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江南忆太平稿件

    1.江南忆原词

    《忆江南》(一。二。三) 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注释:

    ①谙:熟悉

    ②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③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这里用蓝草的颜色形容江水的深和清澈。

    简单的意思: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胜过火焰,春天来了,江水绿如蓝草。能不想念江南?

    今译 :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2.按照江南忆写一篇日记

    杭州到底哪里好?我一时间答不出来。

    只知道,离开的时间久了,就会想念。这种情绪就像风筝,无论飞的多远,总有这样一根线系着,端头,便是你心心念念的那个地方。

    杭州到底哪里好?它是我第一次有记忆的远行。那时候,从台州到杭州,要走半天的盘山公路。

    且要在路上吃一顿中饭。天麻麻黑了。

    才能到达。我记得那是一个牛年。

    大约是在涌金门这里,城市中心用鲜花装饰出一个花坛,中间有一只大金牛。记忆里,这景象很美。

    其实杭州的城市绿化至今一直都是走在蛮前端的位置。园艺工人随意一个街头绿化,也甩了很多施工单位几条街。

    且不说每逢节假日街头组合绿植雕塑了。后来,学了园林这个专业,更加知晓了杭州的好。

    栖霞岭半夜的静谧,曲院风荷夏日的清香,孤山凌晨的静谧,北山路秋日梧桐的落叶……幼时那次远行,我记得开到三潭印月的游船,还有那时的一张全家福。我记得动物园里猴子抢了我手上的面包片吃。

    我记得灵隐寺的小马车。还有那时候尚对外开放的飞来峰景区造像。

    我记得有个景点叫一线天。父亲想抱着我下去看看,而我,却被这黑吓得死活不肯下去……可惜,再到后来求学、工作,再来了灵隐,造像区却不再对外开放了。

    这是记忆里那次远行关于杭州的样子。所以,念大学的时候,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杭州。

    临安,我以为取意南宋的临时安庇之意,想来离得不远。结果发现那个安,却是临近安徽的意思。

    去学校报到前,还不忘记从西湖边经过。那时候西湖还没有景区限号,走的是北山路。

    荷叶布满了整个湖岸。那时我想,四面荷花三面柳,大约说的是杭州吧。

    后来晓得那说的是济南。当时颇有几分不服。

    如果杭州当不起这句子,济南如何当得起?(济南的知友轻拍,那时候对我而言,杭州就是最理想的一个城市。毕竟年少无知且轻狂。)

    直到看到这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美。

    一种超越这座城市婉约意向的壮丽之美。却极是贴切。

    大学念的是园林专业。于是,也开始发掘这种城市美丽风景背后的人文意蕴。

    风月无边,是西湖湖心亭的“虫二”石碑。出处自然是乾隆这个爱到处游玩又爱到处题咏的皇帝的手笔。

    乾隆的字并不好看。当然虫二除外。

    宝石山葛岭段,几处破败的民房里,有家小面馆。房间歪七倒八随意开了几个窗洞,蒙着一层黑乎乎的油渍。

    大约是类似堂前这样的位置,放着几张桌椅,几个玻璃罐子,放着老板自制的剁椒。听了朋友的推荐,存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念头,于是要了一碗面慢慢吃。

    等面下锅的时候,随意往墙角走,小小的一块石刻,亦是乾隆的手笔。写的什么,记不清了,只觉得差了些风骨。

    当然,这字比起今人的,却是不知道好了多少倍。面,算是添称头的,要的也是最寻常的片儿川。

    春天是笋最多的时候,笋丝,雪菜,肉丝,满满一大碗。浇两勺剁椒,热腾腾地很是落胃。

    好吃。算是寻访古迹的意外之喜。

    曲院风荷。这个曲院,指得是造酒的地方。

    那次去,大约因为夏天的缘故,荷花覆盖了大半个湖面,湖面上是曲曲折折的廊桥,风过处,带着荷的清香。当下想,这未尝不是对曲院风荷这个名称的 另一种解说。

    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苏小小的美,传说了那么多年。

    如今,她安眠在孤山一隅。让人想象当年青骢马油壁车的游历。

    ……书中记录的和书中没有记录的。非要走一走,才能体会到。

    那一晚,开完会已经接近凌晨3点。从办公室出来,在街上打车。

    行人寥寥。等了很久,也没见一辆车。

    头脑却格外清新。于是起了一个念头,既然晚了,索性到西湖走走吧。

    几年前的《都市快报》,有个栏目叫浓情小说。不记得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只记得其中一句,凌晨四点零八分的西湖是最美的。

