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活动总结
1.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初中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都是满腔热情的,但当他们觉得学的东西太深奥、太学术味或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太远时,大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好奇心,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减弱,学生的整体成绩下降,给化学教学的全面提高和造成巨大的影响。
如何使学生激发出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下去,并不断加强,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素质,是摆在每个化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本人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上好第一节化学课,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俗话所说, 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
因此,把第一 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要想上好第一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
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为此整堂课的程序设计为制趣初立志讨论实验自学辨析 再立志。如一位老师的 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
老师再问: ,却面带难色。老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
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 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 ,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 。
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 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 ,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
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 ,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
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接下来,老师又演示了课本中的4个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
随之,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老师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 第一节课的教学。
由此不难看出,第一节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实验课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要加强实验课的教研。
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
为了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使他们懂得 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分组分享教学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每学完一章并复习的时候,教师事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这些小组的成员是按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组的,小组内进行互动。
互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竞赛式的,也可以是提问式的,可以是辅导式的,也可以是游戏式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
总之,这种方法能考查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收获,同时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得牢固。另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化学计算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第二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化学教学工作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初中化学新课标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第一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运用到实践中去,可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深入钻研化学的兴趣。
为了搞好第二。
2.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马义荣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兴趣;学习方法作者简介:马义荣,任教于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学习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顽强追求和探索知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吸引学生并且受学生的欢迎,把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动力呢?下面介绍一下笔者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体验:一、善于抓住兴奋点,从而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手段 在很多学生的眼里,教师们从来就是一脸严肃,让学生望而生畏,讲起课来缺乏新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讲授新课时可以穿插一些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等,这样对于好奇心强的学生来说既满足了好奇心,又诱发了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铵盐的性质时,通过一则小故事引入新课:农民发现家里的氮肥受潮了所以就拿出去晒了晒,等他去收的时候发现氮肥少了许多,那么是谁偷了他家的氮肥呢?请你当一名侦探家帮助这位农民查明事情的真相。通过创设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又如在讲王水的性质时,可以给学生介绍丹麦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章获得者玻尔为了保护诺贝尔奖章,不使其落入德军手中,他就把奖章溶解在了王水里。通过这一真实的故事不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这个故事还可以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激起他们的爱国情怀。
2.生动有趣的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必要手段 实验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逻辑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生动有趣的课堂实验往往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所以上第一节化学课的时候,笔者就利用化学反应的效应表演了几个化学魔术。
