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改革情况说明
1.如何加强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
1、职工就业方式多样化,对协调劳动关系的要求增高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内部不断重组改制,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企业劳动关系出现复杂、多变的趋势。企业群体性劳动争议和突发性事件日渐增多,呈现出由个人劳动争议向群体性劳动争议转变,由具体利益受侵犯造成的劳动争议向因企业改革中利益调整引发的劳动争议转变的新特点,并且这种劳动争议和突发事件的规模越来越大。比如,针对企业实行减员增效、有偿解除劳动关系等改革措施引发的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时有发生,作为国有企业工会此时感到束手无策,处于“不能不协调,又不知如何协调”的两难境地。
2、职工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使工会维权工作难度加大
随着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企业内部分配方式和工资档次呈现出多样化。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更加注重人才和知识,为了吸引和留住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在分配制度上制定出一系列向管理、科技人员倾斜的政策,这使得企业内部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少部分从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职工群体处于低收入状态,而这个群体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陷入困难或特困之中。在现实面前,工会无论从经济实力上,还是方法手段上,都没有力量解决提高收入这个根本问题。工会关心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具体利益,也只能是参与、协调和帮助,只能救助部分特困职工。维护的难度越来越大,经常出现“不能不维护,又不能多维护”的尴尬局面。
3、企业持续重组和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与传统的工会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重组、改制的力度很大,步子很快,与之相比企业工会无论在理论政策研究上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显得滞后,缺乏创新与活力。二是工作方法滞后。对新时期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任务的变化缺乏超前性研究,工作方式与基层实际和职工需求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显得被动;在工作方式上,仍偏重搞活动。三是工作内容滞后。企业工会的职能是“大而全”,导致职责交叉,战线过长,内容过多。
面对这样的形势,国有企业工会要想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研究当前工会工作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这样才能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企业工会新路子。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的工作重点
1、工会要在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同时做好维权工作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必然涉及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一些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工会要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好宣传解释和疏导工作,同时也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向管理层反映职工的意见,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建议,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2、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维护好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会要积极配合,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使培训方案更加切合企业发展实际,更加科学和规范。工会要鼓励职工在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为职工构筑学习平台,吸引职工广泛参与,如读书自学、技能培训、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要坚持面向基层、立足班组,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把职工的素质教育和企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结合起来,按照岗位“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要求开展多面手操作赛平台,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调动广大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
3、履行职责,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要有新作为。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一是要认真调查了解企业不同职工群体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不同的思想动态、收入来源、生活情况以及迫切需求,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职工群体的变化趋势,又要从微观上关注职工个体的具体状况
2.如何加强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
1、职工就业方式多样化,对协调劳动关系的要求增高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内部不断重组改制,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企业劳动关系出现复杂、多变的趋势。
企业群体性劳动争议和突发性事件日渐增多,呈现出由个人劳动争议向群体性劳动争议转变,由具体利益受侵犯造成的劳动争议向因企业改革中利益调整引发的劳动争议转变的新特点,并且这种劳动争议和突发事件的规模越来越大。比如,针对企业实行减员增效、有偿解除劳动关系等改革措施引发的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时有发生,作为国有企业工会此时感到束手无策,处于“不能不协调,又不知如何协调”的两难境地。
2、职工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使工会维权工作难度加大随着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企业内部分配方式和工资档次呈现出多样化。在当前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更加注重人才和知识,为了吸引和留住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在分配制度上制定出一系列向管理、科技人员倾斜的政策,这使得企业内部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少部分从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职工群体处于低收入状态,而这个群体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陷入困难或特困之中。
在现实面前,工会无论从经济实力上,还是方法手段上,都没有力量解决提高收入这个根本问题。工会关心和维护弱势群体的具体利益,也只能是参与、协调和帮助,只能救助部分特困职工。
维护的难度越来越大,经常出现“不能不维护,又不能多维护”的尴尬局面。3、企业持续重组和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与传统的工会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滞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重组、改制的力度很大,步子很快,与之相比企业工会无论在理论政策研究上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显得滞后,缺乏创新与活力。二是工作方法滞后。
对新时期工会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任务的变化缺乏超前性研究,工作方式与基层实际和职工需求贴得不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显得被动;在工作方式上,仍偏重搞活动。三是工作内容滞后。
企业工会的职能是“大而全”,导致职责交叉,战线过长,内容过多。面对这样的形势,国有企业工会要想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和研究当前工会工作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这样才能探索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企业工会新路子。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的工作重点1、工会要在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同时做好维权工作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必然涉及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
