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一家仁一国兴仁范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范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的感悟经典是什么

    《大学》原文如是说——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贲事,一人定国。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上述的意思是这样的—

    一家讲究仁义,整个国家都会崇尚仁义。一家提倡谦让,整个国家都会推崇谦让。(统治者)一人贪婪暴戾,全国都会群起作乱。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这样。这就叫做一句话毁坏整个事情,一个人安定整个国家。尧、舜用仁义来引导天下,民众就跟从他们追求仁义。桀、纣用暴虐来号令天下,民众依从他们。如果他们形式上的命令与他们实际的嗜好相反,那么民众是不会听从这种命令的。因此,君子首先要使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向他人提同样的要求;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假如自己不能做到有善无恶推己及人,而想使其他人明白善恶的道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讲,治国的前提在于整齐好自己的家族。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的意思是: 国君的家族里实行仁爱,一个国家也会兴起仁爱;国君的家族里实行谦让,一个国家也会兴起谦让;国君一个人贪婪违逆,一个国家就会犯上作乱。 这是大学礼记中的一段话,主要是解释“家齐而后国治”,在朱熹的注释中,一人,谓君也。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也,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身处高位,治理家的方式就成了治国的方针。

    拓展资料:思想政治教育类似的概念的出现及精确概念的出现历史并不久远,但思想政治教育却是一个久远的话题。随着阶级统治的出现,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并发展。

    这种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家及其经典著作中凸显出来,《大学》就是一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著作。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具体内容、主要措施、主要原则及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进行简要概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礼记·大学。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出自哪里?

    出自——春秋末期曾子《大学·第十章》。

    原文: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译文::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关键就是如此。

    让:谦让,礼让。贪戾:贪婪暴戾。

    机:古代弓箭上的机关,这里指的是关键。 扩展资料: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

    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

    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 三纲八目又有阶级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大学》里的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 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能得以巩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学。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