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评价评语
1.求一篇200字学案设计的评价
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
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重点、难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完成导学案。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调控教学,将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将个别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结合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形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容量,并可有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下面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五章第四节“希望工程义演”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一、导学部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也不例外。课前预习是学生自己首次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的阶段,需要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分析、思考、消化、归纳和简单的应用,因此,课前预习实际上是自学的起始阶段,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学校教育已不可能完成传授全部知识的任务,大量的新知识要靠学生走向社会后,在实践过程中根据需要自学。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始培养自学能力,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相对较低,要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对很多学生而言要求过高,一旦学生的预习产生差距,课堂学习上的差距会更大,或是优生浪费时间,重复学习,或是部分学生跟不上,坐听天书。导学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学情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思路,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平台,使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得到提高的机会,为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间,借助课堂评价的激励作用,促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课堂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而传统教学中往往偏重教师评价。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评价,评价自己学习的长处与不足,评价同学的知识掌握和运用等等。
这些做法既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确立。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学习,必须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根据马斯洛的“人的动机理论”,人的物质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特别关注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更多的希望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人是有巨大潜力的,只要条件适宜,这种潜力就会极大的释放出来。
因此,对学生而言只要得以恰如其分的认可,得到尊重,他们的动机就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只要你的评价能够促进和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就会以加倍的努力去实现更高的目标。导学案的设置,使学生需要在课前自己动脑筋独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还要收集各种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结合课堂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预习中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恰当的认可,评价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功的体验就会象催化剂一样,让学生兴趣倍增,推动着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2.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评价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出来的评价艺术。这里,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636f7079e799bee5baa631333363363536度、学习信心,学习效果等。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现在的课堂,我们听到很多诸如:“好的。”“不错。”“恩。”这样的评价语。这样的评价单调,乏味,能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实现评价的自身价值吗?课改课尤其如此。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我是这样去做的:
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我都进行及时评价,且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我发现,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机制,鼓励并不持久。于是我将课堂各环节进行量化打分。小组黑板展示,凡是认真参与的小组成员均得到基础分。课前预习充分,展示言简意赅,绘图制表总结性强,课外知识涉及到位、准确的同学,除得基础分外,还可根据展示内容得到奖励分;同样参与讲解的同学,凡是积极参与讲解的同学,都可得到基础分,课前准备充分,能脱稿讲解,且讲解知识条理清晰、内容准确,有亮点的同学,除可得到基础分外,还可得到奖励分;课前提问环节,导学案完成情况环节,课后练习题完成情况等环节,也都设定标准,给与相应的奖励分。为了使评分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我的评价进行合理分工。课前预习,导学案完成情况,由学习小组的组长完成,把导学案完成较好和较差的学生的导学案,交由老师处理(评价并辅导)(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又提高了教学辅导的针对性,效果较好),课堂展示评价由教师和课代表负责,课代表对该节课的各类评价得分进行汇总。光有评价分数,分数不发挥作用,时间一长,学生的新鲜感渐弱,评价也就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于是,我将班级学生的课改得分评价和班级已有的学生百分考核相挂钩(我将学生百分考核分四大块:“纪律”、“学习”、“卫生”、“文体活动”,每块量化有若干条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每周班会,对上周考核情况进行小结,并在教室墙上以得分形式进行公示,接受大家监督,学期末汇总;以得分进行排名。然后和高中的奖学金,期末表彰挂钩),且占相当比例,由于我所带班的考核分直接影响奖学金和期末评模评优,学生非常重视,所以,我们班的课改评分,学生非常在乎。为了取得更高的评分,学生们在预习、展示、课后作业练习等各环节,都积极投入,认真准备,在课堂展示中形成了许多亮点,如在记忆我国主要各大煤矿时,学生查找到了以诗记忆的方法:
河北开栾与峰峰,
山西大同与阳泉。
辽阜新,晋西山,
鸡西鹤岗平顶山,
江苏徐州淮北皖。
一首简单押韵的朗朗上口的小诗,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大煤矿的分布,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印象,很好地帮助了知识的落实。
又如在复习长江流域重要城市时,学生编了这样一句顺口溜“宾客重来,宜昌会晤,敬酒五壶,难难老张”一句语意连贯的简单易记的顺口溜,把这些枯燥的地名:宜宾、重庆、宜昌、武汉、芜湖、南通、南京、张家港按照从长江上游到长江下游的顺序,有机地连在了一起,学生在欢笑的同时(快乐大课堂!),有效准确地记住了这些城市和分布,提升了展示效果。
只要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不仅能把这些简单知识讲解好,一些较难掌握的知识,也能发挥学生们的聪明才智。在高三复习世界洋流分布时,北半球中低纬顺时针旋转,北半球中高纬和南半球中低,逆时针旋转,南半球中高纬西风漂流;什么一会北半球,一会南半球;一会顺时针,一会逆时针,把学生搞得晕头转向;可是学生在预习中,经研究发现,根本不用按课本这么机械记忆,他不就是8/0吗?只要按正确笔画顺序书写,不就是世界洋流的流向吗?!精彩!我的点评是“把简单事情搞复杂—太累!把复杂事情搞简单—贡献!”
