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采石矶风景的范文

描写采石矶的作文
秋游采石矶
在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老师带领我们来到著名景点采石矶秋游。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水流湍急,山势险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大将常遇春就曾经在这里作战,还在岩石上留下了一只大脚印。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曾经在此留下足迹,《夜泊牛渚怀古》就是李白在深秋的采石矶写下的。
一到采石矶,我就被周围的美景吸引住了,近处的水,清清的,远处的山,高高的,采石矶笼罩在一片秋色之中。
今天,采石矶的人可真多!大部分都是来这里秋游的小学生。他们和我们一样,边走边唱着欢乐的歌曲。
我们上山了,山路特别险峻,看看笔陡的石级,真叫人发颤。慢慢地,我们不知不觉爬到了半山腰,这可把我们累坏了。但为了能下山后玩个够,我们还是顽强地坚持下来了。
“噢!耶!”同学们欢呼着,“可以‘秋吃’喽!”我们兴奋极了,急忙打开背包,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心地分享着美味的食物。我给同学吃了很多东西,自己也收获了不少:三颗糖果、五粒巧克力豆、一个棒棒糖……直到我把肚子吃得饱的不能再饱时,才迫不得已停止了吃。
秋游真好啊!我不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还开心地玩了一场。我爱秋游!
怎么描写采石矶一年四季的景色作文
美丽的采石矶在我们新密北边,那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就像一幅画卷,铺在新密北面。
它是一座天然的大公园,是我们新密人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好像在无数生命在颤动。
小草偷偷地从大地下探出小脑袋,好奇地看着这充满了生机的春天。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枝繁叶茂的采石矶是最迷人的。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涌向采石矶,采石矶简直就是天然的大空调,人们在这里散步、聊天、健身,舒服极了。 秋天,野菊花盛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它们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白的似雪。
槐树上长满了槐豆,一串串、一簇簇、一嘟噜、一嘟噜的,把槐树的树枝都压弯了。树叶变黄了,风一吹黄叶就像一只只蝴蝶飞舞下来,真是好看极了。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采石矶上白茫茫的一片,到处银装素裹,穿上了雪袄的松柏树露出绿绿的松针,像圣诞树一样美丽极了。 人们在山上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人们玩的开心极了。
美丽的采石矶,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是我们新密人的骄傲。
描写采石矶的作文
秋游采石矶在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老师带领我们来到著名景点采石矶秋游。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并称为“长江三矶”。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水流湍急,山势险峻,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朝大将常遇春就曾经在这里作战,还在岩石上留下了一只大脚印。唐朝大诗人李白也曾经在此留下足迹,《夜泊牛渚怀古》就是李白在深秋的采石矶写下的。
一到采石矶,我就被周围的美景吸引住了,近处的水,清清的,远处的山,高高的,采石矶笼罩在一片秋色之中。 今天,采石矶的人可真多!大部分都是来这里秋游的小学生。
他们和我们一样,边走边唱着欢乐的歌曲。 我们上山了,山路特别险峻,看看笔陡的石级,真叫人发颤。
慢慢地,我们不知不觉爬到了半山腰,这可把我们累坏了。但为了能下山后玩个够,我们还是顽强地坚持下来了。
“噢!耶!”同学们欢呼着,“可以‘秋吃’喽!”我们兴奋极了,急忙打开背包,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开心地分享着美味的食物。我给同学吃了很多东西,自己也收获了不少:三颗糖果、五粒巧克力豆、一个棒棒糖……直到我把肚子吃得饱的不能再饱时,才迫不得已停止了吃。
秋游真好啊!我不但感受到了秋天的美,还开心地玩了一场。我爱秋游!。
