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元宵节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二年级《元宵节》作文25o字
热闹的元宵节
[摘要]你家乡的元宵节会怎么过呢?这篇作文描写了元宵节去看舞龙、焰火晚会的场景,家乡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期待自己的家乡更加的美好。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早晨吃完汤圆后,我和妈妈一起去县政府看舞龙。
刚走出家门,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条蜿蜒长龙。
到了县政府门口,就传来了阵阵唢呐声和轰隆隆的鞭炮声。我迫不及待地跑进了县政府。只见耍龙队舞着青龙、黄龙、金龙,上下翻腾,左扑右跳,抢夺龙珠,
把地上的阳光掀搅地青一道黄一道。“一、二、三、四……九”我认真地数了数,“噢,有九条龙!”我惊讶地叫起来。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
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真是妙不可言!人们沉醉在这如幻如梦的表演中,整个政府大院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不时想起一阵
阵雷鸣般的掌声和孩子们的喝彩声。
舞龙队舞着各色的龙走出了政府大院,沿着大街小巷,挨家挨户,男女老少……一路尾随,所到之处,鞭炮声,掌声络绎不绝。
元宵节多么热闹啊!不仅有舞龙,还有令人兴奋的焰火晚会呢!
夜晚,顺着街上五彩斑谰的花灯,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了宽阔的新开发区。焰火晚会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开始了!一支焰火“嗖”地一声飞上了天,在天上开了
花,像康乃馨的花瓣儿,忽然焰火变成缕缕细丝,像牛毛,像花针,最后消失了。工作人员又点燃了另一封焰火,“嗖”地打开了,原来是一个像鱼形的花炮,它是
意味着大家年年有余;接下来是一个苹果似的花炮,天空挂满了一个个金色苹果,似乎在祝福大家平平安安;还有似钱币的花炮,它预祝大家钱财滚滚……焰火一个
接一个,五颜六色,真是形态各异,天空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新衣,像一个多姿多彩的仙女。
面对这么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我不禁感慨万分:想想以前的爷爷奶奶讲的故事,再看看现在的生活,我们是何等的幸福啊!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换来的。我相信,不久,我的家乡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元宵节的主题班会教案有哪些?
上元佳节,张灯结彩,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学校过了一个特别的元宵节。
“我要包一个苹果馅的,送给妈妈,祝她平安”、“我要包大枣馅的,还从没有吃过呢!”“不好,不好,我的红糖又漏出来了”、“我的脸上都是米粉啊”、“我看过这个灯谜啊,新年拆红包,那不就是开封吗?”“小小的汤圆原来还有这么多的文化啊!”“老师,我的这个汤圆是不是特别圆?”阵阵笑声从教室中传出来。 2月12日下午第三节课班会课,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各班教室里充满着享和喜庆的氛围,学生在各班教室举行了“元宵节与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共庆元宵佳节。
有的教室张灯结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吃元宵、猜灯谜;有的教室开展了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奖问答、细说“元宵节的由来”、讲中国传统故事等活动;有的班级则展开了“如何为保护中国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尽一份力”的讨论;更有部分 班级学生自己动手包元宵、煮元宵,大家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元宵津津有味。班会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气氛热烈。
文化立人、文化立校是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的办学特色和方向,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是学校工作中一直强调的侧重点。新学期伊始,愿我校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厚,愿每一个同学都能通过活动,体验和感受文化带给人的力量。
元宵节小范文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据道家的说法,上元乃大官赐福之日,居“三元”之首。泉俗素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在正月初一再次掀起一个节日的高潮,自朔至望,为春节的系列民俗活动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是“元宵丸”,此食俗始于宋代。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沾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数次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是日以元宵九汤供祀祖先、神明,谓之祭春,并作家人早餐。元宵节吃元宵丸,取其圆形,寓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之意。如今的元宵佳节已成为泉州人与“三胞”团聚的“团圆节”,有首《元宵月正圆》的闽南歌谣唱道:“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泉州元宵节的习俗不少,如旧时郡城、晋江、惠安一带,要“请替身”、“过关限”。所谓“替身”,是指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家庭主妇要先略备酒菜敬祭,并念道:“吃肉紧迫迫,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焚烧掉。有的还要用红纸剪成或扎成一个城门样的关隘,再举行一个过关仪式。这是春节系列民俗活动结束前夕,再一次祈冀在新的一年里消灾消难,前途光明。沿海一带未成年女孩还时常结伴祀“棕蓑娘”,其时要备好食品及一寸长的小红绣鞋一只或小衣衫一件,到厕所内上供,祝曰:“棕蓑娘,水芒芒(容貌美),教阮绠(织),教阮纺。教阮绠布好布边,教阮做鞋好后跟。教阮举大针,补大裘;举针仔,挑绣球。举剪刀,剪花样,剪得照人照人样。”其供品或边祝边吃,或祝毕带回,小红鞋或小衣衫则要焚化。此“棕蓑娘”当为全国许多地方所敬妃的厕神紫姑。《显异录》曰:“紫姑,莱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日夜,阴杀之于厕间。上帝怜之,命为厕神,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于厕间迎祝,以占众事。”泉州未成年女孩敬把“棕蓑娘”,在于祈求来日心灵手巧,精于女红,与全国其他地方占蚕桑、占姻缘、占得子等有所不同。