3."复习导学案"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阶段性研究计划
复习课非常重要,它的有效与高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关系到各方对一个教师的评价定位,在“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情况下,复习课的有效性与高效性一直是教师们探索的问题。
语文“考点”繁多,包罗万象,试题内容偏重课外,浩如烟海。复习课的方式多种多样,较为普遍的是,先对教材上的基本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再用习题加以训练,最后通过摸底测验或模拟考试来检查复习效果。这种复习容量大、枯燥乏味、气氛沉闷,对学生差异化的能力缺乏关注。学生主动性没有体现,他们缺乏学习兴趣,疲于应付课堂。
其实语文复习并不是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可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复习效果
4.如何在语文课堂高效使用导学案课题总结
一、课前预习环节是关键预习是导学案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导学案应该在上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提前预知,对学习有个强烈的期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老师,一定要做好导学案预习阶段的过程指导,要设计好预习的环节,布置好预习的要点、方法、要求,积极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
做好的导学案课前一定要收,收必批,批必评教师可以全部批改,也可以部分批改,绝不能不批。学案检查要及时到位,对于问题较多的题号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坚持先学后教,不学不教,提前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二、课上互动探究是核心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首先复习旧知,反馈上节检测中的问题,然后是小组交流、讨论导学案上本节课内容,进行合作性学习。而教师一定要巡视,要参与到各组中去讨论、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熟记于心,在点拨时解决。
教师的巡视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教师的学习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
5.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当前实施的课程改革提出不少新理念,这些理念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而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是落实新理念的主要措施.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指引着课堂上教和学的行为,搞清楚课堂教学评价的新变化,对引导教学行为,落实新理念,实施新课改至为关键.下面对课堂教学评价谈谈我的看法一虽然现在已是二十一世纪,但不少人的教学观念仍停留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水平上,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讲"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象教校."与这种状况相对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是:过于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素养高低,教育机智灵活性等等,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我们知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表演的如何,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关注"学"才关注到问题的根本.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现在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视觉应放在学生身上,观察在教师导演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否高涨,学习内容是否适宜,学习方法是否贴切,学习方式是否合理,学习效果是否明显等等.二、在教学目标方面,从注重双基转向注重三维目标进行评价传统教学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注重三维目标:既包括传统教学中注重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课程倡导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第一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条明确说明了新课程要落实三维目标.有人认为在教学中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 教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上课时对教材上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放过,是教"教材".现在每门学科都有几种版本教材,教师备课时不能简单的备教材,而是首先研读学科课程标准,然后在领会学科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不是课本上的,只要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就可以,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水平代表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代表着教师是经验型教师还是研究型教师,预示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潜能和专业发展前景.另外教师的工作需要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仅有利于某一节课的教学,也给学生以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关注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四、在课堂氛围方面,从关注教学秩序转向关注新型课堂文化进行评价传统教学过于强调课堂秩序,"学生安安静静听课,只有教师一个声音"成为教师调控课堂能力较强的体现.教师一言堂,"师道尊严",拥有绝对权威,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处于"听从"的地位,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深刻性,批判性,创造性均受到限制.民主,平等,合作,对话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这些理念有利于建立新型课堂文化.在这样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学生把自己当作课堂教学的主角,积极参与教学,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培养了学生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意识,使学生长大成人后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主人翁责任感,参与社会决策,与他人友好相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它所带来的影响深远而不可估量.因此从建立新型的课堂文化角度评价课堂教学,不仅关注了教学的即时价值,也关注了教学的长远价值.五、在教学策略方面,从关注基本知识的讲解转向学习情景的创设进行评价传统课堂教学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过程,常见的教师讲课过程是:展示知识→讲解知识→考核知识;与之对应的学生学习过程是:记忆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这样的课堂,从角色方面看,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知识的价值看,学生得到的是刻板生硬的书本知识,不是活灵活现的生活知识,学生看不到知识的实用价值,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机;从教学效果看,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讲解思路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为关键,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走,没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能自主地建构知识;从教学过程看,教师掌控着课堂的进度,不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个性化学习不能进行;从话语权上看,教师的一言堂控制着课堂,学生的个性化认识得不到表达,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改变这种现状,紧密联系生活,科学,技术,创设一定的学习情景成为必然.学习情景的创设有多种多样,可以是讲述故事,阅读资料,观看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