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字画评语

    1.古代人们对书法的评价

    王羲之说:“一点所失,若美人失一目。

    一画之失,如壮士失一肱。不可不慎” 唐太宗赞王羲之其字“烟霏洁露,若断而连”,赞王献之的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称为“书圣” 的王羲之,他的书法秀美典雅,而有人却站在壮美的立场上说他的作品“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铦锐可畏,无物象生动可奇” ,“有女郎才,无丈夫气” 。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评钟蒜书法“如云鹊游天,群鸿戏海”,评王羲之的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风阀”唐·张怀瓘在书论中称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 “每书欲十迅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又说:“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每作一折,如屈折钢钧;每作一牵,如万岁枯藤;每作一放纵,如足行之趣骤”,节奏自见。

    孙过庭在《书谱》中曾经指出:“伯英不真,点划狼藉,元常不草,使转纵横,乍显乍晦,若行若藏。” “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说:“柳公权师欧(阳询),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又说:“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宋朝米芾还风趣地说:“沈辽排字,蔡襄勒字,苏轼画字,黄庭坚描字,他自己是刷字”宋代朱长文说:“惟公(即颜真卿)合篆糟之义理,得分棣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评欧是“杰出当世,显名唐初,尺犊所传,人以为法,虽戎狄亦慕其声。”认为欧阳询的楷书,是“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铮之风;至其点画工妙,意态精密,无以尚也。”

    评柳公权是“博贯经术,正书及行,皆妙品之最,草不失能,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又说:“当时大臣家碑志,非其笔,人以子孙为不孝。

    外夷入贡,皆列署货贝日:‘此购柳书’。”苏轼曾说:“古之论书者,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又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决一,不为成书也。” 把神放在首位。

    元代赵孟睢独纪な稀分性疲“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康有为作为碑派代表,极力鼓吹北碑,称颂魏碑之美,“北魏碑无不佳者” 。而对以妍美见长的帖派书家董其昌的书法大力抨击,贬低。

    “局束如辕下驹,骞怯如三日新妇” 。 邓石如先生说:“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

    清包世臣也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至数字,大如一行至数行。

    一幅至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险,章法要变而贯。”

    古人云:“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诗贵曲,画贵蓄,书贵藏,学贵悟”郭沫若评说他的书法“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谨,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

    郭沫若先生又说:“构成节奏”总离不开两个很重要的关系,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力的关系”张宗祥先生所描述的:“以己之所宗者为本,不合者皆废之,此狭陋之弊也。宗颜则议楮,法米则诽苏。”

    “学碑者见帖而议其疏,学帖者见碑而病其拘,南宗陋北之板滞,北宗病南之放荡”。近代书法大家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说:“不论是石刻或墨迹,表现于外的,总是静的形势,而其所以能成这样的形势,却是动作的结果。

    当初的动作态势现在只通过作品留在静的形中。要使静者复动,就得通过耽玩者想象体会的活动,方能期望它的再现。

    于是,在既定的形中,就会活泼地看到往来不定的势。在这一瞬间,不但可以发现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还会感觉到音乐般轻重疾徐的节奏。

    这说明书法欣赏是积极能动的。只有通过欣赏者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才能使视觉形象与动觉形象结合起来,书法欣赏才得以实现。

    现代书法家沈默尹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近人马宗霍的《书林纪事》载:“询当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返,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林语堂先生说得好:“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美学的基础,其中全部含义将在研究中国建筑时进一步看到”。启功先生对此有精辟的说明:“笔法有一种异状,为临写所不能得者。

    即凡横斜之笔画间,常见有一顿挫处,如竹之有节。且一行中,各字之顿挫处常同在一条直线之地位,如每行各就其顿挫处画一线,以贯穿之,其线甚正而且直。

    又各行之间,此线之距离,又颇停匀。且此线之一侧,纸色常有污痕,而其另一侧,则纸色洁净。

    盖书写时折纸为行,前段尚就格中书写,渐后笔势渐放,字渐大,常骑在折痕之上写,如写折扇扇面,凸棱碍笔,遂成竹节之状,亦初非有意为顿挫之姿,其未值凸棱之行,则平正无此顿挫之节。纸上污痕,亦由未装背时所磨擦者。

    今敦煌出土之唐人白麻纸草书《法相宗经论》,所折行格之痕,有至今尚在者。明。

    2.对于书法怎样评价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用笔 书法作为独特的传统艺术,其艺术的物化形态就是用笔来书写线条,结字造型的。而书法艺术正是通过这种物化的手段达到创造意境、表达感情的作用,正如康有为所说: “书法之妙,全在用笔。”

    康有为认一篇书法作品的好坏,关键就在于对于用笔技巧的掌握,而这也是能够写好一幅作品的基础。晋代的卫夫人在《笔阵图》中也充分体现了她对用笔的重视,一开篇就是对用笔的论述: “善于笔力者多骨 不善笔力者多肉。”

    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用笔表现笔画线条力感的人,他的字会显得骨力坚挺;而不善于用笔的人,写出的字很容易使线条流于疲软、乏力。王羲之更是认为:“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若壮士之折一肱骨。”

    意思是:一个字中有一个点写得不好就像是一个美人坏了一只眼睛,一横没有写好就像是一位壮士断了一条胳膊。 二、结构 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笔法和字法是主要的,是书法美的基础,但单独的笔画美不能直接构成书法的美。

    如果字的排列如一堆乱柴火,似一盘散沙,必然会使人眼花缭乱。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艺术是以整个字出现的,因此以笔画为组成材料的汉字结体美是极为重要的。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关。”。

