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现场采访范文
小记者访谈录的格式
访谈录,顾名思义就是对访问谈话的记录。
它是一种常见的新闻文体,在当今的各种新闻媒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香港凤凰卫视的王牌栏目之一——“杨澜工作室”,本质上就是访谈录的一种,其文字结集出版,名之曰《我问故我在》。
而国内所有高品位的报纸,也都有这种文体。下边就以我校高一(2)班吴芸芸同学发表在《碧桂学子报》总第七期第八版的《林文韬同学访谈录》为例,谈一谈访谈录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访谈录通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访问对象、访谈内容、时间背景等的介绍;第二部分是访者与谈者的对话。前者相当于小序,后者则是全文的主体。
如《林文韬同学访谈录》一文,开端先介绍了访问对象林文韬,然后点出采访的时间(中考前夕)和访谈内容(对高中生活的感受等),这是本文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作者向林提出四个问题,林分别作答,构成了本文的主体。
最后一次问答则是访谈结束时的礼节性语言。至此,一篇完整的访谈录就成型了。
以上介绍了访谈录的基本结构格式。写好访谈录的关键是什么呢? 如果说写诗“功夫在诗外”的话,那么,写访谈录,成败的关键也在“写”外——那就是“访问”。
而成功的访问,首先要有一个中心话题,它是和读者关心的焦点问题、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目的等分不开的。仍以《林》文为例,其中心话题是“对高中生活的感受”。
之所以以此为中心话题,是因为很多同学及家长对高中生活非常关心又缺乏了解,而本文的写作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因此四次问答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这样就抓住了关键,重点突出,访谈不枝不蔓,记录成文自然就紧凑严整。
其次,提出的问题要按一定的次序展开,或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由主到次、由此及彼等)等,这样才利于访问的顺利进行,形成文字也才能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切忌东拉西扯,乱问一气。
《林》文就主要是以时间先后为序展开提问的。 再次,提的问题要内容具体,让访问对象有话可说,切忌空泛。
更不要提假大空的问题,否则被访者要么不愿配合,要么胡乱应付,都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形诸文字,读者也会望而生厌。 另外,还可以在每次提问新的话题前,适当的接过对方的话,延说几句,然后再转换到新的问题上,这样可以缓和采访现场的气氛,使文章过度自然,前后连贯。
如《林》文的第四问,作者就先接着林谈的游戏机大赛的话题延说一句:“对,我也现场观看了比赛,对了,你还是参赛选手之一呢!”一句话拉近了采访者和受访者之间的距离,然后话题一转,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总之,访谈录的写作难度并不大,关键是要做好写前的访问。
愿同学们,尤其是小记者同学们能利用好这个工具,将身边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及时向家长,向社会作出报道。
记者的采访稿
1.对于现行中国教育体系有什么看法? 2.对于“天才教育法”有何看法? 3.对于学校里所谓的差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教育? 4.你认为孩子应该有玩的权利吗? 5.现在的老师待遇的贫富大落差是何看法,对于此项有无解决办法? 6.你认为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或标准? 7.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规范、合理吗? 8.如何减少教师对学生的犯罪行为? 9.怎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10.学生家里条件好坏会影响在老师心里的地位吗 11.是不是感觉教师这个职业是铁饭碗呢 12.对我们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有什么看法 13.老师对怎样的学生最头痛 14.觉的文凭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可否具体分析 15.对自己的职业怎么看?觉得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成正比吗 怎么你们评估那么怪卡,不是老师要提问学生有关你们学校的事吗?怎么变成学生采访老师呢?。
由于记者心理素质不好而导致现场采访失败的例子 多多益善
啊,那种的话。
一般网上看到的都是恶搞写出来的比较多。而且个人觉得不会有人有心情把那种放上来,你还是可以期待一下别人的答案的。
******************************************** 记者采访: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2007年06月13日 13:12:18 来源:今传媒 经常有人和我聊起做一名记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在抛开敬业精神、技巧、功夫等内容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自己深入到采访对象的心中,把自己当做当事人的“同行”,与他们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实现真正的对话。 目前,许多人对记者的采访不感兴趣,对一些记者颇有微词,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每次下基层采访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满足于一般化,将现成的材料一修一改,以能完成任务为己任。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记者的惰性、懒散性,局限了记者的想象空间,使采写的新闻缺乏灵性,让人提不起精神。只有进入采访对象的内心,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才能采写出精彩的富有感染力的好新闻。
实现与采访对象心与心的交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十几年的记者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也为之不断地努力着,而且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
