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初物理知识点总结

    1.【初三物理知识点的总结,最好是详细的分章节的】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一种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物质三态的性质: 固体:分子排列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液体: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体: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作用力微弱,易被压缩,气体具有流动性. 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和太阳系相似),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纳米科技:(1nm=10 m),纳米尺度:(0.1-100nm).研究的对象是一小堆分子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二、质量 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无关.物理量符号:m. 单位:kg、t、g、mg. 1t=103kg,1kg=103g,1g=103mg. 天平:1、原理:杠杆原理. 2、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3、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把游码放到标尺放到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3)把物体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4)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注:失重时(如:宇航船)不能用天平称量质量. 三、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属性;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公式: 单位:kg/m3 g/cm3 1*103kg/m3=1g/cm3. 1L=1dm3=10-3m3;1ml=1cm3=10-3L=10-6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细线 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读数是以凹液面的最低处为准. 测固体(密度比水大)的密度:步骤: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能浸没物体,又不超过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拴好物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注:若固体的密度比水小,可采用针压法和重物下坠法. 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2、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2;3、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膨胀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固体和液体受温度影响比较小. 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大. 密度应用:1、鉴别物质(测密度)2、求质量3、求体积.这里的不详细,你可以打开下面的链接 参考文献:/jh%5Fwulifudao%5Fcn/blog/index/1 采用我的答案吧。

    2.初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通过光的反射定律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和光的反射实验题是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两大应用题型。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一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概念和分类;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极其四大特性和作光路图步骤,光的反射练习题。一、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概念光的反射定律概念: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对人类来说,光的最大规模的反射现象,发生在月球上。人们知道,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因此光的反射无处不在并发生在人们身边。二、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分类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物理现象:表面平滑的物体,易形成光的镜面反射,形成刺目的强光,反而看不清楚物体。

    通常情况下可以辨别物体之形状和存在,是由于光的漫射之故。日落后暂时能看见物体,乃是因为空气中尘埃引起光的漫射之故。

    无论是镜面反射或漫反射,都需遵守反射定律。三、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重点):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居于法线两侧且都在同一个平面内。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常考知识点):先找出入射点,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若是确定某一条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则由入射光线、法线确定入射角的大小及反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特点,确定反射光线。

    五、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的四大特性(难点):1.共面 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2.异侧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和入射角的和为90°3.等角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4.可逆 光路是可逆的六、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练习题(包含实验题):1、初中物理光的反射选择题1.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沿曲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2.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

    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反射3.如图1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 A.40° 40° B.40° 50° C.50° 40° D.50° 50°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5.小聪同学通过某种途径看到了小明同学的眼睛,则小明同学( ) A.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B.一定不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C.可能看不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D.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全身 2、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应用题1.(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作图题)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2.(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题)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1)如图1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 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_______∠i,说明__________(2)如图1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________-,说明3、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题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选择题:1.C 2.B 3.D 4.A 5.A2、应用题:1.(如图所示)2.(1)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2)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七、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物理现象:1、我们每天都照的镜子。2、路口放置的凸面镜。

    3、汽车的观后镜。4、我们能看见物体,物体反射了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5、太阳能加热器(太阳灶)6、潜望镜。7、反射式的望远镜。

    上海市中考物理和化学合卷,物理分值为90分。光的折射对比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来说,则有难度。

    同学们需要掌握光的折射作图题和实验题相关知识点。昂立新课程针对初中各个科开设如下课程:以上特色课程与初中学科教材匹配,授课形式分为面授和网课,面授课程班型设置不同,有1对1,1对3,15人班,30人班等形式,上海市各区授课时间也不同,具体课程详情请拨打官网热线4008-770-970咨询。

    3.初中物理知识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

    4.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shunli198848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标准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一切物体都是在运动(2)相对静止二、运动的快慢1.速度(1)物理意义: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s/t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每秒(m/s)(4)单位:m/skm/h换算1m/s=3.6km/h2.匀速直线运动(1)概念: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3.变速运动(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公式: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即v=s/t三、长度、时间及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3623735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更准确的测量就要选用游标卡尺等其他工具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