我爱家乡的采石矶公园作文
我不爱雍容华贵的月季;不爱小巧玲珑、白如绢、轻如纱的茉莉;也不爱国色天香的玫瑰;我只爱淡雅朴素的荷花。
清晨,我迎着晨风来到公园,哟!荷花开了!点点荷花耸缀在水面上,翠绿轻盈的荷叶将水面铺得满满的,荷花在翠绿的海洋里,好似这“海洋”中的多处亮点。下午,天上飘起了牛毛细雨 ,荷花更显得美丽了。
清风拂面传来缕缕清香,这时绿色“海洋”中也现起了道道波痕,此起彼伏地远去了,绿波中夹杂着粉白水嫩的荷花,荷花点点显露出娇嫩的肌肤。借着蒙蒙细雨,不时换着姿势,真是美不胜收!晴天看荷花也别有一番风味,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莲蓬;有的还是骨朵儿,看起来好像一个要破裂的气球。一阵轻风吹过,荷花翩翩起舞,裙子随风飘动,远看好似许多蝴蝶在舞蹈。
我爱荷花,因为她出淤泥而不染,而且她也不像月季那样张扬,也不像茉莉那样虚荣,她是一个谦虚,扎实、不爱张扬也不为自己的美丽飘飘然的花。
采石矶风景名胜区的景区介绍
采石矶濒江连市,距南京约40公里,是江南旅游网的西翼,距芜湖约40公里,是皖南旅游线的北端。
它地处长江下游的黄金水道,和京沪大动脉的205国道、沪宁高速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宁芜铁路比邻。通过长江水道可与长江流域各省市沟通;通过公路,铁路系统可从陆地上和全国各地沟通;通过禄口机场可从空中和世界各地沟通。
随着别具特色而因地制宜的郊游、攀岩、速降、游娱、野营、垂钓等远离喧嚣、涉足山野的现代休闲方式项目的实施,采石风景名胜区将会成为一处以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为灵魂,以“翠螺出大江”临江绝壁景观和锁溪河风光带为主要载体,包括翠螺山、荷包山、小九华山、古栈道和采石镇、小黄洲在内的融名胜观光、人文教育、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和二日游旅游目的地。采石矶——我心中的歌夏传寿(一)滔滔长江从你身旁经过,巍巍翠螺是你坚强的支柱。
顺流而下通古都南京,溯流而上达米市芜湖,钢城马鞍山更是养育你的沃土。啊!千古一秀的采石矶,你是母亲项链上的—颗明珠。
啊!人文荟萃的采石矶,你是我心中永远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二)三元洞天留下不朽的神话,将军足迹诉说当年的战火。太白诗仙英灵昭日月,散之草圣大作传千古,“江南一枝花”正在绘制更新更美的画图!啊!千古一秀的采石矶,你是母亲项链上的一颗明珠。
啊!人文荟萃的采石矾,你是我心中永远不落的最美最美的歌!(原载2006年10月13日《马鞍山日报》) 。
关于采石公园的作文200
十月国庆节到了,爸爸准备带我去采石公园游玩。
听了这个消息后,我兴奋地快要跳起来了。 那天早上,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爸爸提着需要的东西,高高兴兴地来到了车站。
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美丽的采石公园。 进入公园,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派花团锦簇、锣鼓喧天的热闹景象,一朵朵五颜六色的鲜花把公园打扮的美丽极了,一群穿着表演服的老人拿着小鼓“当当当”地敲了起来,他们跳啊,唱啊,一阵阵节日的气息迎面而来。
我和爸爸随着人流,踏着青石小径,向翠螺山走去。小路上,鲜花盛开,小草的枝叶迎风吹拂着,不停地点着头,仿佛在向我们问好呢;大树撑开了它那绿色的大伞,在为人们遮阳;小鸟在林间飞舞着,像似在跳着欢迎的舞曲。
那一座座古朴典雅的书香阁交相辉映在鲜花树丛中。我和爸爸一路上欢声笑语,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翠螺山脚下,我迫不及待地要爬上去,看看长江是不是像我梦中的那么美。
开始爬山了,我奋力向山顶爬去,可爬了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这时,我身旁的树上有两只小鸟,它们不停地叫着,好像是在为我加油鼓劲呢!终于我看到了在茂密的树丛中有一座像塔一样的建筑,我想,那就是三台阁了吧!顿时,我浑身来了劲,一鼓作气爬到了山顶。
在三台阁顶,极目远眺,长江就像一条黄色的丝带投入在了祖国妈妈的怀抱中,那些蓝色的、绿色的屋顶,听爸爸讲是马钢的厂房,看上去就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家乡的土地上。远处一座座高楼大厦,勾画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图象,使我的故乡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长江之畔闪耀。
写马鞍山采石矶的作文,有说明顺序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这是诗人对大明宫唐皇帝早朝的描写。
大明宫是中国唐代长安城最大的一处皇宫,在陕西省西安市城北的龙首原上。因位于太极宫东北,又名“东内”。