有了这样的座右铭,我的记者生涯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每次采访都是那么地愉悦。这种愉悦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深层次的心灵沟通。
实现心与心的交流,需要一种资格,一种被采访对象从心里接受的资格。并不是你有记者这个身份就有了这种资格。
这种资格,来自于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和理解,来自于记者本人的见地,来自于记者着意营造的交流气氛,来自于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把握。 首先,要学会“反躬自问”。
就是在采访前对所设计的问题首先要问一问自己,能不能接受,是否不着边际,不到位。我们在采访中往往爱问“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很愚蠢的提问,但是在采访时,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它搬出来,因为它用起来太顺手了,太保险了,甚至能以一对十、以一对百,应付记者眼前发生的千种心情、万般事端。
这就说明记者在采访前没有作充分的准备,不能驾驭这次报道,假如问这话之前先问一下自己,感受一下自己如何回答,感受一下自己对这个提问的感觉,那么便对所要报道的事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种问题恐怕就不会出现了。记得我在采写《女儿情》这篇稿件时,当时只是听铜川市老龄委的同志介绍说有一个矿工家属17年如一日照顾一位孤寡老人的事,采访前没有做任何准备就去了,见到采访对象闫桂花时,她正在洗一大堆尿布,一问才知道这都是她照顾的那位孤寡老人程大娘的,而且每天如此。
看到这些我也很感动,就连着问了闫桂花两个问题,“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这两个问题令不善言谈的闫桂花很是窘迫,弄得我也不知再从何下手,第一次采访失败了。回来后,我向老龄委的同志详细询问了闫桂花的情况,又走访了她周围的邻居以及她的儿女,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再见到闫桂花和程大娘时,我很快和她们拉起了家常,从一点一滴的凡人小事入手,一步步地走进了这位先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把她的先进事迹深刻地挖掘了出来,写成了《女儿情》,被评为第一届中国地市报女记者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其次,要善于把握身份。记者只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采访时应切忌居高临下,更不能用质问或呵斥的语气与采访对象交谈。
记者采访时也不代表个人,因此应避免个人情感的宣泄,无论面对的是什么人,记者都应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不卑不亢的态度。记者应争取与被采访对象有感情交流,要从理解对方的角度选择提问的内容与方式,是被采访对象减少乃至消除抵触情绪、防范心理,能心甘情愿地配合采访,同你说实话、说真话。
同时,切忌自己“陷”进去,让采访对象牵着走。要主动出击,尽量让他们尽情发挥和表演,自己则查言观色,事后再沙里淘金,按自己所需提取材料。
第三,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在采访时,常常会遇到被采访对象冷落的局面,处于窘迫难堪的境况,这时要沉住气,有耐心,不怕丢面子,要想办法让他们开口。
当记者经常有跑一天一无所获的情况,但不能灰心,坚持“挖”下去,最后必有所获。在采写《“一个差生的心声”引起的震动》这篇稿件时,当时只是听说有这么一个“差生”因为学校为保全升学率,责令其退学,这名学生鼓足勇气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
为此,我几次找到主管部门了解情况,但主管此事的一位领导由于种种顾虑不愿接受采访。无奈,我改变采访策略,深入基层学校了解此事,并及时与主管部门沟通,后来,铜川市教育局在召开全市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动员大会时,局长在会上宣读了孩子的这封信,引起了全场的骚动,当天下午,市教育局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端正初中阶段办学行为 坚决制止驱赶差生的紧急通知》。
在这期间,我连续采写了《“一个差生的心声”引起的震动》、《“震动”之后》两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第四,不轻信旁人介绍的情况,一定要亲自采访。
比如,“看病难,看病贵”是当今中国一大民生问题,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看病难,看。
访问朋友一篇令他感动访谈录
因不知你所要采访的是什么情节,对待什么人物采访。
。以下提供了一所范文,自己增加以及略减了。
呵!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春节长假结束之后第一次娱乐嘉宾访谈 我们请来影视红星兼大美女金巧巧,欢迎你巧巧。 金巧巧:各位网友大家好。
