自来水管道和排水管道1000米,打深水井1眼,安装路灯50盏,修建垃圾池11个,建成高标准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处,并成立了秧歌队和锣鼓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目前,82个环境整治村呈现出“街道干净整洁、道路四通八达、房屋粉刷一新、农村和谐稳定”的喜人局面。

    2008年以来,农业农村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粮食总产超1万亿斤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超过1万亿斤,实现连续4年增产,单产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桓台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经济发展。

    粮食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518公斤、620公斤,创历史新高。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全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8万亩,新建改建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0个。

    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的“华北集约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及“桓台县农业有害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正式奠基,国家863计划“山东半湿润区现代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集成”项目进展顺利。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对种子、农药、农产品加工和养殖业依法监管,成立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

    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积极推进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华北集约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的合作。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县各镇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并且以示范村、环境整治村建设为重点,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扎实开展“环境容貌整治年”活动。

    根据我的调查,今年农业总产值14.92亿元,比上年增长8%。实有耕地面积2.56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5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9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1万公顷。

    粮食总产30万吨,平均亩产1101公斤。农村人民打开思想,不在迷信盲从、重男轻女。

    实现了男女平等,这个几世纪从未打破的封建思想。农民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相信科学的态度是农民过上小康生活,享受到了城镇生活的那份惬意。

    通过政府的积极帮助,农村孩子上学也发生着变化,国家实行的“两免一补”,使一些学生如愿以偿地走上了求学之路。桓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是正确的,在政府的支持下,新农村正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发生着变化。

    我们身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有义务有责任去了解现在农村的变化。希望桓台政府可以派人下乡在农业方面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农民每年收入。

    创建文明城市调查报告怎么写

    这里有不少形式的报告范文,也有你要的有关文明城市调查报告,参考一下吧,希望对你可以有所帮助。

    记得给我加分!!! 许昌市“文明城市”问卷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推动许昌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许昌市统计局按照许昌市“双创办”的要求,就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涉及的30个问题在许昌市区组织开展了“文明城市”问卷调查活动,以了解市民对许昌市创建工作的认知程度和看法,为进一步搞好创建工作提供依据。 调查结果如下: 一、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已被大多数市民知晓,而且绝大多数市民对这一活动持支持态度 在被调查的677人中,有451人知道许昌市正在进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占被访者人数的67%,有169人有所了解,占被访者人数的25%,表明创建活动已被大多数市民知晓,知晓率达91.58%(高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90%的知晓率); 在问到创建工作是否有必要时,占被访者人数的60%表示很有必要,占被访者人数的31%表示有必要,有91%的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这一活动支持态度。

    许昌市近年来开展的各种以科教、文体、人际和谐为内容的“三和行动”普遍为人民群众所了解,在被调查的677名市民中有91%的人知道或者了解这项活动,而且有41%的市民参加过“三和活动”; 在问到居民居住社区参加文化活动是否方便时,有39%的市民回答方便,28%的居民回答较方便,23%的市民回答不方便,还有12%的市民表示不知道;不方便和不知道共占35%。 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单位或社区开展的比较好,有81%的人经常参加或者参加过法制宣传活动; 对于许昌市开展的多种形式的有关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有88%的市民表示熟悉或者知道,不知道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2%; 对于“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市民都表示有所了解,占到被调查人数的94%,这说明广大市民对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非常关心;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有45%的市民定期参加体育锻炼,有42%的居民偶尔参加体育锻炼,基本不参加的占13%。

