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吉如安全感演讲稿

1.许吉如,何为安全感
基本定义
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详细释义
首先,安全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是来自一方的表现所带给另一方的感觉;是一种让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谈举止等方面表现带来的。
第二,是否能产生安全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有主观的和客观的。这里我们就主要谈谈主观方面。要让对方产生安全感,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对方相信自己。让对方相信自己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必须在言谈举止方面能够体现出来,比如:说话要算数,说得到做得到,做不到就不要乱承诺;经常给TA说说心里话,说说你的想法,经常问候和关心一下TA的生活;无论多忙都不要不理TA,经常给TA一些惊喜;不要再对其TA(异性)太好,言谈和行动上都一样;愿意为TA改掉你的不良习惯。
2.你对许吉如的《国强则少年强》有什么感想
一个青年“国强则少年强”的演讲能引发热烈的公众讨论,提醒我们认真审视自己拥有的、来之不易的一切,认真审视这个塑造我们、我们也参与塑造的时代。
这是一篇优秀的演讲,时间掐得很准,节奏掌握恰当,起承转合都算可圈可点。演讲者卖相上佳,声音抑扬顿挫,语气慷慨激昂催人尿下,如果身临其境,想必很有煽动性。
不过,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可以就「论证咸豆腐脑的优越性」写一篇同样慷慨激昂催人尿下的演讲稿,当然,我的颜值是怎么也比不上这位妹子就是了。我无意对这位许同学口诛笔伐,我也反对任何对她个人攻击的答案,命题作文这种东西,谁都写过百十来篇,思修卷子上的答案我写得比她还要肉麻,因为不这么写我思修会挂的。
退一万步说,即使她真的拿这种「你比叙利亚难民活得更安全,要珍惜,要感激」的思想当真,也无所谓,言论尚且自由,更何况思想?“国强则少年强”,前不久一个来自南京的90后女孩许吉如在一档电视演讲节目中,根据自己在哈佛读书的经历,从一个人的安全感切入,讲述了国强到民强的大历史转变中海外学子的个人感受。和平、发展和稳定在今天很多中国年轻人看来天经地义,但许吉如用她在以色列进行社会实践时的见闻和叙利亚同学的话告诉人们,这些中国人的“日常”却是很多国家几代人至今奋斗的目标。
3.安全感作文
“添添,家里没有盐了,你去超市买一包来。
正好让你锻炼锻炼,你自己一个人过马路的时候小心一点。”“哦,好。
我这就去。”拿着十元钱,带着外婆的叮嘱我便出了门。
刚出门,抬头看见明媚的阳光,身旁温暖的清风划过我的发丝,周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也许是因为我激动的心情。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马路旁。
眼前的一切我都不愿相信。过马路,在我的眼中看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汽车会给我让路,叔叔阿姨会陪伴我度过这一条“风景线”。过马路是一件值得我去“细细品味”的事情。
可是,现实让我的幼稚心灵彻彻底底毁灭。一辆辆汽车像猎豹似的一个劲地往前奔,叔叔阿姨谁也不会搭理我。
绿灯也只会匆匆地向我招手就离开了我。一切都那么的不可思议,或许是我异样的眼光让过马路变难了。
顿时我像个老鼠似的蹲在了地下。我忐忑不安的,心里就像有无数只蚂蚁在钻。
此时我多么希望我的身旁有一位叫做“安全感”的阿姨能牵着我的手平安地度过这个让我恐惧的马路。突然这个世间变冷了,在茫茫人海中我是显得那么孤独。
“小朋友,是不是不敢过马路呀?”一位穿着大红色衣服的大姐姐笑着问我。我低着头红着脸点了一下头。
“那牵着姐姐的手我们一起过马路好不好呀。”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答应一位陌生人的请求,我只是觉得这位姐姐很亲切,我很需要她。
我像一个婴儿似得猛地抱住属于我的奶瓶:“谢谢姐姐!”她的长发显得那么美丽,她的衣着显得那么神圣,在她身上所具备的是能使我感到温暖的东西,我把她当成我的姐姐,那个可以给我安全感的姐姐。牵着暖和的手,头一次觉着我一直等待的东西终于到来了。
看着川流不息的汽车,似乎什么都在我脚下,过马路也变得温馨起来,这个漫长的过程,一直到今天才醒来。长大以后,曾看到过马路旁许多的影子,那些影子不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
我会在一旁静静地等待影子的消失,如果影子不愿离开,我便会伸出一只他们等待已久的手来。因为我知道,他们需要那份——安全感。
4.许吉如的《国强则少年强》我要感想,咋说
