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电影影评范文
2016好的电影观后感
纪实电影《小人国》,看过之后给我的触动很大。
在巴学园里孩子们不受老师的约束,不用受课堂的管制,可以自由发挥尽情玩乐。特别是大李老师对孩子的宽容、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每天孩子们放学后都不想回家,巴学园给了孩子们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结合我们这里的情况,有许多事就做不到。
安全抓的这么紧,老师的视线从不离开孩子,总是怕他们磕着碰着没法向家长交代。一天下来,只要能把每个孩子平平安安的送到家长手里,悬着的心才能放下。
印象最深地是孩子们在玩沙土、在雪地里爬,他们脏不脏,没有老师去说:“这不行,太脏了。”我们不能看着孩子把衣服弄脏,教育理念与他们有差距,再说我们班里孩子多,真让他们自由发挥,肯定会闯祸,这点我们无法借鉴。
大李老师处理问题的许多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第一是小女孩辰辰,她可爱、腼腆、专一、执着,每天早晨来到幼儿园后,都会耐心地等待她的好朋友南德,当看到南德来园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她等待好朋友的过程中,老师也是尊重她的想法的,而且还会陪她一起等南德,这不仅表明了幼儿很珍惜自己的好朋友,也说明了幼儿之间的交往是多么的重要,使他们喜欢上幼园。第二是小男孩池亦洋,他在班里总是会欺负人、骂人、打人、不懂礼貌、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
但是面对这样的问题幼儿,老师并没有发脾气,也从没有放弃过他,而是耐心地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在哪些方面是不对的,应该如何去做,老师不仅没有厌烦他,还发现了他的闪光点,比如说他会像大哥哥一样带着小朋友们一起玩;他也会像小老师一样为小朋友们接触矛盾。并且老师还从他的身上看见了小男子汉的身影,最后变成了老师的小帮手,对池亦洋来说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他的福气。
这些过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能因为孩子的某些弱点就判断一个孩子是好是坏,在教育孩子时更要有方法。第三是可爱的机灵鬼锡坤,他非常爱探索,用小朋友的鞋、玩具、球来填饱垃圾桶的肚子,看看它的肚子到底有多大,他还会把游戏室弄得一片狼藉,但老师尽情的让他探索,捣乱,大李老师说,这叫探索空间,让他从生活中探索学习。
看到这里使我明白了幼儿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的,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用更有趣的游戏方法去教育孩子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再就是大李老师对孩子们的爱,是那么的无微不至,不论是对淘气的孩子,还是对听话的孩子都一视同仁。
当遇到小朋友们做错事情时,她总是会蹲下耐心地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告诉他不对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但是她的这种耐心教导并不等于放纵,当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时,她也会严格要求孩子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增强了幼儿的责任心,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影评的格式是什么详细一点,最好有一篇范文
给你个例子 《夺面双雄》又名〈变脸〉是一部叫人难以忘怀的影片,甚至可以称它为‘经典’,尽管它并没有获得什么奖项,但在当年因它而引起的轰动和研究讨论却在影坛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时至今日依然是影迷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或者可以这样形容它‘如果你没看过〈夺面双雄〉就等于你没看过动作片’! 想要解析影片〈夺面双雄〉首先就必须得先了解导演吴宇森和联合主演的尼古拉斯·凯奇,约翰·屈伏塔。
吴宇森是香港最著名的导演之一,1946年出生于香港,1986年自编自导了〈英雄本色〉,以至于在以后的很夺年中都成为了众多影坛中人所争相模仿跟风的对象。 在这之前的十年被他自嘲地称为‘喜剧的十年’,其后执导的〈英雄本色2〉,〈喋血双雄〉,〈纵横四海〉无一不是动作片的典范之作。
1993年成为好莱坞华人导演‘第一人’,相续拍摄了〈终极标靶〉,〈短箭行动〉,〈夺面双雄〉,〈至尊黑杰克〉,〈碟中碟2〉直到今年刚上映不久的战争片〈风语者〉等影片,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他的最大的特点是解剖暴力。