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一些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工会要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好宣传解释和疏导工作,同时也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向管理层反映职工的意见,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建议,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2、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维护好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建立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会要积极配合,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使培训方案更加切合企业发展实际,更加科学和规范。
工会要鼓励职工在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为职工构筑学习平台,吸引职工广泛参与,如读书自学、技能培训、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要坚持面向基层、立足班组,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把职工的素质教育和企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结合起来,按照岗位“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要求开展多面手操作赛平台,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调动广大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
3、履行职责,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要有新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一是要认真调查了解企业不同职工群体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不同的思想动态、收入来源、生活情况以及迫切需求,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职工群体的变化趋势,又要从微观上关注职工个体的具体状况。
3.当前工会组建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如何解决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最为企盼和关注的热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党的重大任务,也是工会的重大责任。
联系工会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工会组织的历史责任和重要任务。 一、充分认识工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和谐社会,是指构建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状态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 具体来说,就是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执政方略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促进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十一五”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会组织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
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必须高度重视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工作。 加强企业工会工作是工会推动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企业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团结动员职工支持、参与改革,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完善法人制理结构,构建稳定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共同发展,基层工会直接面对职工群众,除在促进企业发展、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一线,在动员职工、组织职工、依靠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证明,促进劳动关系双方相互尊重、平等合作,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社会。
加强基层工会工作是工会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以非公企业为基础,是我区工会组织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势。
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国家有关保障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都需要基层工会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基层工会建立情况怎么样、工作开展得如何、作用发展得好不好、对职工群众的吸引力强不强,是检查工会落实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要在重视基层、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基础上,把非公企业工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努力把工会工作做到企业职工中去,巩固工会组织基础,增强工会组织活力,为提高工会整体水平、开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新局面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加强基层工会工作是工会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区各基层工会在组织动员职工促进企业发展,帮助职工提高素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方面做的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日益复杂,企业所有制形式、组织形态、经营方式和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就业方式、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层工会的工作对象、领域、范围、运行方式、活动载体和干部队伍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维护职工权益的任务更加繁重。
据了解,现在有一些工会领导机关没有把非公企业工会工作放在应有位置,对非公企业工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查研究不深,对非公企业的指导服务不够,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还不适应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发展的需要,目前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工会组建率不高,维权机制不健全、维权工作落实不到位已成为制约工会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 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工会工作,才能把职工最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护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进一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
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工人阶级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工会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离不开工会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我国最大的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做,具体参考《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工会直接联系 和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 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是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动员广大职工积 极投身改革、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增强工会组织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各级工会主动适应企业组织形式、职工队伍结构 和劳动关系的变化,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作为重点工作,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 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基层工会工作与形势任务的要求、党中央的重托和职工群众的期盼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 现在:工会组建工作与企业快速发展、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不相适应;工会会员发展和管理与职工队伍迅速壮大、内部结构的 深刻变化不相适应;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与基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工会活动的内容方式与职工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不相适应;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与基层工会所承担的工 作职责不相适应;为基层工会提供的指导服务保障与基层工会面 临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
