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档案总结

1.如何加强基层土地档案管理工作
基层国土资源档案是对所辖区域内涉及国土资源管理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
认真做好基层国土资源的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关系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关系到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关系到不动产登记的真实性,笔者长期在基层国土所工作,现就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如何解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 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普遍存在档案室设备简陋、设备陈旧的现象,部分单位不能修建专门的档案室,导致很多档案损坏,不能维护历史本来面貌,给查找利用带来诸多不便。(二)资料归档不完整,不能实现统一规范化管理。
档案管理员在归档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业务层面的档案收录,忽视了工作总结、创建材料、各类责任状、会议记录等材料的整理归档,没有形成档案管理的完整意识,甚至有些单位在装订档案的过程中,缺乏时间观念,大量档案积压,再加之没有案卷交接记录,存在遗失问题。(三)档案电子信息化缺失。
有的基层所缺乏电子化设备,档案仍实行手工查阅,浪费了大量时间。(四)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工作,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一些单位安排文化层次低、年龄偏大的属于“安置型”人员担任,再加之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性认识不够,对档案管理规范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存有应付了事的现象,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的要求。
二 如何强化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统一集中的档案管理网络。加强和完善《档案资料保管制度》、《立卷归档制度》、《档案查阅制度》、《档案员岗位责任制度》等,做到制度上墙。
可以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细则,从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分类方法等方面建立档案管理分类大纲。由县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成立专门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全系统统一管理的模式。
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系统全体人员加强档案管理、保护利用好档案的意识。(二)加强档案硬件建设,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
加大档案管理投资力度,根据基层国土所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必须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和阅档室,配备档案密集架、温控设备、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硬件设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加快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安装统一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建立电子影像档案数据库,系统内可以适当探索通过相关网络平台,形成数据共享,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采取身份识别触摸屏自动查询。
(三)拓宽档案收集渠道,确保档案收集完整规范。从实际情况看,基层国土档案主要分为综合类、地籍管理、建设用地、执法监察、矿产资源、土地利用规划类等。
其中声像材料类很容易被忽视,这类文件因为数量不多,查阅的频率相对不高,档案管理人员很容易忽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将需要归档的材料做好交接记录,根据每一类所确定的归档范围,将各类交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完整地将材料装订成册并录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查阅。
(四)强化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要自觉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培养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要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在做好档案收集的同时,为阅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选派优秀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对上岗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组织与其他档案管理员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其掌握档案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操作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其职责范围,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基层国土档案是贯穿于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的一个记录簿,反映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所以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努力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土档案开发利用价值! (小南海国土所余建弘)。
2.如何做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
一、领导需重视,制度要健全。
首先,领导在抓好土地管理业务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要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整个土地管理工作体系并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把档案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管理目标;其次是建立健全土地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系列相应管理制度,将职责分解、落实到人;三是不断加强土地档案管理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学习先进经验,熟练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使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日渐完善;四是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年检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
二、要扎实做好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1、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完善
土地档案资料是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不断产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每一个土地管理工作人员都是土地档案资源的形成者,应注重平时文件、材料、图片等的收集和整理。由于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是零碎的,无系统的,加之大家日常工作都较忙,就很容易造成文件的堆积、散失和遗漏,这为我们土地管理工作日后的查找、利用、立卷、归档等工作带来麻烦,影响工作效率。因此要求各个业务口把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图片等材料及时收集、及时存档,并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完善。待资料齐全后,及时移交档案管理人员,实行档案的集中管理,为文件的年终归档创造良好的条件。
2、档案资料的整理、分类和归档。
当第一手资料齐全后,应按照相关要求把初步形成的档案资料进行初步预装,有规律的进行整理。档案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土地档案分类方案和档案归档范围、土地管理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将移交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并确定类别,该补充的补充,该完善的完善,按编号进行立卷,做到立卷准确,内容真实。对难以把握的要向经验丰富的同行请教,确保土地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和真实。同时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虚心请教,取长补短。
3、档案资料的存放和保管。
土地档案资料在整理立卷时,要按规格装订,符合要求。
在放置上把土地档案按门别类有序排放在档案室档案柜中。然后对已存档的土地档案资料还要进行定期检查,做到防火、防水、防虫、防盗的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三、发挥土地档案的利用和服务功能。
档案工作人员要恪尽职守,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做好档案利用借阅登记和利用效果登记工作,要善于总结分析研究档案利用规律,掌握利用效果,为今后土地管理工作提供良好支持。同时主动热情又不失保密原则的尽可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做到提供利用和保密两不误,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总之,土地管理档案工作任重道远,只有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热爱档案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做到责任心强,一丝不苟,虚心好学,熟练掌握,土地管理档案才能更好地为团场经济建设服务