    二、市民对“窗口”行业、政府职能的服务质量基本满意 在对政府各职能部门依法办事和文明执法情况的调查中,占被调查人数的30%回答很好,占被调查人数的43%的人回答多数部门较好,回答个别部门较好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3%,但是还有3%的居民回答不好,这说明某些部门的依法办事能力和文明执法情况还需进一步加强; 在对本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的调查中,回答很好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8%,回答多数部门较好的占43%,回答个别部门较好的占25%,回答不好的占4%; 市民对许昌市市场管理情况表示满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2%,表示较满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9%,有9%的人表示不满意; 市民对许昌市市场环境表示满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4%,表示较满意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7%,有9%的人表示不满意; 在问到对许昌市是否感到出行方便的时候,回答方便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6%,回答较方便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1%,回答不方便的占3%; 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表示满意的和基本满意的占86%,不满意的占14%; 市民普遍对于许昌市的治安环境表示满意,回答安全和较安全的占达90%;回答不安全的占10%; 对于许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的完成情况,回答好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0%,回答较好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1%,回答一般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8%,还有2%的人表示不知道; 对于许昌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廉洁奉公情况,有33%的市民认为廉洁,有50%的市民认为基本廉洁,有11%认为不廉洁,认为腐败严重的有6%; 三、市民素质普遍提高、社会风尚得到好转 在问到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占被调查人数的66%的人回答出了正确答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还有34%的人不能和不能正确回答。 在问到当别人遇到危险,需要帮助的时候,占被调查人数37%的人表示见义勇为,占被调查人数58%的人表示寻求援助,还有5%人表示旁观或者走开; 对于捐献骨髓等公益行为表示认同的人占81%; 四、社会不良现象得到遏制 认为近年来聚众赌博、卖淫嫖娼等社会不良现象没有的有1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9%,认为不严重的有32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7%,还有14%的市民认为较严重; 认为几年来贩、吸毒等社会不良现象没有的有1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8%,认为不严重的有34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9%,还有13%的市民认为较严重; 对于许昌市采取扫除黑恶势力工作表示很好、成果显著的有26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1%,认为还可以的有32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0%,认可率达91%; 五、对城市整体形象的评价 认为许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很好的市民有18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1%,认为较好的有29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9%,还有20%的市民。

    寻找..关于农村“创建卫生村”的社会调查报告..要2000字.自写的

    为了不断改善我村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区乡创建“北京市卫生村”工作部署,以创建工作为契机,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活动,达到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目的,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断改善我村卫生设施和生活环境质量,提高我村群众健康意识,提升地区形象和环境卫生总体水平,为某某地区城市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1、建立和健全组织管理制度,落实环境卫生工作责任制,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协调、配合,明确责任主体,完善检查、考核制度,强化专职人员服务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建设的投入,做好道路硬化、厕所和垃圾管理清运、上下水管理和控制私搭乱建等工作,不断改善村容村貌。

    3、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卫生防病和“除四害”工作,定期开展药物灭杀工作,降低四害密度,科学用药,合理配备和使用药械。

    4、深入开展“创建市卫生村”和“爱国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宣传工具、宣传渠道,增强群众的健康和卫生意识。加强健康知识培训与普及工作,进一步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组织领导

    成立某某村“创建市卫生村”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吉明月 某某村党支部书记

    宋来福 某某村委会主任

    副组长:李桂芹 某某村党支部副书记

    杨 杰 某某村环卫队负责人

    组 员:王海泉 范青禄 杨春华 单文玲 徐淑英

    宋 旺 李建和 宋来生 王建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创卫办公室设在村环卫队,办公室主任由杨杰兼任。

    四、主要措施

    1、要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市卫生村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我们要按照区、乡统一部署,切实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2、深入开展宣传动员。今年创建工作宣传要围绕着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结合地区环境质量的清理和改善,以及上级指示精神,通过宣传动员提高群众健康行为的养成率。

    3、通过环卫、保洁在岗人员的劳动纪律和队伍整顿,加强在岗人员的工作考核和检查,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保洁质量,要把考核结果与在岗人员的工资、福利挂钩。

    创建市卫生村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做好爱国卫生工作,完成好创建北京市卫生村的任务。

    某某村委会

    2005年1月17日

    谁知道有关东营文明城市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4月23日,明确提出了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即确保成为首批省级文明城市,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一年多来,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创建为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城乡联动和油地军校共建共享四项原则,切实加强组织、协调、调度和督导,严格考核奖惩,在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实施了市民素质工程、城市建设管理工程、信用东营建设、社会秩序整治、文明社区建设、小康文明村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文化建设基础工程等八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顺利实现了预期目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使全市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社会秩序更加规范有序,市民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基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为进一步加快东营发展的宝贵财富。

