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为开展情况说明
1.扶贫工作组对工作开展情况有哪些
(一)相对固定党建扶贫工作队并加强管理 坚持“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各个挂钩扶贫单位及帮扶的乡、村一经确定,就不能更换,必须坚持帮扶直到被帮扶的乡村经考核确实脱贫后才能脱钩。
相对固定党建扶贫队员为两年一换,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对扶贫单位派出的党建扶贫队员严格把关,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派出。
加强对党建扶贫队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队员驻点工作情况、考勤记录,督促工作队完成好工作计划。 (二)提高乡村规划编制质量 一是把扶贫开发规划编制作为指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党建扶贫工作的重要工作,加紧做好 扶贫开发规划前期工作。
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规划体系,先由工作队与乡镇制定乡、村规划,再由县级扶贫部门牵头统筹衔接规划,最后由市级扶贫部门召集相关部门和专家一起审定规划,通过调研、论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规划要统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将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村镇建设等纳入规划内容,规划制定要重视项目的合理布局,今后对乡村的投入应随着规划和项目安排。
坚持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的原则,规划和项目确定后,原则上各部门的项目就按照规划落实,使党建扶贫工作队与乡镇的主要精力不再耗费在跑项目、争资金上。三是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深入到各乡镇,做好规划培训,帮助乡镇提高规划质量。
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有专家参与,各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派出工作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的骨干,协助乡镇编制规划。党建扶贫工作队要配合乡、村分析乡情、村情,出主意、想办法,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好规划。
(三)切实将党建扶贫工作重点转变到送观念、送思路上来 认真落实党建扶贫队员驻村工作的时间规定,每名党建扶贫队员每年至少提交一篇实地调研的报告,督促工作队及队员深入乡、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熟悉乡情、村情、民情,从而帮助乡、、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党建扶贫工作队的重心要从为帮扶点争取项目资金转移到指导、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上来,转移到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转移到对实施项目的督促和监管上来,尤其是要帮助乡村建立好项目后续管理机制,使有限的扶贫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积极探索扶贫资金约束激励机制 探索财政性扶贫资金变无偿为“有偿”的方式,即对于生产性扶贫项目,使用农户应采取“借”的方 式使用,到期可以归还本金,也可以归还“利润”,归还的现金或物资可以进入下一个循环,扶持别的农户,不断滚动发展。这样既提高农户在实施项目时的责任感,使他们感到压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民在党建扶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又能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同时,“有偿”使用还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的号召力。(五)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创新项目管理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二是多渠道提高村干部待遇,建立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首先,采用财政增加一点、兼职提高一点、误工补贴一点、积累补助一点、考核追加一点等方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村干部月报酬,达到平均500元以上。
其次,要落实村干部的养老保险,努力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再次,要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投入,按照村规模大小、集体经济情况和人口规模确定运转经费,确保村级组织能够顺利地开展各项农村工作。
第四,探索招考村干部进入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制度,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村干部可参与乡(镇)长选举。从政治和经济待遇上逐步让村干部能脱产工作并有想头、奔头、干头。
三是继续深入开展以培养“双培双带”能手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采取教育培训、结对扶持、政策倾斜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党员的扶持和培训力度,帮助农村党员解决困难,增强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
建立关爱党员长效机制,在学习上、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让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基层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六)进一步完善党建扶贫考核 一是由各个党建扶贫工作队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经主管部门和扶贫团审核后下发执行,考核主要是检查工作队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对工作队的考核既要对牵头单位进行,也要对各个组成单位进行,以督促各单位重视党建扶贫工作。二是考核指标要结合工作队任务制定,如在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发展生产、培训教育等等方面做什么、什么时间完成,以督促党建扶贫工作队完成好工作。
三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周期适当延长至2年或3年一次,以检查党建扶贫工作实绩。同时,要加强日常考核检查,督促工作队遵守纪律。
2.社会扶贫 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哪些问题
一、帮扶单位自身人、财、物力不均衡。有的帮扶单位职工人数多,财力、物力充足,帮扶力度大,工作成效明显,有的单位人财物力缺乏,虽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但工作成效不明显,帮扶覆盖不够广。
二、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安于现状,没有发展动力;加之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部分贫困户主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贫困户不远积极就业,不谋求发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国家救助,“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