如:利用酸碱指示剂遇到酸和碱变色,表演了“蓝花变红花”;利用淀粉遇到碘变蓝可以喷雾作画以及“魔棒点灯”等有趣的化学实验。当学生看到这些奇妙的变化时无不惊叹,学习化学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有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就要求教师每次实验前都要准备充分,演示时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以便于学生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热闹,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的目的,就要求学生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进行学生实验时,为避免流于形式,要求学生自己先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经师生共同完善后再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学生的操作能力。3.新奇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手段 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兴奋点。
例如“烟花燃放时为何那么壮观美丽?”“鬼火是怎么回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黑火药的成分是什么?”“玻璃器皿、铜器灼烧时为何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如何治疗胃酸?”等等。通过这些生活中会发生的,学生们经常遇见而又不好解释的现象把学生引入到新奇的情境中学习,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要求释疑的学习心理,满足学习的心理需要。
4.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的基础学科,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们在教授化学过程中,要变抽象为具体、直观。
利用多媒体教学中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引入到学习的意境中,这些都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化学键的形成”“元素周期表”等时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抽象的问题。
并且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处理好化学中因药品、仪器的短缺、有毒、有污染或者反应过慢等许多实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注重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合理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方面,大多数学生比较注重基础,学习较扎实,喜欢做基础题,但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不愿解难题;上课能记笔记,复习时喜欢看课本和笔记,但忽视了上课听讲的能力训练;一部分学生注重条理化和规范化,按。
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就十五六岁的初中学生来说,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于事物的好坏还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有的学生甚至产生厌学、自暴自弃的情况……但是,人类的天性——好奇心在中学生身上体现得更为突出。初中化学是初三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新的课程任何一个学生都充满好奇心,再加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动有趣的实验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上每一节课时我都精心准备,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悬念中体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相关实验的现象,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为什么”,使学生在“疑问——观察——豁然开朗”的过程中体会到化学带给他们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讲第一节课,也就是《绪言》一节课时,我没有按照教材一步步来,而是先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如“变铜为银”、“吹气生火”等,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瞪大疑问的眼睛,然后告诉他们在化学王国里可以找到答案,接着介绍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等。从一开始,学生就向往化学,对化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总之,化学很多内容都可以用实验演示,创设愉快的教学气氛,激起学生兴奋、惊奇的情绪,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状态下,把“强制性”的教学活动变成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探究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例如:在讲《绪言》时,我先避开书本,做了几个趣味实验“空杯生牛奶”、“小纸花变色”、“魔棒点灯”,学生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三、立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
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衣、食、住、用离不开化学,化学与人人都有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时时处处给学生提供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知识。比如蒸馒头时为什么要用小苏打(碳酸氢钠)问题,胃酸过多时应服用什么样的药物,胃镜透视时服用的钡餐(硫酸钡)能不能用碳酸钡来代替……提出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介绍氢气的有关知识时,联系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飞船,引出它可以作为高能燃料。在讲到PH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PH试纸自己测定常吃的水果、蔬菜、饮品的PH值。不仅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所不在,还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
4.如何激发普通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进入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教学上要因材施教等诸方面原因,学校一般都将班级分为实验班、重点班与普通班.对于前两种班级,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老师,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而对普通班的学生,人们脑海中总以"差"来作他们的代名词。作为普通班的化学老师,如何消除学生心中对化学的畏惧,如何克服由不自信带来的学习压力,如何点燃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激发他们学习的潜力,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普通班学生学习现状分析有心观察一下,普通学生厌学现象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做题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男生,坐着发呆,你一看他或走近他的身边,他就装模作样写几个字。一副“受逼迫”的样子。
2、讲课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依然主要是男生,低着头,或者趴在桌上,或者神情茫然,几乎都不做笔记,一副完全听不进课的神情。3、晚自习的时候,不少学生大多时间在抄作业;也存在看小说和动漫书的现象;学生间一有动静,会激起全班同学近十分钟的关注。
4、课间或晚自习前的读书,也是一种被逼的姿态,多数学生从教室外,都一路慢悠悠地神情,不在乎上课是否快要迟到。5、临到节假日总有学生来问,下午是否要提前放学然后放假回家。
厌烦周六上课,是大多数学生的普遍心态。等等。
