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无施工图审查情况说明

    1.施工图审查的审查内容

    (一)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

    (二)是否符合消防、节能、环保、抗震、卫生、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

    (三)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

    (四)是否损害公众利益。 建设单位将施工图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时,应同时提供下列资料:

    (一)全套施工图。

    (二)批准的立项文件或初步设计批准文件;

    (三)主要的初步设计文件;

    (四)工程勘察成果报告;

    (五)结构计算书及计算软件名称。 1、为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凡需进行消防、环保、抗震等专项审查的项目,应当逐步做到有关专业审查与结构安全性审查统一报送、统一受理;通过有关专项审查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颁发设计审查批准书。

    2、审查机构应当在收到审查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提出审查报告;特级和一级项目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提出审查报告,其中重大及技术复杂项目的审查时间可适当延长。审查合格的项目,审查机构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项目施工图审查报告,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建设单位通报审查结果,并颁发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对审查不合格的项目,提出书面意见后,由审查机构将施工图退回建设单位,并由原设计单位修改,重新送审。

    施工图审查批准书,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施工图审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的要求,并由审查人员签字、审查机构盖章。

    4、凡应当审查而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施工图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施工图也不得交付施工。

    5、施工图一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进行修改。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进行涉及审查主要内容的修改时,必须重新报请原审批部门,由原审批部门委托审查机构审查后再批准实施。

    6、建设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对审查机构作出的审查报告如有重大分歧时,可由建设单位或者设计单位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复查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并做出复查结果。

    7、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进行验收。

    2.施工人员图纸审核不细致有哪些原因

    建筑设计图纸是施工企业进行施工活动的主要依据,审核图纸是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学好图纸,掌握图纸内容,明确工程特点和各项技术要求,理解设计意图,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从事施工的人员都应重视图纸掌握和审核,认真掌握图纸以便能正确、有效地指导施工,否则,势必会影响工程质量,造成经济损失。一、预备程序: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1、书面预做提纲:结合设计任务书,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车间还是办公楼?是商场还是宿舍?了解功能之后,再联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装修,例如厕所地面一般会贴地砖、作块料墙裙,厕所、阳台楼地面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尺寸一定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等等。

    以及建筑应说明内容等,应书面做个提纲,做到读图时有针对性。2、因初审图纸常常时间很紧张,所以一定要制定读图进度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最好精确到每张图的时间分配。

    3、设计自用的审图笔记。发现问题同时用铅笔原图位置标示和记到笔记里,便于汇总和查找,必要时可编号。

    (见附表图纸常见问题汇总表)4、重要/关键数据一定要背下来,不要偷懒,这样可大幅提高读图效率二、读图次序: 先粗后精,先建筑后结构,先大后细,先主体后装修,先一般后特殊。1.先粗后精。

    1.1、粗看的要求:就是先看平面、立面、剖面,将整个工程的设计图纸粗略地看一遍,使对整个工程的规模、特点、结构情况,使用材料要求等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求:a.书面总结,关键数据背记下来,以便细看图纸时随时参考,不用再反复翻图;。

    3.无图纸违反了哪些法律条文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56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一)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的; (二)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的; (三)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的;(四)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五)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工程监理而未实行工程监理的; (六)未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的;(七)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八)未按照国家规定将竣工验收报告、有关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报送备案的。第73条: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单位罚款处罚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