三、社会参与度不高。部分民营企业,个体工商老板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与社会扶贫的意识,特别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兴趣不浓,有的企业虽然热心公益事业,却忽视了支持农户发展,增加造血功能这一重要内容。
三、驻村结对帮扶需加力。驻村帮扶参差不齐,帮扶效果不理想,帮扶措施单一,对帮扶工作仅停留在对贫困户的物质帮扶上,在立足村情和贫困户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扶持、技术援助、人员培训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没有起到“智志双扶”作用。
3.简要说明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
1.教育扶贫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前提。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实践证明,贫困地区人员根本上是“素质型的贫困户”,人口素质不高、缺乏文化水平、缺乏技能是致使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知识培训进行教育扶持,使贫困地区的人口无论从思想文化素质,还是技能水平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也是扶贫攻坚能够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教育扶贫是能够改善、稳定发展扶贫工作的基础。在缺资金、技术的贫困地区,前期开展物质扶贫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所谓的“输血式”扶贫措施。给钱给物,只能解决一时之困,只有合理的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斩断穷根、挖掘富源。且贫困地区人口致贫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住危房,有的缺乏启动资金,有的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针对各种贫困原因,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式进行扶持。
3.教育扶贫是“斩断穷根”的利器。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财政收入也较低,投入的教育硬件设施建设资金有限,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导致贫困地区教育严重滞后,使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造成他们长大成人后,成为文化素质低、收入低的劳动者。因此,要明确扶贫开发的重点,彰显教育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使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得到改善。努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以教育扶贫为救助的核心要素,提高贫困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人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
4.教育扶贫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入户精准识别调查评估发现,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较弱、自我“造血”功能差,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所在。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知识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文化水平不一样的人,劳动生产率也不一样。
贫困地区的人员接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从而导致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力缓慢。由此,将教育扶贫作为强化农村贫困人口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作为创新扶贫开拓机制、提高扶贫程度的重要抓手和工作使命。要调整工作方法,完善政策措施,潜心组织实施,认真抓好落实,全方位地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发展能力。要对贫困地区人口全面实施教育扶贫政策,以精准扶贫项目为主题,以“提高本质、改善条件、增加发展机会”为主要趋向,以提高贫困人员的综合素质、家庭经济增收能力和日常的生活水平为基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4.2017健康扶贫因病致贫工作开展情况乡镇怎么写
我村初始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80人,2014年脱贫5户9人,2017年脱贫3户7人,2017-2017年新增28人、死亡11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81人(其中,低保户33户56人、五保户6户7人,一般贫困户13户19人 ),2017年预脱贫32户44人(其中,低保户14户20人、五保户 6户 7 人,一般贫困户12户17人),2017年预脱贫20户37人(其中,低保户19户36人,一般贫困户1户1人)。
今年以来,全村根据区、镇两级脱贫攻坚工作总部署,牢固树立全镇一盘棋,走好扶贫每一步指导思想,以促进贫困人口脱贫为目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扶贫措施。
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队,书记郑跃秋任工作队队长,主任朱跃武任副队长,村两委成员担任成员,村办事员王贵任扶贫专干,明确扶贫工作职责,将扶贫开发作为全村当前首要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落实扶贫措施和扶贫政策,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抓住三个环节,开展结对帮扶。
通过构建区帮扶单位、镇联村干部、村三委干部、帮扶企业四位一体的帮扶机制,抓建好一户一档,做好一户一策、评估好一户一动态三个环节,凝聚扶贫攻坚合力。对扶贫工作实行挂图作战,明确目标,划定战区,落实责任,确保扶贫攻坚无盲区。
截止目前,共落实区帮扶干部21人(区信访局3人、区农委18人),帮扶贫困户26户(区信访局帮扶6户,区农委帮扶20户),镇帮扶干部1人,帮扶贫困户2户,村帮扶干部9人,帮扶贫困户25户,帮扶企业6家,帮扶贫困户7户。共制定帮扶措施65条,做到一户一策,精准施策。
三、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强化兜底扶贫。针对上朱村多数贫困户为丧失劳动力或因病致贫,上朱村积极落实好新农合、大病救助、民政临时救助等惠农民生政策,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推动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无缝衔接,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切实保障6户五保户生活,及时将33户没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低保兜底范围,对张运福等11户确实困难的一般贫困户加强社会救助。 四、以集体经济发展为动力,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积极调整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盘活村现有集体资产,抓住井信农贸城建设契机,入股村集体资金80万元(占公司10%股份),预计年分红收益5万元;最大化发挥闲置资源作用,将上朱林场发包给个人承包经营,年发包费收入2万元,做活、做强村集体经济,助推贫困户脱贫。 下步,我村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围绕薄弱环节,加大补缺补差力度,凝聚社会多方面力量,全力以赴做好我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确实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5.精准扶贫工作要怎么开展