3.如何解决基层国土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国土资源档案是对所辖区域内涉及国土资源管理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的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关系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关系到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笔者就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如何解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普遍存在档案室设备简陋、设备陈旧的现象,部分单位不能修建专门的档案室,控温降温设备不健全,导致很多档案损坏,不能维护历史本来面貌,给查找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二)资料归档不完整,不能实现统一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员在归档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业务层面的档案收录,忽视了工作总结、创建材料、各类责任状、会议记录等材料的整理归档,没有形成档案管理的完整意识,甚至有些单位在装订档案的过程中,缺乏时间观念,大量档案积压,再加之没有案卷交接记录,存在遗失问题。
(三)档案信息化管理缺失。有的基层所缺乏网络管理设备,没有安装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许多档案仍实行手工查阅,浪费了大量时间。
(四)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工作,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
一些单位安排文化层次低、年龄偏大的属于“安置型”人员担任,再加之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性认识不够,对档案管理规范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存有应付了事的现象,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的要求。 二 如何强化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统一集中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和完善《档案资料保管制度》、《立卷归档制度》、《档案查阅制度》、《档案员岗位责任制度》等,做到制度上墙。可以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细则,从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分类方法等方面建立档案管理分类大纲。
成立专门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全系统统一管理的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系统全体人员加强档案管理、保护利用好档案的意识。
(二)加强档案硬件建设,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档案管理投资力度,根据基层国土所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必须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和阅档室,配备档案密集架、温控设备、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硬件设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要加快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安装统一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建立电子影像档案数据库。可以适当探索通过相关网络平台,形成地区之间数据的共享,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采取身份识别触摸屏自动查询。
(三)拓宽档案搜集渠道,确保档案收集完整规范。从实际情况看,基层国土档案主要分为综合类、地籍管理、建设用地、执法监察、矿产资源、土地利用规划类等。
其中声像材料类很容易被忽视,这类文件因为数量不多,查阅的频率相对不高,档案管理人员很容易忽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将需要归档的材料做好交接记录,根据每一类所确定的归档范围,将各类交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完整地将材料装订成册并录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查阅。
(四)强化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要自觉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培养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要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在做好档案收集的同时,为阅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选派优秀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对上岗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组织与其他档案管理员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其掌握档案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操作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其职责范围,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基层国土档案是贯穿于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的一个记录簿,反映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所以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努力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开发利用价值,从而促进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4.如何开展土地整理档案工作
土地整理档案是专门档案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程,即依据土地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这项工程对土地整理的面积、质量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内容包括对成片土地上的道路、管线、农居建设及土壤节后改造等,主要有选址、测量、科研论证、规划设计、审查批复、资金预算、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涵盖了工程建设、市政道路、通讯设施、园林绿化、土地复垦等领域。
5.如何解决基层国土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国土资源档案是对所辖区域内涉及国土资源管理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
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的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关系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关系到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笔者就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如何解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普遍存在档案室设备简陋、设备陈旧的现象,部分单位不能修建专门的档案室,控温降温设备不健全,导致很多档案损坏,不能维护历史本来面貌,给查找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二)资料归档不完整,不能实现统一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员在归档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业务层面的档案收录,忽视了工作总结、创建材料、各类责任状、会议记录等材料的整理归档,没有形成档案管理的完整意识,甚至有些单位在装订档案的过程中,缺乏时间观念,大量档案积压,再加之没有案卷交接记录,存在遗失问题。
(三)档案信息化管理缺失。有的基层所缺乏网络管理设备,没有安装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许多档案仍实行手工查阅,浪费了大量时间。
(四)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工作,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
一些单位安排文化层次低、年龄偏大的属于“安置型”人员担任,再加之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性认识不够,对档案管理规范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存有应付了事的现象,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的要求。 二 如何强化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统一集中的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和完善《档案资料保管制度》、《立卷归档制度》、《档案查阅制度》、《档案员岗位责任制度》等,做到制度上墙。可以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细则,从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分类方法等方面建立档案管理分类大纲。
成立专门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全系统统一管理的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系统全体人员加强档案管理、保护利用好档案的意识。
(二)加强档案硬件建设,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档案管理投资力度,根据基层国土所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必须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和阅档室,配备档案密集架、温控设备、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硬件设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要加快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安装统一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建立电子影像档案数据库。可以适当探索通过相关网络平台,形成地区之间数据的共享,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采取身份识别触摸屏自动查询。
