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抗洪救灾范文

    关于抗洪救灾的作文

    找了找,下面这个还是最好的南方10省,抗击涝灾已经开打“疲劳战”.其实,至少到目前为止,整个南方,降雨量总体上远未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同样目前涝情最危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降水也没有突破“98洪水”的程度.截至昨晚,据不完全统计,南方涝灾已导致数百名群众死亡,伤者总数量不详.其实,在死亡人员中,真正被洪水淹死的人数并不多.而且客观述之,评价今年的抗洪措施,各地从应急预案、物资准备、组织人员提前转移,包括各级地方主官的“政治重视”程度,都是创下“历史纪录”的.毫不客气地讲,今年的人员死伤包括失踪,大都系区域性强降雨导致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冲入村庄及城镇所致,也即,主要杀手是地质灾害,在灾害学中管叫“次生灾害”.透过媒体的“字、音、像”报道,若受众能做有心人,可以发现今年地质灾害集中爆发,不但指灾害的层出不穷,更指灾害的地域分布之广,包括森林覆盖率多年位居国内第一的浙江.只是,大面积持续的强降雨导致的涝灾是人人可直观感受的“面”,而山崩地裂均发生在“点”上,虽每一次都让受众感受惊心动魄,但人们往往忽视将“点”上的地质灾害串连起来,作一次这是“为什么”的深入思考.就在本周三,云南一个小镇突然爆发泥石流,当场造成17人死亡、28人失踪,1200人受伤,半个镇子被泥石流卷走.未及抢救工作展开,昨天,贵州一山村,再次遭遇同样厄运.引用国土部高官公开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山崩地裂的灾害次数同比上升近10倍,其中6月份,则同比上蹿17倍之多.这位官员还披露,7月份发生的死亡、失踪都不算,仅今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统计,因山崩地裂就有464人死亡和失踪.然而,人们听到这样的死亡报告,想到的往往是今年天气异常,南方先旱后涝,山崩地裂乃强降雨所致而只能听天由命,社会舆论很少将如此惨痛的死伤作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深刻反思.按照安全标准,超过25度的山坡地不能建房居住,而环顾整个中国,尤其是云、贵、川、桂、闽诸省,甭说25度的山坡,即便是60度以上的山坡,照样用人工挖出一块平地建住房、修工厂、建学校,大量的山体受工程建设震绕,隐患早已提前埋下,就差合适的导火索来将其引爆.强降雨是外因、山崩地裂是表象,本质的问题是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太过分,大自然以山崩地裂残酷报复中国人.山坡地毕竟有限,无序城镇化的盲动,为尽快脱贫致富而盲目招商引资的冲动,土地财政的无限诱惑,加上越穷越生崽的无奈,导致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的矛盾持续加剧.到最后,水库内、行洪区、溢洪道、河滩地甚至江道、河道上,统统用来建房、盖楼、办厂、开集市,中国人疯狂至此,大自然忍无可忍而一再强忍,一旦天灾来临,不闹腾它个山崩地裂那才叫怪事!山崩地裂渐成常态,防灾救灾从体制到各项举措准备却千疮百孔.半个多世纪来,国人一次次违背科学,违背常理,对大自然作无节制地索取,形成新旧矛盾扎成堆.现如今,旧的祸根早已种下,新的祸根在发展的名义下仍在继续播种.这一局面若不能在一定期限内,譬如10-20年内有个明显遏制,可以肯定,中国人将吃不尽因天灾所引发的无穷“人祸”——山崩地裂还是客气的呢.。

    抗洪救灾作文

    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无不强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祈祷,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总理哭了,国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也只有在如此毁灭性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才能这般深刻地体味到生命的宝贵。在现一阶段,救灾的唯一核心就是救人,而无论何等深刻的“反思”,在此一时刻都显得那么奢侈。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无比尊重,让我们看到并冀望“国难兴邦”意义上的成长。 更大的感动,来自于地震现场,灾民的自救互救,志愿者的主动援助,子弟兵的英勇奋斗。“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掉的水泥板”、“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外地私家车主赶赴灾区参与转运抢救伤者”、“唐山某企业家包车组织员工和医务人员连夜南下”、“绵阳市民带上食品衣物慰问安置点灾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民间组织力量的雏形进一步得到发育,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灾力量之外的重要补充。 愿生命的逝去能唤醒所有当权者和全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油,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2010年5月31日晚至6月1日上午8时,xx县xx镇持续强降雨,降雨量竞达到260.2毫米,全镇受到严重的洪水灾害,xx二级路xx段塌方,被中断通行12小时,258户民房受损,5968亩农作物受灾,1015亩农田毁,22头大牲畜被洪水冲走…… 面对严重灾情,身为xx镇纪委书记的xx牢记神圣使命,在抗洪救灾中发扬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纪检监察干部精神,连续19个小时工作在抗洪救灾第一线,普写了一曲“当群众贴心人”的动人之歌。

