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弟子规
1.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 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 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 .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 ,我们在父母去逝后,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 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 金汤堡垒.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哟.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有关不该读弟子规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每位同学都熟背弟子规的一字一句,简单的了解了他每句背后的意义.我今天所演讲的重点,就不放在意义上,重点来说说弟子规的作用.我自己总结了三点,一学会做人,二成圣人成贤,三解决问题.现在我就每一点来给大家说明一下. 一、学会做人 什么是人?仅仅是用两条腿走路的动物吗?不!那是什么?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确定你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感情谁来决定,是你,是你身上的德.有良好品德的人,他会对父母做到孝,会对兄弟姐妹做到悌,他会懂得爱天下人.而缺失德的,他会很自私,让父母丢脸,让老师失望,让朋友伤心.想想你们自己是怎样的.如何做一个有德之人,很简单,但又很难,简单的原因是他仅仅在由1102个字组成的弟子规里,可难就难是弟子规里每个字背后蕴藏着多少大德,大智慧.在1102个字里你自己做到了几个字?二、成圣成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尤其是我们,我们天天诵读着圣贤的教诲.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志向都应该是成圣成贤,如何可以成圣成贤,该怎样去做呢?谁能告诉你?就是我们所学习的“弟子规”.大家都清楚,“弟子规,圣人训”,弟子规就是圣人用来教化自己的弟子.我们学习弟子规,也就是直接接受着圣人的教诲,成为圣人的弟子.也只有做好了弟子规,我们才可以在圣贤的大道上走的更远更长.“成圣成贤”和我们的志向并不矛盾,有的同学想长大成为一民老师,有的想成为医生,还有想成为有钱人,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你们能在圣贤的大道上当老师,当医生,当有钱人,因为那时的你会是老师中的圣贤,医生中的圣贤,有钱人中的圣贤.你们会各自的岗位上用你们的德行影响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 三、解决问题弟子规还可以解决问题,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当然不能解决1+1等于几这样的问题.我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你自身的心理问题.每个人都会有烦恼,每天会开心的哈哈笑,也有难过的,生气的时候看谁都不顺眼,想发脾气.你的快乐,生气,这些烦恼是谁造成的?是你,是你的心有想不通的问题了.这时候弟子规怎么帮你呢?譬如:我发现最近我的朋友越来越少了,觉得自己被人冷落,很不开心的面对着他们.可是你要是依照弟子规来想:哦,最近大家不爱和我玩了,是不是我没有做到“兄道友,弟道恭”,你之后用你的行为吸引更多的人和你成为朋友.问题想通了,烦恼自然会少.以上就是我对弟子规的作用所阐述的三点.把这三点联系起来可以说弟子规就是让我们在圣贤的大道上学做人,解决自身问题的一门学问,从现在起在你的心理埋下一粒弟子规的种子,让他成长,长成圣贤大树.让你自己变的更强,加油!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3.《弟子规》演讲稿
、“弟子规,圣人训„„”一遍遍诵读着朗朗上口的《弟子规》,一次次聆听着《弟子规》给我们带来的谆谆教诲,心中的那盏灯渐渐明了。 “入则孝,出则悌”告诉我们友爱兄弟,孝敬长辈,“孝”字也就从此铭刻于我们心间,使我们在关心长辈的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谨而信”为我们谱写着一支思想升华的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伴随着我们进入更高的阶梯。“泛爱众,而亲仁”的做人守则成为人生起步的扉页,也是一个转折点。更是那“有余力,则学文”的学习手册带领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走出迷津。 《弟子规》之所以被称为弟子规,想必是那些望子成龙的博士,有学问的人给后代留下的“字典”。正如诸葛亮为阿斗写的《出师表》一样。古中国之所以被称为古中国,也一定离不开好书的启蒙。上千个春秋,一代又一代的学童在不停的翻着这本书,实践着这本书中的任何一个字。《弟子规》就是这么一本好书。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孩子,还是儿童,少年,甚至壮年,老年都耳熟能详,熟读成诵。《弟子规》早已成为历史的篇章,成为华夏儿女成长的脚印。 的确如此,《弟子规》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它至真,至纯;《弟子规》是引领孩子步入规范殿堂的老师,它至善,至美!