(三)拓宽档案搜集渠道,确保档案收集完整规范。从实际情况看,基层国土档案主要分为综合类、地籍管理、建设用地、执法监察、矿产资源、土地利用规划类等。
其中声像材料类很容易被忽视,这类文件因为数量不多,查阅的频率相对不高,档案管理人员很容易忽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将需要归档的材料做好交接记录,根据每一类所确定的归档范围,将各类交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完整地将材料装订成册并录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查阅。
(四)强化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要自觉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培养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要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在做好档案收集的同时,为阅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选派优秀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对上岗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组织与其他档案管理员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其掌握档案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操作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其职责范围,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基层国土档案是贯穿于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的一个记录簿,反映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所以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努力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开发利用价值,从而促进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6.档案工作一周总结
今年,我在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历史积累档案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改进方式方法加大力度,并采取具体措施帮助教务处、等部门,彻底完成往年档案信息资料归档工作。指导各部门、单位明确自己大事记记录范围,归档内容和时间以及工作程序。指导协助他们建立二级档案立卷、归档项目、内容等。进一步规范大型设备仪器档案收集、归档程序。接受入档了全校教职工的工资调整档案资料和年度职称档案资料,整理了近年新进人员的人事档案,努力扩大利用服务范围,发挥档案信息资料的最大效能。为提供“评估”支撑材料和展览素材我们配合党委宣传部到省档案局调查,深入学校各部门、单位收集所需的资料。2007年档案室共提供借阅档案2000多卷件次,复印1000多卷页,完成接收文书档案1300多卷、2194件,财务档案2220卷,完成归档检索150 卷件。我们进一步端正服务观念,树立服务意识,认真钻研档案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本职工作:在200x年,全面完成了200x年度文件材料的归档工作。年初,依据我镇机关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机关档案材料收集情况表》,并在收集的过程中,严格按要求检查文件材料,对于材料所缺的部门进行再次催收,最后均经各部门领导签名确认。通过整理、归档,200x年度共组文书卷**卷,照片档案**张,实物档案**份,会计档案**卷。同时,按区档案局的要求,对于****年永久、长期档案进行进馆工作,共进馆永久卷**卷,长期卷**卷。根据区撤村撤队建社区工作的要求,还在200x年年底前,收集、整理了土地退包承诺书**份,土地权证书**本,圆满完成了档案局对我镇200x年度档案工作的要求。在全区年度档案考核中,以优异的成绩,连续二年名列全区前茅。
7.如何加强基层土地档案管理工作
基层国土资源档案是对所辖区域内涉及国土资源管理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做好基层国土资源的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关系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关系到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关系到不动产登记的真实性,笔者长期在基层国土所工作,现就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如何解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普遍存在档案室设备简陋、设备陈旧的现象,部分单位不能修建专门的档案室,导致很多档案损坏,不能维护历史本来面貌,给查找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二)资料归档不完整,不能实现统一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员在归档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业务层面的档案收录,忽视了工作总结、创建材料、各类责任状、会议记录等材料的整理归档,没有形成档案管理的完整意识,甚至有些单位在装订档案的过程中,缺乏时间观念,大量档案积压,再加之没有案卷交接记录,存在遗失问题。
(三)档案电子信息化缺失。有的基层所缺乏电子化设备,档案仍实行手工查阅,浪费了大量时间。
(四)档案管理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工作,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一些单位安排文化层次低、年龄偏大的属于“安置型”人员担任,再加之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性认识不够,对档案管理规范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存有应付了事的现象,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的要求。
二 如何强化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统一集中的档案管理网络。加强和完善《档案资料保管制度》、《立卷归档制度》、《档案查阅制度》、《档案员岗位责任制度》等,做到制度上墙。可以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细则,从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分类方法等方面建立档案管理分类大纲。由县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成立专门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形成全系统统一管理的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系统全体人员加强档案管理、保护利用好档案的意识。
(二)加强档案硬件建设,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档案管理投资力度,根据基层国土所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必须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和阅档室,配备档案密集架、温控设备、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硬件设备,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要加快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安装统一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建立电子影像档案数据库,系统内可以适当探索通过相关网络平台,形成数据共享,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采取身份识别触摸屏自动查询。
(三)拓宽档案收集渠道,确保档案收集完整规范。从实际情况看,基层国土档案主要分为综合类、地籍管理、建设用地、执法监察、矿产资源、土地利用规划类等。其中声像材料类很容易被忽视,这类文件因为数量不多,查阅的频率相对不高,档案管理人员很容易忽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将需要归档的材料做好交接记录,根据每一类所确定的归档范围,将各类交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完整地将材料装订成册并录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查阅。
(四)强化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要自觉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意识,培养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要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在做好档案收集的同时,为阅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在选派优秀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对上岗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组织与其他档案管理员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其掌握档案管理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操作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其职责范围,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基层国土档案是贯穿于整个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的一个记录簿,反映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所以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努力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土档案开发利用价值! (小南海国土所余建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