    5.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人来

    功、功率与机械效率功共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W=Fs单位:若力F的单位用N,距离s的单位用m,则功的单位为N·m,专门名称为J,1J=1N·m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就是功的原理.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功率.它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做功快.公式:P=W/t或P=W/t=Fs/t=Fv, F与v同向.单位:若W的单位用J, t的单位用s(或F的单位用N,v的单位用m/s),则P的单位为J/s,专门名称为W,1W=1J/s.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 η= W有/W总*100%, W有是人们利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 W额是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W总(总功)是有用功加上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 即W总=W有+W额.∴η= W有/W总= W有/(W有+W额)l2时叫省力杠杆.其特点是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如瓶盖起子、手推车等.⑵l1。

    6.初二初三物理知识总结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阿基米德原理 3、光的发射定律 4、欧姆定律 5、焦耳定律 6、能量守恒定律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光的折射规律 3、凸透镜成像规律 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 5、力和运动的关系 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 8、杠杆平衡条件 9、分子动理论 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 11、安培定则 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密度:ρ水=ρ人=103kg/m3 ρ水>ρ冰 ρ铜>ρ铁>ρ铝 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g=9.8N/kg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跟路程的多少,时间长短无关.五、生活中的物理模型:1、连通器:如水壶、水位计、船闸等.2、杠杆:如撬棒、天平、杆秤、独轮车、铡刀等.3、轮轴:如板手、螺丝刀、自行车的车把等.六、物理公式序号 物理量 计算公式 备注1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340m / s 光速3*108 m /s2 温度 t : 摄氏度(0c)3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4 合力 F = F1 - F2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5 压强 p = F / S=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p =ρg h适用于固体中的柱体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6 浮力 ①F浮 = F上 - F下②F浮 = G – F③漂浮、悬浮:F浮 = G④F浮 = G排 =ρ液g V排⑤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计算浮力的步骤:(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 =ρ物)悬浮③F浮。

    7.【我要初三上物理各单元知识点总结要人教版的】

    初 三 物 理 知 识 点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但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 2、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或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增大,减速运动的物体动能减小,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它是否运动. 4、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度,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底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降底)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标志:相对水平地面,物体是否被举高. 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体而言),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6、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非匀速运行,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上升运动)动能减小(速度减小)势能增大(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增加),这一过程卫星的动能转化为势能,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相当于下落运动)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势能减小(距地球中心的高度减小)这一过程中卫星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近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大,动能最大,距地球最近,势能最小.在远地点上,卫星运行速度最小,动能最小,距地球最远,势能最大. 7、分析下列事例中能的转化: 1水平面静止的物体: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2加速升空的火箭或气球: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3下坡时刹车的汽车: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4匀速上升的电梯: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5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6水平地面上刹车的汽车: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7出站的列车: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8光滑斜面上滚下的钢球: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9不计阻力时上抛的石块: 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 8、当物体中空中自由运动时,若物体上升,则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若物体下降,则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在转化的过程中无阻力,则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时,若物体匀速上升,则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这时,不时动能转化为势能,而是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机械能增加,若物体匀速下降,则动能不变,势能减小,减小的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而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皮球弹跳过程可分为四个过程:上升过程(皮球从高处下落到刚好要着地)是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皮球刚要着地的瞬间动能最大);压缩过程(皮球与地面间发生相互作用,到皮球形变最大)是把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当皮球形变最大时,弹性势能最大);恢复原状过程(皮球恢复原来形状到刚要离开地面)是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刚要离开地面的瞬间,它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上升过程(从离开地面到上升至最高处)是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然后又要下落,重复以上过程.10、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2、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13、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说明无规则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另一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减小.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 14、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15、1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2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 3当分子间实际距离等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合力为零. 4当分子间实际距离为平衡间距10倍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5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r> r0),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6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rR2,若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U1 。

    8.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1.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 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4.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5.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6. 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7.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8.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9. 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10.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简称电流)表示. 2.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µ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3.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 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 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 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 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 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 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 1/R1+1/R2 ④ 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 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 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7. 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

    初物理知识点总结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