二、普通班学生厌学原因分析(一)学生方面的原因1、学生基础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乏信心,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我校是省级重点高中,普通班学生在全年级学生中是成绩靠后的群体。
长期以来的失败让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恒心。2、家庭教育的误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目标与动力。
普通班学生家长存在不重视子女教育现象,学生中(尤其普通班学生)存在“考不上大学就算了”“混个高中文凭”“考上大学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现在就开始找事做”等心理,学习缺乏兴趣,更谈不上有学习的动力。(二)教师方面的原因1、“分数第一”的高压下,教师的“题海”战术、“疲劳补课”“时间抢夺战”铺天盖地,使学生无所适从。
2、复习课教学方式单一,各科教学千篇一律,导致学生审美疲劳、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3、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良好品质的养成教育,“急功近利”的“压迫”加剧学生的厌学情绪。
4、教师对普通班学生缺乏赏识与关爱,使普通班师生关系缺乏和谐感,有效教学难以实施。等等。
三、把握普通班化学教学的几点做法1、精心备课,向每一堂课要效率。课前精心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若是可能,尽量把每一节课当做公开课来备。不由得想到学校里一个学生的问话:“老师,什么时候再给我们上公开课啊?”他是在盼望上公开课。
每每上公开课,教师笑容更多,语言更美,氛围更民主,教学手段更丰富,为了一节公开课,教师要花费更多的心血。教师要反复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一遍一遍在头脑里预演上课的情景。
一般教师怕对不住观众,不能大意;优秀教师,要保持领先,不能流于平庸,上课也不轻松。总之,都有压力,很多教师把上公开课当成推脱不掉的苦差事。
但是许多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基本是“满堂灌” ,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死板,枯燥,脱离实际,教学效果差。如果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设计每一个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慢慢的学生上课的感觉就来了。
我想说,如果我们的修为尚未达到一定境界,那就让我们像一位教育专家说的那样,设想每一节课都有人在倾听,有全人类在倾听,精心备好每一节课!2、表扬鼓励与“发威发怒”并举,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随时关注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
每堂课前我都会对上节课的知识复习提问,但是自觉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是一些普通班的普通生,从前辈那里我学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点子并进行改进,点名第一个回答的人,然后以此人为中心,可能往左边发散轮流,可能从右边轮下去,也可能往后轮下去……所提的问题不要太长,把难题,繁题简单化,轮到基础很差的学生时,不要跳过,否则对他(她)来说是个打击,可以设计个估计对方实力答得上来的问题,并适时给予表扬;对于不听课或讲话的学生,一定要“发威”。我的做法是:大喝一声“还有谁没有看黑板?不听课的到外面清醒一下去!”“如果你上课再跟别人聊天,下课我就找你聊天!”懒洋洋或走神或说话的学生多半被我吓一跳,回过神来听课;再找机会表扬被批评的学生,给他挽回面子。
上帝偏爱有准备的人,父母更偏爱听话和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但老师绝不能只爱好学生,请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总之,不丢下一个人,让学生体验到集体共同进步的喜悦。3、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机会大笑几次,但要收放自如。
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绷着脸,用严厉镇住学生。
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非感动的骂声。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无效或低效的。
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
5.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论文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认真备课,激发兴趣 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而好奇心又总是兴趣的导因。” 兴趣是人的一种特殊认知倾向,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因此,也就成为激发学生上好化学课,强化素质培养的一种最直接、最活跃的学习内部驱动力。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处处从教学需要出发,深掘教材知识精髓,探索学习兴趣爆发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但能打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而且能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成为化学教学素质教育的一条事半功倍的有效捷径。 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发情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生动活泼的每一节课,揭开学习内容的面纱。
教学内容要做到以下几点 1、新奇性。新鲜的教学内容,新奇的仪器实验和新颖的教学方法,甚至教师的服饰、体态和手势都能引起学生的新奇感,增添学生上好化学课的乐趣。 2、实用性。即学生感到老师传授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技术和技巧,会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是有用的、必要的,从而乐意接受或主动学习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1、明确实验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可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确定后,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2、加深理解实验。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另外,要让学生事先预习,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能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矗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 3、善于实验总结,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因此要想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作为化学教师要做的事还很多,只要工作做到位了,效果一定十分明显。
资料来源:百度文库
希望对你有帮助。
6.课题为生活中的化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怎么写
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是按班级为单位开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们高度的重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配档,指导按工作配档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社区、社会的现状与发展。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7.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何军宏 《考试周刊》2012年第77期 化学作为九年级开设的新学科,是一门既简单又困难的课程。