    恰好可以去看看。这个时间的西湖是安静的。

    对面宝石山的灯火也暗了。几盏路灯昏暗。

    没什么人。整个西湖仿佛是我一个人的。

    静谧,偶尔听到几声虫鸣。是这凌晨别样的风景。

    另一次,是冬夜,下午飘起了初雪。准时下了班,却不够尽兴,约了同事一起踏雪。

    是沿着北山路慢慢走,过了断桥,雪却下大了。冷不冷已经没人在意了。

    一行人或接着雪,或踢着路上浅浅的积雪。到了平湖秋月,天色就暗了。

    走的有了些许倦意,于是在靠着湖面的凉亭里坐着。闲谈这千年风月。

    有旁的声音传来,亦是踏雪的青年,这样随意聊了几句,又各自分开。是这样有趣的一次邂逅!雨西湖,是在初春时节,有北方的好友来看我。

    于是想到到白堤走走。沾衣欲湿的春雨,有一点点凉。

    突然想到徐克的那部《青蛇》,找了那首《流光飞舞》,轻轻放着。旋律同此时绵密的春雨。

    一直喜欢这个故事,因为白娘娘愿意为爱的人翻山倒海。青蛇的懵懂与成熟,恰恰也在这样一瞬间。

    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缘是劫……你我相视一笑。此刻的雨,风声和音乐,多好。

    这样醉笑相陪,不述离殇。杭州到底哪里好。

    也许就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成长的风景里。你不明白,春天的浙江美术馆,看完一个画展出来,到西湖边散步。

    那棵樱花王开了,风吹过,落英缤纷,那一片水面,神似大观园沁芳桥春景。你不明白,非得要从春雨里走过孩儿巷,才省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自然也懂雨巷里那个。

    3.江南忆歌词吕微唱的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何日更重游 重游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早晚复相逢 相逢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早晚复相逢 相逢 相逢

    4.请将汉乐府所写的江南忆成现代文

    《忆江南》现代文

    江南的美景可这好啊,令人大开眼界。我对江南的一花一草一木是多么熟悉,还有那个池塘,对那些景色是多么的清楚,还在我的脑海中模模糊糊地浮现着,虽然已经模糊了,但多多少少还有着一点印象。

    在江南春天的早晨时,太阳出来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草偷偷地探出头来,花儿也悄悄地透气,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草中有许多杂瓣儿,有名的、无名的都混在一起来,下了一夜的雨,花儿草儿上有着珍珠似的露珠,也许是雨下的太大了吧。

    下了一夜的雨,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儿在鲜花嫩叶中滚动着,每一颗都映出一个“生机”。雨下的太大了,旁边的小池塘已长满了水,马上溢上岸了。

    冬天过了,春天终于来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那些花儿在太阳下更加美丽,春天来了,江水绿的好像兰草一样,蓝的好像天空都融入了进去。

    这样美丽的风景能不令人回忆吗?于是诗人白居易边作下了《忆江南》这首古诗词:忆江南,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跪求齐越朗诵节两篇稿件《与妻书》 《忆江南》,请注意是经过改编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6.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和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忆江南之二,这首中写回忆江南,最难忘的是杭州,原因一是灵隐寺赏月赏桂,二是在高亭之上观钱塘江潮。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组词。第一首是总写对江南的回忆;第二首和第三首则是分别写对杭州和苏州的忆念、向往。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

    忆江南⑴

    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⑵;日出江花红胜火⑶,春来江水绿如蓝⑷。能不忆江南?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⑸,郡亭枕上看潮头⑹。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⑺;吴酒一杯春竹叶⑻,吴娃双舞醉芙蓉⑼。早晚复相逢!

    词句注释

    ⑴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⑵谙:熟悉。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⑸“山寺”一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 “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⑹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

    ⑼娃: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⑽早晚:犹言何时。

    7.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下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解析〉江南忆,忆江南,最让人追忆的当然是有江南美景之冠的人间天堂——杭州了。

    你看,天竺寺里,建筑巍峨,秋月朗照、桂花飘香。夜阑难寝,我徘徊于月光之下、留恋于桂丛之中,徜徉于香雾里边,试图探寻从月中掉落而下,散布在桂花影中的三秋桂子。

    桂影斑斑,夜凉如水,一身清爽,惬意无比。月中桂子当然不曾寻得,但此情此趣却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你瞧,瑰伟奇丽的钱塘江潮,远观数百里,犹如一根银线,素练横江;近观怒潮,潮头陡立,高达数丈,卷云拥雪,惊涛拍岸,恰似玉城雪岭高接天际,汹涌潮湃,声如雷鼓,撼天动地。我做杭州刺史的时候,每每此时。

    则静静的横卧在郡衙里的最佳看潮处——虚白亭上,悠闲地观看潮起潮落,风起云涌。以静观动,闲适之至。

    如今久居洛阳,再也见不到如此美景奇观了。什么时候我才能重返杭州旧地重游呢?。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