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教学评语改进

    1.如何看待当前的教学评价,还有该如何改进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环节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应有功能对于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的成长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学习科学自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以来,对我国教育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将学习科学的相关理论与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促使课堂教学评价朝科学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基于此,本文在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及意义、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学习科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变革及特点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发挥其所特有的功能与价值。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及意义 何谓课堂教学评价?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虽然他们的研究侧重点及描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体现了以下三个要点:其一,课堂教学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价值判断;其二,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其三,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实然的教学效果和应然的目标要求之间差距的一种衡量。

    这三者是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内涵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本质所在。 课堂教学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导向及激励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能够获得自己“达标”的水平与层次,并能知晓自身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潜力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另外,课堂教学评价也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压力和焦虑,但只要这些压力和焦虑适度,都有益于学生学习及成长。

    其次,就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导向、诊断及激励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判断自己的教学活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可以直接影响教师日后教学的准备、实施和结果。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既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也会因未实现目标的遗憾而感到压力和紧张。快乐和满足、适度的压力和紧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及专业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最后,就教育管理者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功能上。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包括学校)把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当作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的根据之一,而且能够看到教师和学生的进步,并以此调整学校教育发展的布局、方向,改进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评价为教育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及工作方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二、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及相关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已克服传统教学评价的诸多不足,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学术界对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过分推崇,犯了非此即彼的二元论错误,课堂教学评价陷入了新的误区,使得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挣扎在传统与后现代的博弈中曲折发展。

    下文中,笔者将从评价理念、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五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阐述相关思考。 (一)评价理念 评价理念是指对课堂教学评价重要性的认识。

    评价理念主要有两种倾向:其一,忽视评价的作用,视其可有可无,认为它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不大;其二,评价中心论,神话了课堂教学评价,将其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将许多教育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都归结到评价本身。 自拉尔夫•泰勒(R.W. Tyler)将评价正式纳入课程编制过程之时起,评价问题就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

    就我国而言,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所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评价问题更是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出现了评价中心论。目前,有人认为,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不利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分数主义、升学主义和高分低能是其基本特征。

    但实际上,诸如分数主义、升学主义、高分低能等问题的产生,其主要原因是教育发展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即当前的教育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无法满足大众的教育需求,因而才会出现“唯分数、升学是瞻”的畸形现象。也就是说,一些不良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评价体系本身造成的,而是教育发展中的必然。

    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使其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而不是将一切问题都归咎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上来。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教育的首位工作是育人,是文化传承,应该多在这方面下工夫,至于怎样评价人(才),应该是第二位的事情,不要让评人淹没了育人。”

    重视并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本无可厚非,但将其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将其视为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则是过犹不及,无论是对。