    6月1日凌晨1时,xx中学后山地质突变,引发两处塌方,泥石流瞬间涌入校园,学生宿舍楼被黄泥水淹至一楼窗台,严重危及全校743名内宿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该镇立即启动应急机制,xx立即投入抢险救灾的行动中,他与镇主要领导科学部署,全面监控学校两处地质灾害点险情,深入随时又发生泥石流的校园里,第一时间有序安全转移800多教职员工和学生,当最后一位老师转到安全位置时,已是凌晨5时。

    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到镇政府,已一夜没有合眼的xx又得到新灾情报告:市级地质灾监控点xx镇开发区的后坡出现几棵树下滑,一根光缆电杆已斜滑倒!这些迹象表明此地存在发生山体滑坡的险情,而坡下住着43户共138名群众。险情就是命令,赶紧疏散群众。

    xx一面组织镇村干部监控地质灾害点,一面发放迁出告急通知书,挨家挨户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中午1点,终于将138名群众劝离危险地带。

    由于洪水太大,xx镇城区供水管路水源头20立方米的压力池和过滤池全部被冲走,2800米的150水管也被冲得无影无踪。镇城区住着3000名群众。

    没水,咋办?群众饮水告急!xx主动请缨,担任供水管路维修工作组组长,组织人员对供水源头断水情况进行调查,指挥暂建了一个应急供水工程,缓解群众饮水难问题。解决这一难题,他回到家时,已是晚上八点。

    此时,他已连续工作整整十九个小时。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xx和群众一起找水源、修路、抬水管、架水管、修损坏管网,全力以赴抢修应急供水工程。

    6月4日,xx镇城区3000多名群众重新用上了自来水,xx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对不气,GC哥,你这次给的材料太少了。

    所以可能写的不是太好。

    。也不太着边。

    不过你凑合着先写一点。

    。 按明天早上我绝对给你找到好的事迹报道。

    顺便你把这次事件的主要任务。

    想表达的精神告诉我。

    。再把主要人物的姓名用XXX代替。

    这样我就好写了。

    。明天早上我一定交给你!!!!!!!!!!!。

    关于抗洪救灾的作文要600字

    (抗洪救灾1)那是1998年的夏天,一个令全华夏儿女难忘的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各地 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人民群众的财产乃至生命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就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 放军官兵日夜兼程,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战洪水,斗恶浪,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官兵们身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提,保住大提!”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在汹涌澎湃的江水中,那道人墙显得那样壮观,那样雄伟!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再一次表达了人们的爱国心!(抗洪救灾1)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同胞能够获救,无不强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祈祷,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总理哭了,国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也只有在如此毁灭性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才能这般深刻地体味到生命的宝贵。在现一阶段,救灾的唯一核心就是救人,而无论何等深刻的“反思”,在此一时刻都显得那么奢侈。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无比尊重,让我们看到并冀望“国难兴邦”意义上的成长。

    更大的感动,来自于地震现场,灾民的自救互救,志愿者的主动援助,子弟兵的英勇奋斗。“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掉的水泥板”、“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外地私家车主赶赴灾区参与转运抢救伤者”、“唐山某企业家包车组织员工和医务人员连夜南下”、“绵阳市民带上食品衣物慰问安置点灾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民间组织力量的雏形进一步得到发育,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灾力量之外的重要补充。

    愿生命的逝去能唤醒所有当权者和全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油,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抗洪救灾优秀个人事迹,,急征好文!!