各级工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巩固、发展、提高”的要 求,以职工满意不满意、工会作用发挥充分不充分为标尺,全面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努力开创基层工会工作新局面。
5.浅谈工会组织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如何履行第一要务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工会的第一要务。
在改革中维权,特别是在薪酬制度改革中维权,是各级工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油田的薪酬制度改革正在探索和实践中,在这涉及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新形势下,工会如何履行第一要务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所在单位实际,结合工作体会谈一点初浅的认识。一、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工会要抓住维权的关键---源头参与 薪酬制度改革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按劳分配、效益优先的原则,把企业与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举措,是职工利益的进一步调整和再分配。
薪酬制度改革的关键是政策和方案的制定。而从工会的性质和作用看,维权应该摆到第一要务的位置,维权的关键是通过依法参与,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就决定了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工会要抓住政策和方案的制定时源头参与这一关键。从2001年开始,集输公司孤岛分公司就开始了薪酬制度改革――岗效薪点的试点工作,也就从那刻起工会就参与了改革方案的讨论和制定,为了更好的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改革之初,孤岛分公司工会先后调研了纯梁采油厂、供水公司及孤岛分公司下属的17个基层队,组织召开了5次职代会,广泛征求职工们的意见,及时反映职工的心声和愿望。
在涉及职工休假、疗养、因公出差、职工因参加公司文艺演出等问题的待遇上,孤岛分公司工会依据《劳动法》、《工会法》等有关条款,积极向分公司党委建议,在薪酬方案中明确写进应得岗点待遇,做到从源头上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二、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工会要抓住维权的环节---过程监督 必须看到,新老薪酬制度的转换尚需一个较长的过程,各级工会组织必须要有思想准备,改革不仅需要较长时间,也要付出较大代价,为了切实维护好职工的权益,必须作出长期的努力。
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工会要抓住维权的环节--过程监督。一是必须正确处理薪酬制度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职工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实施,并不意味着改革的完成,在推行过程中还必须听取职工的意见,规范操作,注重时效。孤岛分公司在推行以岗效薪点为核心的薪酬制度改革第一个月中,职工在岗位归级和累计历史贡献问题上意见强烈,工会组织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向改革小组反映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改革小组本着易岗易薪,尊重历史贡献的原则,修订了薪酬方案,提交职代会讨论,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是在推行岗效薪点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以职代会为载体的厂务公开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可以在纪检、行政和法律以外,建立一种更加全面有效的监控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
我们一些试点单位由于比较好地推行了站务、队务公开,密切了干群关系,在工作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许多工作实践已经证明,只有重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把涉及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重大事项向职工公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真正建立起科学的决策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的管理机制,才能很好的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集输公司孤岛分公司在推进岗效薪点这一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把政策措施向职工讲清,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加强民主监督,把公开的原则贯穿于这些工作的全过程。特别是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传媒手段,综合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宣传栏及正规的组织传达渠道,及时全面地让职工群众了解并监督岗效薪点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化解不稳定因素,理顺职工情绪,为改革和发展创造好的氛围。
三是发挥好厂务质询会的作用。厂务质询是职工代表同党政班子零距离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职工询问的问题,需要领导当场答复或尽快答复,因此,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平时要研究职工反映的问题,切实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集输公司孤岛分公司在推进岗效薪点过程中,收集职工意见96条,召开专题质询会8次,对职工提出的大多数合理意见进行了采纳,个别意见由于没有代表性和缺乏科学性进行了合理的解释,真正做到条条意见有研究有答复,密切了干群关系,岗效薪点工作推行顺利。三、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工会要抓住维权的难点---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的保护历来是劳动者权益保护中的薄弱环节。
在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近几年来弱势群体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是全社会的责任,要摒弃歧视弱势群体的不良心态,要重视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这不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薪酬制度改革中,工会组织更应当义无反顾地去保护好他们的正当权益。改革必然涉及利益的调整,为了。
6.浅谈工会组织在企业改制的各种利益矛盾中如何发挥直辖市作用
与此同时,中远集运要求:陆产总公司要以“合理调整陆上产业结构,缩短管理链条”为原则,以“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投资行为,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有进有退,择优扶强,优胜劣汰”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中小企业的改制工作。
这就是说:今后一段时间内,陆上产业的所有企业都将面临着改革、改制的艰巨任务。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有着代表职工利益,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能。
作为深处于各种利益矛盾关系第一线的企业工会,如何在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中,贯彻好党的群众线路,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既要顺应企业发展的规律,又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既要增强对于经营者的鼓励与制约,又要考虑广大职工生活的改善;既要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又要照顾职工眼前生活。
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意在对实施企业改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及对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分析,达到预防和减少矛盾,工会组织所必须采取的有效的协调办法提出一些初浅的想法。
一、企业改制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利益问题在企业实施改制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权制度改革,使各种利益矛盾在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企业的各个领域都无处不在发生,主要表现是:1、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矛盾。“减员增效”是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为此它要不断精简人员。这就使一部分竞争能力比较低,技能、年龄、文化学历缺乏比较优势的职工下岗分流,导致生活水平下降,造成企业与职工的矛盾冲突。
2、因经济补偿费引起的矛盾。经济补偿是下岗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目前,关于国有企业职工经济补偿的执行依据有三点:一是按照《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及其的有关的法律解释所规定生活补助费标准;二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经济补偿金;三是按照《国务院关于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破产企业职工自谋职业的一次性安置费。除了上述规定外,上海市其他行业、企业还有自己的具体规定。
例如,我们在处理远洋服装厂职工工龄卖断问题上,就是依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远洋的特点独立制定的一整套操作方案。事实上,对于企业职工经济补偿的标准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因经济补偿标准不一和职工对于经济补偿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而引发的矛盾和争议较多。