    全市创建文明城市总体战打响后,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各个角落在文明的召唤下,迅速汇集成强大的创造文明的力量,以激动人心的行动创造着一座崭新的城市。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东营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文明城市称号,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这标志着东营创城工作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从此踏上新的起点。 打造精神推动力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股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东营市委、市政府为此向全社会提出了“建设文明城市,共创美好家园”的口号,举全市之力,聚各方资源,努力把东营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文化繁荣的现代文明城市。 科学、完整、有效的工作体系,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

    东营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主任,油地军校各一名相关领导任副主任,30多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协调委员会。各大班子领导“一岗双责”,形成了以6个专门工作组为主体的日常办事机构。

    市、县区共抽调200多名骨干人员组成各级创城工作办公室,深入推进创城工作。 创城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确保各项职责落到实处,东营市狠抓责任分解、宣传发动和督导落实三个环节。

    将创城指标任务层层细化分解,实现职、责、权的统一;先后召开阶段性综合调度会议9次,对市民教育、市容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顿、社会秩序整顿、社会事业建设、创建文明社区、建设小康文明村均进行专项部署; 把督导落实作为确保创城取得真正成效的核心环节,倾听群众呼声。市创城办从一开始就专设了督导组,下发督办件647件,督办事项1875项,办结率100%。

    同时,严格督查考核,将创城工作列为党务、政务督查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完整而深入的工作督导体系,在创城工作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创建文明城市,根本是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一年多来,我市以解决影响城市文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坚持领导带头、油地共建、城乡统筹、软硬环境并举四项原则,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教育工程,使文明城市创建的每一项工作,都成为陶冶人、教育人、提高人的重要活动。编印了《市民文明手册》等教育教材,在各媒体开设了专栏、专题,开办“市民学校”,狠抓《东营市民道德规范》等制度落实。

    深入推进“信用东营”建设,全民的思想道德、科技文化、身体健康等素质不断提高。 环境面貌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直接反映,整治环境是创城工作的难点,也是群众关注的热点。

    东营市先后部署开展“四项集中整治”,市容环境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还城市以整洁;交通秩序以治理城区客运秩序和交通违章为重点,规范市民行为;市场秩序以确保诚信经营为重点,大力组织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示范街”活动;社会秩序以“平安东营”建设为重点,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实施城乡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工程,集中实施了一批便民、利民项目。

    2004年市里一次性拨付创城专项经费691万元,配套完善了图书馆、艺术馆等基础设施,着手规划设计会展中心、大剧院、科技馆等大型文化设施。整合区域社会资源,图书馆、少年宫、体育馆等12处基础设施实现了油地共享共用。

    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基层创建深入扎实。在农村,开展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2004年全市小康文明村达到54个,2005年达到178个,农村文明信用工程荣获全省首届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被载入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实践100例。

    在城市,大力建设文明社区,投入6000多万元配套完善了设施。到目前,市级文明社区达到13个,区级文明社区17个。

    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 东营经济进入了发展最快的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均已提前完成“十五”计划。2005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地方583亿元,增速创近12年来最高水平,居全省首位,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城市行列的名次2004年列27名。

    城乡面貌在短期内发生了巨变,“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地”特色鲜明。

    要写调研文章,题为“深入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途径方法”-百

    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汇报 突出特色抓深入 整体推进促拓展 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在创建内涵上求深化,在创建覆盖面上求拓展,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蓬勃开展起来。

    一、特色开路,发挥优势,提升创建内涵 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州市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大力突出文化主题,开展了以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创建活动。***是全国文化先进市,群众性文化活动基础广泛。

    依托这一传统优势,他们因势利导,以点带面,以文化特色为引导,全面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在重点建设图书室、阅览室、广播室、电教室的同时,注重把文娱队伍建设和品位高雅的民间书画做为特色,强力推动文化创建。

    为促进文艺活动的开展,他们组织专业文艺人员,编排了一批与创建活动相关的文艺节目,并进村入户进行辅导,开展巡回演出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把创建活动变成了自觉行动。目前,全市有200多个农民剧团,12个书画院,200多个农村图书室,1200只秧歌队活跃在全市农村。

