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资讯节目稿件

    1.校园广播稿

    校园是个多彩的世界,那里充满了欢乐和笑声,那里每天都有许多新鲜事,请听今天的校园新闻节目:新学期,安全伴我行。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深圳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 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 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为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1996年2月,国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制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更好地珍视我们生命,在此,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时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记得有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自己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结束语:今天的校园新闻节目就播送到这,我们下周再会!!!

    2.求一个电台节目,或者主持稿全文

    今夜不寂寞,生活跋涉着心灵港湾,都市不眠人的知心朋友,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FM 101.9每晚播出,欢迎关注。

    这里是某某新闻广播、今夜不寂寞节目。电波当中呢和收音机前的朋友一起交流,恋爱、婚姻、家庭。

    希望大家呢锁定电波FM 101.9 生活在路上,风景在耳边,夜晚的时光,灯火辉煌,夜色阑珊,走进声音世界,听听音乐,聊聊心情,这里是《夜色阑珊》。品味生命的过往,分享生活的美好。

    一段情感与心灵的交流(A)记录情感珍藏记忆(B),一次声音与耳朵的相逢(A),嘴巴和耳朵会相爱吗,KISS YOU MOUSE KISS YOU EAR(B),心灵驿站有声有色,期待声音与耳朵的相逢,(A)尽在FM 101.9。(AB) 嘿朋友们,熟悉的音乐又开始了一天新的节目,我是XX,这里是《说着有心》,一座温暖的音乐小屋。

    (开始放一首歌曲) 播放《黄昏》钢琴曲 A永驻在一种青春的渴望和梦想里面.多少也许让你我在阳光的色彩中陶醉。但是因果使我你在风雨的淋漓中坚定。

    真的,被风雨所抚摩的伤痛,在一阵阵的笑语欢声之中,安分守己,记住了每一个“喜”字的的叮咛和祝愿,黑白分明了你和我的心景,还有那些大自然的恩怨情仇。B岁月在不断地增添着缕缕红尘,在泥土的怀抱之中,捧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酸甜苦辣涩,以不同的方式掩埋着时间老人所走过的步伐和影子,还有那一行行的足印,在光和水中坦诚着得与失的自然规律。

    A忽然间,想到了一句皆语:“明月清风谁共养,红树青山我住持。”捧着一缕缕阳光与月色,捧着一片片的绿梦景象,这也是一种心景,也许是一种从自然里流露出来的神韵,或者是他和她的心情感悟.、B在那块水中的礁石上站着,倾听流水所发出的一阵阵响声,任自己的心灵去想象,去梦寐,去接受那些不曾有过的乐曲,感动了两岸的风景,已经在我的叹息中融化,已经在光和水中飘然而去。

    A 一个人为什么为名利而染? 一个人为什么被荣辱所困? 一个人为什么要春花秋月? 一个人为什么想诅咒美丑?B为什么?……全都变成了一根根血和泪的鞭子,挥动成光和水的影子,赤裸裸地跋涉在我和你的面前,让我的身心震撼和颤栗,记住了每一个季节所给予的提示和思索,而更多的是在自然的景色中浪漫。A在无形无影之中已经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交给自然的景色,交给那些重复着千篇一律的每一个日子,把人生的冷暖毫无保留地浓进了山光水色里面,复印着一张张的生命画卷。

    B自然的景色中,也有灵性和感情。景色的自然里,更有美丽和丑恶.走进了田园和山野的怀里,卸下了一天的疲惫和繁杂与喧嚣,轻轻地把这一切放在草地上或者那块磨得铮亮的石头上,这个时候,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种自然景象的无穷魅力,和大自然所给予我和你的那一份无穷无尽的诱惑:满目创痍的山野,默默地在阳光之下释放着各种物种的心景以及他所拥有的美丑,在风雨中默默地吟唱着那首生命之歌与流行曲,扑朔迷离着你和我的那一片片醉人的色彩与图案…… A 一切的一切,都在飘远,都在逝去。

