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新闻稿件常见逻辑错误

    1.请举例几种常见的逻辑错误

    在论证过程中,不是以事实和已经证明的科学原理为依据,而是以与论题有关的人的权威、地位、品德、人格等作为论证这一判断真假的依据,这就是“以人为据”。这类错误一般出现在结论型、削弱型、加强型等题目中,干扰同学们做出正确选择。

    “诉诸权威”属于以人为据的典型错误,是指在论证中以权威作为论据的根基,而不是以逻辑或事实来支持论点。例如:地心说是不能怀疑的,因为亚里士多德就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个例子中,对于地心说不容怀疑这个论题,紧紧依靠亚里士多德的言论来证明其为真,是典型的“诉诸权威”。

    【例题】一般认为,一个职业运动员在45岁时和他在30岁时相比,运动水平和耐力都会明显降低。但是在已退役与正在服役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中举行的一场马拉松比赛结果却是:45岁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和30岁的正在服役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据此,认为一个职业球员到了45岁时运动水平和耐力都会明显降低的观点是错误的。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论证?

    A.以上调查分析是由专门研究足球运动员体能的科研机构进行的

    B.科学研究证明,人的青年时期可以延续到45岁,因此运动水平和耐力应该能够保持

    C.以上调查中的退役职业球员都是长期担任足球教练的人

    2.逻辑错误有哪些

    1.同语反复

    例如: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2.循环定义

    例如: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3.概念不当并列

    例如:音乐分为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等。

    4.偷换概念

    例如:司马光说:“我要去看花灯。” 司马光夫人说:“家中这么多灯,何必去看?” 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

    5.转移论题

    例如:“我以为中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地理。整个国家的地形和位置完全可以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同时学习。我主张可以把历史课和地理课合并,这样对学生是方便的。”

    6.自相矛盾

    例如:“这件事情我没有问过,只是侧面了解一下情况,提点意见,仅供参考。”

    7.两不可

    例如:“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是片面的。”

    8.以偏概全

    这是不正确构造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时出现的逻辑错误。

    9.循环论证

    这种错误发生在一个论证中,论据的证明需要依赖前提的情况。

    10.倒置因果

    例如:为了加快我国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航天工业。因为在发达国家,航天工业发展很快。 常见逻辑错误例析 摘要:逻辑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违反其规律,人们的思维就会出现错误.常见的逻辑错误有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循环定义、同语反复、概念不当并列、因果倒置、循环论证、推不出等。

    3.什么叫论辩

    论辩 一、论辩概说 (一)什么是论辩 论辩,也称辩论,是观点对立的双方就同一问题进行争论,以说服或驳倒对方为目的的言语活动。

    (二)论辩的特点 1 、辩题的同一性 2 、观点的对立性 3 、论理的严密性 4 、现场表达的机敏性 (三)论辩的作用 1 、论辩是发扬真理、揭穿谬误的重要武器。 2 、论辩是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捍卫法律的重要手段。

    3 、论辩是推进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4 、论辩是保证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条件。

    5 、论辩是培养人们良好的口才的有效措施。 (四)论辩的类型 按照论辩的定义及特点分,可以有狭义论辩和广义论辩两种,狭义论辩仅指生活论辩、法庭论辩和论辩比赛。

    广义论辩则包括狭义论辩及学术、谈判、论文答辩中的论辩。我们仅按论辩的目的将其分为应用论辩和赛场论辩分两大类: 1 、应用论辩 即针对现实生活中某种特定需要而进行的论辩。

    多以分清现实生活中某一特定问题是非、曲直、真伪、优劣为的。因此又可称为专题论辩。

    根据论辩的具体内容和目的,往往又可分为法庭论辩、外文论辩、学术论辩、决策论辩等。 2 、赛场论辩 即以培养辩才和机辩能力为目的的论辩。

    双方就某一特定的辩题展开激烈辩论,以决胜负。 二、论辩的基本法则 论辩是以阐述为基本表达方式的,而且具有“证”和“驳”两个方面。

    具体分析,论辩有以下一般法则技巧。 (一)论辩的一般逻辑法则 1 、要努力阐述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论辩固然要辩、要驳,但归根结底要使对手、观众承认自己的观点主张。

