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情况说明

1.如何评价《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
李总的国务院会议还有这几天出台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从决策层看,国家已经开始注重中医药的发展了,我觉得国家每一次的战略布局必有其深意。
我是中医专业出身,明白中医药在国内发展的困境。举几个例子,世界上中药的交易份额百分之九十多被日本韩国所占据,中国只有可怜的百分之几;国内各种伪中医,靠中医名义行骗之人肥了自己的腰包却坏了国医的声誉,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只是把中医与补肾强肾划上等号,而在韩国日本中医师是个很受人尊重的职业,中医专业在韩国的大学里是个很难考取的专业,中医也被很多人所接受;另外国内中医教育模式也限制了中医的发展,院校只重照本宣科却轻视跟师拜徒,中医学生毕业后却找不到实践中医的场所,一些大城市的中医类医院都是重西医,靠仪器,很多中医好的方法都成为摆设,因为西医能给医院带来效益,中医不能,大城市如此,下面的医院更是严重。
2.中药要如何发展
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海外市场需求不断上升
中药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2014-2018年品牌中药收入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上,2017
年开始逐季提升,2018Q1受流感影响收入增速大幅提高至20%以上。14-18年品牌中药利润增速维持在10%-30%,业绩稳定。
而非品牌中药17年开始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且利润有所下滑。17年开始,品牌与非品牌中药净利率水平呈现分化趋势,品牌中药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500亿元,同比增长21.1%。我们预计到2018年中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780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04%,2022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680亿元。
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分析
2010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仅为232亿元。到2016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70亿元。
2017年我国中药材行业市场规模约746亿元,同比2016年的670亿元增长了11.3%。
1、政策支持
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做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点的重大制度创新,奠定未来中医药发展基础。《“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并提出“完善中医药国际标准,形成不少于50项药典标准和100项行业标准,实现20-30个中成药品种的药物注册以及5-10个中成药品种在欧美的药品注册;加强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合作”等战略目标,为中医药产品的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市场需求大
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城镇化、老龄化人口结构使得国民对医药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疾病谱的变化也造成了医药消费结构的变化,过去以各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患病率逐步下降,逐步被以心脑血管类疾病、消化类疾病为代表的各类与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所取代,而中成药对这些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已被不断的实践验证,因此国内对中成药的需求在未来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贸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中医药的海外市场需求也会逐步上升。
3、中医药+互联网+人工智能
近年来,智能药房开始进入大中型医疗机构,在中西医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智能中药房系统的出现,更是解决了中医医疗机构药房需要“确保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效一致”、“提升配药效率”、“方便患者服用中药与提升用药依从性”等痛点和棘手的问题。
4、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
在中医药产业领域,从六大方面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从消费需求看,人们对中医药服务无论是质和量都产生了“井喷式”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从服务领域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主要提供药事服务和医疗服务向提供融药事、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服务的方向发展;从服务供给看,中医药服务正从主要由政府举办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举办发展;从服务模式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从服务产品来看,中医养生产品、小型保健理疗设备等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从国际形势来看,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重视开发和利用中医药,对国内发展形成倒逼态势。
未来,国家将着力推进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如何看待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
带路丝绸路经济带二一世纪海丝绸路简称充依靠与关家既双边机制借助既、行效区域合作平台带路旨借用古代丝绸路历史符号高举平发展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推进带路建设重意义: 带路战略目标要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包括欧亚陆内世界各构建互惠互利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 带路与丝路沿途家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内容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相通等五通肩负着三使命: 探寻经济增道:带路金融危机代作世界经济增火车自身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模式优势转化市场与合作优势实行全位放创新通带路建设共同享改革发展红利、发展经验教训着力推沿线家间实现合作与建立更加平等均衡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期稳定发展基础 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带路鼓励向西放带西部发及亚、蒙古等内陆家区发际社推行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理念;同带路主向西推广优质产能比较优势产业使沿途、沿岸家首先获益改变历史亚等丝绸路沿途带作东西贸易、文化交流道发展洼面貌超越欧洲所创全球化造贫富差距、区发展平衡推建立持久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谐世界 创区新型合作:改革放今世界创新带路作全位外放战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二一世纪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带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马歇尔计划、外援助及走战略给二一世纪际合作带新理。
4.传统中药产业发展的战略
“十五”中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以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为依据,以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为指导,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中药产业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规范市场行为,加快中药产业现代化步伐,不断提高中药产业对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在“九五”计划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机械加工业及其他专为中药产业服务的行业中的高新技术含量,使综合技术水平有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对中药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