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2017年度减贫计划范文

    农村贫困户的申请怎么写

    农村贫困户申请书

    **脱贫攻坚指挥部、*扶贫办:

    我叫***,**县**镇**村**屯人,初 中文化,男,今年 **岁,家庭人口*人,其中有劳动能力*人,有*个小孩,全部在校读书,生活十分困难。

    我**年*月应征入伍,在***服役**年,***年**月退伍。**年外出务工不慎摔伤**,先后到**医院住院治疗。治疗费用近**元,治疗后**基本上完全丧失功能,失去了劳动能力,无法从事农业生产。

    为了生活,我带上老婆孩子,拖家带口举家到**投靠亲友,寻求帮助,通过熟人帮助,我在**能够做一些体力需求不高的工种。

    月收入少之又少,为了治病和送孩子上学,至今已欠下数万元的债务,平日家庭正常生活已受影响,大女儿几经辍学,最后在亲戚的支助下才勉强读完初中。

    目前,家中年近**的父亲多病瘫痪在床不能自理,特向**部门提出申请,申请列为贫困户。

    相信会给我们一家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们的生活危机。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X

    日期:20XX年 X月XX日

    扩展资料:

    退出标准

    贫困户的退出。贫困户指建档立卡贫困户。

    贫困户的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主要衡量指标。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低保家庭,视为脱贫人口。

    退出程序

    第一步:预退出。2015年年底,县根据省市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贫困退出规划,计划今后两年每年减贫4871人,至2017年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2016年和2017年年初,县将根据贫困户退出规划及上年度减贫计划执行情况,下达贫困户退出计划(减贫计划,下同),并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减贫责任书。

    乡(镇)在县下达的年度退出计划的基础上,分解落实到村,并与各村签订减贫责任书。

    村根据乡(镇)下达的年度贫困退出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并将年度计划退出的贫困人口报所在乡(镇),由乡(镇)在建档立卡系统内作“预退出”处理。

    第二步:精准扶持。县、乡、村以及“连心”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要对照贫困户退出条件和需求,因户施策,制定扶持计划,并加大扶持力度,进行重点扶持。

    第三步:摸底调查。年终,对“预退出”的贫困人口进行摸底调查,调查人员应包括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驻村工作队干部、贫困户帮扶干部等,填写贫困户退出摸底调查表(附后)。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贫困户

    2O18年贫困户脱贫标准是多少?

    第一,有稳定持续的收入。

    2018年人均收入不低于3200元。持续稳定说的是要有自己的产业或者门路,收入能够稳定。

    暂时性大额收入不算。 第二,医疗有保证。

    简单的说能看得起病,不能因病再次贫困。 第三,教育有保证,学生能够上学,不能产生因没钱上学而不上学。

    第四,住房有保证。住房说的是不住危房,不能因房子问题出现伤亡现象。

    危房必须要经过危房改造。 第五,饮水有保证,必须是安全用水。

    安全用水是指自来水,饮水卫生有保证。 扩展资料: 第一步:预退出。

    2015年年底,县根据省市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贫困退出规划,计划今后两年每年减贫4871人,至2017年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2016年和2017年年初,县将根据贫困户退出规划及上年度减贫计划执行情况,下达贫困户退出计划(减贫计划,下同),并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减贫责任书。

    乡(镇)在县下达的年度退出计划的基础上,分解落实到村,并与各村签订减贫责任书。村根据乡(镇)下达的年度贫困退出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并将年度计划退出的贫困人口报所在乡(镇),由乡(镇)在建档立卡系统内作“预退出”处理。

    第二步:精准扶持。县、乡、村以及“连心”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要对照贫困户退出条件和需求,因户施策,制定扶持计划,并加大扶持力度,进行重点扶持。

    第三步:摸底调查。年终,对“预退出”的贫困人口进行摸底调查,调查人员应包括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驻村工作队干部、贫困户帮扶干部等,填写贫困户退出摸底调查表(附后)。

    第四步:民主评议。摸底调查之后,由村委会组织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对摸底情况进行逐户讨论,拟定退出贫困户名单,并在行政村所在地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不少于七天。 参加民主评议的村民代表必须是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对贫困户家庭较了解的村民、村小组干部或村干部。

    村民代表大会对年度拟退出对象的初选要综合考虑贫困户的收入、家庭经济状况、致贫原因的缓解、住房、家庭成员的上学和就医等情况,历年来得到扶持的贫困户应先列为拟退出对象。 第五步:入户核实。

    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人员(不得少于3人),对拟退出贫困户进行逐户核实,确定全乡(镇)贫困户退出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

    第六步:批准退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县审核后,报设区市、省备案,待设区市、省联合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核查后,由县批准并在各行政村公告。

    第七步:退出处理。贫困户经批准退出后,即录入信息档案,由乡(镇)在建档立卡系统内进行“脱贫退出”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贫困户 参考资料来源:国务院扶贫办:2018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进展。

    2017年中国贫困人口将再减少1000万人以上是真的吗?

