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送东阳马生序总结

    1.送东阳马生序 具体的知识点有哪些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

    一、词语积累

    嗜学(shì) 逾约(yú) 硕师(shuò) 叩门(kòu)

    叱咄(duō) 俟(sì) 负箧曳屣(qiè yè xǐ)

    皲裂(jūn) 媵人(yìng) 衾(qīn) 容臭(xiù)

    烨然(yè) 缊袍(yùn) 廪稍(lǐn shào) 谒(yè)

    撰(zhuàn) 贽(zhì)

    二、作家作品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修《元史》。与刘基、高启并为明初诗人三大家。著有《宋学士文集》。

    三、课文简析

    这是一篇赠序。明洪武年间,宋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年)辞官。第二年,宋濂至应天(今南京)去朝见明太祖朱元璋。其时,在国子监读书的东阳人马君则,以同乡晚辈的身份前来拜访,宋濂就写了这篇文章赠送给他。

    课文通过作者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的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了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勉励之情。

    2.【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结尾600字】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东阳马生,我比你幸运!或许真像宋濂所说,你的读书条件远比他优越,可我却从中品出了一丝悲哀.我不想和你比读书的条件,却想比一比其他.在读书的目的上,我比你幸运.你的目的是明确的,千百年来,读书人都是“学成文武术,货卖帝王家”,走的永远是科举仕途.从捧读《三字经》那天起,你就注定要成为封建科举的牺牲品.不要说“不”,你的老师不也在津津乐道自己“承天子之光,缀公卿之后”吗?真可谓嚼着自己的血肉叫“鲜美”啊!我比你幸运!我的学习目的,初时简单——为读书而读书,渐渐地我明白了,读书既为个人的成材,也为国家民族的昌盛.读书是为了给个人“充值”,更是为了民族之林的茂盛!我不会一头栽进“科举”的网络而难以自拔,我要在知识的长空里放飞生命!在读书的范围上,我也比你幸运.你除了“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外,还能涉猎其他吗?头上戴着你的“读书目的”紧箍咒,只能做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虚妄美梦,可悲!你上不晓天文地理,下不知矿藏资源,理不闻数理化学,文不懂外语马列.我却不然!我可以“学贯中西,文理兼容”,我可以登临书山,遨游网海,出入国门,探微知著,充分享受解读“为什么”的乐趣,因为我生活在你无法企及的时代.再说教育吧,我更比你幸运.你只能折服于头悬梁锥刺股,努力于囊萤映雪,学得何其苦!面对师长的尊严,你只能垂手而立,大气不敢出,疑义岂能诉?你的宋濂师长尚且“行深山巨谷”,临“穷冬烈风”,踩厚雪,裂足肤,你还敢懈怠愉悦吗?我却不然!我虽也不乏辛苦,却很有乐趣,小班教育寓教于乐,身受着“发展教育”,师生亲如一家,同窗情同手足,上课呼名,何其可亲;下课同娱,何其可乐.而说到学成之后的命运,依然是我幸运.你的师长宋濂老先生,最后不也是明里辞官,实则被贬.而你虽读了许多诗书,却忘记了封建文人学士一幕幕的悲剧:子胥功高吴王妒,文种灭吴身首分.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昨日的万里长城,今日的一缕英魂.真是孤灯一盏寒夜清,心血耗尽换虚名,何必千年留笑柄?而我虽说难逃应试命运,至少勤读文本十二载,甚至更多,但我未必一定要入“庙堂”,也不必货卖“帝王”,更何况海本辽远,天本开阔,我尽可“鱼跃”、“鸟飞”.马生啊马生,你为名而活,太累;我为自己而活,尤甜。

    3.【《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的一词多义与古今异义词总结.】

    古今异义: ① 走:跑;“录毕,走送之”;今表示行走. ② 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③ 趋:奔赴,快走;“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今表趋向. ④ 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一词多义: ① 书:书籍,“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信,“与朱元思书”. ② 以:用,“以衾拥覆”;连词,因为,“以中有足乐者”;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家贫,无致书以观”,“俯身倾耳以请”. ③ 道: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动词,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④ 患:动词,担心,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名词,忧患,“无冻馁之患矣”. ⑤ 其:他,“俟其欣悦”;他的,“门人弟子填其室”. ⑥ 至:周到,“礼愈至”;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⑦ 故:连词,所以,“故余虽愚”;副词,特意,故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⑧ 若:好像,“烨然若神人”;如,“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⑨ 质:动词,询问,“援疑质理”;名词,本资,资质,“非天质之卑”.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4.文言文

    [1]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这里即指二十岁。

    [2]先达:有名望的前辈。

    [3]辞色:言辞和脸色。

    [4]援疑:提出疑难问题。质理:质询道理。

    [5]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

    [6]皲(jūn)裂:皮肤受冻开裂。

    [7]媵(yìng)人:这里指女仆。汤:热水。沃灌:即盥洗。

    [8]逆旅:客舍,旅店。

    [9]容臭:指香囊。

    [10]烨(yè)然:光彩闪耀的样子。

    [11]缊(yùn)袍:以乱麻、旧絮衬于其中的袍子。

    [12]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用。

    [13]耄(mào)老:指年老,古人谓七十曰耄,或谓八十、九十曰耄,时宋濂六十九岁。

    [14]君子:这里指有官位的人。

    [15]缀:连缀。这里是跟随的意思。

    [16]太学:古代中央的最高学府,明代称国子监。这里沿用旧称。

    [17]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18]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19]流辈:同辈。

    [20]余朝京师:宋濂于洪武十年致仕,次年又到南京朝见皇帝。

    [21]撰:同“撰”。长书:长信。贽:见面礼物。

    [22]夷:平。

    [23]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24]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25]以是:因此。