对于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学科,对一门新课程的教学,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缺乏兴趣,就谈不上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质量也不能提高,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我就我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我的看法。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就是“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
而一个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培养。1以演示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兴趣 在化学课中,形象鲜明、生动的演示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学习的兴趣,是创造学习最佳情绪的有效手段。
如我在绪言课中,一开始做了一个魔棒点灯实验:即用准备好的高锰酸钾放入表面皿中,再滴入3~4滴浓硫酸,搅拌均匀,用玻璃棒蘸取此混合物,去碰酒精灯芯,灯便点着了。学生第一次目睹如此奇妙的变化,无不惊叹,对化学这门新课的兴趣一下被激发起来。
另外,教学中,我用了以“趣”引“思”的方法,以演示实验开路。如在氧气性质这一节教学,我预先准备了两瓶气体,一瓶氧气和空气,告诉学生其中一瓶气体是氧气,一瓶是空气;你能确认哪一瓶是氧气吗?这时全班同学集中注意力,开始议论,当达到高潮而不能得出答案时,告诉大家,用肉眼能不能区分?都说不能,因氧气和空气一样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现在我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瓶中,学生看到了迥然不同的现象,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一瓶是氧气,而无任何现象的是空气。
这样通过实验,使学生既明确了氧气的“色、态、味”等物理性质,同时也知道氧气的一点化学性质。这样在教学中,教师讲来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2抓住学生喜欢自己做实验而发展学习兴趣 对于刚学化学的学生,特别喜欢自己去做实验,而我们学校由于仪器人手的不足,我为学生创设环境,多花时间和精力,开足开全学生分组实验,让他们在亲自实践中增长才干,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对分组实验积极性很高,实验前都要求进行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弄清注意事项,实验时细心操作,认真作好记录,课堂气氛既严肃又活跃。
通过实验,既培养了学生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对于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组织他们参加“化学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做一些课本上的“选做实验”。
如把红糖制成白糖,给学生实际一些实验方案。如从茶叶中提取茶碱等。
从而使学生兴趣得到发展和提高,实验能力加强。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化学知识与生产实际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现代物质文明的提高都离不开化学科学作出的贡献,我十分注意把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用途,从而培养热爱化学的兴趣。如:在讲授“氧氢化钙的性质”时,最后在黑板上写出Ca(OH)2+Na2CO3=CaCO3↓+2NaOH这个化学反应式就是工业上制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
并补充练习,同学们以我们这些比较多的石灰石和碳酸钠为原料,从节省经济出发,要经过那几步化学反应?写出各步的化学方程式。通过练习,同学们牢固掌握Ca(OH)2的化学性质,并复习了烧生石灰的反应原理,对这些反应在工农业上的应用也有了难忘的印象。
从而加强学生学习知识的逻辑性,并联系生活实际,介绍其应有的广泛性,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劲头也更大。课堂授课时间有限,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趣、有益的课外读物,让他们在业余时间“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对化学的兴趣。
在此,推荐著名科普作家夏国祥编写的《元素的故事》。这本书侧重于在励志的基础上讲授科普知识,在讲解元素知识的同时,绘声绘色地提及了很多科学家发奋学习、工作的故事。
而且图文并茂,结合了大量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全彩图片。4兼顾中差生,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上的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会使学习兴趣持久地稳定,而学习上的失败则会重搓学习积极性,对学习兴趣场胜负效应。
中差生由于智力因素等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学习上困难较多,容易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平时,我从思想上关心他们,主动亲近他们,经常找他们个别谈心,满腔热情地加以个别辅导。
在课堂上,我给他们以充分的照顾,启发引导,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在一次讲课中给了学生一道练习题,60克尿素跟多少克硫酸铵(NH4)2SO4所所含的氮元素相等?这道题对多数中差生有一定难度,不知如何去做,而我给他们进行剖析分成两部分:①60克尿素中含多少克氮元素?②多少克硫酸铵中含这些氮元素?这样中差生就不困难了。
而差生有进步我就及时表扬,若不能解答,就充满期待的说:“下次一定能回答”。我对差生的真诚关怀和行之有效的帮助,他们都乐意亲近我,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
8.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探究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
培养探究能力同样需要兴趣作先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
新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都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用最简单、最贴近生活的方法,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物质的性质、变化等进一步验证和运用,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但是因为每个学生家庭条件不一,课本中的家庭小实验很难保正得到开展。
对此可以将家庭小实验改为班级化学兴趣小组实验,在班级上实施。这样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全班学生家庭的优势,进而将每个家庭小实验开出。
由班级化学兴趣小组分几组来做,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全体参与化学的热情。 如做乙烯催熟生香蕉的实验,如在家里做,只有一个人欣赏。
若改在班上做,好多天,人人都闻到了香蕉的香味,提供了学习化学的氛围。最后,虽然香味不见了,但化学氛围难以忘记。
如做糯米酿酒实验,大家从盼望酒香到早就闻到酒香,其感觉真是难以用言语来描述,最后再来尝一尝,感觉更不一样了!这样对化学的兴趣也就不知不觉形成了。 课本后面的目录有学生趣味实验,改为兴趣小组在班上做演示实验来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和热情,揭开很多自然现象的奥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激情。
如指纹检验实验时,先放一段侦破案件的录象,学生学化学的气氛和兴趣就更加好发动了!再如滴水生火、吹气生火、滴水生烟有利于增加学习化学的气氛,可以带动更多的人的向往化学,从而学好化学。 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并筛选确定实验课题,然后让学生收集资料、研究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自主探讨、自主学习,极大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的学习向主动探究性的学习的转化。