从美学的角度变换时空,把动作和过程分拆后重新组合延长播放,使其节奏发生改变,是蒙太奇在瞬间应用的极至。摄影机正常速度拍摄时为每秒24格,他在实际拍摄中除了使用正常速度外,还会在其它角度以每秒60格甚至120格的速度拍摄,从而使动作的精确和细腻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除此之外,双手持枪也是典型的吴氏标志。 吴宇森在进入好莱坞后没有放弃自己的电影风格,即使面对很会分类的,认为动作就是动作,不能接受动作片中加存在很重的感情戏的美国观众也没有放弃仁义侠气,浪漫情怀,美学暴力,他喜欢在演员演技中加入大量的暴力美学,真挚感情世界与细腻的心理描写,向人们展示一个个人情味的英雄。
吴宇森是享誉世界的“暴力美学”大师,好莱坞最成功的华裔导演之一。虽然适应好莱坞体制是一种妥协,但其商业运作的成功对华语影坛的复兴具有借鉴价值。
据说他有一个基本原则:凡是有损或侮辱到中国人形象的题材他一律不接拍。 演员尼古拉斯·凯奇在好莱坞的演技早在1995年的影片〈逃离拉斯维加斯〉中得到了最大的肯定,因此当年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成为了奥斯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影帝。其向来擅长于饰演正派角色,他的眼神十分忧郁,看来不太像一个演员反而更像一个诗人。
约翰·屈伏塔同样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实力派演员。1994年就曾因影片〈黑色追杀令〉被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其演艺生涯一路坎坷不平,大起大落太多,所饰演角色大都以性格坚毅的死硬反派为最成功。 影片〈夺面双雄〉据说是花费了一亿美金拍摄而成。
影片通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换脸术”塑造正邪难分、爱憎难辨的人物,使对立分明的是与非的主题更增添了耐人寻味的内涵。在这部影片中吴宇森依然延续着以前影片中正与邪,善与恶这两个自古就已经对立的方面,当然最终邪不胜正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但他又在影片中加入了以前所没有的浓厚的家庭观念的元素在其中,使得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达到了完整。这也是〈夺面双雄〉与之前吴宇森影片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吴宇森将影片中艾肯辛(约翰·屈伏塔饰)的儿子被杀死后整个家庭就一直处于黑暗和被冻结中,辛和家人都无法承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女儿开始学坏,辛和妻子的性生活不和谐都是出自一种逃避心理所不自觉做出的事。
而最辛苦的是辛,他身为一家之主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还要面对家人的无声责备又要不择手段地除去卡斯(尼古拉斯·凯奇饰)这个杀子仇人和家人的噩梦。这一些人物的潜藏心理被描写得极为清晰入目。
而吴宇森又在片尾辛复元回家时在慢镜头运动下显得缓慢的身影穿过了迷蒙清晰的出现在门口时和当时的灿烂阳光都在暗示着一家人由于仇人卡斯的死都已经解除了自己的沉重盔甲和阴影,更接受了仇人的儿子成为家中一员。而在监狱中辛为妻子和女儿表现出来的极度愤怒和不安担心正是他逃狱的最大动力,出此外还有就是出于责任感,男人的责任感和道义。
尤其是在救卡斯儿子时表现出来的人情观念和卡斯为弟弟两次绑鞋带处就足以表现出吴宇森为营造影片的家庭,亲人于情亲费尽心思。事实上吴宇森在影片中所有家人亲人在一起的场景都注入了极大的温情,进行了简单但却深刻的描写。
而卡斯两次为弟弟绑鞋带的事所表现的兄弟之情也前所未有地创造了坏人一律都是只做坏事,只杀人害人的规律,创造了一个新的坏人也有亲人也有人情味也会为亲情而动的有血有泪的真实的坏人形象。 最值得一提的是凯奇与屈伏塔之间的精彩配合演出。
两位大牌明星运用鲜明的个人风格,将人世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推向极致。影片中两人易容之后的角色互换竟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良好表现。
这是尤为难得的。凯奇把卡斯在安放炸弹后的接近艺术和疯狂的翩翩起舞和在误杀辛的儿子后那一刹那流露出的少许后悔与叹息之意既显出了角色的邪恶的一面,又表现出了其也有感情的一面,拿捏的恰到好处。
而在角色对换后,两人就能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进入角色,这让人不能不称赞两人演技的高明。 影片辛。
影评范文
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进行分析和批评,又称电影批评。