    这就要首先使自己立案鲜明,言之有据。并且要使论点和论据之间有着密切的、不可动摇的逻辑关系,建立起强大的严密的逻辑体系。

    要做到:阐述事理,要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对论题进行科学、全面、透彻分析。列举事例要从事物的全部和事物的内在联系中引发出结论,否则,说理就显得苍白无力,事实就难免偶然片面,结论也就是缺乏了强大的、不容辩驳的逻辑力量。

    为了生动有力地阐述观点,通常还采用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比较论证的阐述方法,并将这些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发挥阐述的综合效应。 2 、要犀利反驳对方的阐述并击中要害 反驳的方法一般有批驳论点、批驳论据、批驳论证三种。

    从根本上讲,一切错误广义都表现为论点错误,而它又为虚伪的论据所支持,错误的论证方法所维系。因此,要驳倒一个错误议论,可直驳论点,也可揭露其论证不实,所依不准,或揭露其违反逻辑。

    (二)论辩的特殊技巧法则 1 、针锋相对法 它是针对对方议论中的论点或论据,面对面地直接地加以辩驳。关键是在运用过程中抓准对方要害,仅以一击,给予命的创伤。

    2 、比喻论辩法 这是以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为基础形成的一种论辩方法。 它是指辩论的一方不直接建立论据,正面反驳,而是运用比喻或类比方法,寻找一个相似或相关的事物与之进行比拟或比较,从它们的相似或相关中,显露出这一议论谬误。

    比喻论辩用以驳辩的事物只是一个喻体,是让人从熟悉的喻体的荒谬中去揭露本体(即所要驳辩的事物)的荒谬。 比喻论辩一般多用“好像”、“比如”的比喻词。

    类比论辩是在驳辩对方的某一论题中,选取一个与该论题有关且在一系列属性相类似或相同的事物,通过比较,用类事物(用来作比的事物)的荒谬,来揭露本事物(即拟反驳的事物)的荒谬。 以上多种方法多用以反驳具有明显错误的论断,而不能代替科学的说理和严密的逻辑推论。

    3 、以谬制谬法 又称归谬法,也是不直接建立 论据进行正面辩驳,而是先假定承认对方的议论,在此基础上,或作合理的逻辑延伸,或仿此提出新的、具有明显错误的议论,从而暴露其荒谬,以达到揭露、反驳的目的。通常又分为演绎归谬和类比归谬。

    ① 演绎归谬 先假定承认对方的议论并将之作为论证的大前提,然后沿着对方的逻辑加以延伸,从中推出非常荒谬的结论,使对方观点中原本不甚显著的错误,得以“显微”、“放大”,从而有力地揭露其谬论。 运用时要注意:一是确定对方论点是荒谬的,而且不能歪曲延伸;二是延伸要顺理成章,合乎逻辑。

    如果延伸的内容与对方观点无相似之处,也就失去了辩论的力量。 ②类比归谬 不直接否定,甚至假设承认对方的谬论,但不作延伸,而是按照被驳观点所存在的道理,模拟出一类有相似道理而又荒谬的议论之相类比,从这一论议的荒谬中,暴露所驳议论的荒谬。

    运用时注意:一是所驳的错误议论与模拟提出议论必须相容、相交;二是模拟提出的议论必须是有明显的荒谬性,否则就难能收到类比归谬的功效。 4 、以彼攻彼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引用论据驳辩对方的观点时,使用对方的材料,借对方之手攻击对方。

    5 、以退为进法 在论辩中,有时不直接迎头痛击,而是先承认对方所列举的某些论据,某些指控,似做退让,然后或指出所举不确,或指出说理不当,或指出不能证明之论点,或提出与之相悖的,足以驳倒对方的材料。 这样先把拳头收回再打出,既显示了实事求是的作风和豁然大度,一方面是为了更加有力的进攻。