一个青年“国强则少年强”的演讲能引发热烈的公众讨论,提醒我们认真审视自己拥有的、来之不易的一切,认真审视这个塑造我们、我们也参与塑造的时代
“国强则少年强”,前不久一个来自南京的90后女孩许吉如在一档电视演讲节目中,根据自己在哈佛读书的经历,从一个人的安全感切入,讲述了国强到民强的大历史转变中海外学子的个人感受。和平、发展和稳定在今天很多中国年轻人看来天经地义,但许吉如用她在以色列进行社会实践时的见闻和叙利亚同学的话告诉人们,这些中国人的“日常”却是很多国家几代人至今奋斗的目标。
过去一百年多年间,世界文明的演进从战争和革命的历史叙事逐渐转向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后发国家可以赢得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却没有走向稳定与发展;一些原本有着良好发展基础的国家也没有迎来繁荣与富强;还有一些世界强国走向了没落和分裂。如许吉如一样的90后是幸运的,他们不仅出生在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文明古国,更成长在这个大国快速向世界强国崛起的最好发展阶段。
10年内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了近5倍,30多年来中国用于科研的投入增长了近100倍,60多年内中国建起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在一些技术领域做到了世界领先,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中国是在一代代少年的发愤图强中走到今天的。昨天,50后也曾是翩翩少年,60后也曾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今天,70后80后已然成为中坚力量,90后初露锋芒。
如今,中国每年有700多万大学毕业生,超过美国和欧盟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总和。中国更有数以亿计的为了家庭幸福和个人梦想在各行各业诚实劳动、勇于创新的年轻人。他们一起撑起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国强,少年便有更多的人生机会、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理性的价值观念;少年强,则会推动国家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明日中国之少年必有更多世界之担当。在许吉如的演讲和随后引发的讨论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国青年对祖国的热爱,也听出了他们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蒙受过屈辱的民族才懂得尊严的意义,从战争中走来的国家才理解和平的价值,经历了动荡的人民才倍加珍惜稳定幸福的生活。追求自我完善,促进繁荣发展,维护国家稳定,捍卫世界和平是一代代中国少年奋斗人生的归宿。这些追求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一脉相承,植根于中国千百年历史文化传统,不需要刻意的说教,便可化为中国少年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
当年,梁启超力主学习日本,搬习西方。今天,中国少年早已超越了这个阶段,其他国家的成功和失败也都是他们的参考书目,但绝不是他们的“圣经”。一百年多年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繁荣富强的不屈历程是中国少年最好的启蒙教材,也终将是他们倾其一生写就的传世之作。少年与国本为一体,国强与少年强相辅相成,实乃国之幸事,少年之幸事。
一个青年“国强则少年强”的演讲能引发热烈的公众讨论,在于她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也提醒我们认真审视自己拥有的、来之不易的一切,认真审视这个塑造我们、我们也参与塑造的时代。这是一个能够在国家崛起中感受个人脉搏的伟大时代,也是一个要求每个公民与国家一起直面复杂风险和挑战的艰难时代。不论伟大,抑或艰难,国与少年必将风雨同舟,勠力前行。
5.如何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发言稿
