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范文慢性支气管炎
医学护理论文-我是新手请问医学护理论文怎样写法我想学着写点医学
老年患者LC围手术期的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胆囊良性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
方法:术前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术前除常规检查外,特别注意心、肺功能及血糖的检查;术后侧重观察心、肺功能和血糖的测定。
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24小时均恢复胃肠道功能,术后3天顺利康复出院。 结论:合理而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老年患者耐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老年患者LC围手术期的护理 赵淑坤 河南省人民医院腹腔镜中心 胆囊炎胆囊结石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退行性变化且伴有其他组织器官的慢性疾病,使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增大。 我科自1995年6月以来对老年人的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强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995年11月至2002年7月,LC治疗60岁以上的胆囊结石或胆囊炎患者436例,男151例,女285例,年龄最大者86岁。
合并心电图异常者183例,糖尿病72 例,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36例,肝功能异常25例。 1。
2 手术方法 全麻或硬外麻醉下行LC术,手术时间30—120分钟,平均50分钟。 1。
3 结果 31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的并发症,腹部切口一期愈合,术后3—4天出院。 2、护理 2。
1 术前护理 2。1。
1 心理护理 心理对肌体的功能康复有积极作用,而肌体的功能康复为心理康复奠定了基础。LC术是新兴技术含量较高的微创手术方法。
多数老年人对其不了解,同时对手术能否成功,自己的病情是否适合做LC术产生了种种顾虑,老年人担心自己的听力、视力、记忆力减退身体素质欠佳,同时担心心肺慢性疾病的伴随是否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手术后的恢复是否理想,从而表现出心态不平衡及焦虑。 所以护理人员应该以满腔热情主动反复用通俗易懂且科学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手术和疾病的有关知识,宣传行LC手术的优点,合理解释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并举出成功病例鼓励病人消除顾虑,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2。1。
2 询问病史 LC术需CO2气腹,腹内压升高后膈肌上抬致胸内压升高,导致肺顺应性降低,静脉系统受压,对呼吸循环功能可产生影响。 了解了老年人的饮食情况,烟酒嗜好,观察有无呕吐、黑便等。
尤其详细询问有无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及糖尿病史。烟酒嗜好者嘱戒烟酒;肺功能不全者指导做深呼吸运动,行有效咳嗽;有呼吸道感染者,术前1—2天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糖尿病人入院时空腹血糖在10mmol/l以上者,术前给予降糖药物控制血糖10mmol/l以下;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控制血糖在150/80mmHg以下,临床实践证明数千积极治疗老年常见慢性疾病是LC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2。1。
3 术前准备 术前一日备皮,老年人腹部肌肉松弛,备皮时切勿损伤皮肤,尤其应该注意脐孔的清洁,可用松节油祛除脐孔污垢,防止污染手术造成切口感染。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
用肥皂水灌肠,留置胃管,尿管,避免肠胀气,使膀胱空虚,清晰显露手术视野,利于手术操作,防止损伤内脏及血管。 2。
2 术后护理 2。2。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LC术大多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术后常规吸氧6—8小时。术后麻醉清醒前,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
麻醉清醒后观察患者有无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确保呼吸道畅通,防止肺部感染。 2。
2。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每30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患者麻醉清醒,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及肠蠕动。 2。
2。3 恶心、呕吐护理 术后恶心呕吐较常见,是麻醉反应和气腹反应造成。
常规静脉滴注维生素B6200mg,胃复安10—20 mg静点或肌注。 一般1—2天就可恢复。
2。2。
4 进食与卧位 术后老年人消化功能弱,肠蠕动恢复慢,腹胀较明显。术后8小时鼓励患者半卧位及床上活动,24小时下床活动。
术后次日进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2。
3 对症护理 2。3。
1 心脏病及高血压护理 手术及麻醉对患者心脏、血压影响较大。 术后应加强心电监护,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减轻心脏负担,防止血压升高。
保持病区环境安静,适当运用止痛剂,防止疼痛引起血压升高。 2。
3。2 糖尿病护理 手术可使糖尿病加重,应加强对患者呕吐物的观察,辨别呕吐物的性质,及时测量血糖,防止酮症酸中毒,必要时给与胰岛素治疗。
2。3。
3 慢性气管炎、哮喘的护理 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给予超声雾化一日1—2次。定时叩背,协助患者排痰,同时给予祛痰剂平喘药物及抗炎治疗。
3。体会 我们切实体会到针对老年患者身体素质的特点,全面详实了解病史,正确实施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来源:中华腹腔镜在线 微创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河南省人民医院腹腔镜中心 赵淑坤)。
临床用药类医学论文|临床用药医学论文范文汇总,急求?