精准扶贫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实施精准扶贫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环节工作。——改善民生,夯实基础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前提。
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要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本布图村自然、地理条件较差,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除村委会居民点外,牧民生活用水主要靠冰雪融化形成的涝坝水,两个分散定居点只通简易的砂石路,电信通讯线路不通,网络不通,无闭路电视,生存居住条件较差。
因此,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主要是在水、电、路上下功夫。利用州发改委争取项目优势,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资金。
一是积极争取70万元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解决本布图村饲料组居民点的饮水问题;二是完成本布图村饲料组2014年7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项目;三是完成本布图村塔布拉哈提2000亩的滴灌项目;四是积极争取农村道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计划改建定居点便民路1.5公里、饲料组便民道5公里、克尔托汗便民道。——精准识别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
摸清底数是基础。当前,扶贫开发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不同贫困情况如何进行帮扶”“帮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没有真正搞清楚。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关键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并逐村逐户建档立卡。
只有准确地确定贫困村、贫困人口,才可能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进而提高扶贫效果。为此,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基础档案;“问题清”,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对策清”,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责任清”,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任务清”,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
我们工作组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出一套详细完备的精准扶贫家庭情况调查摸底表。调查表要涵盖每个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牲畜养殖经营情况、土地经营情况、住房及暖棚圈情况、贫困家庭劳动力及就业情况、贫困家庭年收入情况、贫困家庭债务情况、贫困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一对一”帮扶及“双节双促”情况、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这样为建立“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措施提供准确的数据档案。
——精准措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准确划定贫困家庭,制定具体精准的扶贫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
确定精准扶贫户后,应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和举措,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一本台账,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一个帮扶措施,提高精准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比如在本布图村精准扶贫工作措施方面,我们按照自治州、温泉县及安格里格镇精准扶贫方案,计划重点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建档立卡,建立精准扶贫对象数据库。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档台账管理,有村情档案、有问题台账、有需求清单、有村级规划、有领导联系、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台帐等。
二是整合资源,突出养殖业发展,成立草畜联营扶贫养殖合作社。实行村委牵头,贫困户参与,专人负责管理,年终利益分成。
三是政策兜底扶贫。对有残疾、年老体弱或精神疾病等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要在生活上、教育上、医疗上、养老上实行政策兜底扶贫,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是劳务创收扶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摸底登记,分类施策,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创收。
——精准管理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精准管理就是要突出精准扶贫主体的作用,建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以村“两委”班子为主体,乡镇包村领导、住村工作组参与的监督机构。二是要明确主体责任,村“两委”班子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住村工作组要树立“授人以渔”的帮扶理念,帮扶要有针对性,帮扶措施要与帮扶对象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相适应,要能促进贫困群众长远发展,要能发挥帮扶效果,要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是各级帮扶单位要有相应的干部住村管理办法和考核机制,尤其是干部下乡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增收管理办法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要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帮扶工作。四是要完善资源整合机制。
修订完善扶贫项目、资金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实施细则等,使管理方式、程序、内容更加符合精准扶贫的要求,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监督管理保障。
