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产量上升的情况说明

    1.请教:产量增大,价格却上升的现象如何解释

    我们都知道,经济学上多数产品随着产量增大有边际成本递减的效应,即规模效应,当然,这个产量增大是有一定界限的.例如生产成箱的螺丝,把铁的原材料加工成螺丝,然后装箱,打包.随着生产人员的效率提高,生产条件的改善,生产技术的改进,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时,继续扩大生产所需的成本就可能减少.同时,根据供求理论,我们还知道如下的基本原理:物以稀为贵,反之则降价.那么我们作这样一个设想,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有很多企业在生产成箱的螺丝,那么市场上的螺丝产品就会很多,根据供求理论,以及一般情况下的买卖心理,螺丝的市场价格会降低,逐渐趋近于它的生产成本,甚至最低成本.所以,一般来说,随着产量的逐渐增大,多数产品的市场价值都会降低.但有些产品却好像不同.比如汽车的零部件.以丰田为例,在现在生产全球化的情况下,丰田的汽车零部件是由世界上很多地区很多厂家提供的,比如精密零部件可能出自欧洲和日本,轮胎等橡胶制品可能出自南亚.当在全球各地生产了一整套车的零部件,然后到一个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在生产线上组装成整车.我们会发现,所有零件单独的价格的总和小于组装后的成品整车.也就是说在同一零部件产量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当它被应用于组装整车的时候,它的价格反而提高了,而不是随着产量的增大而降价.同样的现象还存在与电脑品牌台式机的市场.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看懂。

    我的意思是有些产品,当它被应用到另一个更高级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成为那个更高级产品的一部分,那么原来的产品即使是产量增长,其实际市场价格却不是下降,而是增长.请问这个产量增大,价格却上升的现象从经济学上如何解释呢,希望能说的稍微详细一点,十分感谢.。

    2.我国作物产量增加的原因

    探究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本节课以提高农物产量为主题,进行了光合作用的最后一节课。

    从三个方面讲解:一、增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 1、增加有机物的合成量 a.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 b.适当提高CO2浓度; c.适当提高温度; d.适当增加植物体的含水量(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水影响气孔的开关,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 e.适当增加矿质元素的含量。 2、降低有机物的消耗量 a.适当降低温度;b.降低O2浓度;c.提高CO2浓度;d. 降低自由水的含量等。

    在讲这一段时,学生有几个疑问 :提高CO2浓度的作用既增加有机物的合成量,又降低有机物的消耗量,如何操作?降低自由水的含量,可以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如何操作?二、温室栽培,如何提高产量? 1、光照的调控:冬天或阴雨天,可采取人工光照;夏天遮挡; 2、CO2的调控:燃烧法,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抑制呼吸作用。 3、湿度的调控:湿度过大时(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或散失;使引起植物疾病的微生物滋生)。

    可采取通风或提高温度的办法来降低湿度。如果湿度过高,可采取喷雾喷水的方法。

    4、温度的调控:塑料薄膜上铺盖草帘。根据气温的不同,或盖或卷。

    5、水、肥。施用有机肥,微生物的分解,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同时梳松土壤。

    提醒:温室栽培应防止“白色污染”。采取的办法是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

    三、大田作用,如何提高产量? 1、光照的调控: a、合理密植:如果植株过密,造成作物减产的原因是:一是叶片接受的光照不足;二是通风通气差,CO2供应不足; b、轮作、套作、间作:轮作是指在一块田地依次轮种几种作物,如小麦与山芋轮作;套作是指某一种作物生长的后期,在行间播种另一种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和生长期,如棉花与小麦。间作是指同一生长期内,同一块耕地上间隔地种植两种及两种以上作物,如棉花和香瓜。

    2、CO2的调控:合理施肥如施农家肥; 3、温度的调控:适时播种; 4、水的调控:合理灌溉。四、农田松土的利弊:利: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对枯枝落叶、动物遗体、粪便的分解,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弊:1、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可能成为沙尘暴的一种诱发因素; 2、促进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CO2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严重; 3、增加农业生产成本。

    提倡免耕法:是指农业生产中平时不用或尽量少用松土措施,收获时只收割麦穗或稻穗等部位,而将经过处理后的农作物秸杆和残茬保留在农田地表,任其腐烂,以便尽量恢复土壤的自然状态并保护土壤,避免水分蒸发。对农业害虫和农田杂草,通过使用农药和除草剂来解决。

    免耕法有利于水土保持,能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并能提高土壤肥力。

    3.产量增加会引起税前利润的增加

    你说的应该是经营杠杆的问题。

    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息税前利润会随着产销量的增加而增加。

    利润=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举例:某产品售价10元,单位变动成本5元,企业固定成本100元

    销售100件时:利润=100*(10-5)-100=400

    销售200件时:利润=200*(10-5)-100=900

    可见,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经营杠杆产生作用,使得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

    产量上升的情况说明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