临床用药类医学论文,免费查看请登录:创新医学网
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临床观察
作者:汪俊兰 桂金贵 郭占霞 徐朝晖 来源:创新医学网
【摘要】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基础药物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6个月内喘息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5);治疗组在3、6个月内喘息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等于4.44与3.91,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喘息性疾病;疗效;婴幼儿
喘息性疾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的疾病,主要有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急、 喘息,严重者出现喘憋。临床主要给予抗感染治疗和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有一定疗效,但长期反复应用,家长和患儿的依从性差,易造成喘息的反复发作,以至于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增加患儿痛苦。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对门诊就诊的喘息性疾病患儿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喘息性疾病86例,其中喘息性支气管炎32例,年龄4个月~2岁;毛细支气管炎20例, 年龄6个月~3岁;婴幼儿轻、中度哮喘34例, 年龄5个月~3岁,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关于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就诊时均有咳嗽、喘息、气急,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和湿性啰音。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对照组43例,男性17例,女性16例。两组患儿的年龄、病种、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并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0.02 ml/(kg·次),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0.5 mg/次,每日2次,疗程7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4 mg/次,每日1次,总疗程3个月,观察近期疗效和6个月内复发次数。
1.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7 d以内,咳嗽、喘息消失,气急缓解(呼吸<30次/分),肺部喘鸣音及湿性啰音消失。有效:治疗7 d,咳喘减弱,气急缓解,肺部喘鸣音及湿性啰音减少。无效:治疗7 d后咳喘、气急、肺部喘鸣音及湿性啰音加重或无明显减少。再发:3个月6个月内再次出现咳嗽、喘息症状,肺部出现哮鸣音。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简明医学统计软件SPSS 10.34进行资料分析统计,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之间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慢性支气管炎怎样治疗?平时饮食应注意什么?
1、积极控制感染:在急性期,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复方磺胺甲醛异恶挫、强力毒素、红霉素、青霉素等。治疗无效时,也可以选用病人未用过或少用的药物,如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先锋霉素等。
在急性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药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2、促使排痰:急性期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药物。
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的病人或痰量较多的病人,应以祛痰为主,不宜选用强烈镇咳药,以免抑制中枢神经加重呼吸道炎症,导致病情恶化。帮助危重病人定时变换体位,轻轻按摩病人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
3、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戒除吸烟的习惯,注意保暖。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和机体抵抗力。
冬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睡前按摩脚心、手心,都有一定帮助。 5、在气候变化和寒冷季节,注意及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流感。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掌握发病规律,以便事先采取措施。如果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嘴唇,指甲发紫,下肢浮肿,神志恍惚,嗜睡,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咯痰、喘息为主证。
常在寒冷季节及气候剧变时反复发作。本病如迁延不愈,可并发肺气肿,甚至肺原性心脏病。
养生指南: 一.预防感冒:避免感冒,能有效地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急性发作。 二.饮食调摄: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荤腥。
应戒烟多茶,因为吸烟会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反射性支气管痉挛,排痰困难,有利于病毒、细菌的生长繁殖,使慢性支气管炎进一步恶化。茶叶中含有茶碱,能兴奋交感神经,使支气管扩张而减轻咳喘症状。
三.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活量,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预防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生。具体方法:吸气时尽量使腹部隆起,呼气时尽力呼出使腹部凹下。
每天锻炼2~3次,每次10~20分钟。 四.避毒消敏:有害气体和毒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粉尘等会使病情加重,家庭中的煤炉散发的煤气能诱发咳喘,厨房居室应注意通风或装置脱排油烟机,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寄生虫、花粉、真菌等能引起支气管的特异性过敏反应,应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污物,消灭过敏源。 五.冬病夏治:在夏季大暑天用消喘膏外贴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具体做法:将消喘膏外敷于大椎穴、天突穴、肺俞穴、膻中穴。每次敷贴2天,间隔3~5天换药一次,敷贴3次为一个疗程,每年一个疗程,连续3年夏季敷贴。
六.适当休息:发热、咳喘时必须卧床休息,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使病情加重;发热渐退、咳喘减轻时可下床轻微活动。平时应参加适当活动或劳动。