6.扶贫工作如何开展
扶贫工作的开展
一、分类聚焦精准识别。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农户申请、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告公示到镇县两级审核,严格按程序开展工作,做到信息采集客观真实。按照国家规定的识别方法、标准和程序,在全村贫困人口控制数范围内组织工作力量对贫困人口进行再聚焦、再分类,分三类识别:第一类为“社会抚养贫困户”,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痴、呆、傻、残贫困户。第二类为“优先发展生产贫困户”,包括有一个高中以上在读学生农村户、大病大灾致贫但尚未丧失劳动能力农村户(已丧失劳动能力的则在第一类登记)、重度残疾但有生产经营门路能自食其力的农村户等三种户群。第一、第二类贫困户优先识别。第三类为“发展生产贫困户”,即在上级下达的贫困人口控制数范围内剔除第一、第二类贫困户后按照相关条件识别出来的贫困户。
二、因户施策精准帮扶。针对贫困户情况进行分类帮扶,确定责任人和帮扶的措施,全面落实扶贫责任制,做到一户一策。第一类户主要由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措施,组织社会各界开展爱心慈善活动,组织捐款捐物,尽量改善他们的生活生存条件。第二类户主要按照扶贫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要求,组织动员全县所有党员、干部和社会能人、企业法人实行“一对一”、“户对户”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做到每个户有帮扶责任人,每个党员干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帮扶对象。第三类户主要挂靠和依托相关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增加收入来源,享受相关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内容的到户惠农、扶贫政策。
三、进退有序精准管理。对在册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以年度为单位开展动态监测评估。根据村组代表会评议,并按规定程序公示无异议,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不再列入在册贫困户范围,并在年度贫困户数据更新时从数据库中予以注销;对确因相关原因致贫的贫困户,经公示无异议,予以重新录入贫困户数据库。年度贫困户数据库刷新及贫困户的录入、退出均应全程进行公示,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进退有序,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靠。
7.脱贫攻坚包组教师怎么写本组情况说明
答复:以(精准扶贫)主题为中心思想?①工作提纲,简单阐述扶贫日记工作时间、内容、事例、对象及性质、要求;②工作提纲,精准扶贫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和需要罗列详细事务清单(改进方案);③工作提纲,扶贫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相关问题,予以大家讨论会,以集中分析问题,更要求集中协商处理问题,(事例)予以大家讨论达成共识;④工作提纲,跟进上级领导指示要求,以进行下一步工作目标部署与规划,以回望过去工作总结整体效益、业绩与成果,并作出扶贫工作汇报,以集中讨论精准扶贫过程中突出性问题,以进行大会集中研究和讨论,并作出会议议题的记录,以领导作指挥和评论扶贫工作;⑤个人对扶贫工作的事务纪要,以进行总结分析提论,以针对事务清单(列、项),以进行事务清单评估与考察,并批阅工作事务量的完成进度与工作进度的考核指标;⑥个人修改草稿及扶贫日记详细内容,最后并整理工作内容文案书稿,并装订成册(宗卷文件名称、扶贫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要求)等等。
谢谢。
8.结合实际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一、分类聚焦精准识别。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农户申请、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告公示到镇县两级审核,严格按程序开展工作,做到信息采集客观真实。按照国家规定的识别方法、标准和程序,在全村贫困人口控制数范围内组织工作力量对贫困人口进行再聚焦、再分类,分三类识别:第一类为“社会抚养贫困户”,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痴、呆、傻、残贫困户。第二类为“优先发展生产贫困户”,包括有一个高中以上在读学生农村户、大病大灾致贫但尚未丧失劳动能力农村户(已丧失劳动能力的则在第一类登记)、重度残疾但有生产经营门路能自食其力的农村户等三种户群。第一、第二类贫困户优先识别。第三类为“发展生产贫困户”,即在上级下达的贫困人口控制数范围内剔除第一、第二类贫困户后按照相关条件识别出来的贫困户。
二、因户施策精准帮扶。针对贫困户情况进行分类帮扶,确定责任人和帮扶的措施,全面落实扶贫责任制,做到一户一策。第一类户主要由民政部门认真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措施,组织社会各界开展爱心慈善活动,组织捐款捐物,尽量改善他们的生活生存条件。第二类户主要按照扶贫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要求,组织动员全县所有党员、干部和社会能人、企业法人实行“一对一”、“户对户”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做到每个户有帮扶责任人,每个党员干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帮扶对象。第三类户主要挂靠和依托相关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增加收入来源,享受相关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内容的到户惠农、扶贫政策。
三、进退有序精准管理。对在册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以年度为单位开展动态监测评估。根据村组代表会评议,并按规定程序公示无异议,已经脱贫的贫困户,不再列入在册贫困户范围,并在年度贫困户数据更新时从数据库中予以注销;对确因相关原因致贫的贫困户,经公示无异议,予以重新录入贫困户数据库。年度贫困户数据库刷新及贫困户的录入、退出均应全程进行公示,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进退有序,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靠。
9.脱贫攻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贫困户的什么为中心开展工作
答复:以(精准扶贫)主题为中心思想?
①工作提纲,简单阐述扶贫日记工作时间、内容、事例、对象及性质、要求;
②工作提纲,精准扶贫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和需要罗列详细事务清单(改进方案);
③工作提纲,扶贫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相关问题,予以大家讨论会,以集知中分析问题,更要求集中协商处理问题,(事例)予以大家讨论达成共识;
④工作提纲,跟进上级领导指示要求,以进行下一步工作目标部署与规划,以回望过去工作总结整体效益、业绩与成果,并作出扶贫工作汇报,以集中讨论精准扶贫过程中突出性问题,以进行大会集中研究和讨论,并作出会议议题的记录,以领导作指挥和评论扶贫工作;
⑤个人对扶贫工作的事务纪要,以进行总结分析提论,以针对事务清单(列、项),以进行事务清单评估与考察道,并批阅工作事务量的完成进度与工作进度的考核指标;
⑥个人修改草稿及扶贫日记详细内容,最后并整理工作内容文案书稿,并装订成册(宗卷文件名称、扶贫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要求)等等。
谢谢!