    2.课堂教学评价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一、要一分为二看问题任何一堂课都兼有优点和缺点,即便是很精采的课,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哪怕是再糟糕的课,也不会一无是处.我们在进行分析和评价时,就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这是最基本的.明确这一点,可防止偏激和片面性.另外,我们在分析一节课或一位教师的优缺点时,常常要进一步探讨之所以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原因常常是多方面的,至少应分清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忽略这点往往会使分析流于武断,不足以服人.二、抓主要问题评价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善于抓主要问题.比如一节课上得死气沉沉,教师讲课无章法,学生学习没情绪,那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是教师对教材钻研不透,还是教学方法有问题?如果是对教材钻研不透,那症结又在哪里?如果是教学方法有问题,那么是教师主观上的认识问题还是具体的措施不当?搞清楚这些,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帮助教师解决根本问题.若是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二三四五罗列一堆问题而不求其根源,不但让人难以接受,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改进教学.三、注意激发评价对象的内在动机课堂教学评价评的是课,但教师作为讲课人实际上也处在被评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评课人与讲课人形成了评与被评的关系.正确处理评与被评的关系有助于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1.激发“胜任内驱力”.一般来说,人们对胜任的工作会越做越感兴趣,越做越好.人在工作中时常得到赞誉与认可,就会激发起强烈的胜任内驱力,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也使其乐于接受善意的批评,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那么遇到优点少缺点多的课怎么办呢?优点少,可拆大为小分开说,连带表扬其认真的态度和做出的努力,总之是先让其得到适当程度的认可,好比有经验的医生给小孩打针,先揉一揉,既减轻疼痛又利于药的吸收.缺点多,可适当归类,抓主要的说,或点出缺点的根源,好比针灸要找准关键穴位,不能左一针右一针把人给吓怕了.2.鼓励“自我实现”.当人们在某种活动中获得成功,并引起他人特别关注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可以起到自我强化的作用,使其树立层次更高的理想目标,追求更大的成功.在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中,许多有经验的评课人都注意:“点出特色”.较好的教师、较好的课一般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点出特色,可以对教师产生特殊的激励作用,由此培养他的成就动机.事实上,许多教师会为这一点“与众不同”的特色花费相当多的心血,不少名教师就是由一次次与众不同的成功造就的.点出特色,还可唤起其他听课人特别的注意,使他们产生学习效仿的心理.在评课过程中,肯定成绩、点出特色之后,指出努力方向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年轻教师.因为人们由成就而产生满足感之后,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常见的误区有:因满足而固步自封,从此很难再有长进;追求更高的目标,但目标树立得不恰当,以致中途受挫或误入歧途.评课要在培养教师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帮助教师树立“自我实现”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特别应注意两点:第一,目标应切合他本人的实际,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第二,目标应有正确的思想性,不鼓励个人功利主义.3.调动“互惠内驱力”.第一,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商量的口吻与教师切磋问题,而不能居高临下、指手划脚地教训人家.周恩来同志说过:“领导群众的方式和态度要使他们不感觉我们是在领导”,“领导群众的基本方法是说服而不是命令”.我们评价和指导教学也是一样,最好不要当“判官”和领导,最好是说服而不是命令.第二,评课要看对象,要注意教师的年龄和心理承受能力.一般而言,对年长的或心理承受能力弱的教师应含蓄、客气一些,他们会因为你对他的尊重而乐于接受你的建议或意见;对年轻的或心理承受能力强的教师则可坦率、真诚地表达你的看法.第三,评课要注意场合.即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从评课的效果特别是后效考虑,场合问题就不是一个小问题,尤其评一节不太成功的课,更要慎重考虑评课场合对教师的心理压力和日后对工作的影响.要将评课与评教师分开,讲话要注意分寸,要留有余地,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使教师感到难堪,具体的意见宜在下面交换.。

    3.如何改进课堂评价,并且还可以如何继续这种改进

    课堂教学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导向及激励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能够获得自己“达标”的水平与层次,并能知晓自身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潜力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另外,课堂教学评价也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压力和焦虑,但只要这些压力和焦虑适度,都有益于学生学习及成长。