    1.周小华同志无论在村干部和镇应急分队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忠实地履行一个村基层领导干部的职责,特别是在2010年7.18抗洪抢险中更加体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

    2010年7月16日—19日,渠县连续普降暴雨,境内渠江河流水位急剧上涨,给镇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周小华同志在向镇党委报告情况后马上组织召开村全体党员紧急会议,通过分析近期雨量和长青村的受灾情况,制定了村级抗洪抢险方案,一是组织党员干部坚持24小时查看水情,加强防范;二是立即组建党小组长、社长为主的抢险应急小分队,随时出击抗洪抢险。周小华同志既是长青村的村干部,又是镇应急分队的成员,7月18日下午,接到镇应急办公室电话通知,该同志迅速赶赴集结地点,与应急分队同志们一道立即身先士卒,投入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下午5时,带领应急小分队两名和前来支援的大竹县民兵,划着橡皮艇,深入天星镇文峰社区、渠县三航司家属院,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23人,晚上8时,又将橡皮艇运到公路边前往原五井村5社,营救被困群众,经过长达6个小时,共营救出婴儿2人、儿童6人、成人36人。7月19日凌晨2时,按照镇防洪指挥部指示,又将橡皮艇转移到文峰社区2组毛兴龙、陈永兴家,成功营救出被困群众6人,随后又划着橡皮艇到原天星驾校救出被困群众3人;紧接着又将橡皮艇划到东城小学进行施救,救出围困群众5人,没顾上吃晚饭,又到渠县座垫厂营救被困群众16人,帮助群众转移财产2万余元,连续抗战12个小时没顾上休息,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整个身体全部浸泡在洪水中,没有换过衣服,一直坚持抢险结束,有效抢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周小华同志在整个抗洪抢险中,始终坚守岗位,渴了喝上几口矿泉水,饿了就找点饼干充饥,在抗洪抢险工作上,周小华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了抗洪抢险工作中,尽量使受灾损失达到最低,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他带领党员干部日夜守护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帮助受灾群众,他心中装的是人民群众,想的是怎样使受灾群众尽快地重新走上正常的生活,“要干就干好”是他平常的口头禅;艰苦朴素、雷厉风行是他的生活作风;为村民服务,帮群众致富是他工作宗旨。在渠县7.18的抗洪抢险工作中,他带领党员干部、应急分队成员经过英勇奋战,圆满地完成了抗洪抢险各项工作,受到了镇党委政府称赞和表扬。

    他的抗洪精神值得大家去学习。2.6 月14 日以来,浦城县全境持续普降大暴雨,局部地区 特大暴雨,引起山洪爆发,溪河突涨,地灾频发,泥石流泛 滥,造成道路、电力、通讯、供水中断,房屋倒塌,农田被 毁,城区进水 ,在这次特大洪涝灾害中,面对严峻的水情、 雨情、灾情,古楼乡叶山村村两委在县委县政府、以及古楼 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工作重心放在抢险救灾和恢复生产 工作上,作为古楼乡叶山村的下派支书,王良斌同志更是身 先士卒,带领村干部深入了解灾情,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并妥善处置抢险救灾事宜,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无发生人员伤亡。

    一、 严阵以待,精心部署早动员 王良斌同志是古楼森林派出所的所长同时还是古楼乡 叶山村(地质灾害点)的下派支书,在这次特大的洪涝灾害 中,王良斌同志在接到县、乡政府党政办发出的强降雨紧急 通知后,冒着暴雨,不顾山体滑坡的危险,趋车赶往离县城80 余公里的古楼最偏远的行政村叶山村,召集村“两委”干 部召开了紧急会议,研究对策。根据该村各自然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防洪抗灾工作,并决定防汛期间,村部安排 人员值班,村“两委”干部包自然村,党员、小组长包户,每天24 小时保证通讯畅通,整装待命,坚守一线,密切关 注雨情、水情、讯情变化。

    一旦发生灾情、出现险情时,迅 速组织抢险力量,自觉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去。会后,王 支书亲自带领村“两委”干部立即展开工作,动员村民克服 麻痹思想,要紧急行动起来,做好防洪抗灾准备工作。

    二、紧急抢险,指挥到位6 月15-22 日,受强降雨的影响,叶山村山体松动,出 现山体滑坡,全村耕地受灾面积100 余亩,刚插单季稻被淹,几十亩耕地被冲毁;水利设施损坏严重:有几栋土木结构房 屋的泥墙倒塌,受损房屋10 余间,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灾情就是命令,村党支部书记王良斌一方面带领党员干部组 织山边房、危房农户12 人撤离到安全地带,一方面利用小 雨间隙带头拿起锄头,带领党员干部努力清理堵塞村边河道 淤泥,及时疏通河道,防止洪水进入村庄。