    中国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介绍,2017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年度减贫任务将超额完成,贫困人口将再减少1000万人以上。 与此同时,2017年中国产业扶贫新业态发展迅速,电商扶贫带动274万贫困户增收,光伏扶贫直接惠及80万贫困户,旅游扶贫覆盖2.3万个贫困村。

    完成340万贫困人口搬迁建设任务。健康扶贫救治421万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

    对600多万贫困人口危房进行改造。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突破1400亿元人民币。

    社会扶贫力量持续壮大。 会议指,各省区市要依据向中央签署的《脱贫攻坚责任书》,确定2018年度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县摘帽计划,调整完善脱贫滚动规划。

    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与各省签订年度减贫责任书,跟踪任务完成情况。强化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支持,强化对贫困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群体的精准帮扶。

    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分类施策。 会议介绍,中央决定从2018年至2020年持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作风突出问题。 会议同时强调,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重点防范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道德风险。有效防止脱贫任务不完成不真实,防止有的地方政府打着扶贫旗号大举发债,防止政策养懒汉,造成“福利陷阱”,防止以贫为荣,破坏社会规则。

    此次会议还介绍,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五年共减贫6600多万人,年均减少13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也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

    农村贫困户归哪个部门管?

    贫困户属于户口所在地村委会管理。

    由村委会按照办理贫困户条件,在村民中评出贫困户,然后上报乡镇的民政办公室审核,再上报县(市)的民政局批准。贫困户退出标准:贫困户的退出。

    贫困户指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的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主要衡量指标。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低保家庭,视为脱贫人口。贫困户退出程序:第一步:预退出。

    2015年年底,县根据省市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贫困退出规划,计划今后两年每年减贫4871人,至2017年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2016年和2017年年初,县将根据贫困户退出规划及上年度减贫计划执行情况,下达贫困户退出计划(减贫计划,下同),并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减贫责任书。

    第二步:精准扶持。县、乡、村以及"连心"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要对照贫困户退出条件和需求,因户施策,制定扶持计划,并加大扶持力度,进行重点扶持。

    第三步:摸底调查。年终,对"预退出"的贫困人口进行摸底调查,调查人员应包括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驻村工作队干部、贫困户帮扶干部等,填写贫困户退出摸底调查表(附后)。

    第四步:民主评议。摸底调查之后,由村委会组织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对摸底情况进行逐户讨论,拟定退出贫困户名单,并在行政村所在地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不少于七天。参加民主评议的村民代表必须是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对贫困户家庭较了解的村民、村小组干部或村干部。

    第五步:入户核实。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人员(不得少于3人),对拟退出贫困户进行逐户核实,确定全乡(镇)贫困户退出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第六步:批准退出。

    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县审核后,报设区市、省备案,待设区市、省联合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核查后,由县批准并在各行政村公告。扩展资料: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

    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中国的贫困线标准调整了几次1986年 国家统计局作了一项关于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研究,确定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标准是年人均200元;1990年 我国贫困线标准相当于300 元;1995年 我国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因素考虑在内,这个标准被调整为530元;2000年 “八七”攻坚计划完成时,贫困标准已经调整为625元; 2005 年为683 元。

    这一标准是农村绝对贫困户的标准,而不是相对贫困标准。2014年 贫困标准2800元/年2015年 贫困标准2968元/年2016年 贫困标准3146元/年2017年 贫困标准3335元/年2018年 贫困标准3535元/年2019年 贫困标准3747元/年2020年 贫困标准4000元/年 记者从民政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民政部争取财政部、扶贫办等相关部门支持,给予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定时间的“渐退期”,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可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范围。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刘勇表示,为充分发挥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民政部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完善、优化。一是拓宽了农村低保对象救助范围。

    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这些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兜底保障。二是完善了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

    针对因残疾、重病等增加的刚性支出,在核算家庭收入时可按规定适当扣减。三是给予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定时间的“渐退期”。

    按照中央“脱贫不脱政策”的相关要求,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可给予一定时间的渐退期,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范围。四是进一步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在“应救尽救、应养尽养”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逐步为农村低保、低收入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集中托养服务”。五是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

    进一步细化明确临时救助对象范围和类别,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科学制定救助标准,积极开展“先行救助”。对于重大生活困难,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根据具体情形分类分档设定救助标准,适当提高救助额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贫困户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民政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可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

    贫困户在什么条件下才算是脱贫

    贫困户的退出。贫困户指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的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主要衡量指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低保家庭,视为脱贫人口。

