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法人向本公司借款情况说明

    1.个人(法人)向公司借款合同范本

    贷款协议

    本协议由以下各方于2012年 月 日签订。

    (1)甲方:XXX(简称“借款人”),及

    (2)乙方:XXX(简称“贷款人”)

    鉴于:

    应借款人要求,贷款人同意根据本协议条款和条件的规定,向借款人提供本金总额为XXX万美元的贷款。

    因此,鉴于本协议之前提以及各方的共同协定,各方特此达成协议如下:

    1. 贷款

    1.1 金额

    根据本协议条款和条件的规定,贷款人同意向借款人提供总额为XX万美元的借款,同时借款人同意从贷款人借取该贷款。

    1.2 到期

    借款人应当在贷款人实际提供借款之日起算【XX个月】(简称“到期日”)全额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

    1.3 利息

    借款人同意按照每年【XX%】的利率向贷款人支付贷款的利息(简称“利息”),自贷款人实际提供借款之日计算,至实际偿还日止。利息应当以在任何时间未偿还本金以及实际贷款天数为基础进行计算,每年360天。利息应当在到期日支付。

    1.4 还款

    还款时间不迟于到期日,并应当贷记入贷款人自行确定指定的银行账户。

    如果根据本协议要求进行还款的任何日期为非工作日,则在其后下一个工作日支付。

    1.5 用途

    本协议项下借款仅限用于【XXX】,未经贷款人书面同意,借款人不得擅自改变借款用途。

    2. 担保

    2.1 担保协议

    作为借款人义务的担保,借款人同意以XXX设置质押(“XXX质押”)担保。

    2.2 担保条件

    本协议项下担保条件为:无条件担保。

    3. 违约事件

    3.1 违约事件

    下列任一事件和情形均构成本协议项下的违约事件:

    (a) 借款人在到期日未能向贷款人偿还全部借款本息;

    (b) 借款人未经贷款人书面同意擅自改变借款用途;

    (c) 发生任何可能导致借款人无法遵守、履行或服从本协议项下任何约定、承诺和义务的情形或事件。

    3.2 违约后果

    如果发生违约事件,借款人应当立即通知贷款人该违约事件,贷款人有权(无论贷款人是否收到该通知):

    (a) 通知借款人,自借款人收到该通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纠正该违约事件;

    (b) 宣布全部债务立即到期并有权选择要求借款人立即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此后所有贷款均被视为已经到期并应付款,无须进一步提出要求、抗辩、通知或任何形势要求,也无需任何法庭或其他政府机构、主管部门或行政部门的同意、命令或授权,借款人特此对所有上述要求予以明确放弃,且

    (c) 贷款人有权就到期未清偿贷款收取每日【 XXX 】的滞纳金。

    4. 其他事项

    4.1 全部协议、修改

    本协议的修改必须通过经各方签署的书面文件进行。

    4.3 准据法和仲裁

    (a) 本协议应当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解释。

    (b) 任何与本协议有关的或因本协议发生的争议、争端或索赔,或者对本协议的违反、终止或无效,应当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在本协议签署日有效之仲裁规则(在本条其他部分修改的范围内)在中国XX通过仲裁解决。指定机构应当是中国国际经贸仲裁委员会(简称“CIETAC”)。

    (c) 仲裁员为3人,借款人和贷款人分别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各方指定的仲裁员共同指定。

    (d) 仲裁时用的语言为中文。

    (以下无正文,为签字页)

    本页无正文,为签字页

    借款人

    XXX

    签字人:

    贷款人

    XXX

    签字人:

    年 月 日

    2.法人可以向公司借款吗

    一般由公司财产承担,法定代表人原则上是不承担的。

    公司具有独立人格,公司财产不足偿还全部债务的,可申请破产。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特定情形的规定,即第二十条第三款所述之“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和第六十四条所述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十九条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