3、历史欠债引发的矛盾。多年来,由于一些困难、改制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少交或交不足员工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被员工发现后引发的矛盾也是企业与职工矛盾的焦点。
近年来,各级组织和企业领导虽然采取了许多措施,应该说这类矛盾大部分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但历史欠债在个别企业(有些问题只是没有暴露而已)仍然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4、因再就业引起的矛盾。
企业改制中下岗职工,由于绝大多数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文化程度不高,从就业能力的角度讲,他们无法与城市新成长的劳动力竞争;从用工成本角度讲,他们又无法与农民工竞争;再加上现在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与求,据人才市场报抽样调查,近二年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在30%左右,这就给予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只好重找自己原来的企业,想依靠企业解决就业问题,产生的矛盾实在不少。5、职工对企业经营者不满心理引发的矛盾。
这主要反映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低估国有资产,从而使自己的股份增值,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并利用手中的尚存的权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收入分配,这在职工中引起不满引发的后果是很难预测的。二、产生这些矛盾的主要原因分析企业改制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诸多矛盾,从总体上讲,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所产生的深层处矛盾的综合反映。
既有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也有计划经济形成的思维定势与市场经济、民主建设的不适应;既有政策的原因,也有处理方法不当的原因;既有职工的合理要求,也有职工对现实政策的不了解、不理解;既有悠远的历史沉积,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究其产生矛盾的具体因素是:1、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执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高福利政策,长期以来职工的生老病死都是由国有企业包下来,职工的收入主要是解决或基本解决家庭日常生活的开销。
实行市场经济后,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很大增长,职工的收入也不可能大幅增加,现在国有企业又处于改革、改制的攻坚战之中,这使职工心理承受和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都相对较弱。2、作为企业来说,要提高竞争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解决“低工资、低效率、低效益”的现状,必然要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精简大量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富余人员,这对原有的国企职工压力是可想而知。
加上现有市场体制还不成熟、法制不。
7.成立工会的目的是什么
工会成立的目的是:可以与雇主谈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
工会或工人联合会。工会是指在共同利益基础上自发组织的社会组织。
这个共同利益集团包括为同一雇主工作的雇员和同一行业中的个人。 工会组织的产生源于西方工业革命。
当时,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农业,移居城市为城市的工厂雇主工作,但工资低,工作环境极为恶劣。在这种环境下,单个员工无法应付强大的雇主,从而导致工会组织的出现。
扩展资料:公会的发展历史 20世纪末,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发达国家的工会力量逐渐衰退。在美国,大约三分之一的工人在1950年加入工会,而2003年只有13%;一些高度流动的行业,如制造业,在面对工会运动时经常面临搬迁的威胁。
此外,由美国工人组成的工会必须与国家劳动关系局联合组成,并在监督下选举产生;但是,在从联合附属就业到投票前的这段时间内,管理层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处理没有谈判权的工人。 近代我国工会大多由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组织。
他们很少维护工人的利益。他们被用来维护雇主或企业家的利益。
此外,雇主或企业家经常使用工会的名义随意惩罚和剥削工人。 1998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工会法》的修改案列入立法计划。
1999年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和劳动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委员会、部委和全国总工会的参与下,成立了一个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和劳动委员会领导的修订小组,历时2年多10个月。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会。
8.基层工会建设的主要任务都有哪些
我们可以具体参考《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
1。教育引导职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职 工的道德素养,激发职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深入开展“中国 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科学劳动。
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和情绪引导,突出做好农民工、青年职工和知识分子等职工群体的思想工作。加强职工文化建设,广泛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 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职工法律 意识。2。
推动改革发展。 引导职工群众拥护支持改革、参与推动改革,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群众基础。
深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 竞赛活动,深化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加强班组建设,广泛开展“工人先锋号” 创建活动。
深人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加大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培养造 就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3。
履行维权职责。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 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
紧紧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 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以一线职工、农民工、困难职工等为重点群体,以劳动就业、技能培 训、收人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为重点领域,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 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引导职工依 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和谐稳定。
4。 协调劳动关系。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 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推动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引导企业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活动,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促进基础扎实、条件成熟的行业建立集体协商制 度。
建立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加强劳动争议特别是集 体劳动争议调处工作。
深人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保障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5。
服务职工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宗旨,以服 务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服务增强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深化“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 工在基层”活动长效机制,积极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加快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按照“会、站、家”一体化的 思路,把组建工会、创办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建设“职工之家” 统一起来,着力打造基层服务型工会。
大力推行会员普惠制,加大投入、创新方式、完善机制,使全体会员都能享受到工会组织 提供的实实在在的服务。 探索向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推进项目制、订单式、社会化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