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电影观后感评语

    1.对电影的评价写一篇作文

    电影的评价最好是从两方面或多方面去论证,不仅仅需要对电影的主题以及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还要对电影拍摄的技术和画面效果,甚至演员发展的空间以及突出的特点,进行论证。

    至于导演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思路尽可能的多参照报纸或期刊中发表的文章,对电影的影响及意义要根据电影所拍摄的时间以及社会背景,从正面和侧面的双重对比,将电影与生活相互联系,通过比喻和联想的叙事手法,对电影中的人物性格、时代背景以及有价值的信息,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将影片的叙事手法和结构,清晰地刻画出来,已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等。

    2.急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看完了《肖申克的救赎》,看了两遍,每一次看的时候都觉得很震撼。

    我自认为自己算是一个对电影要求很苛刻的人,而它竟然能让我连续的看上两遍。这应该是我在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了,也是我看过的电影里少有的几部好片之一。

    我对它的评价已经超过了《勇敢的心》,虽然我朋友说我这评价很垃圾,不过在我看来的确如此,很想不通的是它为什么没获奥斯卡奖。 电影里的ANDY是个真正的男人,而这也被称作是一部男人们必看的电影。

    他因为妻子及其情人被杀而被诬陷入狱,并被判无期徒刑,由一个风光的银行副总裁变成了一个囚犯,并在监狱里饱受着各种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的一个人,心里还满怀着希望和梦想,就是这样的一个坚强的不可理喻的人,在那种很绝望的环境下生活了20年以后,在出狱根本就没有希望情况下,还能有勇气向他最好的朋友RED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出狱后想要的生活。

    ANDY:“你想过离开这儿吗?” RED:“当然。等到我长着长长的白胡子的时候,等到我老糊涂的时候。”

    ANDY:“告诉你我会去哪儿,泽华塔尼。” RED:“泽华塔尼?” ANDY:“墨西哥,地处太平洋的一个小地方。

    你知道墨西哥人是怎样谈论 太平洋的吗?他们说那是没有回忆的海洋。在海滩上开一个小旅馆,买些不 值钱的旧船翻新,让客人们包船钓鱼。”

    他用了20年的时间挖了那条在RED看来600年也不可能挖好的隧道,然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他,安迪.杜弗兰,穿过自己挖的隧道,再爬过污垢的河流,在污水中沉淀掉他所有的“罪恶”,在彼岸洗净,重生,然后奔向他的泽华塔尼。 然而20年,他应该会大有作为的20年,他都在这个叫做肖申克的的监狱里度过,为自己在20年前对他深爱的妻子的情感亏欠而救赎,并且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

    20年,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怎么样?你也许会变的和肖申克监狱里任何一个普通的犯人一样,被现实折磨的放弃思想和希望,变成一个麻木的体制化了的人,混的好一点的话你可能会和老布差不多,再好一点最多也就和RED一样了,在监狱里做一个能够弄到东西的人,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活得更接近一点正常人。然而更有可能的是,你也许只会和那个与ANDY一起进来的胖子一样,做一个很菜的FISHEE,在一开始就向现实投降,不再挣扎,哭着求饶,最后被狱警活活打死。

    这就是现实,不管你接不接受承不承认,它都不会改变。你不可能会变成ANDY,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

    换个角度来想一下,其实我们现实的生活和他们也是一样的,只是环境不同罢了。在我们的这个环境里面,我们都活的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不管一开始我们会有怎么样的理想,会有多么坚定的意志,不管我们是多么的想要把现实的生活变成自己想要的种种,最后我们都只能是被它所同化了,这也许只需要一瞬间的时间,也许会用上10年、20年、30年甚至是像RED一样的40年,我们的意志一点一点地被各种事实消磨殆尽,我们的理想最后也会被自己所抛弃或者忘记,然后我们会象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们一样,懒散地接受命运给予我们的各种安排。这就是生活——大多数人的生活。

    但是安迪.杜弗兰,他并没有沿着这条绝大多数人都在走的路走下去,他从一开始就是个异类,在现实面前他选择了沉默,但并不这并不表示妥协,他看似弱不禁风,却一出现在监狱里就让老谋深算的RED输了两盒烟。他坚强地接受着监狱里的种种现实:变成犯人的事实,心里的落差,被变态的同性恋不停的骚扰和殴打,身上常有的新伤。

    这就是他的生活,他默默地全盘接受,忍受着并不说一句抗议的话,连其他的犯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就象RED后来说的:我必须承认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是如此的鲜亮。他说的是ANDY,ANDY也的确就是这样的一种鸟。

    在这种常人无法忍受的现实面前,他还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还在对RED讲述着在RED看来一直都只是Shit的希望。我喜欢他这样的憧憬,让人还有继续坚强下去的勇气。