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直接感受和综合反映,是一种直观考量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承受性、认同性的综合性指标。人民群众评价社会治安状况,不仅看公安机关做得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群众的切身感受,看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因此,深入分析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不利因素,积极创新防范、打击犯罪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逐步改善、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公安机关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的一个新思考、新任务。 一、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内涵
正确理解把握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澄清民警思想上对安全感和满意度存在的模糊认识,更有利于指导进一步提升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具体实践。安全感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对人身、财产和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利益的安全与否的切身感受,主要取决于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满意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二是对公安队伍的满意度。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两者相互联系并相互促进。
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发生着新的变化。随着人民群众对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长的不断需求,群众对安全感和满意度的要求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这种要求反作用于公安工作,从而促进了公安工作科
6.我是演说家许吉如的少年强是哪一期 许吉如曾被哈佛同学当"间谍
我是演说家第三季第一期。
她说维和部队的时候,说仍有人在这片国土上有着各种不安全感。还有就是以色列的不安全感。
她说以色列少年仍然为建立安全感而不懈努力。我当时觉得好像许吉如偏题了。
但是昨晚想了一夜终于明白这话的第二层含义。请大家仔细想一下“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里面“强”这个字的含义。
“强”这个字在这句话里是作动词使用,意为变强,奋发图强,强国。那么我们倒过来说这句话就是“中国强则少年强”,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中国在变强的途中,少年也应该做些什么,奋发图强。
这个意思其实和刘媛媛的《寒门贵子》里说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中国变强大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坐享其成,我们应该努力变得更强大。
所以中国强则少年强,其实浓缩了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因为中国强大,所以中国少年在国际少年这个圈子里,地位有所提升,别人会羡慕尊敬我们,感受到中国国民这个身份的强大,允许我们有更多选择,这是外人看我们的时候的“强”,是个形容词;第二个意思是中国在变强,那么中国少年理应变得更强大,消减身边的各种不安全感,这里是我们自己要“强”,是个动词。
然而许吉如把这两个意思合并成一个的时候,我们就以为她走题了,其实一句话就是两个意思。反正我挺赞同这姑娘的话的。
我是低保家庭的,起码政府有救济金不会让你饿死,但是想要生活还得靠自己啊!人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吧!我觉得自己现在生活挺好的!也挺感谢我的国家的(ง •̀_•́)ง对于那些说这篇演讲没有灵魂的人。我只能说,你心里真的太想去反驳她的观点。
就以她的经历来看,什么强拆啊,教育问题啊,她没有办法驾驭,而且那些都和这篇演讲都不能凸显她的观点,不是没有那样的问题,而是这个一篇演讲只能从一个对你有利的角度去写,去说。然后呢,说这篇演讲不好的,通常是有这样三种人,一个是基础条件不达标,就是说你家庭条件不好,但是觉得如果我有基础去哈佛,我就一定比你混得好的,但是其实你的思维是想证明她是错的,但是这个观点其实是无关对错,有异议是正常的;第二种叫做,自己不够努力的(我就不解释这种了);第三种叫做心态偏差,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往往影响着他对一件事情的看法,许吉如的演讲在一些人的眼里就是在和叙利亚难民比较谁地位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长期被各种国家里不安稳的因素迫害,拆迁,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贫富差距大,这些东西将你对国家给你的安全感掩盖了。