网友耗子:金巧巧很高兴我看到你,我挺喜欢你的。 网友落叶松:你好,巧巧看到你很高兴,爱你爱你真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金巧巧:很高兴在雅虎跟大家见面,但是很对不起他们的,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很好作品献给他们,但是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会一直很努力的拍出好东西来,在事业上有一些好的起色,对得起他们对我的喜爱。 主持人:今天晚上一些电视台将播一个电视剧《佳人有约》,你是女主角,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金巧巧:我们定位都市浪漫爱情轻喜剧,根据几对年轻人对生活、爱情、事业上积极向上立志的题材,我扮演的是一个不拘小节,爱情失败以后把所有精力放在事业上,最后发现爱她的人就在她的身边,最后又找到真爱。
主持人:最后结局是一个悲剧还是喜剧? 金巧巧:应该算是一个喜剧。 主持人:你现在拍的《佳人有约》这个剧本是么考虑的?是不是请很大牌编剧执笔? 金巧巧:我觉得《佳人有约》在制作上、在硬件上、在摄影上、在灯光上都是一流的,因为我们毕竟写的是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和事业生活,没有那么深的深度,都是身边很平淡的故事,我希望大家看了之后愉快、开心就过去了。
主持人:轻松、快乐恰恰就是言情据该发挥的作用? 金巧巧:对,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主持人:我知道现在我问的这些问题,如果你纯粹是一个演员的话有点勉为其难,但我知道在这部戏里你还是总制片人,所以你答这些问题也是水到渠成。
金巧巧:当时有这个想法,有些人问你拍戏拍的好好的,为什么做这个。 主持人:金巧巧现在突然同时兼任一个电视剧总制片人,我觉得很困惑,昨天给我的十个各行各业朋友打电话问共同的问题,你们觉得为什么一个漂亮女演员会去做制片人,十个朋友给了我大概五种答案,有的朋友告诉我说因为做制片人更可以赚钱,你评价一下他的这个答案? 金巧巧:不准确。
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小小因素,不是完全没有,但绝对不是主要的。 主持人:为什么不心甘情愿做挣钱的事,管钱有时会惹来很多麻烦? 金巧巧:喜欢。
主持人:我从很多地方知道因为担任了总制片人给你招来很多非议,有些非议你懒得解释,有没有想到就是跟钱沾边惹的祸? 金巧巧:绝对有关系,有时候不能让很多人都满意,比如你们雅虎的老总,也许他希望员工很努力,每天最好加班,最好很努力的工作,但是站在你们立场上看,你们也许不想加班,大家的立场不一样,但是都是正确的,老板希望雅虎网站更加兴隆,更加好,员工觉得到点我就要下班,也没有错,利益不一样,就会产生矛盾。 主持人:我也去一些拍摄现场看过,有人跟我说你在剧组里面找制片人很容易,吵架吵得最凶的人就是。
金巧巧:没有,我整部剧下来没有跟任何人吵架,在控制资金方面有时候会得罪一些人,这是难免的。 主持人:还有人猜测制片人有权,可以挑演员、挑拍摄地,自己说了算,是不是要满足权利的欲望? 金巧巧:也有这个因素,但绝对不是重要的。
主持人:当你的工作人员对你的决定不服从时候,你还是这幅天真、可爱非常美丽的面孔吗?会不会转成一个女强人面孔对他们? 金巧巧:不会,我还是这样,我会跟他讲道理,我们共同探讨问题,我不会变成女强人,我永远是这样,什么状态都是这样。 主持人:因为巧巧以前做演员被导演指挥,现在想指挥导演,所以做制片人? 金巧巧:完全没有这个因素。
主持人:你是女主角,你站在灯光下面时候指挥你的是正导演、副导演,灯一灭你指挥他们,这种角色的转换自己能适应吗? 金巧巧:非常适应,而且我非常喜欢。现在谈不到忍受,这个词完全没有,我作为一个演员出现在镜头面前,我想的就是怎么把戏演好,导演说我也好,指挥我也好,目的是让我的戏好,我指挥他们,目的也是让戏好,大家目的是一样的,所以完全没有冲突。
主持人:你拍《佳人有约》时候导演冲你吼过吗? 金巧巧:没有。 主持人:导演不怕你,对不对?你也不怕导演? 金巧巧:导演不怕,我也不怕导演,大家是朋友。
主持人:你当制片人是为将来退休做准备? 金巧巧:有这方面原因,第一个、第二个都占10%,这个可能占20%。 主持人:做制片人和演员最大不同是什么? 金巧巧:制片人累脑力,演员累体力。
主持人:很多制片人认为收支平衡就已经万事大吉了,我知道这部戏投资大概两百万。 金巧巧:我们投了六百万左右。
主持人:你有没有勇气让它去赢利? 金巧巧:有,我做这个事你们觉得虽然比较突然,但是我从事这个职业到今年为止仅十年了,我一直在积累经验,我在观察,在琢磨这个职业什么地方需要我学习,甚至很多细微东西我都在看,到了我自己有把握的时候我才开始做,所以我没有担心,当然不能跟大名牌的制作人比,但是我至少觉得我不是一个二愣子,不是一个外行。 主持人:在你做演员时候,你觉得什么戏是特别好的戏?。
我是一名小记者,我想问一下怎样写采访提纲和调查报告???? - 搜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
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
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
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
《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
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
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
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
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
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
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
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
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
采访稿怎么写?