    [26]致:得到

    支——肢

    被——披

    夷——怡

    灌——盥

    5.文言文

    这篇文章意在勉励当时的太学生要刻苦读书,说理透彻,文字朴素,很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现在分几段来谈。 第1段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一共有三层。

    第一层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嗜学”和“家贫”的尖锐矛盾。

    “嗜学”就是喜欢读书,家境贫寒却又无法买书来看,只好向别人借书,“手自笔录”,自己亲手抄写,这就成了解决矛盾的办法。“手自笔录”这一情景,初步揭示了他学习的勤奋态度。

    接着用寒冬天气抄书的情景进一步描写这种刻苦精神。“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砚台里结了很硬的冰,手也冻僵了。

    这既是指天气,又是指家道贫寒。而“砚冰”“手指”,是围绕着“手自笔录”的抄书方式写的。

    “弗之怠”,是说不懈怠偷懒。这是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学习的刻苦。

    作者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用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很有概括作用。“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走”字和“稍”字值得注意。

    “走”是跑的意思,这里指“赶快”。“走送之”,亲自去借,又亲自去送,而且赶紧送去。

    “不敢稍逾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这个“稍”字强调了他坚守信约,决不耽误,即使困难再大,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乐于借书给他,他也才有可能“遍观群书”。

    从“无从致书以观”到“遍观群书”,这中间的原因,表面看来,是“不敢稍逾约”,实际上是“弗之怠”,是他不畏艰苦的学习精神。这一层是写读书刻苦。

    第二层一开始,用“既加冠”的“既”字承接上文,“既加冠”就是到了成年。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便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表示已成年。

    前一层说的是学习刻苦,这一层讲的是求师艰难。写的是“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情景。

    所谓“乡之先达”,是指当地有学问的前辈。“执经叩问”,就是带着经书去请教。

    “百里”,是说路程远,显示了求师欲望的迫切和坚决。这个情景是分三点来写的。

    第一点写老师的严厉。“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重,这是概括性的评价,然后用学生挤满屋子这一情景进一步烘托渲染,说明这位老师确实有学问、有知名度。

    但是,即使是求教的人很多,老师也没有“稍降辞色”,言辞、态度很严肃,丝毫也不随便。这是用的反衬手法。

    而写老师严厉又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于是,接下来的第二点是写平时请教老师的情景,“立侍左右”,“俯身倾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

    第三点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态度更加谦和,以至于不敢出声。这里的两个“愈”字,相当传神。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到老师高兴的时候,又继续请教。这一层是写求师难。

    第三层主要写求学的艰苦情况。作者选取了一个特定情景加以描写。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明穷苦;“深山巨谷”,表明路途险恶。

    穷冬、烈风、大雪,分别从季节、环境、气候的特点上着眼。“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这些又反衬了天气的严寒和行路的凄苦。

    这是写行,同时写到了衣、食、住,寄居旅舍,穿破旧棉袍,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鱼美肉可供享受。这一切,都表现了一个“苦”字。

    而着力写苦,有两个目的:一是对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里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作者连用这样几个动词,“被”“戴”“腰”“佩”“备”,着力写出富家子弟服饰的华美,勾勒出他们的形象,“烨然若神人”,像神那样光彩艳丽。

    这是个比喻,这一个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对比就越鲜明。“余则袍敝衣处其间”,一边是服装鲜艳,一边是破衣烂袄。

    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寒酸相。在经过这样的对比后,作者的笔墨开始转折,进入对精神境界的揭示,“略无慕艳意”,表明他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

    那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有足乐者”,内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托,所以他就不会在吃、穿上和别人比较了。接下来作者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束这一层,说明这只是一个例子,是一种特定情景,从而用特定来说明一般,概括了许多类似情形。

    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确,但作者不是板着面孔空讲道理,而是用夹叙夹议的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236366338方法。而这种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又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包含着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因而显得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感到亲切。

    文章从叙述入手,表面上看似乎离题,实际上内在的勾连很紧。写年轻时读书、从师、求学的经历,选取的是跟题旨有关的事情,因而在叙述中隐隐地有着议论的意图。

    写自己的艰苦经历是正面教育,写富家子弟求学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训。这一切又无不是为着勉励马生。

    因而,全文的结构紧密,最后推出题旨就显得水到渠成。 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本章的结论便是从这些对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鲜明,很有说服力。

    6.求一篇读《送东阳马生序》感想

    《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它的成就代表了全人类在封建时代所达到的水平,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

    在这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时期,明初的文学家宋濂,在他的这篇赠序中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艰辛的求学历程,勉励后人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子,使同为学生的我感到这似乎不是几百年前的故事,而是我的身边事,更使我知道求学路上一路坎坎坷坷,我们应不畏艰辛,勇于探索,才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

    古人因家境贫寒而借书亲手抄写,虽然辛苦却一点也不放松,抄完便跑去送还,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终于有机会看到各类书籍。而面对着父母为我买的一大堆书,我却很少细心地读过,真不敢与古人相比。古人向先生请教问题时毕恭毕敬,遇到先生训斥、呵责时,他的态度变得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直到先生高兴了,才再次请教。面对古人在如此艰难的求学条件下,对知识的渴望与决心,我羞愧得无地自容。古人为了求学,不畏天气寒冷,即使四肢都冻得动弹不得,一日只吃两餐,穿戴不如他人也全都不在乎,而我们丰衣足食从不为受冻挨饿担忧,也没有奔走的劳累,更不必亲手抄书,但仍学业不精通,那只能怪我们用心不专一了。

    从发生在古人身上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我终于明白勤奋与艰苦是相互联系的,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在我们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勤奋求学,这样才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将来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力。

    送东阳马生序总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