因为你和许吉如的生活状态不一样。还有一点就是,贫富差距大并不是国家层面的不安全感,其实个人的不安全感。
我是支持许吉如的观点,如果国家有内部比较,那就一定有外部比较,在一篇演讲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情况下,选一个你最懂的就行。我相信许吉如她最懂的就是从留学生的经历里比较国家层面的安全感。
我也相信今后她会继续讲她在国内如何克服各种个人的不安全感。
7.关于安全感的作文题目
《妈妈的手》过了好一会儿,我感觉好些了,就准备舒服地睡一觉,哪知那难受的感觉又回来了,见我又睁开了眼睛,妈妈知道我又不舒服了,然后,她用手给我揉肚子,慢慢地慢慢地,我的睡意又来了,朦朦胧胧地要睡着了。可是不知怎的,我过一会儿就会醒过来,再睡,又过一会儿,还是醒过来了。妈妈没有走开,她一直握着我的手,当我又觉得有点不舒服的时候,手就捏捏她的手,而她也会回应似地捏捏我的手,这时,我就感觉特别有安全感,心里再也不害怕了。
那一夜,我不知醒了多少次,又曾多少次地捏捏妈妈的手,而她总能回应地捏捏我的手,让我又放心地继续睡下去。握着妈妈的手,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仍然很难受。今天晚上,妈妈也会握着我的手,让我甜甜地进入梦乡。。她的手给了我安全感,让我不再孤独,不再害怕。
8.出了国才知中国有多好演讲稿
“原来,出了国才知道中国有多好!”近日,来自哈佛大学的美女学霸、中国女研究生许吉如视频演讲走红网络。在北京卫视7月8日播出的《我是演说家》舞台上,许吉如以《国强少年强》为题,从留学期间的见闻切入,讲述了一个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足以对该国国民产生如何深刻而细微的影响。
这段仅十多分钟的演讲,引得全场掌声雷动,该女生也凭借此视频迅速走红社交网络。目前该视频在各播放网站上的点击量已过百万。
美国课堂:“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
许吉如就读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她坦言:“其实我的语言是有很多瑕疵的,我的观点可能也很平凡。”但在美国读书期间,她却经常被老师安排阐释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二孩政策”等政策概念,这让身处美国课堂的她感觉,“我能在课堂上永远有一丝话语权,那是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很重要,所以中国学生的话一定要听。”
许吉如的班上有位来自叙利亚的同学,他曾对她说:“我很羡慕你啊,我的国家常年在内战。虽然在今天我们两个都是在美国的留学生,但是我们各自都还有一个身份,我的身份叫叙利亚难民,而你的身份叫中国国民。”
“难民与国民的最大差别在于你是否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让许吉如觉得,“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这种感觉足以让国民发出感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是家里这么好,我随时可以回得来。”
以色列乘机回忆:为成功降落而鼓掌
在演讲中,许吉如回忆了她在以色列机场托运行李时的一幕。
当时,她正在机场托运行李,却没想到在以往只需5~10分钟的程序,在这里,她受到了以色列的安检人员进行的长达半个小时的详尽盘问:
“你叫什么?姓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念过什么学校,做过什么工作,去过哪些国家,有过什么梦想,写过什么论文,爱过谁?”
当时许吉如觉得很被冒犯,“因为我是一个普通的游客,你为什么要把我当成恐怖分子。”
身边的以色列同学回答:“这其实是我们以色列航空多年的常态,自从1948年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受到国际上各种恐怖势力的袭击,阿拉伯世界至今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地位,所以我们只能用这种最保险,但是最笨的方法去排查危险。国家太小,袭击太多,我们输不起。”
当飞机缓缓降落在特拉维夫时,机舱里响起了一阵掌声,这掌声让许吉如十分纳闷,“因为整趟行程是非常安全的,没有任何气流颠簸。”面对这样的安全着陆,她不禁疑惑,“在这种情况下鼓掌有意义吗?”