    6 断后聚歼法 在论辩中有时已经洞察对手的诺言和破绽,但辩者不当即戳穿,而是故意。

    4.行政公文常见逻辑错误剖析

    公文中常见的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

    写作公文时总要与各种概念打交道,如果不正确抉择各种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常会在公文中出现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根据公文中常见的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1、种属混淆。概念之间往往存在从属关系。如A概念包括B概念,而B概念则是A概念中的一部分。像“水果”和“梨”两个概念,“水果”包括“梨”,而“梨”则是“水果”中的一种。“梨”和“水果”两个概念是种属关系,在写作涉及到这两种概念时不能并列写这两个概念。如:“今年市郊水果和梨都获得了丰收”,这样并列写法是不对的。

    2、交叉并列。两个概念有一部分相同的含义,有一部分不相同的含义,则这两个概念就有交叉关系。如“青年”与“工人”两个概念之间有交叉关系。在公文写作中,不能将互相之间有交叉关系的概念并列。

    3、限定与概括不当。用概念表述某个事物或意思时,所用的概念应当能准确地表示所要表示的事物或意思。如:“城镇环境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在这句中“环境污染”的概念太大了,与煤烟型污染相配不当。如果改为“大气环境污染“则就合适多了

    4、定义模糊。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因此,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必须揭示概念的内涵。如果没有揭示概念的内涵,则就范了定义模糊的错误。如:“生命是常青之树”这里只是作了个暗喻,并没有说明“生命”的本质属性,所以这句话不能代替定义。

    5、标准不一。在同一句子中,划分各子项的标准应该是同一的,用不同标准划分的子项,不能并列在同一句子中。如:“国营、集体、个体及千元以上销售额的饭店要带头使用型煤。”这里“国营、集体、个体”的划分是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千元销售额”又是以销售货款为标准。标准不一放在一个句子中就范了概念混淆错误。

    6、判断不准。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思维方式。判断常会出现错误。如:“所有的书籍都是人类的精神粮食”。粮食是有利人类的健康的,但书籍并不一定都有利人类的精神健康,所以这个判断是绝对的,是错误的。

    7、自相矛盾。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包含两相反的自相矛盾的意见或要求。如:“根据县体育工作成就和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特提出县业余体校教练员职业岗位设置申请……。如有困难,也可缓设或不设。”设置职业岗位和不设职业岗位是两个相反的概念。这两个相反的概念同时在一个公文中加以肯定,就造成了自相矛盾的困境。

    5.【简答题修改新闻稿件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闻稿件的修改与其他稿件的修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都要注意以下这些问题:内容是否正确;主题是否突出;叙述是否清楚;条理是否分明;语句是否通顺;行文是否生动;标点是否准确;字词是否有误等等.然而,新闻稿件的修改与其他稿件的修改又有显著的不同.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首先要求稿件内容必须具有新闻价值,稿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要绝对真实、准确,不能有丝毫虚构、夸大、缩小.即使对事实发表的议论,也要符合客观事实本来的面目.其次,新闻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修改新闻稿件时在语言上要做到:(1)具体性.状物、叙事都要具体,言之有物,符合实际,才能准确地反映出事实,给人产生与真相一致的印象.如果语言笼统、抽象,就不易表达清楚事物的原貌,读者所得到的也只能是模糊的概念.(2)通俗性.报纸面对的是全社会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只有通俗化才能使报道内容为更多的读者看懂.这就要求编辑使用现代汉语和普通话语言,以此为行文标准,少用甚至防止用文言、方言、生僻字词以及行业术语,以减少读者的阅读困难.(3)简洁性.简洁明了,开门见山,让读者很快了解信息,是新闻的显著特征,也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的特点.长篇大论、事无巨细,既淹没了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也浪费了读者的时间,甚至根本引不起读者注意.(4)时代性.新闻语言一方面以现代汉语作规范,一方面也应随时反映和吸取新出现的健康的流行语,既跟上社会发展,又领时代语言风气之先,促进语言的发展.。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