    这句话出现在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中意思是说写字的时候,如何掌握字的结构是最难的,每一笔的位置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每一个字的笔画应该如何结构是最重要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再优美的笔画,只有附着在合理的“骨架”上才能“锦上添花”。

    假如结构先已“失常”,就是用了王羲之、颜真卿的笔法,这字也无法组合成漂亮的造型。 “一从证得黄金律,便觉全牛骨宽。”

    一旦掌握了结构的规律,写字的时候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挥洒自如。黄金律是启功先生总结出的一套不同于传统的把米字格的中心点作为字的重心的结字方法,它是把一个正方形方格纵横各画十三个正方小方格,字的重心在“其上其左俱为五,其下其右俱为八”,的这四个交叉点上。

    三、章法 章法是书法作品重要的构成因素和表现手段。章法与笔法、结体一起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三要素。

    这正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别于日常写字的一个重要标志。章法就是安排整幅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使一幅字显现出整体美的法则。

    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美,如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意思是,篆书崇尚婉转圆通,隶书须要精巧严密,今草贵在流畅奔放,章草务求简约便捷。不同书体都有不同的形质与情性。

    苏轼说“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谨”。指的是写楷书时,不仅点画要精到,更重要的是把点画写得和谐、优美、有趣味、有神态,真书写得灵动。

    四、“形”与“神” 书法中“形”与“神”的统一,是书法艺术的精髓之一,形是神的所生之地,因此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历代先贤都十分注重形的刻画,如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就提到:“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意思就是每写一个字,都要通过这个字的造型来反映出这个字所应反映的那些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而且不仅仅是形似,更应该神似。卫夫人把书道的本质,定性为客观事物物理之美,是典型的道法自然者的体现。

    五、韵 提到书法的美,就不能不说草书的动势之美。索靖的《草书势》对用结体的变化来表现动态美作出了如下描述:“骐骥怒而逼其辔,海水窊窿扬其波”以及“玄熊对踞于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草书结体就如奔跑中的运动员一样,竭力打破平正稳定的体势,或上体前倾,或上部后仰,这种前倾或后仰打破了平正稳定而产生了动态美。

    3.中国画家的画的评价

    (1897-1971)早年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

    浙江宁海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

    曾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教授。1928年到国立艺术院任国画主任教授。

    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59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

    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国。

    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

    他曾任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

    他是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

    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

    画面灵动 ,引人入胜。 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

    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

    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如他的《小龙湫一角》特别是把画面主体小龙湫压到边角的构图,含蓄地让观者先看灵岩的磅礴山势,烂漫的山花然后再去欣赏那支龙湫水,这种方法,正与那些使画面“一览无余”形成对照,不仅显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构图才能,也表述了画家对平凡事物的内在感情。

    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他的书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学钟、颜,后又撷取魏、晋碑中精华以及古篆汉隶 ,还能诗、善治印。

    平时作画,对诗文、题跋、用印方面,非常认真、讲究,绝不马虎。他对画史、画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国绘画史》、《顾恺之》,《听天阁诗存》、《治印丝谈》。

    并缉有《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4.评价一幅画的专业用语

    其实看一副画就是看一个人! 作者是怎样的人画就是怎样的画,俗话说:“画如其人” 看画首先要从远处(大概在10米)先观其全,后观其细。

    因为出众的作品会在远处呈现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及吸引力,让人不自然的走向它。 只要你第一感觉它在你眼里那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它便是你所想的作品了。

    其次观其细,如何观其细呢。 在常人认为会去观察它的笔触、构图、造型等。

    这些都没错,但是如果是根据个人而言就着重予自己需要的是那方面去观察,比如你很需要学习作者的用笔,就可以细看他用比的走向、力度、方式等。 其实细者易糊,因专入时会让周围美好的东西溜走,而让你错失更好的学习机会。

    这并不是不让你专,而是要专其精而求其全。 这样你会对一副作品多少产生些感情,从而让你喜欢上它。

    choco_zmf 其实你已经拥有了对怎样欣赏一副画的能力,就是你知道自己不知道怎么去欣赏。这是值得高兴的。

    扬长避短,修其短发其扬。这就是你值得骄傲的地方。

    顺便给你点最直观的建议,就是多去欣赏大师作品。 多去看画展,这会让你受益匪浅的。

    5.怎么样评价别人的字画

    这个我可以简单回答你,即使你不懂字画,你也可以简单地说出你心中的第一印象。

    一幅真正的好字画,都会让你有一种说不出的冲动——想靠近它,甚至拿手指去触碰它。这时候你应该说,这幅画真是逼真,画技高超,几乎让我走进它的世界了。

    如果你觉得这幅画得线条很简单,很朴实,你就应该说,这幅画的直观感受简约而意义很丰富,没有华丽浮躁的外表,更是有脱俗的风骨。

    如果一幅画浓墨重彩,鲜艳绚丽,你应该说这幅画非常突出,艳丽的色彩让人眼前明亮,和谐的色彩比例,让人舒畅惬意。

    当然这是一些对画的赞美的话语,如果你要真正欣赏一幅画的话,就应该从它的构图意图和笔画构型以及颜色搭配等多方面去思考,发现其中的美的感受。

    要想全面了解字的美感,我建议你多多看一些字的评书。我认为字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评述,所以我就不介绍了,自己好好看相关的书籍吧。

    当然,字画一般是两个要好伙伴,看书的时候两者都看看吧,可以结合一起看,效果更好。

    字画评语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