始建于贞观八年(634 )。名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
龙朔二年 (662)重加修建,改名蓬莱 宫。咸亨元年(670)又改名含元宫,长安元年 (701)复名大明宫。
自高宗以后大明宫成为帝王居住与朝会的主要场所。中和三年 (883)、光启元年 (885) 与乾宁三年 (896) 连遭兵火,遂成废墟。
大明宫宫城平面呈南北向不规则长方形。南宽北窄,城垣周长 7公里余。
面积约 3.2平方公里。城垣为夯土版筑,底宽 10.5米,墙基宽 13.5米。
城角处向外加宽 2米多,东北城角向内外各加宽 2米多。城门和城角内外均砌砖 面。
共有城门 9个,南面正中有丹凤门,其西有建福门, 东有望仙门;北面正中有玄武门,西有青霄门,东有银 汉门;东面1个,名左银台门;西面2个,南为右银台门, 北为九仙门。正门丹凤门已发现 3个门道,其余各门均 1个门道。
丹凤门前为丁字形大街,向南的丹凤街,宽 约176米。宫城东、西、北3面,筑有与宫墙平行的夹城。
北夹城正中设重玄门,正对玄武门。 宫城内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把宫内分为 3个区。
依据其功能分属前朝与内庭二部分。前朝包括前二区。
南北中轴线上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据记载:“龙朔二年造蓬莱宫含元殿”(《长安志》卷六),高宗于龙朔三年四月“幸蓬莱宫新起含元殿”(《旧唐书·高宗记》),可知含元殿建造工期最多不过一年。
含元殿是丹凤门内正殿,称“外朝”,位于龙首原南沿,高于南面平地15米。殿面阔11间,进深4间,间宽5.3米。
东、西、北 3面为夯墙。东南有翔鸾阁,西南有栖凤阁,各有廊道与含元殿相连。
两阁前侧各有一处朝堂遗址。殿前有长78米的“龙尾道”,砖石砌筑,阶梯与漫坡相间,三条并列,中间御道宽25.5米,两侧道各宽 4.5米。
殿前百余米有门址遗迹,可能为牌坊式建筑。门左右有横贯宫城的隔墙。
门前面是一大广场。 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经常举行各种国家仪典而屡屡出现于历史典藉中。
据史载唐王朝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外事来往,每有外使朝会,皇帝端坐殿上,显示出大唐王朝的威严。 含元殿座落在龙首山东部的南端,也就是《六典》原注所谓 “即龙首山之东趾”。
其大台基是因就南坡铲削并夯筑增补而成,含元殿建在这高出地面10米以上的台基上,前面用砖砌成高大的墩台,设三条坡、平相间的道路登上,称龙尾道。台顶又建二层殿基,下称“陛”,上称“阶”。
墩台、龙尾道、陛、阶四周都有雕刻精致的石栏杆环绕。殿即建在最上层台基上,为重檐庑殿顶建筑,总宽近 58米。
殿身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四周加一圈深一间的廊,形成面阔十三间、深六间的下檐。含元殿东西侧各有廊十一间,至角矩折向南通向翔鸾、栖凤二阁。
二阁作三重子母阙的形式,下有高大的砖砌墩台。二阙下左右外侧有各长十五间的东朝堂和西朝堂。
含元殿居高临下,两翼开张,包括二阁在内,建筑群总宽约 200米,气势弘大,大朝会时数万人列于殿下广场,李华在《含元殿赋》云:“左翔弯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足见其壮观。
含元殿是最能反映唐代气魄的宫殿。 含元殿一直使用到唐朝末年,自兴建至唐末被毁的二百余年当中, 历经了德宗贞元四年(788年)的地震和几次大风、大雨的自然损害,不断有所维修,但始终未见有重大拆改或重建的记录。
含元殿毁于唐末兵火。 宣政殿在含元殿北约 300米,称“中朝”,为皇帝临朝听政处,亦为举行朔望册拜宣制等大典之所。
殿基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40多米。殿前130米处,为3门并列的宣政门。
宣政殿前东廊日华门外(东)有门下省、宏 文馆、史馆。宣政殿前西廊月华门外(西)有中书省、御史台、殿中内院、殿中外院等宫署建筑。
紫宸殿在宣政殿北约95米处,位于内庭,称“内朝”,是皇帝召大臣 议事之所,有时也举行朝会或大典。殿基南北宽近50米。
内庭是帝王后妃起居游憩的场所,中心地区有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龙首原北坡下低处,分东西二池,总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大池内偏东处有一土丘,砖石堆积其上,为蓬莱山遗迹。
其上原有太液亭。沿岸有回廊遗址。
池的周围及内庭他处,有夯土殿址多处,是当 时内庭的殿宇厅堂、楼台亭阁的建筑遗存。 内庭西部有皇帝举行宴会、观看舞乐和接待外国使臣用的麟德殿。
殿基夯筑,四周砌砖,南北长 130余米,东西宽80余米,上建前、中、后毗连三殿,周围绕以回廊,两侧建对称的亭和楼。整个建筑布局规正严密,左右对称,主从分明,规模十分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