    在ANDY越狱出去以后他给RED留了一封信,他在里面说道:“Red,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RED在念这封信的时候我被感动的热泪盈眶,没有任何一点虚伪做作的成分。也许是经历过绝境并在劫后生存下来的人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吧,他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真实。

    一个坚强的人只能够拯救自己,只有一个伟大的人才能够拯救其他人。毫无疑问ANDY是坚强的,所以他拯救了自己,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并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他也是伟大的,所以他也拯救了RED,没有让RED步老布的后尘。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就像老布说的,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老布是可悲的,他选择了后者。RED是幸运的,ANDY让他选择了前者。

    然而更可悲的是,生活并不会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我们选择的机会,就像老布,他无从选择。想到这的时候我就会感到很庆幸,庆幸自己不用去做这样的选择,庆幸自己还在碌碌无为的活着。

    Hope is a good thing,ANDY一直都这样认为,无论是在监狱里还是在外面,都始终。

    3.电影评论的影评知识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

    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

    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声音:包括人声、背景音乐、音响人声:交代说明、推进剧情、推动人物性格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氛围、深化主题、善于抒情音响:增加真实感、烘托环境气氛、抒情言志画面:包括人物、景物、道具人物:视觉的中心,意念的载体景物:抒情言志、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道具:刻画人物性格、串联故事情节、抒情言志声画结合:包括声画对应、声画分离、声画对比声画对应:有什么画面,就有什么声音声画分离:声音与画面分别叙述,两者不具备明显冲突声画对比:声音和画面在意义和情绪上形成强烈反差色彩: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构成创造思想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冷色调: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为冷色,它能给人以阴凉、宁静、后退、深远的感觉。暖色调: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为暖色,它能给人以温馨、亢奋、前进、和谐的感觉。

    光线:造型作用、表意作用、外画人物形象 长镜头: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一般时长超过30秒。长镜头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角色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要写好一篇影评,首先应当认真观看电影,并记录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镜头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为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影评能否吸引人就在其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

    常见问题:跑题、讲故事、面面俱到、没有观点、写成“豆腐块”、本末倒置、常识问题、没有细节。 思想评论:1.评主题。

    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2.评现实意义。

    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砭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

    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

    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

    4.战争电影观后感的评语

    一直都想看《建国大业》这部影片,但都因为种种原因而错过了。

    或是太忙,或是不记得。刚好我们这次的思修课要求写其观后感。

    这样我们寝室就专门抽出一个晚上在一起观看了这部影片。说实在话,看过以后,我并未对这部影片本身有多少感慨之处。

    当然我不是影评家,对于影片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我没有多大的兴趣和能力去评价和分析。但作为一个观众,像大多数而言,看的过程也是个数数的过程,数什么呢?其阵容之大,明星之多,也许是这部影片的亮点所在啦。

    那为什么如此多的名人大腕愿意参与到这部影片的拍摄,并以能成为其中的一个小角色而骄傲呢?当然不是因为这部影片的导演有多厉害,而是在于这段历史。对于这段历史,我想很多人都能滔滔不绝,因为里面有太多的故事,或是让人振奋,或是让人激动。

    回顾过去,自抗日战争结束后,我们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想全国人民都以为黎明已经到来,可这却恰恰是黎明前的黑暗。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矛盾由原来次要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在政权和胜利果实的争夺,但他们的方式和手段却是决然不同,国民党为了一党独裁,开始大肆残害民主派人士和共产党员。像影片中所演,闻一多先生在讲台上对着那些进步人士慷慨激扬的演讲。

    大声号召着“反对分裂,要求团结”这无不让人感觉到振奋和激励人心。可就是这么一个伟大的诗人却在演讲后被国民党分子乱枪射死在巷道里。

    我想对于处在民主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是无法想到当时的黑暗的。有的只是对这种画面的愤慨而已。

    对于民国以后的历史,我是比较感兴趣的,看过很多这个时期的史料、人物传记和影片。因为这是一个处于新旧交替的年代。

    不管在文化上,思想上,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是处于一个过渡的阶段,是现代生活的雏形。其人们的复杂性是让人难以分析和解释的,是一种很微妙的联系。

    我想也许是因为其矛盾之多,在这个时期而一并而出吧。对于当时的四大家族,掌握了民国大部分的财富。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蒋介石之子蒋经国作为督员来到孔家,当时孔家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不顾国家的危难 ,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导致经济一片混乱,物价横飞。

    蒋经国看到此景,也想整顿过,但蒋介石告诉他:整一个孔家有什么用呢?整个民国都这样啦。当然这有些艺术色彩,但确实是预示着民国大厦将倾的趋势。

    的确,经济决定政治,一个国家的根基都没啦,这个政府也就完了。对于这段历史,要讲的确实很多很多,每一个人物,他们的故事都是传奇;每一个事件,都能让你揣摩出许多东西来。