    其次,就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导向、诊断及激励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判断自己的教学活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可以直接影响教师日后教学的准备、实施和结果。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既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也会因未实现目标的遗憾而感到压力和紧张。快乐和满足、适度的压力和紧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及专业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最后,就教育管理者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包括学校)把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当作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的根据之一,而且能够看到教师和学生的进步,并以此调整学校教育发展的布局、方向,改进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评价为教育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及工作方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4.【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①策略之一:调控课堂提问的频度 频繁的提问往往被人们理解为是讨论式的课堂,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事实上,成功的教学经验表明,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加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从而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课堂提问的次数应当适量.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设计思考量大的问题,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过于繁琐.这样的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探索新知的能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才可能成为有效的课堂提问. ②策略之二:注意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只停留1、2秒就开始点名回答.从实际效果看,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所以,老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对所提问题进行思考. 因而,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方面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等候时间,也就是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从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3~5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 ③策略之三:恰当配搭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在有效的课堂提问中,所提问题的开放程度是影响提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一般地,封闭性问题是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而开放型问题是指问题没有固定的唯一答案.封闭性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既定的、有确切答案的知识而设置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关调查表明,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较低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是7:3;而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较高时,二者的最佳比以6:4为宜. ④策略之四:利用鉴别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沉默率.衡量课堂提问有效性最简单的办法之一就是通过课堂提问的沉默率做出判断. 所谓课堂提问的沉默率,是指课堂提问后学生沉默的次数与提问的总次数之间的比.沉默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发出问题信息以后,学生由于信息接收不畅、信息理解出现困难、偏差或者根据现有信息无法做出判断等而出现长时间的“无语状态”. 例如,在一节40分钟的数学课上,某教师提问20次,而学生沉默了16次,课堂提问引起的沉默率达到了80%.多数问题的思维含量普遍偏低,问题缺乏启发性,无法真正启发学生的思维;或者是提问引起长时间的沉默,或者回应人数寥寥,或答非所问,不知所云,让听者云里雾里.实际教学表明,这种提问几乎都是无效的(至少是低效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5.如何改进教育评价工作

    一、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有利于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所谓教师评价,就是通过对教师素质及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状况的测量,评判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效果,并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提高其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教师评价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师素质和促进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手段,通过它可以判定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并引导教师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在工作实践中,切实感到了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

    首先能正确地评判教师的工作业绩,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通过教师评价,可以评判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忠实地履行了他应尽的职责,是否完成了规定的教育工作任务,是否达到了教育教学要求。

    这样,对每位教师都作出符合个人实际的评判。同时,发现教师在其基本素养以及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教师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创造各种条件帮助教师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便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教师评价可以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从而也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其次为教师队伍管理提供客观的材料,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评价能反映出所有教师工作的实际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教师工作的优劣,全面而科学地显示教师之间的差距,从而为分析整个教师队伍的现状,树立先进的典型和鞭策落后的人员提供有利的保证。教师评价的结果可以运用到教师聘任、教育教学工作安排、教师人员调动与配臵等方面,防止只看教师学历高低或者知识水平而忽略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现象产生。

    在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学校领导必须了解每个教师的情况,包括教师的各方面基本素质,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表现以及实际教育教学效果等。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和教师发展战略;在实际的教师管理工作中,才能对教师因人指导、因人要求,才能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教师评价机制的有效运作,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提高了工作质量1.评价中注重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以往的教师评价中,比较多的是将教师进行分等与排队,目的是将教师分成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几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作出奖励或处罚。在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对评价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并且意识到教师评价的对象--教师并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评价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所以,教师评价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原来对教师工作的简单鉴定、认可、判断、证明和区分,而是注重为教师提供信息、咨询和改进的建议。如在教师工作评价中,既有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指标,又有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成效等指标,形成“态度、能力、实效”三维一体的评价机制。

    使教师通过评价找出问题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而评价指标本身对教师今后发展也有一个导向作用。当然,评价结果也为考核工作,奖励或处罚提供了依据。

    2.评价中注重定性与定量、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的结合随着评价机制的逐步规范,感到教育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原来广泛运用的定量方法,并不能充分反映一个教师的实际情况,许多评价内容不能用数量关系予以清晰的表示,一味地用定量方法进行评价会影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在运用定量方法开展教师评价的同时,采用一些定性方法。

    如座谈、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这样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给教师一个切合实际的评价。

    在完善评价机制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内部的层级评,而且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社会在教师评价中的作用,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进行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等。在实践中,感到这样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更能发现问题,评价更客观,更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案。

    这样更好地发挥教师评价对平时工作的促进作用。3.评价中注重师德表现,评价结论关注教师的未来发展教师素质是教师开展有效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在评价中,必须注重教师素质的评价,而在教师政治素质、业务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各项素质中,强调师德表现,将师德评价作为其他教育教学工作评价的前提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