例如探讨铁生锈的原因,一方面学生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铁件,又设计了锈蚀的不同条件开展实验,另一方面学生又到工厂、商店、居民区、农村……开展实地调查,学生对铁生锈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预防生锈的措施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做好学生实验,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基于安全、规范等考虑,以前的学生实验一般是根据课本设计好的方案,先由教师提供好实验必需品,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填写实验报告,几乎是一条流水线的过程。
但这样的学生实验,既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也往往会使课堂留下充裕的时间。而新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实验属于开放式的学生实验,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既满足了课堂教学的一般要求,又兼顾了学生的差异性,同时也逐渐地将全体学生引到了尝试创新的境地。
比如实验室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探究,具有常温下制取气体且安全性好的特点,因而实验前给学生准备了一些仪器和药品,如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酒精灯、试管、锥形瓶、广口瓶、平底烧瓶、注射器、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烧杯、集气瓶、水槽、导管等。实验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连接实验装置,并鼓励他们充分利用现有的器材设计出一些新颖的装置到讲台前展示给大家看。
当有的学生选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正为反应速度太快而收集效果不佳苦恼时,老师可以向他们介绍分液漏斗与长颈漏斗的区别,学生茅塞顿开,便自如地操作起来。这样,本实验的意义会更丰富,学生的收益也会更大更多。
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当地的条件,适当地再开发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实验,以化学的奥妙引导他们亲手实验和进一步探索、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灼烧葡萄糖、砂糖和面粉”,“蛋壳的性质实验”,“食用油和洗洁精在水中的分散情况实验”,“纯碱、肥皂水、石灰水、食盐水、蔗糖水的酸碱性实验”,“各种橡胶(生橡胶、硫化橡胶、硬橡胶)在汽油中的溶解性实验”等。
三、挖掘实验内容,展开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究 化学实验中可供挖掘的探究内容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不仅可以探究实验原理,还可以探究实验的最适宜条件,评价并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操作等等。
教师要善于挖掘实验的探究功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还会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学生在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发展探究能力。
如讲到酸和碱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前从家里带来各式各样的新鲜植物的花瓣、花冠、果实、果皮等洗涤干净、晾干,加入适量的95%的酒精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浸出液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3体积的水,即可自制天然指示剂。又如,在做完“测定溶液的pH”实验后,教师可发给每个学生一张pH试纸,将实验拓展到测定责任田土壤或家庭常见物质的酸。
9.怎样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巧设悬念,培养学习兴趣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
在教学中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言》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使他们从一开始就向往学习化学,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另外,在每节课的导入时,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二、步步设疑,培养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学习,一些疑问已经解决,但同时又会产生或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学生在探究新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都会反馈出来,甚至争论不休。此时,教师只要给以恰当的诱导、点拨,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开展热烈的讨论、认真思考、质疑辩难,使探究更深入,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其科学的学习态度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如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节时,在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下,自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制取等内容后,提出能否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用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让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讨论,最后总结出答案:不能。然后诱导学生用吸滤瓶、小试管、浓碳酸钠溶液、浓盐酸溶液等仪器及试剂设计实验,产生的气体能熄灭酒精灯火焰,由此得出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乐,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三、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教好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手段,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思维为主线,视听并举,深思结合,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如在讲第六章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可以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
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则不会生锈等。然后经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以下几种假设:(1)铁制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2)铁制品生锈是因为铁与水发生化学反应。(3)铁制品生锈是水和空气对铁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推论,然后再根据不同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论是否正确,最后由实验得出结论:即铁生锈是铁和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这样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问题的方法,效果甚佳。
四、发挥语言艺术,培养学习兴趣在化学课堂上,我们应借助语言和文学艺术的功底,以教学内容为素材,用词准确、语言流畅、精炼、幽默、词汇丰富、富于启发性,这样既能令人精神振奋,又给人以深刻印象,还能引起学生持久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关于“浓硫酸的脱水性”教学时,我在演示“浓硫酸对蔗糖的脱水作用,”实验之前问同学们:“你们买面包做什么?”同学们回答说“吃”。
“下面我来为大家做一块黑面包,免费让你们尝一尝。”恰当的启发既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教学效果非常好。
