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助听器评语

    1.怎么来评价助听器效果怎么样

    戴助听器的效果也就越好,所需要适应的时间就越短。

    残留听力的质量是衡量助听效果的重要指标。同样是60dB HL的平均听力损失,传导性聋患者的助听效果就比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好。残留听力包括是否存在重振现象、听觉分辨能力如何等项内容。事实上,对助听器效果影响最大的是使用者自己的听觉分辨能力。

    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听觉分辨能力的损失。损失的不多,助听器可以补偿。若损失过于严重(这种情况多见于听觉中枢的障碍),助听器也就无能为力了。助听器毕竟还不能取代大脑皮层的作用。

    助听器对语言声反应好,对非语言声反应就不好。因此,在一对一交谈时,助听器的作用最明显,其他情况下会差些。举例说,有些戏迷或音乐迷,希望戴用助听器后及能像以前一样欣赏戏曲和音乐。这种愿望恐怕不易实现。韵律可以明确地感知,但“味道”总有不足;一些高频乐器的声音听不好,且以往的“字正腔圆”现在会有些“变调”。

    传统的模拟式助听器还没有聪明到只放大使用者希望听取的信号。通常情况下,它们会将收集到的所有声音一视同仁地统统放大。比如在街上,助听器既放大了交谈声,也放大了汽车经过时的背景噪声。交谈的距离越远,希望听到的信号声越小,背景噪声就相对越大。远到一定的距离,由于背景噪声的干扰,信号声就非常不清楚了。好像在喧闹的菜市场,即使正常的听力,也听不清远处朋友喊叫的内容一样。因此,助听器的使用有一个“有效”距离。对于传统的助听器,这个距离大约在2米以内;指向性、部分数码编程、数字式等助听器的可以稍远,最远可达到5米。

    准备配用助听器的人们一定要对助听效果有一个正确的期望值。要记住,助听器的作用只是“助听”,不要指望花几千元钱去买“正常的耳朵”。由于每个人的听觉状况不同,希望选用的助听器的性能也不同,对于这些问题,助听器验配师最好能在助听器验配过程中向使用者交代清楚。

    2.对初戴助听器的听损儿童如何评价助听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3种:

    第一,在声场环境下,用啭音进行助听效果数量评价,微调助听器,使佩带助听器后的听阈值,尽可能接近正常人长时间口语交流的语言声的平均会话声谱。

    第二,如果受测儿童对啭音不敏感,或不会听声举手,可选择窄带噪音,以500、1000、2000赫兹,50分贝音量为宜。测试聋儿的助听听阈,观察聋儿的听性反应。

    第三,对于没有专门测试条件的基层社区点,可选用语音如:a、i、u、sh、s,如果聋儿佩带助听器后,能听到50分贝的“sh”和“s”的音,说明助听器的佩带效果很好。

    3.评价儿童助听器的方法

    一、电声学方法

    真耳助听器的效果评估对家长设立切合实际的期望值非常重要。当无法进行真耳测试时,可以通过2cc耦合腔测试和儿童的RECD来预估真耳效果。其结果可以用图来表示,患耳的真耳SPL阈值可以直接与预估的助听言语频谱图进行比较。从而使父母可以直观地看到患儿从助听器中的收益。

    新版本的DSL软件提供了SPL图,它显示了低、中和高强度言语声在助听后的可听度。将助听后的SPL图(SPLogram)与言语频谱图打印出来,给家长看,还可以与裸耳的SPL图进行对比。言语包络根据LTASS定义,具有30dB的变化范围,即每一频率LTASS强度向上延伸12dB,向下延伸18dB。一般认为这个范围可以覆盖大多数言语声,并且可以对一般强度的言语声在各频率所能听到的部分进行有效的描述。了解有关言语声的声学特性知识对于预估患儿的语言发育非常有帮助。

    二、行为测听法

    助听器选配中的行为评估方法的目的是判断患儿能否从助听器中获益。这种方法与电声学法同样重要。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听力师已经能够常规地为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选配助听器。由于小婴儿在VRA测试中听到声音还不能作出转头的反应,所以传统的方法(如助听听阈测试,言语辨别测试等)不能用于婴幼儿助听器效果的评估。由于行为观察测听( behavioural observation audiometry,BOA)具有主观性、低敏感性及低特异性的特点,因此在这个年龄组也不建议使用该方法。对小婴儿,使用一些非传统的评估方法是必要的,例如,对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从而获得患儿助听后行为改变的信息。从6月龄到8月龄就可以开始应用VRA和游戏测听这些传统的行为评估方法了。随着儿童进一步的发育以及言语理解和识别能力的增强,也可以使用言语测听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所提及的年龄段是按照正常发育情况而言,如果发育迟缓,能够进行行为听力测试的年龄也会相应地滞后。

