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记者问稿件改消息稿
1.消息稿怎么写
消息写作指导消息的分类�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 ,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一)动态消息 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 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综合消息 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 报道. (三)典型消息 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 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四)述评消息 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消息写作的原则和要求1、在你没有理解事件本身之前,不要动笔去写.2、在你不知道你要说些什么之前不要动笔去写.3、要表现,不要陈述.4、把精彩的引语放在消息的前头.5、把精彩的实例或轶事放在消息的前头.6、运用具体名词和富于动作色彩的动词.7、尽量少用形容词,不要在动词上再加用副词.8、尽量避免自己去作判断和推理,让事实说话.9、在消息中不要提那些你回答不了的问题.10、写作要朴实、简洁、诚实、迅速.总之,新闻写作要做到四个字:真、新、快、活.消息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 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一)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 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 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 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 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 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 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 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 气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 思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 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 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
2.记者的采访稿
1.对于现行中国教育体系有什么看法? 2.对于“天才教育法”有何看法? 3.对于学校里所谓的差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教育? 4.你认为孩子应该有玩的权利吗? 5.现在的老师待遇的贫富大落差是何看法,对于此项有无解决办法? 6.你认为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或标准? 7.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规范、合理吗? 8.如何减少教师对学生的犯罪行为? 9.怎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10.学生家里条件好坏会影响在老师心里的地位吗 11.是不是感觉教师这个职业是铁饭碗呢 12.对我们中国现在的应试教育有什么看法 13.老师对怎样的学生最头痛 14.觉的文凭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可否具体分析 15.对自己的职业怎么看?觉得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成正比吗 怎么你们评估那么怪卡,不是老师要提问学生有关你们学校的事吗?怎么变成学生采访老师呢?。
3.记者采访稿的格式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范文: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
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
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7386664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
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
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
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
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些职业的人员参加? (2)采访记者考试网站长 1、大概有多少人光顾你的记者考试网?他们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据记者考试网的统计来看,主要是些什么人参加修改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有在校大学生吗?有其他行业的人吗? 3、他们对这个资格考试了解多少?(引导他举例说明,比如考试资料、考试步骤等等) (3)采访参考人员 A、参加资格考试的应届毕业生(2人新闻专业,2人非新闻专业) 1、为什么会想到参加这个考试? 2、参加这个资格考试有什么作用?考试步骤是怎样样的? 3、你们的资格考试资讯和资料、模拟题题来源是哪儿?有到过记者考试网找这些资料吗? 4、目前的复习状况如何? B、参加资格考试的在职人员(2人广电行业工作,2人非广电行业工作) 1、为什么会参加这个考试? 2、了解这个考试的相关步骤吗? 3、复习状况如何?觉得自我今年能考过吗? 相关背景: 1、全国修改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相关法规。 2、全国修改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开展的次数,参考人数。
3、记者考试网的相关信息。 参考三: 人物采访稿范文 在创作人物采访稿时就应先写时刻地点人物。
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刻:1999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此刻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钟爱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钟爱看闲书。
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但是他不让看闲书。怎样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就应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以前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钟爱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钟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因此,不管你喜不钟爱,必须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
4.记者采访稿的格式
先时间地点人物,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 范文: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
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
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7386664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
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
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
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
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些职业的人员参加? (2)采访记者考试网站长 1、大概有多少人光顾你的记者考试网?他们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据记者考试网的统计来看,主要是些什么人参加修改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有在校大学生吗?有其他行业的人吗? 3、他们对这个资格考试了解多少?(引导他举例说明,比如考试资料、考试步骤等等) (3)采访参考人员 A、参加资格考试的应届毕业生(2人新闻专业,2人非新闻专业) 1、为什么会想到参加这个考试? 2、参加这个资格考试有什么作用?考试步骤是怎样样的? 3、你们的资格考试资讯和资料、模拟题题来源是哪儿?有到过记者考试网找这些资料吗? 4、目前的复习状况如何? B、参加资格考试的在职人员(2人广电行业工作,2人非广电行业工作) 1、为什么会参加这个考试? 2、了解这个考试的相关步骤吗? 3、复习状况如何?觉得自我今年能考过吗? 相关背景: 1、全国修改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的相关法规。 2、全国修改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开展的次数,参考人数。
3、记者考试网的相关信息。 参考三: 人物采访稿范文 在创作人物采访稿时就应先写时刻地点人物。
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刻:1999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此刻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钟爱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钟爱看闲书。
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父亲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但是他不让看闲书。怎样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就应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以前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钟爱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钟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因此,不管你喜不钟爱,必须要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