再比如讲“王水”的强氧化性时,把它描述为:王水本领可真大,连在烈火中“面不改色”的黄金都畏惧它三分,黄金一旦投入其中,便“隐身匿迹、溶解殆尽”。为什么黄金对硝酸“趾高气扬”,而遇到王水便“丧失气节、屈膝投降”呢?通过这些拟人化的直观语言,学生兴趣倍增。
因此,教师讲课语言优美动听,抑扬顿挫,有声有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起伏、有表情,增强学生美的享受,还会激发学生的感情升华和学习兴趣。五、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有效的避免空洞乏味的化学理论。
化学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化学、献身化学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独立实验能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化学。
10.如何激发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个人对课题有意选择并力求认识的一种倾向,因此兴趣是求知的重要动力。
如果学习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能保持浓厚的兴趣,那么学习的过程也就变成了一种享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兴趣是引导学生步入化学殿堂的一把钥匙。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引导者,应该正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之成为学习的长久动机。
化学课是九年级新设的一门课程,学生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必须要明确学生易对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哪些知识点产生兴趣。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观察,笔者发现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心理基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最微妙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深爱自己的学生,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心和帮助他们,并且听取他们对该课程的反映,要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并和他们交朋友,而且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会由对教师的热爱,逐渐转变为对教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 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是兴趣产生的物质基础 很多有关化学方面的知识,如高能燃料、温室效应、纳米材料、光导纤维等在国防、科技和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便是学生产生兴趣的直接基础。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有趣的实验和耐人寻味的典型事例,集科学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寓兴趣于科学信息之中,具有很强的趣味 性和吸引力。
如“白磷的燃烧”实验,同样都是通过磷,而在水下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均不燃烧,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的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产生对化学的兴趣。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即创设一个使学生学习愉快而不过分紧张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这就要求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具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 搞好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能给学生展现诸如颜色变化、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生动、新奇、鲜明的化学现象。
教学中要借助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结合实验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模型、流程图、标本、投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化学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的学习,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学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化学内容,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化学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化学。 例如通过二氧化碳教学,联系目前乱砍滥伐的现象,地球上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面积减少,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形成“温室效应”,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危害,进一步引导学生应怎样保护森林资源,怎样利用所学知识去开发利用二氧化碳新途径等等。
3.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兴趣及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自动手,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他们会根据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去探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学习兴趣上升到更高层次。 四、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幽默的语言是课堂的催化剂,幽默的语言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
幽默的关键是巧妙地揭露事物的内在关系,造成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微妙效果。 比如在学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实验前要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反应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一氧化碳。
笔者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是:“一氧化碳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同时,笔者语重心长地说:“大家不能学酒精灯啊!”,学生都会心得笑了,这一笑,就记住了该实验的主要注意事项。
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有限,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生动恰当的语言,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有趣,学生易接受的知识。 例如笔者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最外层电子得失不会改变元素种类”比喻为“人穿衣漂亮与否与外层的衣服关系密切,人换了外层的衣服人不会变”。
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使学生一听就明白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五、启迪思维,巧设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迪思维,巧设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要使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