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发展规划范文

十三五规划作文600字
要认清“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特点,谱写好“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新篇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所谓的新常态,农业也展现出新阶段、新常态下发展特点。表现为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比例进一步下降;农业发展呈现降速趋势,呈现“两板价格的天花板和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效应”;农业发展由“十二五”时期追求“量”的扩张转向“十三五”时期既要求有一定的“量”又要求有较高水平的“质”,这种“质”的要求体现在农产品内在质量和安全质量的高度统一、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协调;农业发展约束因素增多,尤其是耕地资源刚性减少造成不能通过增加种养总规模提升农产品生产能力;农业进步更加依赖科技支撑,科技将成为农业腾飞的翅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会大大改善等。可见,“十三五”期间,农业发展是挑战和机遇并存,面对这些巨大变化和挑战,我们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加快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做好“三农”新文章,为实现“三全”目标打好基础。
二、“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要符合合肥市城郊型农业定位和肥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五大功能分区总体规划要求,做到上下相通、左右相融。根据合肥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我县“主城融合、中间突破、两翼保护、西北控制”发展空间布局,未来5年,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行点面结合的结构调整计划,依托肥西县的自然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沿湖环山生态型、近城都市服务型、远郊农产品保障型的农业板块,推行一产、二产、三产高度融合发展,走一条高效、环保、安全、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及其意义3000字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而2020年,即“十三五”末,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首次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表示将在十大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民生、扶贫。”
日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公布了“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任务,分别是1.保持经济增长,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4.推动创新驱动发展,5.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6.改革体制机制,7.推动协调发展,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9.保障和改善民生,10.推进扶贫开发。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首度写入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内容有哪些
“十三五”规划是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指导下制定的首个五年规划,必须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三五”是前所未有的历史转折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提出的新目标和要求如下:
1.保持经济增长,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4.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5.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6.改革体制机制,
7.推动协调发展,
8.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9.保障和改善民生,
10.推进扶贫开发。
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首度写入五年规划。
十九大十三五规划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以及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十三五规划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
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
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中国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计划的时间为2016~2020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1、推动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很大进步,但创新能力、自主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 “十三五”时期,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推动协调发展。记者朋友们也了解到,我们在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东北区域间是不平衡的;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匹配。所以“十三五”期间要按照协调发展的要求,继续推动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的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的后劲。
3、推动绿色发展。当前长期积累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也比较强烈,所以“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我们国家也为全球的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4、推动开放发展。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也居世界前列。中国和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所以“十三五”时期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推动共享发展。近些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均等化程度也不够高,社会管理和矛盾调处能力还不足,所以“十三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我要介绍的“五大发展”理念,是这次“十三五”《建议》最核心的内容。
十三五规划建议作文100字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我们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总的框架和纲领。“绿色发展”被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具有重大现实和战略意义,是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作出的时代抉择。
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厚植发展优势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区域竞争力、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回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道路。
临汾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过去临汾在环境保护上吃过很大的亏:由于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整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临汾在全国113个重点监测城市中一度排在倒数第一。这些年,我们始终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功能型治污、管理型治污和工程型治污,使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蓝天越来越多,城乡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临汾生态环境的历史欠账多,生态基础较为薄弱,环境治理成果还不牢靠,污染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城乡环境整治水平还不高,环境质量的改善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如果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不好,发展既快不了,也好不了,更难以为继。要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用停止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必须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共赢的路子。这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经济发展形成倒逼的历史必然,更是临汾作为资源型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
我们要继续把生态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生态立市、环境当先”,坚决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绝不能造成新的污染。要把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推动企业、园区、产业、社会各个层面的循环发展。要加快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加快推进一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示范项目。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汾河是临汾的母亲河,保护汾河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坚持把汾河生态治理保护修复作为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点,专门设立了“百里汾河生态文明保护区”。以此为基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发展,举全市之力实施“百里汾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区。
生态问题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就是新旧理念和体制博弈的过程,必须依靠改革,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深化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增加生态环境建设在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坚决落实节能减排“一票否决”。要强化责任追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度,对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严格追责问责。要强化执法监管,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要用市场的办法保护环境,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