    贫困户退出程序

    第一步:预退出。2015年年底,县根据省市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贫困退出规划,计划今后两年每年减贫4871人,至2017年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2016年和2017年年初,县将根据贫困户退出规划及上年度减贫计划执行情况,下达贫困户退出计划(减贫计划,下同),并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减贫责任书。乡(镇)在县下达的年度退出计划的基础上,分解落实到村,并与各村签订减贫责任书。村根据乡(镇)下达的年度贫困退出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并将年度计划退出的贫困人口报所在乡(镇),由乡(镇)在建档立卡系统内作"预退出"处理。

    第二步:精准扶持。县、乡、村以及"连心"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要对照贫困户退出条件和需求,因户施策,制定扶持计划,并加大扶持力度,进行重点扶持。

    第三步:摸底调查。年终,对"预退出"的贫困人口进行摸底调查,调查人员应包括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驻村工作队干部、贫困户帮扶干部等,填写贫困户退出摸底调查表(附后)。

    第四步:民主评议。摸底调查之后,由村委会组织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对摸底情况进行逐户讨论,拟定退出贫困户名单,并在行政村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七天。参加民主评议的村民代表必须是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对贫困户家庭较了解的村民、村小组干部或村干部。村民代表大会对年度拟退出对象的初选要综合考虑贫困户的收入、家庭经济状况、致贫原因的缓解、住房、家庭成员的上学和就医等情况,历年来得到扶持的贫困户应先列为拟退出对象。

    第五步:入户核实。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人员(不得少于3人),对拟退出贫困户进行逐户核实,确定全乡(镇)贫困户退出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

    第六步:批准退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县审核后,报设区市、省备案,待设区市、省联合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核查后,由县批准并在各行政村公告。

    第七步:退出处理。贫困户经批准退出后,即录入信息档案,由乡(镇)在建档立卡系统内进行"脱贫退出"处理。

    建档立卡贫困户清退和退出的区别是什么?

    在建档立卡的工作中,由于工作不细致,使有些不符贫困户的也享受了贫困户待遇,将这些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取消资格,是属于清退;而经过政府的扶贫和自身的努力,已经甩掉贫困户的帽子,是属于退出贫困户,两者性质完全不一样。

    退出标准

    贫困人口退出。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贫困户退出,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并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销号。

    贫困户识别标准

    全县贫困人口识别要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不愁吃、不愁穿,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和 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现行农村扶贫标准认定。

    凡是未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都要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凡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都要按照规定退出。其中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不纳入建档立卡范围;中央确定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不计入家庭收入。识别登记收入核算时间为截止识别之日,上推一周年的收入。

    扩展资料:

    退出程序

    第一步:预退出。2015年年底,县根据省市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贫困退出规划,计划今后两年每年减贫4871人,至2017年年底,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2016年和2017年年初,县将根据贫困户退出规划及上年度减贫计划执行情况,下达贫困户退出计划(减贫计划,下同),并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减贫责任书。乡(镇)在县下达的年度退出计划的基础上,分解落实到村,并与各村签订减贫责任书。

    村根据乡(镇)下达的年度贫困退出计划,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并将年度计划退出的贫困人口报所在乡(镇),由乡(镇)在建档立卡系统内作“预退出”处理。

    第二步:精准扶持。县、乡、村以及“连心”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要对照贫困户退出条件和需求,因户施策,制定扶持计划,并加大扶持力度,进行重点扶持。

    第三步:摸底调查。年终,对“预退出”的贫困人口进行摸底调查,调查人员应包括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驻村工作队干部、贫困户帮扶干部等,填写贫困户退出摸底调查表(附后)。

    第四步:民主评议。摸底调查之后,由村委会组织召集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对摸底情况进行逐户讨论,拟定退出贫困户名单,并在行政村所在地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七天。

    第五步:入户核实。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人员(不得少于3人),对拟退出贫困户进行逐户核实,确定全乡(镇)贫困户退出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

    第六步:批准退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县审核后,报设区市、省备案,待设区市、省联合委托的第三方评估核查后,由县批准并在各行政村公告。

    第七步:退出处理。贫困户经批准退出后,即录入信息档案,由乡(镇)在建档立卡系统内进行“脱贫退出”处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贫困户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中应做好哪些方面工作,确保减贫摘帽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国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扶贫开发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扶贫开发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和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的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贫困地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一是贫困人口多,按照国家的标准,到2013年底还有8200多万贫困人口,如果参考国际标准,还有两亿多人。

    二是贫困程度还比较深,贫困人口不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还面临着吃水、行路、用电、上学、就医、贷款等诸多困难。

    三是扶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脱贫攻坚有哪些成功的历史经验?

    答: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一、制定符合国情的贫困标准,明确扶贫开发的具体帮扶对象;二、坚持开发式扶贫,把解决贫困问题与对贫困地区进行全面开发结合起来;三、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四、积极开展与国际社会在扶贫开发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