    窗外是美不胜收的景致。初始,你是漫不经心的浏览,然后却是心动的欣赏。

    你忽然很想把它定格成一幅画,装入人生的行囊,但在你有所准备的时候,它却,刷,从你耳边,飞驰而过。什么都没有留。

    就像那些春的花朵,曾是那么恣意的绽放。B开的那么美,那么热烈;那份不遗余力,简直教你感动的落泪;目光里流露的温存和惊喜,她对你轻轻颔首,娓娓絮语,散发着芬芳,敞露着心迹。

    那段时间,便成了你心里最大的向往和寄托,你天真的想,她会永远陪伴你吧,虽然你心里知道她终会离去,然而在与她相知的那些日子,你幸福的忘记了俗世,忘记了花开花谢,你把那些她要离去的念头给天真的遁去了,以至于她在一夜之间离你而去的时候, 你是那样的无所适从,久久回不过神来,有多少次,你来到这里,对着满地的花瓣,回忆,还有无奈。 播放《Tears眼泪》钢琴曲 A 一粒鸟鸣,那么清脆,那么悦耳,它一下就鸣在了你的心坎上。

    只是,你感觉,那一声鸟鸣,是为你而鸣,单单为你.你听懂了她的鸣叫,她也为有人欣赏而更加欢欣,而你那一刻沉闷的心灵,是多么需要一声鸟鸣的撞击呀,她就像一束阳光照亮了你的幽暗,穿透了你的前世今生,你静静的聆听,默默的倾诉,她的婉转啼鸣与你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谐。于是那鸟儿清脆的鸣叫就刻进了你的生命里。

    然而,那鸟终归是要飞走的呀。B 花儿凋谢了,鸟儿飞走了,然而生命中总有些东西,是永远带不走的,比如,彼时的那份心境,那份感动,那份心有灵犀,那份眸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诧,还有那份浅浅的遗憾和深深的思念.A【结尾】美好的生活不是憧憬,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去铺筑未来的路。

    飘去闲云,抹去淡雾,看到的是最真诚的似水流年……好了,在节目的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收听,这里是《XXXX》,心灵驿站,有声有色的声音,我是XX,我是XX,我们相约在下期节目里,再会。

    3.播音主持专业的自备朗诵稿

    这片文章是我给我的学生们考试用的,我个人也很喜欢,你可以先看看,如果有感觉就用这篇,很不错!如果你看完都没感觉就算了,再找其他的!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她是个疯子,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她的含义。妈妈对我来说就是枯黄干瘦的脸,肮脏散乱的头发,呆痴无神的双眼,以及她那无休止的高声叫喊 .妈妈这两个字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我从不叫她妈妈,她从不在乎,也不知道。

    小时候最害怕的事就是和妈妈单独呆在家里,一看到她向我走来,我就想办法逃开,每天一到晚上,爸爸总是对着煤油灯抽烟,妈妈总是梳着她那散乱的头发以及说着别人永远也听不懂的话。每当我被妈妈那痴言疯语搅得筋疲力尽无心学习想大哭的时候,爸爸总是低着头痛苦的说:她有病!就再也不吭一声。我害怕看见妈妈,害怕她那毫无表情的脸,害怕看见她在大街上被人围观哄笑的场面。于是我拼命的学习,远远的离开了那个-有妈妈的家。

    突然家里传来电报,说妈妈被车撞了。在医院里-我望着妈妈的脸,她那曾经扭曲的面孔中-甚至--还有一份慈祥,我问爸爸,妈为什么去追赶那个孩子!爸爸哭着说“你到外地上学去了,她很想你,看到和你一般大的孩子,总是跟在后面喊:孩子!孩子!”泪水无声的滴落,我哭着跑向妈妈的床前“妈妈,妈妈,妈。。。然而,她再也听不到我的呼唤了。

    模拟主持

    首先你要自己准备一些节目的开场白,什么类型的都准备点

    比如:关注眼前的,发现背后的,观众朋友,欢迎收看“背后的故事”,我是主持人什么什么

    这是一个套路。什么都可以先用一个流利的开场白进入

    接下来就是阐述你手上的资料了,复述完后进行评论

    最后结束语

    差不多简单说就是这样

    还得你自己多去看看一些栏目,关注一下他们主持的套路和创新

    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加油吧!

