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总结
1.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结合大学生实际,800字,谢谢帮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观看《永远在路上》——这部廉政教育警示片是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片,以大量详实的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党员干部都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要始终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始终牢记党员形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牢记党纪国法,干爱岗敬业干实事。
要在政治上负责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在作风上负责任,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在本职工作上负责任,加强作风建设,立为民服务之本。
2.结合社会心理学知识写一篇《永远在路上》3500字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观看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本人感触很深。
一是改进作风,关键在情感上。我们都非常清楚,焦裕禄同志担任XX省XX县委书记仅一年半时间(1962年12月-1964年5月),但是群众对他的感情和他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是很多党员干部工作几十年,甚至工作一生都无法超越或达到的,这就是源于他对老百姓的真情、真心的付出。
我们局机关绝大部分党员干部来自于农村,“血液”中先天就有群众情怀的“基因”,应该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先把自己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好。 二是改进作风,核心在思想上。
改进作风,根本目的在于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基层局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上体现宗旨意识,这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是检验共产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标尺。
因此我们应按照“自加压力、自我锻炼、自强不息、自律有为”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党性锻炼与修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榜样的正能量,引导机关干部职工为市场监管事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三是改进作风,落实在行动上。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但作风建设重在行动上。党员干部代表党的形象、代表政府的威信。
抓好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首先在思想上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是改进作风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的要求;同时,在服务上要搞清服务与监管、服务与发展、监管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到沉下身,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诉求,有效解决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改进作风基本途径;第三,在实践上要始终把保障民生、实现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效能建设、作风建设为载体,切实提升自己对落实工作的执行力和担当力,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永远在路上》电教片带给我们是心灵上的触动、思想上的教育、行动上的推进,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审视自己、检讨自己、改造自己,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促进局机关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3.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 学生应该怎么做
观后感写法
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我们读书看报阅读文章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
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要照抄原文,但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不过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文章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4.以在路上为话题,600字作文
在路上
世界上的路有长有短,但人生之路最漫长。因为,世界上的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已经来到在人生的路上。山路、水路、空中之路,条条路上都有风景,但人生的路最精彩。对于每一个人而言,这条人生之路都应该也必须认真地走下去,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朋友,对得起师长,才能不辜负父母的希望,也只有这样的人生都才会有意义。那么怎样才能走好人生之路呢?
要把自信带在路上。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告诉我们:人生来是平等的。是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父母,选择自己与生俱来的身份,不管天生的条件如何,我们都不能埋怨。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父母,感谢这个世界的一切。抱着这种信念,我们应该注重后天的努力,充满自信地追求自己的人生。来时,我们什么都没有,路上也不必害怕丢了什么。放心大胆,轻装上阵,肯定自我,同,然后努力拼搏,才能做到无怨无悔。
要把谨慎带在路上。古人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现代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我们没有太多的资源去浪费,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错过。我们应该严肃地对待短暂的人生,尽自己的全力去汲取知识,培养能力,展示自我。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面对漫漫人生路,多一分小心,多一分敏感,就能不断地调整人生的方向,向着目标前进!如果麻痹大意,迷失方向,就会失去自我。
要把勤奋带在路上。“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分才”。我们虽然没有爱因斯坦的大脑,但也不要悲伤,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历史的成功人士,哪一个不曾“三更灯火五更鸡”,梅花香自苦寒来,风雨之后见彩虹。所以,我们要勤奋,要努力,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希望的种子,用良善的智慧培养陪伴鲜艳的花朵,用勤劳的双手收获成功的果实。
人生之路还少不了总结的反思。善于总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常反思,就能举一反三,不断增强自己的智慧。以史为鉴,正视自我,从善如流,充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也其乐无穷。