“每一趟航班无论是国际航班、国内航班,只要安全着陆,我们一定会鼓掌。因为我们对于安全有一种执念。”许吉如的以色列同学回答,“‘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展开种族屠杀,我们的父辈不是在逃难,就是在逃难的途中遇难。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成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民族,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就是重建安全感。”
这两个细节令许吉如印象深刻。“他的话让我意识到,不安全感对于一个国家和它的国民而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她表示,不安全感可以催人奋进,然而“一旦蔓延进每个国民的心里,会让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
安全感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什么是一个国家给予其国民的安全感?在许吉如看来,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释你国家存在的正当性,你不需要时刻去提防国土安全,你更不需要因为担心国破家亡而流落他乡。”一个国家给予的安全感,对于我们而言,“只因享有国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惧。”
“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是一个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因为这意味着你不必一定要在别人的国土上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个体,才可以被尊重。你就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哪怕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也会被善待。因为你的背后是一个稳定的国家,而世界对你的国家充满敬畏。”
在演讲中,她提到了100年前梁启超先生“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期待。她觉得,“其实道理反过来是一样的,中国强则中国少年强。”
如今,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还有无数个为国家的安全感不断努力的人们。“今日中国固然强,但是今日之中国少年惟有更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骄傲地回应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
9.一篇寻找稀缺的安全感为题的作文 1000
安全感到底有多重要?现在总是在强调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孩子,很多时候要比别的孩子过得快乐很多,这种快乐有时候无关她此时的处境和面对的生活。
那么那些没有安全感的人,到底有怎样的困惑呢?虽然他们表现出来的方式各种不同,但是大部分都在追求一种安全,一种确定性。
小花谈恋爱很久了,一直都还挺好,她男朋友很迁就她。最近突然闹起了很多的矛盾,其实情侣之间闹点矛盾也属于正常,毕竟不是所有人天生就擅长沟通。
在最近的一次吵架之中,她男朋友生气地告诉她,他受不了干任何事情都需要告诉小花,无论什么事都需要他放下手头的事情过去陪着她,还需要做很多事情来证明他是爱她的。
小花自己说:“我其实明白两个人互相都需要独立的空间,可是我只有知道对方在做什么,心里才觉得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只有对方不断地证明是爱我的,我心里才感到安全。”即使她男朋友做什么,内心都有一个声音或告诉她,这个爱好像不太靠谱,总觉得男朋友会离开她。有的人可能觉得这肯定是男生在某些方面没有给足够的安全感。
可一个人的安全感真的只是别人能够给足的吗?小花自己也知道,她男朋友已经尽力满足了她要求的一切,直到他们吵架之后,她突然才明白,这些所有的不断需要被爱的感觉,并不是男朋友不够爱她。只是她内心的安全感始终是枯竭,这跟她从小的经历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小时候,父母对她大部分时间处于忽视的状态,曾经强烈地寻求过父母的关注,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后来,就开始习惯了这种被忽视。这样长大的孩子,有的开朗活泼,有的安静,仿佛她们跟所有人一样。只是一旦在遇见一些亲密的关系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犹豫。不会轻易地相信别人,也不是那种容易交心的人,他们只有在确定这是安全的情况下,才会踏出那一小小的一步。
有时候就像乌龟一样,带着厚厚的外壳,只是为了保护自己,别人看起来她却是冰冷坚硬难以靠近。他们一感受到外界的危险,会立马就藏起来。有时候又像一只刺猬,浑身的刺本来是为了保护自己,却总是伤害了靠近的人。
缺乏安全感的人谈恋爱有时候会很辛苦,不光是因为对方不要断证明这种爱,自己也时常因为这些感到苦恼。缺乏安全感的人其实不只有女孩子,很多男生也一样,他们拥有着同样不安的心。
那些曾经因为缺乏安全感的人,也许会有一个人让你感到安全,那这个人的内心一定自己拥有足够的爱,所以会营造出一个抱持的环境,让你感到舒心。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够这样,还有很多人彼此都是一样的。
小花后来才明白,原来她索要的爱,并不是别人给的不多,也并不是别人给了她就会收到。只有让自己内心的安全感得到满足,只有让过去那些被忽视、被遗忘的感受到修复和治愈才是最好的方式。
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愿有一个足够温暖你的人。但更愿你能够满足自己的安全感,曾经如果忘了对自己好一些,那就从现在的每一刻开始对自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