    哦,对了,新闻稿其实网上很多的,很多比如新浪网上面都会一些新闻,你加上开场白其实就是一篇篇的新闻稿了!

    4.电视新闻稿

    其实特别简单。

    如果你自认为没有太多天赋的话,那写新闻稿你可以用固定的模式,为什么说你的稿子像小学生作文?我想你一定是时间、地点,然后叙述的很平淡,或者写了很多,什么有用的都没说;或者说了半天,面面俱到。电视新闻和纸媒不一样,纸媒可以并列出所有的新闻点,而电视新闻需要抓住一点最吸引人的信息加以放大。

    我不知道你做的是哪类新闻?体育、民生,还是时政?都一样。告诉你几点:电视新闻,写出来的稿子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信息突出。

    以现在最流行的民生新闻为例:例子一:某政府交通局2010年颁布了10条便民政策。让你做条新闻。

    你千万不要把10条全都罗列出来,你要抓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比如,今年要设立公交车专用道。为什么这个最重要?因为设立了公交车专用道以后,公交不堵车,老百姓上班更顺畅了。

    把主要信息写成配音词,然后加采访。采访用一点点缀。

    最重要的这点一定要放在最前面,至于其他可能还有稍微重要一些的,全部放在一段说完。这就是电视媒体。

    例子二:某小区业主为了泄愤,用报纸把物业公司的窗户糊了个严严实实。这是一个业主和物业打架的新闻。

    这条新闻的主要信息是什么?是小区业主和物业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你在稿子里就要解释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最主要的。你要记住,采访一条新闻的时候,首先你最想知道的问题,也就是观众最想知道的,你要用大量笔墨来解释清楚这个最主要的问题。

    比如第二个例子:原来小区业主是因为楼下是个物流站,天天晚上很吵,睡不着觉,才生气。但是物流站很吵,又跟物业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开发商当初卖房子的时候,物流站的位置本来承诺是一片绿地,后来业主发现是欺骗。

    你把这两个主要信息分成两段,来分别阐述,稿子就显得很饱满。2、要有鲜活的现场无论什么新闻,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将最鲜活的现场放在开头。

    比如上面例子二,一上来,稿子就应该是业主和物业吵成一团的现场音,让双方都说话,然后再抛出问题:两方为什么吵的这么厉害呢?原来……如果像例子一,没有现场感的时政新闻,怎么办呢?就要用到电视记者最拿手的一招:出镜。记者出镜:“我现在是在XX大街最繁华的路段上,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是上午的9点,这里的堵车情况还是非常严重,几辆公交车被堵在信号灯后二百米左右的距离,想通过信号灯,都至少需要20分钟。

    不过,今天从交通局传来一个好消息,从今年10月份开始,XX市要设立27条公交车专用道,到时候,坐公交车上下班的上班族就再也不用遭受这种堵车之苦了。”配音:公交车专用道,是指……早在几年前,北京、上海、昆明、成都等地就都设立了这种公交车专用道。

    它的作用……采访:交通局公交办XX主任这些公交车道一般都有2米宽,总长度X长。记者出镜:“设立公交车专用道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其他车辆不占用公交车道。

    那对此呢,XX交警支队今天也表示,开设公交专用道后,如果有私家车、出租车占用公交车道运行的话,将被处以200元的罚款,扣2分的处罚。”采访:公交车司机(表示有公交车道非常好,以往跑一圈需要1个小时,有了公交车道以后,一圈半小时就够了,这样一天下来能多跑两圈,车辆周转的也快了。)

    采访:乘客(拍手叫好。)配音:据了解,设立公交车专用道将在两个月内完成,首先是XX大街,XX大路,XX广场周围,随即再在其他街路设立。

    交警部门表示,设立公交车专用道将不占用车道,不会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运营。这篇稿子再润色润色,就结束了。