怎样写好采访稿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
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得更加真实感人。
回答者: trueno_ae86- 经理 四级 10-3 10:14查看用户评论(1)>>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4个人评价好0% (0) 不好100% (4)相关内容怎么写采访稿对人物的采访稿怎么写啊?我是六年级的 急需新闻稿采访稿怎么写怎么写通讯稿,新闻稿和采访稿?这三种分别有哪些不同。怎么写人物采访稿?其他回答 共 3条我知道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
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
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
在Why(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
《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
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
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
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
新闻采访作文
今天,我要采访我最近的人——妈妈。
我找出纸和笔,带上一个帽子,表情严肃的走向妈妈,对妈说:“您好,我是今天的记者——陈帅,今天我要采访您几个问题。”妈妈惊奇的看着我,说:“行,我一定如实回答。”
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纸和笔,问道:“请问,您在童年里遇到过哪些趣事?可以说出来与我分享吗?妈妈看着我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说:“当然可以。记得有一次我去乡下的田里抓鱼,忽然,抓到了一条好大好大的鱼,我抱了抱,大概有一斤多重。哎呀,当时我好高兴,兴冲冲的跑回家,给妈妈看我抓到的那条大鱼并跟她讲述我抓鱼的过程。妈妈也很兴奋,说道:‘你是个女孩子,还能抓到一条这么大的鱼,真是新奇呀!哈哈……。’”
我又问道“妈妈,您小时候的学校是什么样的?您读书困难吗?”。
妈妈抬起头,撩了一下散落到脸上的头发,回忆着说:“我们的学校很简单,搭几个棚,就是一间学校,不像现在的学校投资几千万元,环境优美,设备又齐全。我每天早上都要很早起床做家务,做得很久,常常都迟到。一放学,又要帮家人做饭、看家,又要照顾弟弟、妹妹,几乎天天都是这样过。后来,因为家庭贫困要做童工,我就只好退学了……”说到这,妈妈声音有些颤抖了。
我又问:“妈妈,您觉得您一生中最愉快的是什么时候?”妈妈看着我,满怀深情地说:“这还用问,小笨蛋,当然是有你在我身边的时候了。”说完,妈妈轻轻地刮了一下我的小鼻子。我顿时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我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啊,只知道自己开心,却全然不顾妈妈的感受,而妈妈却没有减少对我的爱,我让她做这做那,她都没有丝毫怨言,只求我身体健康,学习优良,而她自己的身体却不好……这一切不禁使我想起了一幕幕往事,是谁在我生病的时候冒着大雨送我上医院?是妈妈!是谁整天为我操劳?是妈妈!是谁这般地疼爱我,还是妈妈!想到这些,我不禁泪盈满面,一下扑到妈妈的怀里…
访谈提纲怎么写 采访提纲范文
访谈提纲怎么写在公共关系活动中,访谈是一种使用方便、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和技能。
它便于组织的领导或其他人员面对面地向公众传递信息,及时地回收公众中各式各杯的信息反馈,特别是便于在发布信息的同时,于现场不间断地接受各种反馈信息的“干扰”,迅速而及时地调整自己所要发布的信息及发布的角度,从而能动地影响组织的公关活动,使公众和组织在更为和谐的氛围内交换意见、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访谈这一形式,最能够发挥组织领导者的访谈才能,可使其敏捷的思维、渊博的知识、精道的见地、丰趣而优美的文辞表现力同时展现在公众面前,形成一种特有的个人魅力。