评论目的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体现出的道理,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还能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编辑本段评论内容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
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传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层次不同,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景别运用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
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
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声画应用 声音:包括人声、背景音乐、音响 人声:交代说明、推进剧情、推动人物性格 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氛围、深化主题、善于抒情 音响:增加真实感、烘托环境气氛、抒情言志 画面:包括人物、景物、道具 人物:视觉的中心,意念的载体 景物:抒情言志、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道具:刻画人物性格、串联故事情节、抒情言志 声画结合:包括声画对应、声画分离、声画对比 声画对应:有什么画面,就有什么声音 声画分离:声音与画面分别叙述,两者不具备明显冲突 声画对比:声音和画面在意义和情绪上形成强烈反差 色彩: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构成创造思想 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色调: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为冷色,它能给人以阴凉、宁静、后退、深远的感觉。
暖色调: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为暖色,它能给人以温馨、亢奋、前进、和谐的感觉。 光线:造型作用、表意作用、外画人物形象 镜头运用 长镜头: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一般时长超过30秒。
长镜头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
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蒙太奇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影视专业术语,是一种剪辑技巧,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
运用蒙太奇能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还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还可以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编辑本段评论方法 总述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角色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要点 要写好一片影评,首先应当认真观看电影,并记录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镜头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为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影评能否吸引人就在其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
青春派 影评范文 300-400字
最近,各种青春题材大火,无非是为了抓住我们这帮80、90后少年们 的心。
是呀,的确,抓住了我们的心。从《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青春 类的题材,数不胜数,所以也就不少这一部《青春派》。
这个电影应该尤其能触动90后,因为讲述的是关于高考的故事。这段 岁月对于我们而言,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刚刚好刺痛我们那颗被称作青春 的心。