    **村大堤农民书画院、***书社、****书画苑、***书院等农民书画民间组织先后举办了20多次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主题的农民书画展,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前来拍摄专题节目。****投资13万元,建起了集革命传统教育、文化娱乐活动、民间传统艺术展示、书画艺术鉴赏、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园林式文史院。

    同时,他们还开展了“百佳宣传文化活动示范户”评选挂牌活动,对100个宣传文化示范户进行命名表彰。实施了“读一本科技书,学一门新技术,建一个生态园,闯一条致富路,创一个文明户”的“五个一”工程。

    组织了家庭读书、学法、环保、健身“四进家”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引导,提升了文化品位,带动了全市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开展。

    二、典型引导,辐射带动,浓厚创建氛围 为使创建活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该市始终重视发现、培树、总结、推广各个层面上的先进典型。一是培树典型人。

    ***村的农民戏曲爱好者***、****,曾荣获全国乡村青年文化先进个人、河北电视台戏苑乡音金牌擂主等荣誉称号。该市把他们作为文化方面的典型,大张旗鼓的宣传,使该村的戏曲表演迅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周边村庄文化活动的开展。

    ****村的***是当地的科技先进个人,在政府支持下,她创办高档果品、苗木示范基地,并帮助8000多户果农进行果品改良,先后被评为市、县“双学双比女能手”和****市“十大女农民状元”等荣誉称号。依托这一科技典型的辐射带动,积极进行引导,果农们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空前浓厚起来。

    二是培树典型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创建活动的基本单元。

    为此,该市开展了“美德在农家”、“十星级文明户”等为主要载体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树立了一批绿色家庭、科技家庭、生态家庭、文化家庭的典型。****村的支部书记****酷爱养花种草,他把自家小院搞的如花园一般;而本村的退休教师****、****夫妇,则利用自己的特长,主动编排了一批创建活动的小节目进行演出,吸引了周边****等村很多群众加入其中。

    该市把他们分别作为绿色家庭、文化家庭的典型大力推广,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创建意识。三是培树典型村。

    先后推广了绿化先进典型魏家林村,沼气建设先进典型下卜村、大染庄,高标准建设村部的先进典型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先进典型***村,治理“空心村”、修建文化广场、自己动手制作健身器材的先进典型唐奉村等等 。通过对这些典型的表彰和宣传,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带动了更多的创建村奋勇争先、不甘落后。

    ****是邻村,分属一、二批创建村,在***庄的示范带动下,***村不等不靠,跑步入“编”,投资40多万元,硬化街道3500米,修建排水沟800多米,栽种塔松350棵、月季6000株,建成沼气池100个,建起了微机室、图书室、文化室、文化活动广场,并顺利通过了****市首批文明生态村的考评验收。****村在创建稍显落后时,新修排水沟2000米,新植风景树4000株,新建垃圾池8个,重新步入先进行列。

    通过推广这些群众信服的典型,达到了带动一批、拉动一片、辐射一方的效果,在全市形成了新典形不断涌现、老典型再增措施、新老典型学比赶超、争创一流的动人场面,全市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三、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确保创建效果 该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村庄之间经济基础、人文环境的差异,制定了因村而宜的具体创建措施,整体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创建活动。

    一是了解情况,掌握重点。他们组织全体市级干部、市直部门一把手,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分析情况,找准薄弱环节,掌握创建重点。

    穆村乡的庄火头村基础条件较好,为创建活动的一类村,但每逢农历“二、七”大集后,本来干净漂亮的街道变的垃圾满地、一片狼藉。针对此情况,分包该村的市级、市直部门领导调查后,把整治集后街道卫生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制定。

    关于佛山创文的调查报告

    广佛都市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严瑾、尹保山报道:昨天,佛山公布城市公共文明指数首次模拟测评结果。这份“体检报告”显示,非机动车、行人乱穿行闯红灯等“毛病”突出,公共环境和公共秩序存在较大缺陷,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整体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去年11月,市文明办委托佛科院的专业课题组开展了“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模拟测评”活动。数据显示,佛山在本次测评中综合得分为68.4分。市文明办主任、市创建办实地考察组组长张红兵坦言,这个分数表示佛山与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一个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体现,其得分程度更直接关系到“创文”能否成功。“分数越高,创建成功的希望才越大。”张红兵说。