在以激情和才华打动、征服公众的同时,艺术地说服公众,诱导公众团结一致,向有利于组织的方向努力奋进。访谈又是增强组织工作透明度的有效方法。
访谈的形式非常灵活,随时可用。经常访谈,便于组织与公众之间经常性的双向交流和信息沟通,便于将矛盾和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在萌芽时期。
(一)访谈提纲的写作要求1.事物拟定,熟识公众访谈提纲要求写于同公众正式访谈之前,它是访谈成功的基本保证。访谈提纲写作的基础,是对特定公众(即访谈公众)深入调查了解,诸如他们的心态,他们的现实利益所在及其有关要求,他们有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问题涉及的范围等等,都应深入细致地摸清情况。
在这个基础上拟定出各类间题(模拟公众提出问题),然后依次写出回答上述问题的答题要点,以备访谈之用。这样,才有可能实理与现场公众提出的问题在最大程度的重合与呼应,才可能是切实可行的访谈提纲。
2.提纲掣领,应变有余访谈提纲一般只为访谈备用,所以,就模拟问题的回答,只能以提纲挚领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以条目式标明要点,以各要点的连缀构成提纲,以各要点统领访谈的主要范围,这是访谈提纲的主要特点。这样才能在访谈会上应答自如,游刃有余。
访谈提纲不可能写成临场的具体访谈,访谈人也不可能预测到场上的具体情况和公众提出的所有具体问题,因此,只应以条目式标出答题要点,以求尽可能广泛地涵盖并统领公众的提问范围及其应答。以不变应万变,以一个提纲来备现场的干变万化之用,这就要求主动访谈者注重临场发挥,充分调动自己的应对潜能,在访谈提纲的基础上随机应变,敏悟灵活,不拘一法。
(www.qb5200.com而临场应变和发挥的基础,正在于前面我们提到的平时的深入调查研究和事先预测的功夫。于公关事业的有心人,访谈提纲往往时刻装在自己的脑子里,在平时深思熟虑已久,故能“每临访谈有静气”,临场不慌,从容对答。
(二)访谈提纲的写法访谈提纲首先要求拟出经过调查和预测而得来的各类模拟间题,即公众可能提出的问题。对这些间题应进行分类整理,按类别集中排在一起,并在每一类中,由深入浅,由大到小地加以排列。
然后就这些问题逐一加以思考,早已考虑成熟并能够回答的问题,可不必写出书面提纲。对那些没有把握回答好,或需找有关资料才能回答的问题,其答题要点一定要写在提纲上,并最好采用序码式扼要地标明重点及其主要资料或资料出处。
在提纲中要注意以下儿点:①答题要点一定要紧随所答问题其后加以注明,以便临场针对性地回答问题。②在提纲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性、重要性的数字最好详细标明,以求临场访谈准确无误,信实可靠。
③在访谈中,对绝不允许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和事项,自己又把握不好的,则必须标定在提纲中。比如自己职责范围内、业务往来中的主要任务事项或基础工作等。
④在访谈中,对绝不允许闪烁其词、概略回答或“环顾左右而言它”的要害问题、常识性问题的回答要点及事项,必须详细地标明在访谈提纲中或经强化记忆,记在脑子中。例如一个负责人必须具备的文化常识、社会公理、法律条文及其有关的定义、概念、方针、措施条文等。
范文一:人物采访提纲一、采访对象谭俊 男 34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宁波网网络编辑 毕业浙江师范大学,刚毕业是一名中学老师,曾做宁波手机报编辑,现在是中国宁波网的网络编辑。二、采访目的及采访主题谭老师是我暑假实习的老师,有一定的采访价值,和可能性。
我所选的专业是网络传播,而谭俊老师是新兴媒体传播,在中国宁波网担任网络编辑,和我学的专业对口。目的:了解网络传播今后的发展前景,主题:了解宁波日报网络编辑的工作内容,明白自己在大学期间需要做哪些准备,为自己将来走上社会做好扎实的基础。
三、被采访人相关资料搜集谭俊 男 34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宁波网网络编辑 刚毕业是一名中学老师,但认为教师职业没有创新,每天需要做一样的事,不是自己的兴趣所致,所以正好有宁波日报在招人,就去面试宁波日报的网络编辑就,曾做宁波手机报编辑,需要每周5天的上夜班,经过几年现在是中国宁波网的网络编辑。工作在宁波日报已有6年经历,今年的11月份要完成他的终生大事——结婚。
四、整理线索形成采访的主要内容谭老师是一位新媒体工作者,可以就现在的各种新媒体探讨他的看法。了解网络编辑每天的工作内容。
先谈谈他的大学生活增加彼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