10.急求~扶贫系统人才工作情况汇报
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市政府[2007]31号文件精神,按照制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发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开展以“走进贫困、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为主题的各项扶贫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工作职责1、承担市、县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开发与全县的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2、牵头协调市级机关与有关县(市)、区的结对帮扶工作。
3、做好贵州省晴隆县、丽水市莲都区黄村乡的对口帮扶工作。二、近年来主要工作(一)、深化调研,编制“十一五”期间的扶贫规划。
去年3月份,配合市扶贫办为市政府出台政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1个月时间全面深入调查,编制“十一五”扶贫规划。(二)、同奔小康,积极有效开展下山移民。
前几年共下山移民3606户,转移人口10874人,拆除房屋58110间,涉及到62个行政村中的84个自然村,直接经济补偿3163万元。(三)、以人为本,着眼安居工程建设。
近年来安居工程建设850户,总投资760万元,争取市补资金460万元,有力的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四)、统筹兼顾,改善环境求发展。
1、转变扶贫方式,着力发展集体经济。近年把扶贫资金重点转向建设标准厂房、街面房、外来民工宿舍等。
去年总投资900余万元,争取市补助252万元,为欠发达村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2、加快资源型机耕路建设,提升山区资源的效益。
近年新建与修建资源型机耕路65条,总投资1200万元,争取市补助资金4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山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3、加大自来水工程建设,改善饮用水质量。
帮助26个村改造与新接自来水,总投资160万元,争取市补120万元。4、实施农村环境整治,提高欠发达村生活质量。
改造村内道路30个行政村,硬化面积达75000平方米,总投资400余万元,市、县补助100余万元。5、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经济。
近年来发展特色经济林茶叶、毛竹、小水果、油茶等1万余亩,改造内围养殖塘500余亩,使村户经济翻番增长。(五)、牵头协调,力求结对帮扶出成果。
2005年4月,根据市政府《关于调整挂钩结对帮扶单位的通知》精神,市委宣传部等市级机关及慈溪市、海曙区、镇海区等36家单位结对我县胡陈、桑洲等10个镇乡和片中的45个重点扶持村。三年来, 36家单位帮扶我县资金达1141.36万元,主要领导下村调研达300多人次。
项目建设中道路硬化23个村、自来水改造工程16个村、环境整治22个村、村办公楼建设7个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2个村、培育发展经济林基地24个。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六)、传递爱心、做好对口帮扶。1、积极开展“和谐宁波、万人助学”活动。
近两年结对贵州学生1852名,结对助学资金达到57.8万元。2、认真做好“甬黔携手、图书传递”活动。
捐赠图书102588册,捐赠文具873094件计500余箱,约计人民币50余万元。捐赠校服543件,书包101只,超额完成原计划9万册任务。
3、拓展思路,认真做好对口帮扶。近两年,投入对口帮扶资金近200万元,帮扶晴隆县新农村建设、科技种养与白果冲小学的教学楼建设。
三、上半年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快欠发达地区镇乡村的经济发展,切实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办按照年初计划,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着力开展一系列农村扶贫工作。
(一)全面完成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为实施奔小康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了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根据浙委办传[2008]9号和浙扶贫[2008]1号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并结合春节前的访贫问苦和年终慰问活动,全面开展了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工作。
年初以来,我办为抓好调查工作的落实,先后分别召开了各镇乡街道分管领导会议、工作骨干业务培训会、调查工作形势分析会等,并适时下基层检查指导调查工作的进展情况。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到3月12日,全面完成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所有农户调查资料已全部录入电脑,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的前期工作。
通过这次调查,我县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农户共有19069户,44757人,其中,低收入农户(1500-2500元)有14823户,绝对贫困户(1500元以下)有2410户,五保户有341人(全县实际五保户有721人,部分集中供养的五保户未被列入其中),低保户有6297户,残疾人有3471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6个镇乡2个片中,收入在2500以下的有10474户,占低收入农户总户数的55%,共27797人,占总人数的62%,其它镇乡共8595户占45%,有16960人占总人数的38%。
全县绝对贫困户(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中,由于各种原因,尚有169户未被例入最低生活保障,目前正在协调民政部门落实低保。通过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为“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