    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啦。我想看了这部影片后,我想给人最大的视觉反差就是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的环境。

    国民势力的中心在南方,其政府在南京,可谓物质丰富,环境优越。他们住的是花园洋楼,其豪华奢侈之景映入眼帘。

    而对比共产党所在地-----延安。看到毛主席住的窑洞,看到他吃辣椒的样子,感觉是那么朴素、亲切。

    我想大家看了这部影片肯定记得这么一个场景吧;当国民党空袭延安时,毛主席正在睡觉,当大家劝他离开时,他毫不在意的说:慌什么,就算真要炸,也不一定炸到我啊。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却可以看出一代伟人的镇定和乐观。

    这部影片,跨越之大,内容之多,情景之简约。当然是不能反映全部的历史的;我在这里一千多字的感想,当然也只是冰山一角罢啦。

    5.请给下面这篇观后感写上评语

    震不垮的中国心

    — 观《惊天动地》有感

    提笔,又落下。不是因为别的,只是泪水模糊了双眼。

    夜深了,寒冷的月光为大地披上了一件白纱,晚风徐徐地吹拂着。这时可以听到,在那草丛里传来蟋蟀弹奏的一曲曲悲歌。听,那是在向命运之神哀求的声音,那是在向生命呼唤的声音;那是在向天堂之路遇难者祈祷的声音……

    在月与乐的融合下,我们看完了一部叫《惊天动地》的电影。不,这不是一场电影,而是一场真实的感人事件。它是那么地让人刻骨铭心!那么地叫人悲痛欲绝!那一刻,大地哭了,我们哭了,中华儿女都在哭!心突然就好像一块石头,重重地、重重地坠入到痛苦的深渊里,无法自拔!我亲爱的祖国啊!为何你要在2008年给我们留下如此大的痛苦呢?为何不把这一切都随风逝去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却成为了万众瞩目、中华儿女难忘的日子。那一刻,大地颤抖、山崩地裂,一座座高楼轰然倒塌,成千上万的人再也仰望不到当晚的星空和美丽的太阳了。撕心的哀号,裂肺的呻吟,混成了一片,多少人被埋没在这废墟中,又有多少人在这场残酷的8.0级汶川大地震中,失去了生命。使那个曾经美丽的“天国”笼罩着死亡的气息。地狱的使者,身穿黑袍,在废墟中漫步,散布着一个又一个遇难同胞们死亡的消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世界充满了黑暗,人的生命在此时显得如此的脆弱,但他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意志,是表现得何等的坚强,他们的品德又是何等的高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留下了一生的辉煌,被世人铭记于心!

    26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英雄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世界。我仰天追问,是什么把我深深地震撼了?是什么把世界感动了?又是什么让他们坚强地度过了这次难关呢?是千千万万颗的爱心,是团结的力量;是我们震不垮的中国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一刻,人民子弟兵忘记了危险与时间,一刻不停地与死神争夺每一个同胞的生命,那一刻,社会各界捐赠的钱物,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汇成一条爱的大河,流向我们心牵的地方,那一刻,13亿的中华儿女、心系灾区,心手相连,千万颗爱心在行动;那一刻……

    我实在不敢想了,因为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让我感动,都让我泪流满面,眼泪就好像血液一样,在心里淌动。

    对了,还有他。他总是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总是用他高昂的语调激励灾民,“早一秒,就有可能多救活一个人”。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温总理,他说得是那么地充满希望!想到这,我又再次地被感动了,因为中华民族有这样一位好总理!

    惊天动地,举国同哀,汽笛响彻山河,大地为之动容。

    是的,只要我们的一点儿爱心,乘以13亿人民的爱心,那会成为爱的海洋。让我们的心连在一起,让我们的爱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是的,地震可以震塌房屋学校,可以震塌道路桥梁,但是汶川没有倒下,中国没有倒下,它依然坚强地站立着。因为我们有震不垮的中国心!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永远也压不倒的!我们坚信,风雨过后等待我们的定会是美丽的彩虹,当阳光再次普照,笑容会再次写在所有人的脸上。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6.什么叫影评评语

    怎么写影评? 看片分析,是近年艺术类招生运用得十分普遍的一种考试形式。

    它先让考生观看一部电视片的录相或光盘,然后按要求写文章。这充分体现了电视的专业特色,有利于发现具有初步电视意识的好苗子。

    同时,它又避免了命题作文的偶然性,有利于考出真实水平。也因为这样,它最能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

    与“面试”的印象分不同,笔试的成绩更加具体、客观、过硬,所以在专业考试中,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考生都必须认真准备。 那么,怎样写好看片分析呢?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几条建议。