    你要想想,当你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以上哪一个问题是你没有想到的,哪一部分是你没有写的,这就是思维的问题。你要想,观众们还想知道什么,你就写什么。

    3、要有结果。所有新闻都是一样,都要有一个落点。

    即使这个落点是硬找的,也要有落点,也就是结尾。比方说,例子2里,物业和业主打成一团,但这条新闻不能光解释完他们为什么打架就完了,最后记者一定要参与其中,询问这件事的解决办法。

    即使不能解决,也要表姿态,物业要有个说法,这片子才能结束。最后,我可以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定要反复的看你所在频道的节目。

    比如你在《法制时空》,那你就要看法制时空,放弃你身边其他讲理论的书,就看节目。看多了,往心里去,你就知道老记者是怎么写稿子,怎么做新闻,你只要模仿就可以了。

    任何新手都是从模仿开始,他们开头怎么开?他们中间怎么叙述?他们结尾怎么落?如果你不行,只能说明你没有认真看节目。还有一个更笨的方法,保证行。

    把老记者的稿子收集一下,做成你稿子的模板:车祸模板、火灾模板、纠纷模板、时政模板。实在不行,等你去写类似的稿子,你就照搬模板的模式,改地点时间人物,多练习,没问题。

    总之,没有天赋干新闻的人我见过,但实在很少。这东西在熟练,在经验。

    祝你成功。

    5.播音主持新闻稿件播读

    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

    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

    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

    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

    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 。

    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

    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 实例1 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月31日晚7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开始集体断电一小时,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

    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纷纷熄灯。 这一活动名为“地球时间”,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报纸之一的《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

    大约2000家企业和53万户居民报名参加了“地球时间”活动,自觉断电一小时。除标志性建筑外,悉尼城区许多高楼也纷纷熄灯,整个城市变黑了不少。

    不过路灯和紧急照明装置仍没有熄灭,港口的照明也一切如常。“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人利用全城不少地方熄灯的便利观看星空。几百个市民提前预约,在熄灯期间前往悉尼天文台,利用这一小时更好地观看星空。

    天文台负责人说,很多市民都为有在黑暗中观察地平线的机会感到激动。 播读提示 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副题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看过这条消息后要确定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标题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新鲜点所在,这就是受众所关注的新闻事实的要点。

    再看消息的层次,三个段落自然成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为我们播读时脉络的清晰提供了基础,三个层次之间要做短暂的停顿处理,切忌不要一气呵成。一片的结果会使受众听得茫然。

    第一个层次是消息的导语,播得要醒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

    一般来说,消息要素中的发生了什么事是重点。其他的新闻要素并不是不重要,同样要求依次交代清楚。

    这条消息导语交代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这样的:(1)集体断电一小时;(2)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4)3月31日晚7时30分;(5)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等纷纷熄灯。可以用声音的高低、吐字力度的强弱来区分。

    第二层次把新闻事实稍加梳理后,弱强调 “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 第三个层次是新闻的结尾段,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播清楚即可,声音运用可在中声区稍下部分,稍偏低些。

    实例2 “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上周六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同几十家媒体记者见面。

    对待自己不清楚的领域,他用这句话做了回答。 “我始终认为,在一个领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对所有领域都了解。”

    丁教授回答记者的问题,始终都遵循着他说的这句话,“在我的实验室,我要求跟随我做实验的百余名各国科学家都能做到不随便回答自己不了解的问题”。 当有记者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时,丁肇中教授回答了“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他认为,所谓的考试只是在考别人做过的东西,而科学进展正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东西。丁教授认为,他能回答的只是觉得应该把“考第一名,念好书”这种观念改变。

    播读提示 这是一条观点性消息,它会给受众以思想认识的启迪。消息由三个自然段组成,实际上只有两个部分,导语部分及主体部分,应该说没有结尾,第一段就是导语部分,其余两段就。

    资讯节目稿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