    为了防止人员回 流,他与村干部常常半夜起来挨家挨户巡查。头发乱了,眼 眶陷了,裤腿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的雨鞋布满了黄泥。

    当 问及是否辛苦时,他说:“ 累点,没啥,只要能安全挺过这 几天就好了。”在整个汛期,王良斌同志连续20 几天坚守岗 位,奋勇在前,即使是在端午佳节,王良斌同志依然与村干 部村民一起,坚守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

    由于指挥得当、处 置有方,在这次特大洪灾中,叶山村人员零伤亡。三、灾后重建,指导到位 暴雨。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2010年5月31日晚至6月1日上午8时,xx县xx镇持续强降雨,降雨量竞达到260.2毫米,全镇受到严重的洪水灾害,xx二级路xx段塌方,被中断通行12小时,258户民房受损,5968亩农作物受灾,1015亩农田毁,22头大牲畜被洪水冲走……

    面对严重灾情,身为xx镇纪委书记的xx牢记神圣使命,在抗洪救灾中发扬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纪检监察干部精神,连续19个小时工作在抗洪救灾第一线,普写了一曲“当群众贴心人”的动人之歌。

    6月1日凌晨1时,xx中学后山地质突变,引发两处塌方,泥石流瞬间涌入校园,学生宿舍楼被黄泥水淹至一楼窗台,严重危及全校743名内宿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该镇立即启动应急机制,xx立即投入抢险救灾的行动中,他与镇主要领导科学部署,全面监控学校两处地质灾害点险情,深入随时又发生泥石流的校园里,第一时间有序安全转移800多教职员工和学生,当最后一位老师转到安全位置时,已是凌晨5时。

    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到镇政府,已一夜没有合眼的xx又得到新灾情报告:市级地质灾监控点xx镇开发区的后坡出现几棵树下滑,一根光缆电杆已斜滑倒!这些迹象表明此地存在发生山体滑坡的险情,而坡下住着43户共138名群众。险情就是命令,赶紧疏散群众。xx一面组织镇村干部监控地质灾害点,一面发放迁出告急通知书,挨家挨户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中午1点,终于将138名群众劝离危险地带。

    由于洪水太大,xx镇城区供水管路水源头20立方米的压力池和过滤池全部被冲走,2800米的150水管也被冲得无影无踪。镇城区住着3000名群众。没水,咋办?群众饮水告急!xx主动请缨,担任供水管路维修工作组组长,组织人员对供水源头断水情况进行调查,指挥暂建了一个应急供水工程,缓解群众饮水难问题。解决这一难题,他回到家时,已是晚上八点。此时,他已连续工作整整十九个小时。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xx和群众一起找水源、修路、抬水管、架水管、修损坏管网,全力以赴抢修应急供水工程。6月4日,xx镇城区3000多名群众重新用上了自来水,xx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对不气,GC哥,你这次给的材料太少了。

    所以可能写的不是太好。。。也不太着边。。。不过你凑合着先写一点。

    按明天早上我绝对给你找到好的事迹报道。。。顺便你把这次事件的主要任务。。想表达的精神告诉我。。。再把主要人物的姓名用XXX代替。。。这样我就好写了。。。明天早上我一定交给你!!!!!!!!!!!

    关于抗洪救灾的作文

    南方10省,抗击涝灾已经开打“疲劳战”。

    其实,至少到目前为止,整个南方,降雨量总体上远未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同样目前涝情最危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降水也没有突破“98洪水”的程度。

    截至昨晚,据不完全统计,南方涝灾已导致数百名群众死亡,伤者总数量不详。其实,在死亡人员中,真正被洪水淹死的人数并不多。

    而且客观述之,评价今年的抗洪措施,各地从应急预案、物资准备、组织人员提前转移,包括各级地方主官的“政治重视”程度,都是创下“历史纪录”的。毫不客气地讲,今年的人员死伤包括失踪,大都系区域性强降雨导致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冲入村庄及城镇所致,也即,主要杀手是地质灾害,在灾害学中管叫“次生灾害”。

    透过媒体的“字、音、像”报道,若受众能做有心人,可以发现今年地质灾害集中爆发,不但指灾害的层出不穷,更指灾害的地域分布之广,包括森林覆盖率多年位居国内第一的浙江。只是,大面积持续的强降雨导致的涝灾是人人可直观感受的“面”,而山崩地裂均发生在“点”上,虽每一次都让受众感受惊心动魄,但人们往往忽视将“点”上的地质灾害串连起来,作一次这是“为什么”的深入思考。

