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用法总结
1.文言虚词用法总结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
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四、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2.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32633062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
(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3.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1 作动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2 结构助词“的”.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 作代词 A 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B 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C 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D 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
4.18个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和例子及例子的翻译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一、而 ér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
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
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
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hé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例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三、乎hū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例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例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例: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舒缓语气,可不译。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例①:生乎(在)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比)吾。
例②:吾尝疑乎(于)是。例③:叫嚣乎东西。
3.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 四、乃nǎi1.副词。
(1)表示顺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例: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
例①:今君乃亡赵走燕。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表示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例①:臣乃敢上璧。
例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表示出乎意外,可译为“竟然”。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2.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例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例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例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例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而且”、“可是”、“却”、“于是”等。例①:非独聂政能,乃其姊者烈女也。
例②: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子都,美男子;狂且,狂行愚拙之人)。例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五、其qí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例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
例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
例③: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例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例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则或咎其欲出者。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
5.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谁能帮我归纳一下
常见文言虚词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即/既/莫/乃/其/且/然/若/虽/所/为/ 惟/焉/也/以/矣/已/因/于/哉/则/者/之 安 ⑴怎么,哪里。
例尔安敢轻吾射!(2)哪里,什么。沛公安在?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朝而往,暮而归。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而愈悲。
灭滑而还。 (6)通“尔”,你,你的。
例: 而翁归。尔 ⑴同“耳”,罢了。
例: 无他,但手熟尔。 ⑵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 尔安敢轻吾射! 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与尔三矢。
⑶那。例: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尔来:从那时以来。) ⑷作助词。
例: ①始尔未为久 ②呼尔而与之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 ④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⑸如此,这样。例: 君尔妾亦然。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夫 (1)作语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例: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夫战,勇气也。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这,那。例: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作语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盖(1) 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
例:盖以诱敌。(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盖借寨墙为蔽也。盖一岁之犯死者二。
盖追先帝这殊遇。⑤盖音谬也。
(盖:这里含“大概是由于”的意思。)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 大概,大约。例:斯二者盖皆有之。
(盖:这里有“想来是”的意思。)盖五六百人也。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3) 发语词。
:例: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4) 胜过,超过。
例:英才盖世。(5) 通“盍”,何。
例:技盖至此乎?(盖:这里可译作“怎么”。)(6) 通“盍”,何不。
例:盖亦反其本矣。(亦:这里是用以加强反问语气的助词。)
故⑴原因,缘故。例:马无故亡而入故。
⑵本来,原来。例:两狼并驱如故。
此物故非西产。
⑶旧的。例:①温故而知新。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这里指旧交情。)
暮去朝去颜色故。(故:这里有衰老的意思。)
故垒西边。(故:这时有古老的意思。)
故国神游。(故国:旧地,这里指赤壁古战场。)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故业:这里指原有的先人的基业。)
⑷特意。例: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⑸所以,因此。
例:故尝与过宋将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⑹故意。
例:广故数言欲亡。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⑺仍然。
例: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故人)指前夫 例外:知是故人来。(故事)先例,前例。
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何⑴什么。
例:子恃何而往?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⑵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其如土石何?⑶哪里。
例: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何往:到哪里。)却看妻子愁何在?豫州今欲何至?⑷多么。
例: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⑸为什么。
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⑹怎么。例: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徐公何能及君也? 。
「何如」怎么样,怎样。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今日之事何如?君谓皇上何如人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求,尔何如? 「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何加」有什么益处。