七.坚持锻炼: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医疗保健操、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坚持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活动量以无明显气急、心跳加速及过分疲劳为度。 慢性支气管炎常年反复发作,导致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支气管粘膜上皮磷化、稀疏、脱落,支气管壁破坏、塌陷、扭曲变形或扩张,形成不可逆转的病理改变。
同时患者呼吸功能也会减退,表现为气道狭窄、阻力增高、残气量增加等。 慢性支气管炎如果防治不好的话,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肺气肿乃至肺原性心脏病。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使气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吸气时气体容易进入肺泡,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增加使气管闭塞,肺泡充气过度。
同时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使之塌陷,也影响呼气时气体排出。肺部慢性炎症使一些炎症细胞释放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肺泡壁,形成肺气肿、肺大疱。
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血液供应减少,肺组织营养差,肺泡壁弹性减退,促使肺气肿发生。一般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需要6年以上。
慢性支气管炎也可发展为肺心病,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至发展为肺心病是一个慢性过程,一般需要6-10年。一般肺气肿形成之后,肺泡内压力增加,造成毛细血管腔受压,使肺循环阻力增加。
同时因为呼吸功能不全及缺氧,可引起肺小血管反射性痉挛,进一步使肺动脉压增高,肺动脉压力增加加重了右心室的负担,右心室为了要克服增高的阻力,就会逐渐肥厚,最终发生右心室扩张,终至右心衰竭,这就是肺心病了。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是反复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
1、咳嗽:长期反复逐渐加重的咳嗽是本病的突出特点。轻症病人仅有轻微咳嗽及少量粘液。
当秋冬气候骤变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发作时,咳嗽频繁且加重,以清晨及夜间明显。2、咳痰:痰量多少不一,一般为白色粘液痰及白色泡沫样痰;伴有急性感染时痰液变得粘稠或呈脓性,痰量增加,咳嗽较剧烈时,痰中偶带血丝。
3、气喘:病人如果痰多,支气管发生痉挛,气管壁水肿狭窄,病人就会出现气喘。 在体格检查方面,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可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肺部常有散在的干、湿罗音。
慢性喘息型。
医学上指的什么是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每年至少发作累计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
本病轻型病例只是在清晨起床时,或早晨吸第一支香烟后,引起咳嗽,并咳少量黏液样稀痰。在寒冷季节中,咳嗽更为经常而显著,天暖则症状减轻或消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情发展,症状逐日加重,甚至整年反复咳嗽,咳大量白痰。严重患者咳嗽之后,常听见喉中喘鸣,是支气管痉挛的表现。
喘鸣也可发生在斜倚床上时,这种喉中喘鸣是分泌物潴留于支气管造成的,当咳嗽后,喘鸣可随之缓解或消失。周期性咳嗽常伴有脓性痰,多数常在呼吸道病毒感染之后,脓痰是继发细菌感染的证据。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护理病历中的缺陷问题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的原始文字记载,是重要的法律文书,护理记录中的每个字,每个符号都代表了一份法律责任,每句话都可能作为法律依据[1]。在日常的护理记录中存在着许多潜在性的法律问题,稍有疏漏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临床护士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规范护理记录书写,避免潜在性法律问题发生,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1月护理书写质控检查中护理记录存在缺陷的病历123份,按照黑龙江省卫生厅下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
2结果(表1)
123份病历护理记录缺陷分布:护理记录不及时占14.6%,护理记录实际不符占13.0%,医护记录不一致占8.9%医嘱开出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相符占13.0%,护理记录之间不衔接占16.3%,记录不真实、不及时、不全面占19.5%,护理计划不切实际,并与措施不吻合占14.6%。
表1123份护理记录缺陷分布情况缺陷内容份数
护理记录不及时18份
护理记录实际不符16份
医护记录不一致11份
医嘱开出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相符16份
护理记录之间不衔接20份
记录不真实、不及时、不全面24份
护理计划不切实际,并与措施不吻合18份 本文来自第一论文网
3护理记录中潜在法律问题及分析
3.1护理记录不及时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忙于处理各种医嘱及常规治疗护理,不能完全将病情变化、护理活动及时地进行记录,常常是临下班时回顾性将各时间段的病情及落实的护理措施进行记录。这样不仅记录不及时,有时使关键的内容漏记,如一位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心病病人,夜间护士给予吸痰5次,均未及时记录。当病人死于窒息时,病人家属指控护士夜间没有及时吸痰。 来源于
3.2病情记录、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与实际不符有些护士由于专科知识掌握不够,对病情的判断缺乏准确性,如将昏睡判断成嗜睡。有些护士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提高病历表面质量或应付检查,将没有实施的护理措施,没有及时评价治疗护理后的效果提前做了记录。如护理部要求危重病人护理记录至少2小时记录1次,夜班护士未及时巡视病房但相应时间的护理记录内容却很充实。
在当今病人家属陪住率达100%的状况下,护士的各项操作落实与否,护士是否巡视过病房,家属都十分清楚,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由于护士对病情判断有误或内容虚构,被患者证明病历虚假,不能成为定案的依据,病案将被法庭宣布无效。
3.3医护记录不一致出现医护记录不一致表现为以下几点:①病情判断差异,如在脑外科病历中医生记录病人的意识是睁眼性昏迷,而护士记录为意识清醒;②护理体检不全面,医生记录甲状腺有两个2cm*2cm肿块,而护理记录只有1个2cm*2cm肿块;③病情变化时间、病人主诉等
慢性支气管炎医学定义是什么?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2年以上,每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
它是一种常见病,本病为一常见多发病,根据中国20世纪70年代全国6千多万人的普查,患病率为3.82%。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递增,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15%或更多。
本病流行与吸烟、地区和环境卫生等有密切关系。吸烟者患病率远高于不吸烟者。
北方气候寒冷患病率高于南方。工矿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患病率高于一般城市。
其病情进展缓慢,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