我们看了太多人的青春,以至于要我们自己反思,我们的青春,是大 屏幕上的那样光怪陆离吗?看着别人的青春,觉得那才叫做青春,而放眼 自己呢啊? 这类题材基本无法是我的泪点爆发,不是不想哭,而是不敢哭,眼泪 在眼眶里打转过,但是,就是可以控制着知道眼泪蒸发。《青春派》最打 动我的,不是结尾里故事背景的介绍,也不是最后男主角对着他们班主任 的告白,最打动我的,是他们在传卷子,在早读的样子,像极了我们当初 ,那帮为了高考奋斗的战士们。
故事里,始终穿插着爱情,那种最青涩最单纯的爱情,真好。之前的 我会后悔,觉得最好的年纪是16岁,在那单纯的上课下课之间,在那吃饭 排队之间。
而现在,越来越清楚,为什么最好的年纪在18岁里,因为,18 岁是我们梦想的结束,理想的开始,是我们开始懂得怀念珍惜,知道失去 的疼痛。原本一场浪漫的告白,葬送在了成长的路上,是动力,也是经历 ,最后没有终成眷属的人们,会找到属于自己新的幸福。
居然和晓凡就是 这样吧。当最后,字幕里,两个人都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时候,莫名其妙 的想哭,觉得,真好。
没有黄晶晶的生活里,居然懂得了珍惜。是伤痛,也是恩赐,因为我 们发现了更值得我们珍惜的人或事。
这就是青春,也许不经意,但就是这 么刻骨铭心。 有时候想,如果我的青春拍成电影,那会是什么样?无论什么样,都 会是别人羡慕的样子,就像是你羡慕别人一样的青春。
因为看似独一无二 的青春里,我们都有着太多的相似。我们都勇敢过,我们都放肆过,我们 都迷茫过,同样,我们都爱过。
讲与没讲都一样,有结果没结果也都一样 ,因为我们终将都会刻骨铭心,并伴之成长一生。也许在某个熟悉的情节 里,我们自己温习一下,又或者在某个相识的场景里,我们自己再演一遍 。
之后,我们依旧走着自己的道路,过着自己的生活。或许或更勇敢,或 许会更懦弱,或许会不想长大,永远停留在那里。
有时候我们奋不顾生,有时候怯懦胆小,还有时候呢?也许还有的时 候,我们就长大了。 会有无数的人奋不顾身的跳进青春的河流,想着快点游到岸边,可是 到了岸边,我们想着,再等等,再等一下上岸。
可是,终究是要要离开的 ,不论你喜不喜欢。其实开始我们是喜欢的,但是越来越不喜欢,越来越 怀念那个岸边,和那些一起在河流里的人们。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遍,你的青春还会是那样吗?或是如果给你个 机会,让你给那时的你发个短信,你会说什么?想说好多好多,但是却又 什么都不想说,因为我们不想打破那是,我们的那个梦,因为那个梦,太 美了。 尽管我们都削尖了脑袋想要往大城市里钻,可是,真的置身其中的时 候,我只想说:这里太大了,我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回顾电影里的情节,无论如何 也找不到如何解释的理由。梦想着在大城市里,看着灯火阑珊,但是却也 找不到那盏等你回家的那盏。
前半句是梦,后面的是现实。看到了吧,这 就是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哪里有什么独一无二,其实你我都一样,都会为那些泰戈尔的诗饱含 泪水,为那些逝去的青春,莞尔一笑。
我初2要一篇影评找一篇影评,500字左右,不过只要有例文就好,我
《暖春》影评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暖春》,这部影片非常感人。
这部影片好就好在人物的表情上。片中婶娘把花儿送给别人,还把花儿唯一的一个奶奶所做的小风车踩坏,但爷爷又为她亲手做了一个风车。
花儿对爷爷的感情逐渐加深。后来的一件事让婶娘对花儿的看法也有所改变。
婶娘一直不生孩子,但一直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孩子。那次,花儿听别人说山后有蚂蚱,就跑到山后去抓,她很晚才回家,爷爷问她原因,花儿说:“山下的蚂蚱都被我抓光了,就跑到山后去抓。
我听别人说吃了蚂蚱能生小娃娃,我才抓了20瓶蚂蚱。”听了这话,婶娘的眼泪忍不住哗哗往下流。
我也哭了,为花儿的善良,为花儿的宽容。 这部影片人物的动作也很感人。
爷爷领着花儿买鞋的时候,就差两角钱,花儿不能买下那双新鞋。我当时兜里正好有五角钱,恨不得把它递给爷爷!爷爷砍柳条回家的时候,正碰上暴雨,他一步一滑地走着,花儿在路上找到了爷爷。
花儿不小心摔了一跤,接着爷爷也滑了一跤。到家后,爷爷过了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
这一段时间里,像很多电影里一样,花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但这时候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感到它又和其它电影不一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真切感。就这一点而言,我觉得非常好。
据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有一个不足,就是太短了,要是能把花儿的学习生活也拍出来,就更好了。 我和花儿相比,吃穿方面要比她小时候强一千倍,甚至一万倍。
