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通讯评议标准范文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总结报告 多少字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由李政道先生倡议、邓小平同志决策于 1985 年设立,是国家专门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的科研基金,旨在促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截至 2015 年,资助金额总计 26.5 亿元,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 53778 人。
我国实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制度,是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博士后创新人才和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领导下,具体负责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评审、追踪问效和经费管理等工作。
2016 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开展面上资助工作两批次、特别资助工作一批次,优秀学术专著出版资助一批次,继续实施“西部地区博士后人才资助计划”,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开展联合资助优秀博士后项目。为使博士后设站单位和博士后研究人员了解 2016 年基金资助工作的有关要求,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资助原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编辑了《2016 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请各有关地区、部门及设站单位根据《指南》要求组织好 2016 年度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工作。《指南》中的内容如有调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在中国博士后网站发布相关信息,不再另行发。
求助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的经验或范本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基金资助形式分为面上资助(如一等、二等)和特别资助。面上资助是对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特别资助是对在站期间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和研究能力突出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资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在博士后进站人数的规划规模之内,面上资助比例为当年进站人数(指当年全国进站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按照资助比例确定资助额度。资助强度划分为5万元和3万元两档。对从事基础研究、原始性创新研究和公益性研究,以及中西部等艰苦边远地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资助给予适当倾斜。
基金特别资助给予一次性10万元资助。特别资助是一年一次申报机会。
博士后基金难度到底大不大
中国博士后基金不好中实施办法编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实施办法(2007年3月23日颁布实施)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面上资助是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经费或补充经费。根据申请者应具备的条件,通过规定的评审程序,择优分等级资助。
第三条 资助比例为每年进站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资助等级分两档,一等资助8万元,二等资助5万元。 第二章 预算与计划 第四条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根据面上资助“十一五”规划,制定年度预算,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根据当年博士后进站的总人数,按照达到资助三分之一比例的要求,确定全年资助人数。根据基金资助经费年度预算总额和全年受资助的人数,分配一等和二等的资助人数,在通常情况下,一等资助人数占资助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六条 根据全年进站总人数和资助计划,安排每批的资助人数和资助等次的人数。 第三章 申报与审核第七条 面上资助一年评审两次,分别在三月和八月份开始申报,具体申报时间以基金会通知为准。
第八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凡符合《规定》中要求的条件和范围的,可提出资助申请,并按照基金会规定的申报程序进行申报。申报的项目应具有原创性、创新性、前沿性,具有较高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第九条 申请者在中国博士后网上认真填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后提交设站单位,并下载打印一式3份报送设站单位审核。填写内容要真实,申报的项目创新点要突出,并将一些重要的成果或奖励(复印件)附后。
第十条 凡申报项目内容属涉密的,须在涉密栏目内标注。属学科交叉的,须注明学科交叉研究所涉及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
第十一条 申请者需经合作导师和一位同行专家两人推荐。推荐人要对申请者《申请书》中所填内容的真实性,知识产权问题等内容进行审核,并对申请者申报项目在学术思想上的创新、特色,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评议,对预期成果实现的可能性给予评价。
推荐意见需专家本人签名。第十二条 设站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的申报工作,依据《规定》要求,对申请者的资格、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盖章后向基金会报送纸质《申请书》一式3份,同时在中国博士后网上提交《申请书》。
属于涉密的不进行网上提交,需报送电子版和纸质《申请书》一式8份。基金会不接受博士后个人申报。
第十三条 设站单位向基金会报送申请材料时,需同时报送本单位此批申报综合报告,内容包括申报人数,申报人名单及有关说明。第十四条 基金会根据设站单位的报告对申报材料进行验收登记,并对申报人资格进行审核,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向设站单位反馈。
第四章 评 审第十五条 基金会根据申请者所填学科,通过计算机按二级学科进行分组,每组一般不超过20人。第十六条 基金会根据学科分组情况,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同学科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
为了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解决学科交叉研究评审中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属学科交叉的研究项目,均选择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评审。每个学科组由5名专家组成。
基金会以网络或通讯方式将各组申请材料送评审专家。第十七条 评审专家依据《专家评审表》中的评审标准,对申请者申报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评审实行百分制,按分列的项目权重评分,总分即是个人的成绩。
专家在《专家评审表》上签名后送基金会。第十八条 基金会按学科组汇总专家评审结果,以返回评审结果的专家打分的平均数对每一学科组申请者进行排序。
第十九条 根据本期应资助人数的比例,按申报人数分配各学科组资助的名额,四舍五入取整。第二十条 按照《规定》中需要倾斜的,以适当增加学科组资助比例等办法给予倾斜。
第二十一条 秘书长办公会对评审程序,评审结果进行审核,并确定公示时间和评审结果公布时间。第二十二条 获资助者名单在中国博士后网上公示7天。
第二十三条基金会发文并在中国博士后网和中国博士后杂志上公布获资助者名单,按规定拨付资助金。第二十四条 基金会对获资助者颁发资助证书。
