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案范文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比如,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一生.正如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所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品德与社会》课这套教材的使命是:使学生学会做人的初步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共和国的下一代用于谋求丰富生活的知识、能力基础.培养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因此就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杜会》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1.兴趣引入,启智相剂.师生互动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依据这门学科的特点,每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点板书在黑板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找答案.如在教《社会呼唤诚信》这一课时,教师板书:1、何谓“诚信”? 2、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做出承诺? 3、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聚精会神地读书,圈点,之后盼着教师抽问,以便抢着回答问题,展示自己.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学生深层次地想问题,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新意见,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表现自己,并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再完善、总结.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也建立起了心理和谐的相容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地开展.在不断地学习、教学中探索,使得教学思想越来越活跃,把这种有启有发的教学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远胜于按部就班地说教式教学.2.从实际出发.提高教与学的效率2.1 从学校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提高教学效率.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教学《我的祖国多辽阔》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与其它省市比比面积大小,再用课件展示东、西、南、北不同地方同一季节的气候特征,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找一找、拼一拼等方法来了解我国领土疆域之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也浓,再回到课堂上进行总结,学生抢着发言,课堂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教师又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师生互补,提高课堂实效,结果明显.2.2 从生活实际中取样,让学生感知自然,提高学习兴趣.如在教《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些植物,询问家长它们有什么作用,再组织学生展开对“花草树木本领大”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家乡、爱自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2.3 从学生自身中寻找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校教学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寻找学生自身资源充实教学,体现学生主体,达到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学务之目的.如在教学《拥有好心情》一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讲出自己的烦心事,说说自己当时是怎样处理的,讨论“怎样才能走出烦恼的困扰”,教师要对学生给予指点,有的学生找不到可倾述的对象又不敢跟老师、家长说,教师可指引方法如:写信、记日记等来转移烦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对生活的态度.学生之间互谈心事,互吐心声,谈感受、出主意、减痛苦、树信心.心结一解开,脸上的笑容也回来了,对学习也有促进作用.3.以教材为主体,从实践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它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门学科知识,但这些知识又贯穿着大量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我们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首先是坚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是以教材中的内容为主线,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去实践,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三是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与学生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达到教学之目的.如在教学《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一课时,一是要求学生读课文,了解世界各地都有我国的同胞,世界各国都设有“中国城”,他们在节假日或举行什么活动时都会相约到中国城庆贺;二是通过海外华人的故事,了解他们在异国他乡的艰辛与心系祖国的热忱,如:对国内贫困生的资助,地震灾区的援助等等.三是通过一些实际事例让学生知道今天的许多海外学子为祖国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如钱学森事迹等.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信念.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
小学三年级思品教案《大家都是好朋友》 小学三年级思品教案《大家都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
2、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3、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4、宽厚待人,学会自己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二、教材分析1、在《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们的学校”单元中,涉及到了关注学校的老师、同学等内容,但以老师为主。
本单元则立足于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友爱。与《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我们的快乐大本营”单元相比较,后者更侧重于“集体”的概念,更重视合作与分享,在友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发展同学情谊。
而本单元更重视良好个性心理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珍惜和获得友谊。两者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2、“大家都是好朋友”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平常而真实的情谊,对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欣赏和友爱,同时学会思考,知道同学、同伴之间需要有健康的友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你的心情我理解”则进一步通过换位体验,引导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学会理解他人、宽容他人。
“友爱是相同的”这一主题,帮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异,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我们要理解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与选择,这样才会彼此享受平等的友爱。
最后一个主题“为了友谊,我们共同努力”则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矛盾,增进彼此的友谊。三、教学建议1、教师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结合教材插图,引导他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中去发现友谊,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友情。
2、组织好各主题的送卡片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同学之间的情谊。要鼓励学生多写几张小卡片送给同学,同时注意保护个别没收到卡片的孩子的积极性,不要让他们觉得没人与他们做朋友而产生自卑感,要鼓励他们主动和同学交流,鼓励大家和他们交朋友,让这部分学生同样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3、采取引导学生心理换位的方式,创设一种可知可感的氛围,引导学生注意理解别人的感情,体谅别人的困难,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从侧面引导学生认识信任、理解、互相帮助在交往中的重要性。4、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特殊情感,容纳他人的不同看法,使孩子们避免走向自我中心的误区。
5、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日常交往中的种种不和谐,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或生活体验去感受、思考“为了友谊,我们需要怎样做”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交往心理,懂得呵护友谊,继而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增进彼此的友谊。四、教学评价1、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方法,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
2、采用鼓励性评价,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观、朋友观、友情观。五、教学案例案例1《不一样的朋友》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真正的朋友要真诚相待、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欣赏和友爱之情。活动准备1、课前搜集、了解朋友的种类。
2、布置学生裁剪几张卡片,并带上彩笔或颜料。活动过程一、“真正的朋友”辩论会1、教师:上一节课,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谁是自己的好朋友,共同分享了友谊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还亲手制作了小卡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同学们玩的真开心,这节课我们继续交流,好吗?2、 学生看课本34页插图,然后全班交流,引出问题: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辩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正方的观点是:能指明自己的缺点,互相帮助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反方的观点是:有好吃的、好玩的、能共同分享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学生自由组合分成正反两方,通过辩论,让学生懂得真正的朋友常常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跟你一起面对困难,帮助你进步。4、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观察,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并分析对人对己的害处,将活动延伸、拓展。