把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的是“闹花灯”和迎神赛会的活动,泉州灯俗自唐初建城后即由中原传入,及至南宋,灯烛之盛,已闻名全国。明代时连杭州点灯,也要请泉州灯匠精制。新中国成立后,泉州花灯制作技术不断革新,品种繁多,造型新颖,巧夺天工,为海内外所共赏。每逢元宵佳节,市区万灯齐挂,长街一望如星宿,而开元寺、威远楼等处更是灯光灿烂,人山人海。安溪县龙涓山后村的尤灯十分别致,“龙头”和“龙尾”由公众合备,中间插进各家各户的灯笼,全村只擎一条灯龙,灯龙越长,象证该村人丁越兴旺。迎神赛会于元宵节当天或过后数日举行。明代晋江人何乔远的《闽书》说,其时“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珍宝,钟鼓震鍧,一国若狂”。解放后,泉州文化部门把迎神赛会中的化装游行,改造利用为“文艺踏街”,大人丰富了人民的文娱生活。
元宵节300字日记
人家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我们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思!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舞龙、焰火了.哇,人可真多啊,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来来往往的人川流不息.虽然有些寒冷,但还是挡不住人们观灯的热情.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前来观赏;有的坐车从几十里路的农村赶来,还有的小孩骑在他爸爸脖子上,手拿着糖葫芦边吃边看.哇!好漂亮啊!这条龙全长约200米,一个龙头就有一个小孩那么重,可想而之,举龙头的人是多么的辛苦!哇塞!龙头还会“喷火”呢!开始舞龙了,师傅们还在凳子上舞龙的,厉害吧!这龙的身子舞起来一圈一圈的,哇,真好看.我们还看到了最精彩的盘龙,舞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龙,才放烟花.八点多钟,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腾了……五彩的鞭炮被高高的送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鞭炮给这里增加了秀丽的色彩.这些造鞭炮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造出来,真了不起.当我们往回走时,看到一群人在猜灯谜,其中有一个字谜是:天下人间会七星,我和爸爸妈妈猜了许多次也没猜中……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但我们一点也没觉得累.圆月渐渐西落,在家人的催促下,我才依依不舍地走上汽车.唉!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我还没看够呢!。
一年级上册寒假作业让搜集元宵资料,怎么做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元宵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在汉文帝时期,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的由来教案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历史】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幼儿园中班关于元宵节的教案怎么写
活动一:我知道的元宵节 活动目标: 1.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喜欢民间传说故事,感受人们追求团圆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的各种资料。
活动建议: 1.请家长带幼儿走出家门,感受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收集元宵节来历和习俗的相关资料。2.展出幼儿收集的资料,引导幼儿自由结伴看一看、说一说,丰富对元宵节的认识。
3.利用进餐前后时间,组织幼儿谈一谈元宵节的传说和故事。 活动二:参观花灯展 活动目标: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进一步感受花灯丰富的外形、色彩、图案等特点。
2.能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的发现。3.产生自己制作花灯的愿望。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花灯展。 活动过程:1.参观花灯展,感受花灯的多种多样。
(1)进入展厅,提出参观要求。指导语:这里有许多花灯,大家来看一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自由结伴欣赏和交流。(3)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指导语:看了这些花灯,你有什么感觉?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欣赏并讲述。(1)教师示范讲述,为幼儿提供欣赏和讲述的思路。
指导语:你最喜欢的灯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2)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进行欣赏。(3)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花灯。
(4)归纳、丰富讲述经验。 指导语:①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时,应该说清楚什么?②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 3.拓展思维,激发自制花灯的愿望。
(1)回忆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花灯的多样性。指导语: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你还见过哪种花灯?(2)欣赏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花灯,激发自制花灯的愿望。
活动三:有趣的灯谜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有赏灯猜谜的习俗,初步了解灯谜的结构。2.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猜想和推测的快乐。
活动准备: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 活动建议:1.用散步时间带幼儿来到花灯展区,开展猜谜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灯谜是由谜面和谜底组成的。
2.可采用教师念谜面、幼儿猜谜的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