获资助者的《申请书》1份基金会存档,2份返设站单位。第二十五 条获资助者出站时,将在站期间取得的研究项目总结报告报设站单位,设站单位每年十一月底之前将本单位获面上资助者的项目总结报告及取得的成果情况,汇总后报基金会。
第五章 附 则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基金会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一批获资助人员名单
关于公布我校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一批人员名单的通知
http://www.rsc.sdu.edu.cn/2005new/ 2008-12-13 23:12:10
各流动站、各博士后: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第一批经专家评审,并经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理事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共有 500人获得第一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我校有16位博士后获得资助,资助金额为每人10万元人民币。此向各位获资助博士后表示祝贺。
山东大学获第一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人员名单
资助编号
姓名
获资助学科
200801401
曹成波
纺织科学与工程
200801402
程相占
哲学
200801403
戴九兰
环境科学与工程
200801404
葛永波
应用经济学
200801405
胡建次
中国语言文学
200801406
黄淑红
生物学
200801407
焦桂美
中国语言文学
200801408
李辉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801409
李坤朋
生物学
200801410
刘华宁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0801411
刘玉刚
临床医学
200801412
刘运芳
中西医结合
200801413
刘志珍
电气工程
200801414
倪中海
化学
200801415
秦莹莹
临床医学
200801416
杨克建
光学工程
如何提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申请成功率
一、博士后准备申报材料
2月1日至2月12日,请博士后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下载《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请书》(简称《申请书》)样本,并在网下准备《申请书》中的有关内容。
二、博士后网上申报及设站单位审核
2月13日至2月29日,博士后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下载申报软件,网下填报后导出数据,并在线提交。设站单位博士后管理人员登录该系统进行审核。
三、邮寄纸质申请材料
请博士后打印一份《申请书》(纸质《申请书》中的校验码与网上一致为有效),交由所在设站单位审核盖章。
设站单位请于2月29日前邮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以投递日戳为准)。请勿使用包裹邮寄,以免延误。
四、其它相关事宜
1.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月29日,逾期网上申报系统将关闭。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标准将依据国家财政预算进行适当调整,具体标准另行通知。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资助实施细节
第一条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面上资助是博士后研究人员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经费或补充经费。根据申请者应具备的条件,通过规定的评审程序,择优分等级资助。
第三条 资助比例为每年进站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资助等级分两档,一等资助5万元,二等资助3万元。第四条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根据面上资助十一五规划,制定年度预算,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 根据当年博士后进站的总人数,按照达到资助三分之一比例的要求,确定全年资助人数。根据基金资助经费年度预算总额和全年受资助的人数,分配一等和二等的资助人数,在通常情况下,一等资助人数占资助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六条 根据全年进站总人数和资助计划,安排每批的资助人数和资助等次的人数。第七条 面上资助一年评审两次,分别在三月和八月份开始申报,具体申报时间以基金会通知为准。
第八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凡符合《规定》中要求的条件和范围的,可提出资助申请,并按照基金会规定的申报程序进行申报。申报的项目应具有原创性,创新性,前沿性,具有较高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第九条 申请者在中国博士后网上认真填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后提交设站单位,并下载打印一式3份报送设站单位审核。填写内容要真实,申报的项目创新点要突出,并将一些重要的成果或奖励(复印件)附后。
第十条 凡申报项目内容属涉密的,须在涉密栏目内标注.属学科交叉的,须注明学科交叉研究所涉及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第十一条 申请者需经合作导师和一位同行专家两人推荐。
推荐人要对申请者《申请书》中所填内容的真实性,知识产权问题等内容进行审核,并对申请者申报项目在学术思想上的创新,特色,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评议,对预期成果实现的可能性给予评价。推荐意见需专家本人签名。
第十二条 设站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的申报工作,依据《规定》要求,对申请者的资格,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盖章后向基金会报送纸质《申请书》一式3份,同时在中国博士后网上提交《申请书》。属于涉密的不进行网上提交,需报送电子版和纸质《申请书》一式8份。
基金会不接受博士后个人申报。第十三条 设站单位向基金会报送申请材料时,需同时报送本单位此批申报综合报告,内容包括申报人数,申报人名单及有关说明。
第十四条 基金会根据设站单位的报告对申报材料进行验收登记,并对申报人资格进行审核,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向设站单位反馈。第十五条 基金会根据申请者所填学科,通过计算机按二级学科进行分组,每组一般不超过20人。
第十六条 基金会根据学科分组情况,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同学科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为了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解决学科交叉研究评审中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属学科交叉的研究项目,均选择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评审.每个学科组由5名专家组成。基金会以网络或通讯方式将各组申请材料送评审专家。
第十七条 评审专家依据《专家评审表》中的评审标准,对申请者申报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审,评审实行百分制,按分列的项目权重评分,总分即是个人的成绩,专家在《专家评审表》上签名后送基金会。第十八条 基金会按学科组汇总专家评审结果,以返回评审结果的专家打分的平均数对每一学科组申请者进行排序。
第十九条 根据本期应资助人数的比例,按申报人数分配各学科组资助的名额,四舍五入取整。第二十条 按照《规定》中需要倾斜的,以适当增加学科组资助比例等办法给予倾斜。
第二十一条 秘书长办公会对评审程序,评审结果进行审核,并确定公示时间和评审结果公布时间。第二十二条 获资助者名单在中国博士后网上公示7天。
第二十三条 基金会发文并在中国博士后网和中国博士后杂志上公布获资助者名单,按规定拨付资助金。第二十四条 基金会对获资助者颁发资助证书。
获资助者的《申请书》1份基金会存档,2份返设站单位。第二十五条 获资助者出站时,将在站期间取得的研究项目总结报告报设站单位,设站单位每年十一月底之前将本单位获面上资助者的项目总结报告及取得的成果情况,汇总后报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