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生之路就像一次旅行,父母送我们上路,剩下的,一切都靠我们自己。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主宰自己,实现自己的愿望才是最重要的。
带上自信,带上勤奋,带上谨慎,带上总结和反思,我们的旅途就不会孤单,我们的人生才少些空虚,少些寂寞,多些踏实。但愿我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5.风景永远在路上600字带200字评语
或许,有时我们会想,假如有一天会怎莫怎摸样,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
但当我们想到某些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会成功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想要勇往直前,但当面临失败挫折后,我们将会变得不再相信一切,只会变得一味的退缩。其实有时想一想,我们做过的一些事,难道我们想得到的只是成功吗?我想可能不是吧,我想:人生最美的不是成功,而是通往成功道路上沿途的风景!人生的路,可以是笔直的大路,也会有纵横交错的小路;会经历风霜雪雨,也会有艳阳高照;会邂逅一朵花的灿烂,也会有满眼枯黄的凋零;会有细水长流的陪伴,也会有物是人非的薄凉;会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也会有不得不告别的风景;会有曲曲折折的阻挠,也会有峰回路转的转机;会有世事纷扰的困惑,也会有对未来的憧憬与展望。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百年时光其实并不长久。珍惜每寸光阴,不要有那么多的想不开。
遇到挫折是人生的难免,受点委屈、挨点批评、担点辛苦,这些都是生活的家常便饭,不要以为这是他人和自己过不去,因此就在心里和别人产生对立,其实,一切都只是上苍给我们上的生课不经历这些,我们如何能学会坚强?如何学会包容、做到从容?如何能看透人生?所有或坎坷或曲折的人生旅途都是最独特、最旖旎的风景线。 光与影交错的瞬间,总有些欣喜,如手指轻轻拈起蝴蝶的羽翼,触手可及。
盈一份感悟,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把握住自己的人生轨迹,以人淡如菊的方式,微笑着和过往说别离,做时光最从容的过客,因为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6.村书记写红军长征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红军长征在洞口的故事 [ 作者:罗子荣 ]转贴自:《党的光辉照邵阳》 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王震等领导的第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途经洞口县境,北上抗日。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当年红军留下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深深地铭刻在老人们的心里,流传在广大的群众中,现在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我们的贺主席 1935年12月19日中午时分,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部分主力,从管竹进入岩石乡。
三个穿灰布军衣、身背短枪的战士来到三房院子,见一妇女抱着小孩慌慌张张走进自己家里。战士跟着走进她家堂屋,见她房门紧闭,便轻轻地敲门说:“嫂子,请你不要害怕,我们红军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请你开开门,我们有事和你商量。”
青年妇女叫欧阳香元,丈夫在外做挑夫,她听到敲门的声音不是很急,喊话的声音也很平和,就开了房门。战士见她屋内还有一间空房,便提出:“嫂子,今天晚上借你这间空房搭个铺住一晚上,你看行不行?”欧阳香元虽没有完全听懂他们的话,但知道他们是要借房子住,于是脸上露出了同意的笑容。
过了一会儿,有位战士领着一位身材高大魁梧、身穿兰布长衫、留有八字胡子的人来到了欧阳香元的家门口,后面跟着二三十个穿灰布军衣、背短枪的战士,在禾坪里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排。那个八字胡子对大家讲:“我们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求解放的,我们有铁的纪律,大家千万要注意,不能进年轻妇女的卧室内;”接着又讲,“我们红军无论走到那里,都要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群众家里的东西未经主人同意不能搬动,借东西一定要还,损坏和丢失东西一定要照价赔偿,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才能团结群众去打倒蒋介石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欧阳香元从战士们的表情上,看出八字胡子是个大官。听他讲话句句为老百姓着想,认定红军是好人。
她怀着兴奋的心情走到院子里去,把那个八字胡子讲的话告诉别人,直到天快黑时才回家,她走到堂屋门口见地上搭起了铺,那个八字胡子和另外两个人在煤油灯下看地图,一边看一边比比划划。她想知道那个大官是个什么官,于是走到门外悄悄地问一个小战士:“那个穿兰布长衫、留着 胡子的是你们的什么人?”小战士轻声地告诉她:“是我们的军团长,苏维埃政府的贺主席,我们都喊他贺老总。”
她听后心里嘀咕,原来他是个大官,难怪战士们都规规矩矩听他讲话。 她走到房内,一位女战士非常和气地请她坐下,像亲姐妹一样和她拉起了家常。
在交谈中她问女战士:“你是哪个的老婆?”女战士很爽快地告诉她:“我是贺龙同志的爱人,今晚住在你家,真麻烦你了。”她知道了住在她家里的是红军的大官贺龙主席一家人,不好意思地说:“这房子不好,没有好好收拾,真对不起你们,”女战士说:“等打完仗以后,穷人就有好房子住了。”
第二天清早,部队要走了,有些战士在收拾行装,有些在打扫卫生,有个战士走到欧阳香元嫂嫂雷青菊面前(住她对门)再三询问是否有损坏和丢失的东西,雷青菊讲:“只有一个木脸盆没看到。”那个战士不一会拿了一个铜脸盆对她说:“如果找不到就用这个脸盆,找到了就留做纪念,红军的纪律都是贺主席规定的,你一定要收下。”
贺主席和战士们走时,群众都含着热泪相送,战士们 也不时地回头,依依惜别。 几十年过去了,欧阳香元没有忘记当年的“贺主席”。
1956年,她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挂像时,一眼就认出了当年住在自己家里的贺主席,高兴地说:“你们看,我们的贺主席又回岩山来了,又到我们家里来了。” 可敬的先烈 第二、六军团自从撤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后,国民党的军队始终跟踪他们、搜索他们,妄图把他们消灭在长征途中。
12月21日中午,从高沙开往花园的第六军团,有的在李家渡一带休整,有的在行进途中。战士们虽然头上都用树枝、绿叶作了伪装,但国民党飞机还是发现了目标,丧心病狂的投下了6颗炸弹,20位战士当场光荣牺牲,数十名战士受伤。
当时年仅12岁的王康元正赶着牛回家,一位红军战士见状,急忙跑过去,尸把将王康元按倒在地,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他。王康元安然无恙,而那位战士却血流如注。
王康元的叔父王仁德知道后,深为红军战士舍已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报答红军战士的救命之恩,他冒险同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个贫苦农民一道,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蛇形山一块空地上。但红军走后不久,一些土豪劣绅心怀鬼胎煽动说,“红军葬的地方是‘风水宝地’,是李家渡的‘龙脉’所在。
现在‘龙脉’挖断了,‘龙神’不安,只有把红军的尸体挖出来,丢到河里去,才能保住‘龙脉’,恢复‘风水’。”为了粉碎土豪劣绅的阴谋诡计,贫苦农民邓成竹等人连夜将红军烈士的棺木移葬到松涛滚滚的长岭界,周围栽上苍松翠柏。
被红军救了命的王康元,每年清明节去烈士墓前祭扫。1972年他担任西中大队党支部书记后,积极倡议并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带领本大队和李家渡的干部群众,整修了烈士墓,在墓前竖起一块烈士纪念碑,刻上“长征烈士之墓”六个大宇,两侧刻有两副对联,一副是“生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