    据介绍,这次测评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入户问卷调查”和“材料审核”三种方式进行,三项根据2:4:4的比例计算得出综合分数。首次模拟测评从全市五区随机抽取主干道、广场、公园、商业大街、交通路口、公交车、出租车等70个实地考察点、2503户家庭作为测评对象。

    “体检”结果表明,佛山在人际交往和公益行动的认同度这两方面优势较明显。“实地考察”的七个项目中,公共交通线路、出租车、广场的得分较高,均在80分以上。“问卷调查”中,佛山市民对社会公益行动的认同程度较高,七成市民赞同“志愿者行动愈来愈推进社会进步、见义勇为行为得到社会广泛支持、市民比以前更积极参与慈善、捐助活动”的观点。

    在三个项目中,“材料审核”一项的得分最高,有85.1分。这显示各区都按要求开展了许多有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材料准备工作扎实。“实地考察”只得71.9分,“问卷调查”仅得56.8分,显示佛山“创文”不足“症状”主要集中表现为公共环境、公共秩序这两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公共环境差,公共秩序比较混乱。

    张红兵表示,根据这次的测评结果,我市将加大“创文”宣传力度,形成新闻宣传、公益广告、宣传栏三个铺天盖地的态势,同时督促牵头和责任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会治安、环境卫生、集贸市场、窗口服务等专项整治,进入社区、家庭开展“市民教育13项行动”等工作,努力提高佛山的公共文明指数。

    下一页:城市文明体检报告 佛山城市文明首份“体检报告”检出多项毛病,但亮点也突出

    急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范文!

    相关范文: 关于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查报告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根据中央和省市部署,我县自2006年2月起,坚持以“二十字”方针为目标,突出“建设新村镇、培育新产业、塑造新农民”这一主题,全面启动示范工程建设。 一、成效及做法 我县先后启动了两批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第一批确定了34个示范点,到今年6月,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并荣获全市新农村建设年度考评第二名,取得了新农村建设阶段性胜利;第二批选择61个示范点(其中市点10个,县点51个),截止目前,各示范村建设工程均已启动,村庄道路、改厕、下水道等硬件建设正在推进。

    主要做法有: ——抓村庄规划,绘就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我县先后投入资金110多万元,聘请省级规划设计单位,完成全县村庄布点规划和示范自然村村庄建设规划。

    同时,安排建设设计部门按高中低档设计多种户型,免费提供给镇村和农户选择。另外,对有建设规划的村镇,要求县土地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没有规划的,在规划编制尚未完成前,一律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

    ——抓凝心聚力,推进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2006年,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对第一批示范村进行以奖代补,并出台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方案,确定县直单位对示范村结对帮扶。

    对于第二批示范村,目前已有45个单位出资53万元用于示范村建设。各示范自然村均组建了“五老”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和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了理事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理事、理财、监督”权力,突出农民主体地位,调动群众积极性。

    截止目前,全县第一批示范村全部建成水泥主干道和通户路,共修建水泥路71公里,改水2015户,建成三格式厕所1475口,清理垃圾、杂草1500多吨,拆除破旧圈舍及废弃房460多间,示范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全县第二批示范村已累计投入资金437.7万元,修建水泥路37公里,改水1518户,改厕147户,清理垃圾、杂草669吨,拆除破旧圈舍及废弃房487处。

    ——抓产业发展,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县已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9个、面积29万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162家;创建国家、省、市名牌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2个。二是推进“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建设。

    推广陶厂生姜、仙踪草莓、清溪螃蟹等特色种养面积8万亩,涉及品种10多个。三是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56家,年经营收入2.3亿元,带动农户3.2万户。 ——抓和谐构建,解决新农村建设民生问题。

    一是实施村村通工程。去年共投入2400万元,建成村级水泥路86公里。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1400万元,重点实施万亩以上圩堤达标、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三是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投入648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9920平方米,新建校舍11824平方米。

    四是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投入456万元改造和修缮8个镇卫生院,完善农村卫生网络建设;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县86%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的状况。

    五是加强社会低保体系建设。将低保标准提高到180元/月,发放农村特困救助资金50万元。

    六是实施饮用水解困工程,解决了2万多名群众饮用水问题。七是实施清洁能源工程,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3230口。