    就在本周三,云南一个小镇突然爆发泥石流,当场造成17人死亡、28人失踪,1200人受伤,半个镇子被泥石流卷走。未及抢救工作展开,昨天,贵州一山村,再次遭遇同样厄运。

    引用国土部高官公开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山崩地裂的灾害次数同比上升近10倍,其中6月份,则同比上蹿17倍之多。这位官员还披露,7月份发生的死亡、失踪都不算,仅今年上半年的不完全统计,因山崩地裂就有464人死亡和失踪。

    然而,人们听到这样的死亡报告,想到的往往是今年天气异常,南方先旱后涝,山崩地裂乃强降雨所致而只能听天由命,社会舆论很少将如此惨痛的死伤作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深刻反思。按照安全标准,超过25度的山坡地不能建房居住,而环顾整个中国,尤其是云、贵、川、桂、闽诸省,甭说25度的山坡,即便是60度以上的山坡,照样用人工挖出一块平地建住房、修工厂、建学校,大量的山体受工程建设震绕,隐患早已提前埋下,就差合适的导火索来将其引爆。

    强降雨是外因、山崩地裂是表象,本质的问题是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太过分,大自然以山崩地裂残酷报复中国人。山坡地毕竟有限,无序城镇化的盲动,为尽快脱贫致富而盲目招商引资的冲动,土地财政的无限诱惑,加上越穷越生崽的无奈,导致人与自然争夺生存空间的矛盾持续加剧。

    到最后,水库内、行洪区、溢洪道、河滩地甚至江道、河道上,统统用来建房、盖楼、办厂、开集市,中国人疯狂至此,大自然忍无可忍而一再强忍,一旦天灾来临,不闹腾它个山崩地裂那才叫怪事!山崩地裂渐成常态,防灾救灾从体制到各项举措准备却千疮百孔。半个多世纪来,国人一次次违背科学,违背常理,对大自然作无节制地索取,形成新旧矛盾扎成堆。

    现如今,旧的祸根早已种下,新的祸根在发展的名义下仍在继续播种。这一局面若不能在一定期限内,譬如10-20年内有个明显遏制,可以肯定,中国人将吃不尽因天灾所引发的无穷“人祸”——山崩地裂还是客气的呢。

    吉林市抗洪救灾作文

    8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委书记孙政才、省长王儒林的陪同下考察我省防汛抗洪工作,实地察看了松花江流域汛情、灾情,看望慰问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的广大军民,部署下一阶段抗洪救灾工作,并对我省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8月5日《吉林日报》) 7月下旬以来,吉林出现几百年不遇的洪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抗洪救灾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但是此次洪灾持续时间长,抗灾难度大,要彻底战胜洪灾,还需要提升信心,只有坚定必胜的信心,才能继续发扬顽强拼搏,连续作战的作风,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每当受灾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刻,都能见到温总理的身影,远得不说,最近多个省份发生洪灾,温总理先后到达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察看灾情,看望慰问救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如今温总理又一次来到吉林抗洪救灾第一线,总理到灾区给人信心和勇气,极大的鼓舞着人们战胜灾害的斗志。 温总理来到吉林灾区几乎没有停过,查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正在接受治疗的伤病员,了解伤员救治、药械保障及疫病防控情况;等等,特别强调:让每个受灾的群众都有住处、有饭吃、有水喝、看病有医治的地方,让他们生活在安置点像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政府要关心人民,干部要体贴群众,携起手来共度难关。

    又对丰满水库论证和设计好重建方案作出指示,不仅对当前抗洪救灾作出指示,而且对重建家园进行了部署,温总理的时间表满得不能再满了,可说没有丝毫的空隙。从温总理的身上我们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至诚的爱,对灾区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

    身为大国的总理,有不少国家大事要管要处理,但不论大事小事,只要对人民有利的事都认真负责,身体力行。温总理足迹踏遍中国的大江南北,从工厂到农村,从抗灾抢险第一线到受灾群众的帐篷……等等,总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温总理来到抗洪救灾第一线,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情,增强了人们抗洪救灾的信心,给人以力量。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必将夺取抗洪救灾的最后胜利。