可是在学习方面比她差很多,在那么差的条件下,花儿能坚持学习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每次都考第一了,假如我和她换一换角色,让她来过我的这种吃穿不愁,坐在宽畅明亮的教室里安心读书的生活,而我去体验她那种艰苦的学习生活,我会怎么样呢?我深深地思考着…… 教师点评: 你有非常独特的见解,认为影片还有些内容没拍出来,说明你是很认真地用心在看。 另外,你的感受十分真实,可信,这点从五角钱可得到验证。
文章最后一段话发人深醒,能与小花换位思考,这一点有独创性,如果不用省略号,继续写下去就更完整了。 《暖春》影评 学习之余,同学们近日看了场电影——《暖春》。
对于它的名字,我也不知有何含义,但对于电影中的精彩情节遐想万千,如同上了学习之外的宝贵的一课。 故事情节不必细说。
我只谈其中的人物。有人说片中的爷爷是善良的,有慈爱之心的;也有人说那两个当父母的真是遭人漫骂,千夫所指的对象,直到最终他们醒悟后,才是值得人们称道的。
而我对其中的小女孩的形象是敬佩不已。在黑漆漆的电影院里,我可以清楚地听到许多同学哭了——也许有一些人是被小女孩的形象感动所至吧。
但我并没哭,这不是因为我冷血,而是比起他们的感性行为我是更理性地分析了小女孩的人格。 算起来那位小女孩的年龄和我们差不多远,但境遇却截然不同。
当我们在书生嚷嚷的教室里享受学习赋予我们的乐趣时,她却在菜地里;当我们被父母万般宠爱时,来自父母的不断的指责铺天盖地地向他袭去。 但是当我们已成为暖房里的花花草草时,她却早能生活自理,为家庭挑起一分重担。
城市里的孩子随手得来的物质与精神享受是她所不具备的,而她所具有的独立,自强,懂事不正是只停留在我们每天的口号中吗 在逆境中的她,内心也是坚强的。不但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又不得养父母的疼爱。
正是在这种时刻,她的一切行为才更具价值,更体现坚强的难能可贵。又要提到我们了。
在一次考试不理想,就变得像一滩死水;被老师批评几句就会产生长达几星期的"连锁反映";一千米才跑了五百米就嚷着不行了。与小女孩作比较,并不是妄自菲薄,只是找差距,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素养。
而分析之后才发现,差距还蛮多的,不是吗 最令我意外而敬佩的是她没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出人头地,和家团聚等结尾,而是回归乡村,当了名乡村教师。有人说乡下地方是不毛之地,我说像小女孩一样的人就是宝;又有人讲她的一辈子埋葬在菜地里了,我却看来,她的一生献给了家庭,献给了祖国的未来乃至整个社会。
。
电影亲爱的影评范文
《亲爱的》大概看哭了不少观众,但看过电影后,却会发现,那不仅仅是一部苦情催泪片。
有些悲,不一定让人落泪,但那种沉重会直戳心灵;有些希望,不一定让人开怀大笑,但总会有一丝阳光不经意地落在眉梢。《亲爱的》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就像黄渤说的,“这个电影有一只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会触碰到你的心灵。” 《亲爱的》当然不是一个普遍发生的故事,但每个人都可以透过这部电影看到社会的群像,看到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对亲情的漠视,而那种丢失的深沉与悲痛,其实是每个人从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
然而这不仅不是一个普遍发生的故事,它也不单纯在讲述孩子的丢失和寻找,还折射出了社会中人们内心某种东西的丢失和寻找。人来人往,我们迷惘,我们失去,我们的“家”究竟在何方? 《亲爱的》是一部好电影,但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接受故事的牵引。
我们都太焦虑了,以至于无法意识到自己丢掉的是什么。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有电影里面那些人物的经历,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让我们在两个多小时内,去感受另外一场人生,然后审视自己。
电影的深度不在于导演或编剧将细节挖得多么深入,而在于,它落在我们的心头到底有多重。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不会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也不会给予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就是一个旁观者,铺开了一切的问题,让我们自己去寻找“回家”的路。
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希望我们都在那唯一一条路上。
影评怎么写,给一篇,好的范文,参考以下---