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乎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孰为汝多知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忽乎吾将行兮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日食饮得无衰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⑸同“于”。
例: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吾尝疑乎是。(乎: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天乎,人乎,而竟已乎!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或⑴有的人,有人。
例:或以钱币乞之。或说处杀虎斩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6.文言文归纳 最好用法都不一样 详细点 谢谢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六国破灭,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如。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
(1)。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赵之良将也。
4。(句数在3句以上)①臣诚恐见欺于王,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分享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④何由知吾可也、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破灭之道也,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倒装句。3、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汝之不惠。”
“美哉。(句数在3句以上)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鸿门宴》)3.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被动句..,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吾仇也.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者,有几人欤?(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也”“…….于”表被动、主谓倒装等。(句数在3句以上)①陈胜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省略句,徒见欺,……也”“……。
③故内惑于郑袖。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
④李氏子藩。(《涉江》) 四海之大,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
如,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⑥欲祠韦苏州。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年十七、定语后置句,基于此。如,为天下笑。”
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代词作宾语:“甚矣。如,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者也”“……者。”[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⑩斯用兵之效也。”“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2、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如,阳城人也。②项脊轩,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俱为一体。⑦梁,则可以王矣,(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受制于人,外欺于张仪。
1:①刘备天下枭雄。”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3.“受”“受.,凤歌笑孔丘,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③德何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亦非欲陷其罪恶。”
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我为鱼肉。⑩我本楚狂人。
2、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如。
⑥宫中府中。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④梁父即楚将项燕,旧南阁子也。
⑧此诚危急。
7.文言文总结
《晏子使楚》一、文言知识1、通假字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开玩笑)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2、古今异义寡人反取病焉(病:古义指辱;今义为疾病)王曰,何坐(坐:古义指犯罪,今义为坐下)3、一词多义使:晏子将使楚 (出使) 上使外将兵(派)闻:楚王闻之(听说)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听见)谓:谓左右曰(对) 太守谓谁(是)习:齐之习辞者也(熟练) 学而时习之(复习)固: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 汝心之固(顽固)4、文言句式何以也(倒装句。
何以,即“以何”)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省略句)5、整体感知:《晏子使楚》这则古诗开头即点明事情的起因:晏子将使楚,楚王欲辱之,楚王的手下献计欲共同侮辱晏子。晏子到出国后,楚王及手下按计划上演一出诬齐人为盗的假戏,而机智、善变的晏子则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事实,用类推的方法进行反驳,挫败楚王的阴谋。
6、文章结构: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起因) 楚王和手下预谋侮辱晏子(发展) 晏子反驳楚王(高潮) 楚王低头认输(结局)晏子:机智、善辩、勇敢的政治家、外交家7、写作技巧:展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蔑,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把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邪”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得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
晏子在反驳过程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词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成功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政治家风度,不辱使命、有理有节的外交家风度跃然纸上。
楚王:趾高气扬、自作聪明、傲慢自大的神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窘态表现无余《人琴俱亡》一、文言知识1、一词多义亡:而子敬先亡(死) 亡羊补牢(丢失)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已:此已丧矣(已经)惧其不已(停止)已而夕阳在山(不久)了:语时了不悲(完全)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清楚楚)绝:因恸绝良久(气息中止)以为妙绝(极点)沿溯阻绝(断)群响毕绝(消失)2、文言句式何以都不闻消息(倒装句。何以,即以何)二、整体感知本文写的时王子猷于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
第一句写了弟弟子敬先亡,然后写子猷通过“都不闻消息”推断子敬已经死了,但其说话时语不悲伤,给人们留下疑团;去奔丧的途中,子猷一路不哭,更加加深疑问;待盗悼念时,通过写子猷掷琴,表现了对弟弟独特的悼念方式,结尾“月余亦卒”,使我们明白了子猷之所以对“子敬先亡不悲痛”,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全文基调低回,以不悲更突出其悲。
三、结构内容人琴俱亡:子猷、子敬俱病笃 子敬先亡(人亡) 子猷:奔丧不哭; 取琴弹,不调掷地(琴亡); 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情感:手足情深四、写作特色1、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有个性,主要是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运用得恰如其分,从而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2、语言十分简洁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子敬先亡、子猷问丧、子猷奔丧弹琴、子猷掷琴、子猷月余亦亡的情节均展示得淋漓尽致,在情节的展示中,子猷痛悼爱弟的形象入木三分,深入人心。而子猷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人琴俱亡”的哭喊又增添了多少凄凉,令读者唏嘘扼腕,感叹世事无常!《小石潭记》一、文言知识1、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去:古义为离开;今义为到……去)2、一词多义乐:心乐之(以……为乐,有“感到”“觉得”之意) 山水之乐(乐趣) 醉能同其乐(欢乐)道:伐竹取道(道路) 得道者多助(仁政) 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以: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表承接,不翻译) 必以情(以,按照) 何以战(凭、用、靠) 以其境过清(因为)为:为坻(成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 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蔓:青树翠蔓(蔓:茎蔓) 不蔓不枝(蔓:牵牵连连)3、词类活用 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心乐之(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二、整体感知《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结构内容小石潭记:发现小石潭——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小潭清流——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抒发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四、疑难问题:1、如何理解文中作者所流露的“乐”和“忧”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