    抗震救灾2000字论文

    汶川大地震紧紧揪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

    人们关注震区每一个村落的灾情,人们期待每一片废墟下生命的搜寻,人们企盼每一个受伤人员的及时救治……海内外中华儿女都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到旷世罕见的生命大营救,投入到风雨兼程的千里大驰援,投入到感天动地的爱心大奉献。 这次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之大,波及之广,营救之难,均超过了唐山大地震。

    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天灾。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大批抢险救援队伍加紧抢修受损设施,各省区市医疗救护队伍全力救治伤员,中央各部门、各省区市及社会各界组织大批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无数普通群众组成的志愿者大军活跃在抗震救灾的现场。

    此时此刻,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战胜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必须举全国之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共克时艰的力量所在。

    九八抗洪、抗击非典、战胜特大雪灾,我们都胜利地走过来了。这场抗震救灾,我们依然在戮力同心,同舟共济,形成强大合力。

    从政府到民间,从军队到地方,从单位到个人,都发扬了军民团结、干群团结、党群团结的优势,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救援体系,保证了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使救援工作迅速取得进展,让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无数撼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场面,构成了社会主义大团结大协作的动人画卷。

    “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与你们在一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从中央领导到广大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海外华侨到港澳台同胞,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人们莫不慷慨解囊争相捐款,莫不尽己所能出一份力。

    国际友人这样感叹:“难以置信,这些人民没有抱怨,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救济工作。13亿人同样如此,……你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 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

    各行各业、社会各界,还在继续向灾区提供援助,爱心捐款捐物数额还在直线上升。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力支援,凝结着骨肉同胞的深情厚谊,极大地增强了全体军民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信心和力量。

    天摇地动,摧不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斩不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情深。抗震救灾,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我们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是对我们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

    我们深信,抗震救灾的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作文 关于抗震救灾的作文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情牵十几亿人的视线,强震抗灾中,谁是最可爱的人?

    突如其来的天灾,7.8级和5万人以上的遇难,残酷的数据背后是地震带来的那种难以名状的痛苦和伤害。

    灾难,往往是一瞬间,而抗灾精神,却是一种永恒。或许会有余震,但不要心有余悸。

    也许我们能把这场地震理解为国家的一场伤痛,地心中释放出让那令人恐惧的力量,但它唤起的是团结奋进,是众志成城,是爱心无限,是饱含深情,是互相温暖,是无所畏惧。

    也许我们的目光不能为每一个在这场抗灾战役中做出贡献的人停留,但是历史已经在悄然书写,2008年5月的中国,不仅仅有地震的痛,更有温暖的重。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也只有在如此毁灭性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才能这般深刻地体味到生命的宝贵。在现一阶段,救灾的唯一核心就是救人,而无论何等深刻的“反思”,在此一时刻都显得那么奢侈。正是基于对生命的无比尊重,让我们看到并冀望“国难兴邦”意义上的成长。

    在政府的层面,中央政府此次在震灾发生后的快速反应,不仅赢得了国内民众的高度支持,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政府的快速(公文有约提供)决策和全面的信息公开,为营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相较于过去的突发灾难,这无疑是一个长足的进步;而这一长足进步所取得的积极效果,更有望为以后的政府应急行为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式。

    更大的感动,来自于地震现场,灾民的自救互救,志愿者的主动援助,子弟兵的英勇奋斗。“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掉的水泥板”、“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外地私家车主赶赴灾区参与转运抢救伤者”、“唐山某企业家包车组织员工和医务人员连夜南下”、“绵阳市民带上食品衣物慰问安置点灾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民间组织力量的雏形进一步得到发育,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灾力量之外的重要补充。

    以生命的名义,让我们在灾难中一起成长。愿生命的逝去能唤醒所有当权者和全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油,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地震会摧毁一些东西,但是它必将过去,也必将重塑。而抗灾中,这些最可爱的人,将会“是划过我们皮肤的一阵战栗、是闪过我们内心的一丝忧伤、是落在我们精神上的一个刻痕”,让人难以忘记。

    当风雪阻断归路 我们彼此取暖

    当主权面对挑战 我们亮出利剑

    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义无反顾

    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用爱弥补

    当列车冲出轨道 我们竭诚互助

    当震撼撕裂大地 我们开山辟路

    当灾区发出呼救 我们捐款捐物

    当同胞损失惨重 我们有子弟兵

    当中央鞠躬尽瘁 我们无私跟随

    中国,团结!团结!加油!加油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