《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孝敬父母,让我懂得如何做人,也让我懂得了言而守信。如果说《弟子规》是一本好书,我便是读书人;如果说《弟子规》是一条河流,我便是鱼儿;如果说《弟子规》是一片蓝天,我便是翱翔的雏鹰;„„《弟子规》熏陶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文明上,礼节中又跨出了一大步。 让《弟子规》点燃我们心灵的火把,在烈火的让少中点燃那盏不灭的灯。让《弟子规》永恒,让经典永恒,让爱永恒!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弟子规》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它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孔子用简简单单的1080个字描绘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个人生哲
实用演讲稿大全
演讲稿书写格式演讲稿书写技巧竞聘演讲稿爱国主义教育演讲稿英语演讲稿
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整天为我们早出晚归,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们为父母干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务活,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尽心尽力的去为父母“服务”,因为爸爸妈妈给予我们不求回报的爱,我们这辈子必定还不完! 百善孝为先。星期六晚上,我做完作业后,觉得没事,就想帮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的事。我走进屋子里,看到妈妈的毛巾脏了,我连忙拿起它向水池走去。我先打了一盘干净的水,再加上一些开水,照妈妈洗衣服的样子,把毛巾放在水里浸泡几分钟,再在水里倒上一点洗衣粉,用手使劲的搓,水里立即起了许多小泡泡。我搓了几遍,又用清水洗了几遍,然后才晾在衣架上。我心里非常高兴。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错事的时候,总是要被妈妈说一通。当然,我那不争气的泪珠,也随之在眼角流落下来,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许多不满于埋怨。可是在读完《弟子规》后,我知道了妈妈都是为我好,为了我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正如大人们整天总唠叨的,我们就像一个小树,不为它修枝剪叶,总也长不成一棵正直的参天大树。 学习了弟子规,我们会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每一滴水珠,她把我来滋养;感恩每一只花朵,她带给我芬芳。 感恩每一朵白云,编织我的梦想;感恩每一缕阳光,托起我的希望。 感恩亲爱的父母,给与了我生命;感恩敬爱的老师,教会了我成长。 感恩帮助过我的人,使我感受善良;感恩伤害过我的人,让我学会坚强。 感恩的心儿多么虔诚;感恩的歌儿用心吟唱。 弟子规所讲述的每一个道理,都给我带来了启示。今后,我一定要将古人的教诲记在心里,拥有 “孝、悌、谨、信、爱、仁”这些好品德,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4.《弟子规》的演讲稿
弟子规,从小做起,从孝做起。这是我学习《弟子规》以来最深刻的感受。
讲到孝,任何人都不会不想到自己的父母。
我的父亲和母亲如今已是天命之年。二十七年前,就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年龄,他们相知、相爱,一直相守到现在。他们没有一天懈怠,把近三十年的青春年华毫无保留的付出;父亲母亲无时无刻不在关心和爱护着他们的孩子,我和弟弟;他们从来都是关心我和弟弟认为是最简单,并且重复了一千遍、一万遍的问题----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好好吃饭、出门多加些衣服、不要感冒了。。;但他们却从来不让我们担心他们的身体,每次也总是重复同样的话----我们用不着你们担心,你们把自己照顾好就可以了;到现在,母亲和父亲还在为我和弟弟劳累奔波。我和弟弟都清楚地知道,我们无法,也不可能让父亲母亲为我们放下心来,因为无论我和弟弟有多么的听话,更或是有多么幸福的生活,但我们永远是他们的儿子,永远是他们心目中最难割舍的,长不大的,不懂事的孩子。。
父亲和母亲头发已经花白,他们也有自己的父母----我的外公和奶奶。外公今年已经84岁了,奶奶也刚过了第78个生日。父亲和母亲,包括外公和奶奶所有的儿女对两位老人都非常的孝顺,他们的晚年过得都非常的幸福。外公最近腿脚不好,父亲和母亲虽不在身边,但非常关心老人家的身体,经常寄钱、打电话询问外公的情况,幸好外公的腿病已经慢慢地好起来,奶奶身体一直很好,这是我们一大家人最感欣慰的事情;深深地感谢我的父辈亲人赐给了我和弟弟这一代后辈们如此仁孝、和谐的家庭环境,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幸福的生活。你们不仅是我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后辈也会像你们孝敬外公、奶奶一样尊重你们、报答你们、爱你们!
我伟大的父亲,我善良的母亲,我和弟弟深深的向二老鞠躬,我们永远也报答不了你们的养育之恩,也不敢忘记你们的谆谆教诲,我们将用一生来履行对你们的诺言,用一生来孝敬你们。。
爸爸、妈妈,我和弟弟爱你们!
谢谢大家!