精彩影评 >>更多 [成都商报]奥斯卡,真的没有悬念了吗? 02/28 08:00 [评论]3月奥斯卡 这一场月球背面的“暗战” 02/27 09:36 美式生活《撞车》:请保持良好心态 小心驾驶 02/27 09:23 奥斯卡战役幕后直击 一场不见血的公关升级战 02/27 09:15 [影评]《慕尼黑》:简单的主题是复仇的困惑 02/27 08:43 [新闻晨报]奥斯卡 最好的宣传就是不停地获奖 02/27 07:47 [信息时报]前戏,在奥斯卡高潮之前 02/25 09:20 [信息时报]当霍元甲遭遇霍元乙 02/25 09:17 [新京报]:唇亡齿寒,下一个是谁 02/22 08:11 [新京报]:“霍元甲”也应当敬畏法律 02/22 08:08 雪犬故事以情动人 《零下八度》票房夺冠(图) 02/21 13:48 黄宗江:《上海伦巴》有点清淡 02/21 08:06 《馒头》是否侵权《中国法治报道》? 02/20 18:13 《三联生活周刊》:好莱坞的李安 02/20 10:31 一个歪打正着的馒头 02/18 16:44 野火春风斗韩城 02/18 16:42 假面鸳鸯的阴谋 02/18 16:41 会装狗熊,才有机会做英雄 02/18 16:40 《错失爱情》:薛景求谈平凡爱情 02/18 08:2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02/17 11:59 电影《霍元甲》一场无节制的道德拷问 02/17 11:51 [新京报]应理性看待“馒头案” 02/17 11:16 [新京报]应理性看待“馒头案” 02/17 11:15 [新京报] 无旧可怀的怀旧电影 02/17 11:09 《断背山》成功:同性恋题材从边缘走入主流 02/17 11:00 [扬子晚报]凯歌究竟在骂谁? 02/16 10:45 第101年,谁来血战到底? 02/16 10:37 “金馒头”颁奖礼现在开始(图) 02/16 07:44 缺少大片的刺激 2005年韩国电影票房首次下滑 02/15 10:56 关于影片《芳香之旅》:无旧可怀的怀旧电影 02/15 10:46 [外滩画报]《亲切的金子》复仇终结时 02/14 11:17 观影《霍元甲》:七分功夫三分说教 02/14 11:04 [东方早报]开往恐怖的美丽春天 02/14 10:59 香港电影金像奖谁会领25载风骚 02/14 10:44 [新京报]“馒头”不该引发官司 02/14 10:39 看《慕尼黑》这样的片子,注定是轻松不了的。
作为一个国际新闻爱好者,我对巴以冲突的关注也有一、二十年了。有看过《慕尼黑》的朋友觉得,电影给人的震撼不如《辛德勒名单》,我想原因主要是,电影所表现的内容,现实生活中还在继续,而且,看上去比电影“上演”得还要惨烈,还要让人感到困惑与绝望。
那么,是不是要等到巴以争端彻底平息之后,人们有了审视的距离,再来拍这样的影片呢?显然,这样的假设是荒谬的,甚至是反动的。人类的苦难不是为了最终能够拍出一部杰出的电影,恰恰相反,拍一部电影就像举行一次祷告,以求减轻一点人类的苦难。
所以,斯皮尔伯格选择这一题材,首先就值得我们尊敬,尽管《慕尼黑》作为一部电影,的确不如《辛德勒名单》那么好。 《慕尼黑》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复仇的困惑。
从古至今,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复仇都是一个传统的主题。而且是天经地义的。
熟悉中国武侠小说的人就知道,复仇是受传统道德伦理认同的,有仇不报非君子,以牙还牙,杀人偿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血债要用血来偿,诸如此类的成语、谚语,不仅记录在我们的词典中,也传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里。不论在文艺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复仇者曾经都是与英雄划上等号的。
至于对“复仇”这一主题出现困惑,以及对某种不择手段的“正义”表现出怀疑,并将传统的英雄形象放置到一个哈姆雷特似的境地,是近些年才有的一种新的“现代观念”。如果说,我们在对待希特勒的态度上曾经是毫无争议的一边倒,那么,从有巴以冲突开始,特别是“9·11”之后,我们在对待正义与非正义的态度上,就不再是那么简单,那么“统一”了。
《慕尼黑》想要表达的,或者说,想要引起人们思索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困惑。 困惑悬而不决,必然就是困境。
历时数十年的巴以冲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困境。而谁都知道,期望一部电影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是根本不现实的。
但是,作出努力却是必要的。当杀手以及不是杀手的人在杀人以及观看杀人的时候,心中产生困惑与痛苦,而不是快意恩仇,影片就已经完成了它的现实任务。
让人欣慰的是,就在《慕尼黑》公映并进入奥斯卡的提名名单之际,一部主要由巴勒斯坦艺术家拍摄的电影《天堂此时》也出现在了提名名单中。这部电影讲的是两个巴勒斯坦青年充当“人弹”的故事,也是表达对“复仇”的困惑。
这一“巧合”的现象似乎有理由让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相对乐观的结论:困惑的人越多,抵达解决困境的目标就越近。 http://yule.sohu.com/moviereview.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