    三、助听听阈

    助听听阈的测试可以评价使用根据电声学参数选配的助听器,患儿能否听到预期应该听到的声音。DSL[i/o]和NAL-NL1公式提供了助听阈值的目标值,并且根据助听器的类型、线路、听力损失以及RECD值进行了修正。例如,一般认为WDRC助听器的助听阈值比线性助听器更低。助听听阈不能测试言语声输入时各频率的响应,以及最大声输出,因为它不能反映较高强度输入声的助听效果。

    四、阈上评估

    言语可懂度(speech intelligibility)以及响度感知的测试方法不适用于儿童或者需改良后使用。例如,可以应用卡通人物对响度分级的方法测试助听后的响度不适级,从而对高强声输入信号的舒适度进行评估。

    4.初戴助听器的孩子怎么评价助听器效果

    常用的方法有3种:第一,在声场环境下,用啭音进行助听效果数量评价,微调助听器,使佩带助听器后的听阈值,尽可能接近正常人长时间口语交流的语言声的平均会话声谱。

    第二,如果受测儿童对啭音不敏感,或不会听声举手,可选择窄带噪音,以500、1000、2000赫兹,50分贝音量为宜。测试聋儿的助听听阈,观察聋儿的听性反应。

    第三,对于没有专门测试条件的基层社区点,可选用语音如:a、i、u、sh、s,如果聋儿佩带助听器后,能听到50分贝的“sh”和“s”的音,说明助听器的佩带效果很好。

    5.助听器使用效果如何评估

    1、声场评估:指的是通过声场的方法评估佩戴后的效果。

    2、言语测听:是通过一些单音节或者双音节的词组判断我们的小朋友或者患者对于言语的反应或者辨识是如何的。

    3、调查问卷:是通过问卷让患者本身或者是患者的家属填写佩戴之后的感受以及评分。

    4、互动问答:更多的是用于成人,比如说:你戴得怎么样?这样的声音是否适合?

    5、真耳分析:是通过机械的方法探测助听器在近耳道(鼓膜)处所给的声音是否符合。真耳分析是小孩佩戴助听器后效果评估的办法之一。

    6、林氏六音:是通过常见的6个音,可以在家庭、康复中心进行训练并且参照评估。

    注:声场建立的标准

    隔声室的本地噪声不能超过30dB。声场建立时,两个喇叭之间一般情况下是1米41,而喇叭距离患者的头颅,两个喇叭各自距离患者的头颅应该都是1米。

    6.助听器效果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想要验证助听器调节合适与否,从客观上,我们主要有四种方法来验证助听器调试的效果。

    1. 助听听阈评估:通过挥着佩戴助听器后能听到的最小声音来验证助听器声音调试的大小,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验证方法之一。

    2. 问卷调查评估:指的是通过验配后的助听器能否起到期望的效果,听力学家需要对患者的收益效果和最终效果通过标准化的调查问卷来进行主观判断。这种方式国外使用较多。

    3. 言语测试:在佩戴助听器后通过耳机或音响播放录制好的词汇表,此表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短句。用户听到什么词汇,就进行复述,分别记录复述正确数量和错误数量。助听器验配中做言语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了解成人助听器在言语交流时的音量大小是否合适,助听器的参数调试和设置是否合理,我们佩戴助听器后能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效果不理想时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言语交流能力等。因此,言语测试在我们成人助听器验配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 真耳分析:是根据每个人耳道的差异通过专业的真耳分析的仪器进行个性化的精准调配。常规助听器验配仅仅做了助听后声场测试或通过询问主观感受,进行调试,调试参数误差较大,患者满意度低,遇见外、中耳畸形、外中耳术后患者更甚。因此要做到精准验配必须结合真耳测试才能助听器实际输出达到目标。有研究表明,真耳测试评估增益的准确度在3dB,而声场功能性评估增益大约在15dB,可见真耳测试是目前助听器放大效果评估最精准的手段。对于儿童一般来说进行完真耳测试和行为功能验证就可以进行佩戴了

    5. 常规问询调试:一般在经过上述客观调试后,一般成人根据每个个人主观意识的不同,还会有细微的不同需求,在临床上常常会遇见例如常规选配后堵耳效应或响度重振比较严重,以及外中耳结构性改变以及助听更新换代后不能适应等等个性化问题,也可以根据个人具体的需求,通过精准调试助听器增益参数解决。

    助听器评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