附:《感恩一切》歌词
感恩每一滴水珠,她把我来滋养;感恩每一只花朵,她带给我芬芳。
感恩每一朵白云,编织我的梦想;感恩每一缕阳光,托起我的希望。
感恩啊感恩,感恩的心儿多么虔诚;感恩啊感恩,感恩的歌儿用心吟唱。
感恩亲爱的父母,给与了我生命;感恩敬爱的老师,教会了我成长。
感恩帮助过我的人,使我感受善良;感恩伤害过我的人,让我学会坚强。
感恩啊感恩,感恩的心儿多么虔诚;感恩啊感恩,感恩的歌儿用心吟唱。
5.国学经典(弟子规) 演讲稿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
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如果在孩子在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
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没做到,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概述简介,以精练的语言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灌输儒家文化的精髓。解释 总 叙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
6.关于《弟子规》的演讲稿
弟子规》参赛演讲稿 -----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学〈弟子规〉 做文明人》。
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边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听着这亲切的声音,我不禁停下脚步,轻声跟着读起来。这是我已熟读的〈〈弟子规〉〉的总叙。
我喜欢读〈〈弟子规〉〉。 “弟子规”,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规范。
它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礼仪精髓,是文明的灵魂,是学生文化的瑰宝。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它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礼仪略成了24个字,虽然短短24字,却也已经树立了我文明的态度。 弟子规,是圣人对我们的教诲,它让我明白了做文明人的道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接着要小心谨慎,诚实守信。和大众相处要平等博爱,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物,如果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要向多方面学习。
以前的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文明就是:孝——首孝弟。
百善孝为先。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父母对我百依百顺,凡是我提出的比较合理的要求,都会想方设法满足我。
我总是认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甚至,有时父母关心我,多叮嘱几句,我反而嫌父母啰嗦。有时父母要我做些事,我总是拖拖拉拉,尽量避过,即使做,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为人子女最痛苦的事。
我们至少要做到《弟子规》所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才能不辜负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父母。这就是文明。
以前的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我知道文明就是:信——次谨信。
诚信是三月的春风,是五月的花海;商人说诚信是宝贵的信誉,是无价的财富;长辈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我说诚信是两根小指拉钩后的百年不变,千年不悔。 也许有朋友安慰自己说,诚信是大人的事,我们还没有长大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就错了,大错特错了!当你把果皮扔到干净的操场时,你诚信了吗?当你看见老人上车而假装闭目养神时,你诚信了吗?当你为了一时的虚荣心,考试舞弊时,你诚信了吗?……我们真的会惊讶地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诚信! 这就是不文明! 以前的我从不懂什么是文明,学了《弟子规》。
我知道文明就是:谐——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和谐者,为德行高尚者,自然为人们所敬仰。
物种以竞争为目的,人类以互助合作为目的。不管你是哪个种族的,都是同类,因该和睦相处,互相合作。
这才是文明人。学了《弟子规》我明白了我们桃校长的校训:今天你微笑了吗?就是教我们做个能和谐人际关系的文明人。
故有余力,便应珍惜时间多学习,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会使我们的德行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你也会变得更有德行,你便会成为一个文明人,为人们所敬仰。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诵读并牢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吧!这是我们学生的传统,学生的文明。
我深信,有了它,我们一定会置身于〈〈弟子规〉〉的文明世界里!我深信,有它了,我们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7.【弟子规泛爱众演讲稿同上,字数大于五百,小于七百.最迟九点给我】
“泛爱众,而亲仁”,“泛”,是广泛的意思;“爱”,是仁爱;“众”,是社会大众.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称之为博爱.这个爱心从哪里来的?这个爱心就是弟子规中所说的孝心.孝是一体的观念,跟父母一体,才能对父母尽孝.跟社会大众一体,才能对社会大众博爱.所以,爱心就是来自于跟社会大众一体的观念.而一体的观念是宇宙的真相,宇宙本来是一体,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弟子规,这是生养万物的本体 泛爱众而亲仁 亲民,宋·朱熹认为当作新民.意思是说“自己既已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显然,泛爱众事关亲民之事.而《弟子规》的作者则从平实包容的心态来指明其中精神,同时提醒自我在推以及人之时“能亲仁”与“不亲仁”的利与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自我的当下性实在不可忽略.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生存、生活、生命的指向不同,当下性即自我对生命的觉悟.在生命尚未觉悟之时,自我于生存及生活的追求之中,常常伴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感受其干扰,喜怒哀乐未能处于中和境界而心常戚戚,这亦使心性受其遮蔽.求其放心,回到本心,不但是个人当下的生命觉悟,同时也应当成为大同世界的人同此心.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自我与他人,都是人,都需要爱.也就是说,世界上的所有人们,都应自觉培养一颗仁爱之心.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在一个地球上生活啊!可见爱心无国界.孟子讲人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正因如此,我们才把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称之为人类.。
8.弟子规演讲稿
《弟子规》原文及解说 〈总叙〉原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解说: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 〈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解说: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 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
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
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 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 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
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
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
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 。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 ,我们在父母去逝后,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 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
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 金汤堡垒。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亲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哟。
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出则弟〉原文: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