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承诺书但不还钱

1.还款人写了还款协议和保证书 最后又不还钱 怎么办
1、先说这借条。如果你认为这借条是假的或经修改的,你可以主张无效,只要这欠条被法院认定为假的或是你父亲之外的人过修改的,那么,由此发生的协议也就是无效的。
关键是证据。你可以在起诉后请求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关进行笔迹鉴定。至于费用如果是构成刑事犯罪的一般是不收费的;如果仅是民事案件的鉴定则是要收费的,一般应该在500—3000元左右,根据具体情况和地区的不同标准也不一致,但这不重要,因为这最终是由败诉方承担的。
如果能确定是她改的, 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指控她诈骗。
2、房子的产权以房产证为准。那么,房产证上是你奶奶,你父亲,和她的名字,就是他们三人共有,如果没有注明各自的份额则是各有三分之一的产权。你父亲去世后,你父亲的份额成为遗产,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应该由你父亲的配偶、子女、父母继承。
应该说明的是:你父亲的份额中应该先留出一半为你母亲的份额,其余的才能由配偶、子女、父母继承。所以,这个遗产应该不会是很多的,如果你父亲的债务成立,那么,应当先行偿还债务,但仅限于遗产的数额,超过部分不予偿还,如果有剩余部分,再行继承。
建议根据以上诸多情况综合分析一下,再确定是否打这场官司。
2.还款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还款承诺书实际上是合同的一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的承诺书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承诺书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
承诺人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扩展资料: 一、第五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二、第五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四、第五十六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五、第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
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 六、第五十八条 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6、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2009年8月27日,删去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第七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变更为第六项)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承诺书 百度百科-合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