    八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全县累计培训4300多人次,转移劳力3800人,转移就业率达90%以上。

    九是实施农机富民工程。全县共有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06台,农机总动力达25.3万千瓦,去年共发放购机补贴44.7万元。

    十是实施村村通广播工程。投入100万元,用于村村通广播工程建设。

    ——抓乡风文明,丰富新农村建设内涵。在各村成立“禁赌协会”,加强村“红白理事会”建设,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十佳文明家庭”、“十佳创业带头人”等评比,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人、教育人、感化人。

    与此同时,本着“政府倡导、社会支持、农民自办”的原则,将民间艺人组织起来,精心培育一支支生在乡土、长在乡土、服务乡亲的文艺演出队伍,先后发展业余剧团24个。大力兴建村级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共建设农村文体活动室92个,建成农民科技书屋5个,每个书屋配备2000本科技书籍和一台电脑。

    二、问题和不足 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试点村的面貌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主要体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一方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地方领导干部没有拿出足够精力来研究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学习上、政策研究上,还是实。

    农村科普调研报告怎么写啊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农业的弱质性,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阔性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作为典型乡区乡镇,农村经济在粮烟支柱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经调查表明,制约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x`vZ http://fanwen.edu8.net ^/x`vZ 一、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o9Y$Nw(l http://fanwen.edu8.net o9Y$Nw(l 1、迫切希望有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xx镇作为农业乡镇,目前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烤烟和粮食,但调查表明,不少烟农从成本、风险等来考虑,其实不太情愿栽烟或只种点玉米,因为不少农民表示:一株烟从每11月就得开始操劳,要用近10个月的时间才能变成经济收入,除了生产成本和劳务成本外,其实所得到的利润实在少得可怜,但除了烤烟和核桃外,又一时无法找到更好的产业来发展。为此,不少农民都怀着一种“不得已而为之”想法来抓这一棵烟,其实都迫切希望各级政府能够多发展一些适合农村发展的新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通过更多新产业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新经济组织组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

    n4k#^Ih http://fanwen.edu8.net n4k#^Ih 2、希望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希望各级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有更多扶持政策,以推动农村结构调整既要有量的扩张 ,更要抓质的提高。(2)希望加快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

    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希望各级部门能够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集中人力、财力,对有一定规模且科技含量高、牵动力大的龙头企业进行扶强扶壮,尽快培植起一批以主导产业和骨干农产品为基础原料的农 产品加工企业,尽快改变目前这种“种菜无法卖,种粮无法加工”的局面。

    (3)希望着力推进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业抗御市场风险能力。(4)希望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以促进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找范文W7&B!#Md http://fanwen.edu8.net W7&B!#Md 3、希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抓核桃等主导产业促经济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

    据调查发现,65%的农民都迫切希望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做好引导,在产业建设中积极发挥以点带面和典型辐射的带动作用,促进二、三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高农民收入。"s[,QuH/s( http://fanwen.edu8.net "s[,QuH/s( 4、希望进一步加强村社道路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纵观xx镇的村组公路,道路硬化率低,农民群众希望村民自治以后,村级组织应从关心热点问题入手,发动农民,出资出力,解决村、社道路"雨天泥泞、秋季尘飞"的局面。@'x=^ L http://fanwen.edu8.net @'x=^ L 5、希望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要求构筑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6、希望各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两手抓。

    在落实财力投入的同时,希望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的建设,培养农民创造新精神,通过创业改善自己生活,帮助困难群众致富,共同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7、希望以实施提高农民素质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

    应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60%以上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 8、希望以创建文明村社为先导,塑造新风貌。

    应着力整治农村环境,植树造林,美化、净化村容镇貌,尽快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同时,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c]B= http://fanwen.edu8.net =)%(}c]B= 9、希望有好的基层带头人和村级领导班子。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新农村的组织实施者。

    通过走访发现,全镇51%的农户认为,现在的村委会实行“村民自治”以后,没有很好地发挥好自治作用,更有一部分人认为“根本自治不了,自治就成了一盘散沙”。因此希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aO?"i Q http://fanwen.edu8.net $。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