二、交流“我不一样的朋友”1、学生思考自己有哪些不一样的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如学习上的朋友是谁,生活上的朋友是谁……)。2、制作卡片,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从不同角度欣赏自己的各类朋友,并且主动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制作我的“朋友词典”1、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朋友的种类,对“朋友”这一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诤友:能直言相劝的朋友;挚友:亲密的朋友;学友: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结成的朋友;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育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2、对照自己的朋友,完成自己的“朋友词典”。
然后进行交流。
品德与生活《怎样才凉快》优秀教案
《怎样才凉快》优秀教案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情况
假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心得体会范文。
此课程的结构由三条轴线、四个方面架构而成。三条轴线: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四个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 其中“活动性”提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二、《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怎么写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就是对你将要上的那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进行设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即在上品德与社会课之前,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规律,强调研究教对学的指导,重视教学活动整体功能而形成的课堂教学方案.它有别于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必须是课前的. 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其次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份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学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学目标制定,最后部分是教学过程及说明.四个环节解决两大问题:一,发展什么,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是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怎样发展,通过教学过程及说明来解决. 下面我以一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去同学家玩》一课的教学设计来具体体现以下三点. 《去同学家玩》教材分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认识到,没有情感作为人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其本质就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去同学家玩》这一活动主题,它强调了小学生在家里要行为文明,注意安全,玩有意义的游戏.然而现代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长辈的关爱下,养成了“小皇帝”。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案(上册),共48页,这里只能复制一小部分,详细的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伴你教品德与社会]我长大了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实施过程〗 (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
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张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
(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2. 通过对照片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长辈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换来的,体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我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 1.教师提出问题。 师:在这样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同学们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
但是你们在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应该为这个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对家庭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呢?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几名代表陈述本组同学的观点,并要说明理由。
3.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之后,将学生写的卡片贴在“温馨宝典”――红心卡上。 4.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释、补充等活动,逐渐地转变了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开始形成了主人翁责任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四)我的心里话 1.教师引导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 师:你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说得多好啊,老师都感动了,要是你的爸爸、妈妈能听到,一定会很高兴的。
你愿意说给他们听吗? 2.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地说出来,使学生与旁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 [伴你教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抚育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案(上册),共48页,这里只能复制一小部分,详细的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伴你教品德与社会]我长大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一)学生准备 能够反映自己健康成长和家庭幸福生活的照片或事情。
(二)教师准备 1.了解学生对父母的感情,以及父母与家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学生如何认识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具有的关系。
3.课前联系一些学生家长,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在承担家庭角色时的内心想法,并在课前用录音机录下一些家长的心里话。 4.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本课题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懂得孝敬长辈;知道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事物与现象。
3.知道有关自己成长的事情,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情;知道在家里应具有哪些文明礼仪,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 1.通过播放父母对孩子说的心里话,营造一种温馨感人的气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感受父母的爱意,体会亲情,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 2.通过对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温馨美好画面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这一问题的思考,进而深切地体会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为创设温暖的家做些什么”,思考自己在家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对学生进行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能力的训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和现象。 4.在本节课的结尾,通过“我的心里话”让学生把自己在整节课积聚的情感释放出来,把自己对父母的热爱与感激之情真切地表达出来,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实施过程〗(一)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受亲情 1.教师播放录音。 教师播放事先录制的学生家长平时想对自己的孩子说却又没能说出口的心里话的录音,并在播放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和反应。
2.教师提问。 让学生说一说听了录音后的感想。
可以选择那些听了父母的话热泪盈眶的学生回答,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温。(教师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谈体会,以营造一个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环境。)
3.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设问。 师:我们这节课的名称是《我长大了》,但是为什么张老师却要在课上放录音,又要你们谈感受呢?这和我们的新课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教师仔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给予称赞。
(二)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谁带来的 1.教师请学生借助投影仪向同学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忆。 2. 通过对照片的描述,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长辈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换来的,体会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我为温暖的家做些什么 1.教师提出问题。 师:在这样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同学们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
但是你们在享受温暖生活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应该为这个温暖的家做些什么,对家庭应该负有什么责任呢?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几名代表陈述本组同学的观点,并要说明理由。
3.教师在对每个小组的陈述进行评价之后,将学生写的卡片贴在“温馨宝典”――红心卡上。 4.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质疑、解释、补充等活动,逐渐地转变了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开始形成了主人翁责任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四)我的心里话 1.教师引导学生对父母说说心里话。 师:你们真是长大了,懂事了,说得多好啊,老师都感动了,要是你的爸爸、妈妈能听到,一定会很高兴的。
你愿意说给他们听吗? 2.让学生把自己的心里话尽情地说出来,使学生与旁听的家长一起分享家庭的温暖。[伴你教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抚育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