    一、不要写成观后感 写好看片分析文章,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考生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审题不当,完全不符合考试要求,体裁不合,把它写成心得体会、观后感了。

    这样,哪怕文章再有文采,哪怕你“自我感觉良好”,得分也不会高。所以有必要弄清观后感于看片分析有何不同。

    济南世博艺术学校 首先是文章的体裁不同。观后感、心得体会一类文章基本属于抒情文范畴,抒情色彩浓;二看片分析则是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理论色彩浓。

    前者重在感,而后者重在议。前者常有喜怒哀乐的句子,如“看了这部作品后我很感动”、“我很气愤”、“我心潮澎湃”之类;而后者态度比较冷峻,一般用各种议论手段,夹叙夹议,分析阐述,而不追求情感和“文采”。

    其次是作者的身份不同。写观后感时,作者的身份是普通观众;而写看片分析时,作者的身份却变成了“评论员”和“业内人士”,至少应是个“准电视人”即将来可能进入电视行业的后备队。

    既然来报考,就应该有一定的准备,有潜在的素质,就应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他们在看电视时,就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观众,而必须多一个心眼,多一番思考:假如我是专家、评委,我该如何评价它?假如我是同行、同事,我该向他学习什么?假如让我来拍摄,我该怎么做?总之,你必须寻找电视内行人的感觉,逐步培养专业眼光,逐步完成角色的嬗变:观众——准电视人——电视人——专家。

    再次是针对的目标不同。观后感针对的是“这件事”,即作品的内容;二看片分析针对的则是“这部片子”,即作品本身。

    前者回答的问题是:你知道这件事后有什么感想?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而后者回答的问题是,这部作品该怎么理解?哪些地方比较成功?如《难圆绿色梦》,这部片子讲述一位植树造林模范的事,他辛勤种树几十年,数却被人砍光了。如果写观后感,应针对这件事,当然表示痛心、谴责。

    而写看片分析时,则针对这部作品,分析它获奖的原因,成功的经验,应表示出赞叹、欣赏。这二者的基调是明显不同的。

    最后是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观后感重在作品的思想内容,重在教育意义;而看片分析则重在作品的创作经验,包括艺术形式。

    前者要求紧扣主题,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而后者要求紧扣创作特色,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为内容服务的。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简而言之,所谓看片分析,就是要你以“内行”的眼光,讲出作品的“门道”来。 二、要有以论文的框架 明确看片分析是议论文这一定位后,接下来就是谋篇布局的问题了。

    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全文只有一段。

    有些根本没有段落概念,不会分段,往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天马行空,东拉西扯,思维跳跃,胡子眉毛一把抓,这当然不行。 2、“串讲式”,或曰“赏析式”。

    它往往从电视片第一个镜头讲起,然后第二个、第三个……一边叙述内容,一边作些评点,还美其名曰“夹叙夹议”。这好比语文老师串讲课文,念一段,讲一段。

    这种写法缺乏宏观的锻炼,没有形成小论点,没有上升为理论,没有总结,也不符合要求。它还带来另一个后果,就是叙述太多,议论太少,往往头重脚轻,开头十分啰嗦,结尾又草草收场。

    3、“杂文式”。这经常发生在擅长写作的同学身上。

    他们不满足议论文的一般套路,斥之为“条条框框”、“八股文”,很想展示自己的文采,于是把它写成文艺性论文,即杂文。当然不排斥少数尖子可以写出优秀的杂文来,但在考试时一般不要用。

    正确的写法,应该按照议论文的一般框架,既有论点、论证、结论三大部分。 开头是提出问题,即论点部分。

    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分析的对象(即这部作品)做个简单的介绍:叫什么名字(标题),作者是谁(那个台拍的),属什么体裁(栏目),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主题等。

    二是对这部作品做个总的评价,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如“这部片子拍得很成功”等等。 中间是主体,是提出问题,既论证部分。

    它要求具体分析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有哪些创作经验。建议至少讲三个方面的邮电(或特点),而且每个方面分别写一小段,每个方面应该提炼出一句评语(即小论点)。

    小论点应该精辟、整齐、醒目,最好归纳的句式比较整齐。为了突出小论点,应该把它们放在各小段的开头,或改成粗题字排版,或省为小标题。

    还可在前面加上“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或用排比句。这之后,在围绕这个小论点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

    应该结合片子的内容。

    7.电影的影评怎么写

    如何写好影评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真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

    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

    那么,如何写好影评呢? 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是对各种电影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主要是对蕴藏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的揭示、开掘,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贩的教训。

    所以,好的影评,一方面可为电影的友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培养和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

    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

    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

    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

    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

    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

    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

    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

    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

    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

    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

    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

    电影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

    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

    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写好影评十步走。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