    在教师评价中注重发展性指标。发展性指标主要侧重于教师的现实状况、取得实效与以往情况相比较,目的是为了鼓励教师不断进步,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发展性指标的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态度、能力、水平与工作实绩。其评价的等次主要分为进步、保持、退步三种。

    通过发展性指标的评价,让教师进行纵向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同时帮助教师找出自己基本素质方面的薄弱部分,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因此,达成共识,教师评价的结论不在于判断一位教师过去工作的成败,而旨在指明教师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因此,在教师评价中,对发现的问题和获得的结果都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包括个人特点、教学条件、学生状况等进行分析,寻找一个能被评价教师接受的结论。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评价的作用。三、若。

    6.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于“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思考和解决“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及“怎样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下面就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正确引导学生学习1、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提倡“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友好、合作的氛围。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首先,应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和课后回顾的良好学习习惯。

    提前预习课文,有助于使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中就能有针对性的提问;课后回顾有助于使学生巩固一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应精心准备和设计好每一堂课,课前仔细参阅教材和教学资料,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

    再者,在激趣导入、课堂流程、课后辅导、作业布置各环节都应注重学生乐于学习和学到知识技能。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声,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乐学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4、注重引导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抓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安全防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5、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后进的同学,这些学生总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

    面对这样的孩子,要解决他们身上问题,就得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请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 让他们在喜欢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重获自信。

    只有相信和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 6、认真抓好后期复习。

    在后半期的学习中,带领学生认真、切实地做好复习工作,加强后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争取后进学生能在复习中有一个大的进步。

    按照不同层次和目标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好最后一关。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1、用三颗心去感化学生、去教育学生。

    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孩子。放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放手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促进学生个体的知识发展,带动群体知识的发展。

    耐心,由于各自家庭、各自际遇的不同,在生活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善于发现、耐心辅导。

    2、重视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的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经常从网上查阅资源,老师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增长了见识,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激发了兴趣。

    3、培养和建设师资队伍。主要是通过抓教师的分流、整合,使师资结构有明显的改善;抓教学、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抓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

    4、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 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

    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规定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约束性,又要有激励性和鼓动性。

    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5、落实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

    制度要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检查督促才能得以实现。工作制度重点起指引方向的作用,还应针对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

    考核方案或标准应做到细化和量化。这样的方案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便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

    对教师工作进行检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实现。 三、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 1、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发挥的教师积极性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非常重要。

    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校育人氛围的创造、学校激励制度的建立、教师启发诱导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总之,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机制,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就指日可待了。

    7.你对自己的教学技能有何评价

    1、记成功的经验。

    当教师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应对自己的课做出客观的分析,肯定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成功经验。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

    如:新颖精彩的导言、恰当的比喻、简明的板书、巧妙的设问、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瞬间产生的灵感、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事例等等。这些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用具使用等方面独到之处,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

    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有很大的用处。 2、记教学中失败之处及其原因。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课后冷静思考、仔细查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及时总结并作好记录,成为以后所应吸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并在以后教学时改进和纠正,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

    3、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过课堂提问、练习等形式反馈出来的。

    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可拓宽师生的思路,促使顿悟的发现,有的问题甚至可以把其引向纵深,这就是教学相长。另一方面,由学生的提问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问题。 4、记学生的思维及进步情况。

    教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各年龄段的思维特点、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认识观点、思维能力等。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

    这些都是以后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5、记录再教设计。

    教师上完课后,根据教学体会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静心沉思。看一下教法上有没有创新、知识点上有哪些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特点、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进行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学反思毕竟是以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其归宿的,这种循环反复的反思过程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收益。

    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是每一个教师当然也是每一位教师应该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 总之,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都坚持及时写教学反思。

    所以我认为教师必须培养反思意识,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学习,积累素材,尝试研究、经验论证、互相交流等过程,循序渐进,逐步培养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教学反思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